• 会员
    《感应篇汇编》乃《安士全书》姊妹篇,被誉为古今善书之王。本书历经数百年白话再版面世,中国社科院宗教所黄夏年先生和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分别为本书作序。本书为汇编原文加注标点,对生僻字词以及人名、地名、典故、引文等进行注释,并译成现代白话文,对原文中史实还不够详细的内容作了“译者补充”。本书为《太上感应篇汇编白话解》全集,共四卷。
    道教84.9万字
    7.2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根据道教本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了一些最具意义和影响的内容,深入浅出的介绍道教的教义戒规、名刹景观、人物传略、经典著述、生活礼仪等基本知识。
    道教20.2万字
    6.1万人气
  • 会员
    在中国,丹道的修持一直代有传人,内丹学自古至今也一直被学者们所关注,而且近些年内丹学已在欧美各国广泛传播,在国际会议上也不难遇到西方教学和科研机构治内丹学的学者。本书的作者花费30年光阴调研丹道的修持法诀才著成该书,可以说,该书的出版对于丹道爱好者,或者如今注重养生的人群,亦或是学术研究者,都是福音。此书有很大的实践与学术价值。
    道教16万字
    5.9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对道教的产生和历史流变,道教林林总总的派别,道教的经典文献,道教哲学,道教里的医学、养生学、科技,道教的修炼方法、道教的科仪、道教文学艺术、道教的洞天胜地等都有介绍,是一本在文化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推进的上佳著作和教材。本次出版修订版,作者增加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
    道教26.9万字
    5.7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以老子的《道德经》为基础,以中国传统道家哲学、古代中医理论为指导,通俗、详细地讲解了我国古代先贤在身心修养、健康长寿等方面的各种理论与方法,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太极拳与古代食疗的知识,有助于当下人们学习、借鉴古人养生智慧,实现健康长寿。
    道教24.7万字
    5.6万人气
  • 会员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源头,与作为主流的儒家思想相辅相成,形成了文化上的阴阳合抱现象。那么,道家究竟说了什么?道家学说中的“道”究竟指什么?道家思想的突出特征又是什么?它所期望的理想社会是怎样一幅图景?道家要人们摒弃世俗道德,那它所追求的真实道德又是怎样的?治理国家时,要达到无为而治,应该怎样做呢?从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来说,道家又暴露出哪些致命的缺陷?从生命的养护到处世的学问,从无为而治的取舍
    道教11.1万字
    5.2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
    道教11万字
    5.1万人气
  • 会员
    《道藏源流考》,陈国符著,是世界上第一部对道藏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术专著,是学人研究道藏的第一梯航,是一部享誉国际的学术经典。本书初版于1949年,对三洞四辅经的渊源和传授、历代道书目及道藏的纂修与镂板进行了考述,附有《引用传记提要》、《道藏札记》。1963年出版增订版,除了对上述内容有所增补外,又增入《道乐考略稿》、《南北朝天师道考稿》、《中国外丹黄白术考论略稿》、《说周易参同契与内丹外丹》诸附录。
    道教34.6万字
    4.7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
    道教12.4万字
    4.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较之道教研究相关著作,论述较全面,观点及方法亦较新颖。内容可分四部分:一、道教基本知识之辨析,如道教概说、道教性质;二、道教史及各道派之理论研究,对天师道、上清道、内丹丹法等都有说明;三、佛道关系,以晚唐的禅宗与道教、宋代陈师道论诗禅与学仙、明代焦纮摄道归佛、清代黄宗羲论三教等为讨论重点;四、探析道教与医学、旅游、书法之关系。
    道教28.4万字
    4.1万人气
  • 会员
    《感应篇汇编》乃《安士全书》姊妹篇,被誉为古今善书之王。本书历经数百年白话再版面世,中国社科院宗教所黄夏年先生和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分别为本书作序。本书为汇编原文加注标点,对生僻字词以及人名、地名、典故、引文等进行注释,并译成现代白话文,对原文中史实还不够详细的内容作了“译者补充”。本书为《太上感应篇汇编白话解》第三卷。
    道教21.3万字
    4万人气
  • 会员
    陈抟(871~989),道家著名学者、养生家。其修炼思想对道教内丹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易学思想对儒家学派的邵雍、周敦颐、朱熹等人产生了影响。本书以陈抟为中心,结合对其师友与后学的研究,揭示作为隐士的陈抟,何以能在当时及对后世的道教产生巨大影响。从宗教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本书展现了在北宋初年的宗教、文化背景下,陈抟固守于华山修道圈,如何与皇室产生政治互动,与士大夫阶层产生文化互动,并影响了当时的政治、
    道教20.9万字
    4万人气
  • 会员
    《感应篇汇编》乃《安士全书》姊妹篇,被誉为古今善书之王。本书历经数百年白话再版面世,中国社科院宗教所黄夏年先生和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分别为本书作序。本书为汇编原文加注标点,对生僻字词以及人名、地名、典故、引文等进行注释,并译成现代白话文,对原文中史实还不够详细的内容作了“译者补充”。本书为《太上感应篇汇编白话解》第四卷。
    道教18.5万字
    4万人气
  • 会员
    《感应篇汇编》乃《安士全书》姊妹篇,被誉为古今善书之王。本书历经数百年白话再版面世,中国社科院宗教所黄夏年先生和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分别为本书作序。本书为汇编原文加注标点,对生僻字词以及人名、地名、典故、引文等进行注释,并译成现代白话文,对原文中史实还不够详细的内容作了“译者补充”。本书为《太上感应篇汇编白话解》第一卷。
    道教24.4万字
    3.9万人气
  • 会员
    本书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深入研究,肯定了“宗教”和“非理性”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意义,将道教提升到学术层面来探讨,期在重新建构道教思想体系。书中指出,道教作为一种宗教,虽然不同于儒家与道家,但其思想源流却又离不开这两家,它从一开始就是以儒道互补为特征的。
    道教24.8万字
    3.9万人气
  • 会员
    《感应篇汇编》乃《安士全书》姊妹篇,被誉为古今善书之王。本书历经数百年白话再版面世,中国社科院宗教所黄夏年先生和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分别为本书作序。本书为汇编原文加注标点,对生僻字词以及人名、地名、典故、引文等进行注释,并译成现代白话文,对原文中史实还不够详细的内容作了“译者补充”。本书为《太上感应篇汇编白话解》第二卷。
    道教20.7万字
    3.6万人气
  • 会员
    本书记载的就是丘处机以七十三岁高龄,越高山,涉大川,跨戈壁,渡荒漠,崎岖数万里的西游的这段历程。此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开篇记载邱处机拒绝金和南宋的邀请,认为蒙古方才是天命真主,故率弟子18人于1220年自山东出发,经今北京、宣化、呼伦贝尔、乌兰巴托、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等地,抵达今阿富汗境内的兴都库什山脉觐见成吉思汗。下卷记述邱处机三次向成吉思汗讲道,并随其返回蒙古,其间,邱处机多次劝谏成吉思汗戒杀
    道教3.1万字
    3.6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对道德经深入探究和领悟的结晶,不仅在文字的解析方面有独到之处,在道德经的含义上也有作者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道教4.8万字
    3.4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国内外学术界第一部系统深入探讨道教金丹派南宗的学术专著。作者从20世纪末涉足道教金丹派南宗以来,历时近十年,在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基础上,以地域道教研究的视阈,挖掘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围绕南宗文献稽考为中心,运用多元的研究方法,对白玉蟾所创立的道教金丹派南宗进行道派、文献、历史、思想的综合性研究。在道教金丹派南宗的历史发展、文献稽考、道脉传承、谱系、修道思想和南宗宗教遗存田野调查诸多方面,取得新
    道教48.3万字
    3.4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依据孙昌武先生2009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开设《道教文学》课时所用的讲义修订而成,是中华书局2014年2月版《佛教文学十讲》的姊妹篇。全书共分十讲,分别为:第一讲“道教文学的源头”,第二讲“仙传——传记文学的瑰宝”,第三讲“仙道类志怪与传奇”,第四讲“女仙与谪仙传说”,第五讲“仙歌”,第六讲“游仙诗”,第七讲“”道士诗文创作,第八讲“文人的仙歌”,第九讲“宋金新道教诗词”,第十讲“
    道教22.8万字
    3.4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