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执行规范理解与适用——最新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保全、执行条文关联解读》结合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最新修改,针对执行部分的相关条文进行了关联对应解读和适用指导,本书作者权威,编写人均为最高人民法院参与司法解释起草工作的法官,有利于全国各地法官、律师深入学习正确在司法实践中适用执行的相关法律规范,解决实践中的疑难问题,统一裁判标准。
    诉讼法46.6万字
    6.5万人气
  • 会员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4版)》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要求,为高校法学专业14门核心课程编写的专门教材之一。《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4版)》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行政法的一般原理、原则及行政法、行政法学的历史发展;行政法主体的一般理论及行政主体的职责、职权、管理手段与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行政行为的一般理论及行政行
    诉讼法58.9万字
    5.1万人气
  • 会员
    《证据法要义》讲述了:“法学名师讲堂”汇集中国顶尖法学学者联手撰写经典教材。名师倾毕生所研精妙于一书,传道授业,引领学子进入法学世界自在修为,一册在手,受益终生。
    诉讼法36万字
    4.1万人气
  • 会员
    本书自2001年出版,已经累计发行数十万册,得到了学界的一致认可。本次改版主要是补充增加了近年来的一些司法解释、部门规定的新内容,同时根据教学需求,适时调整篇幅、结构,对教材体例做了适当调整,使本书紧跟法律和学科发展,更加适合教学使用。
    诉讼法55.2万字
    4.1万人气
  • 会员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以宪法为根据,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的法律。
    诉讼法3.4万字
    4万人气
  • 会员
    本教材是国内知名法学学者陈瑞华教授的第一本教科书。本教科书的特点在于,以个人独著的形式体现了作者多年来在刑事诉讼法领域的研究成果,使教科书具有了高端学术含量,体现了思想性、前沿性、实践性。本教材汲取同类教材特别是国外优秀教材的经验和精华,同时具有中国当下的问题意识,整合基础理论与前沿问题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反映刑事诉讼法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教材不仅适合法学本科、研究生学习,也非常适合公检法系统和从
    诉讼法32.2万字
    3.9万人气
  • 会员
    从国内外总体情况来看,研究民事错诉的范围比较狭窄,研究的深度还严重不足,我国司法实务界对民事错诉认识的态度还相当保守。这表明了民事错诉的理论还不够成熟,尚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在我国民法典的起草过程中,由王利明教授和梁慧星教授分别主持起草的“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编草案建议稿”中,都曾将民事错诉行为列为侵权行为之一。遗憾的是,有关民事错诉的相关规定没有出现在正式公布的民法典中。这恐怕与民事错诉的
    诉讼法25.5万字
    3.6万人气
  • 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历时半年,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审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并于2018年10月26日颁布实施。这次修正案涉及26个部分,36个具体法条,归纳为八大修改和三个亮点。
    诉讼法54.1万字
    3.4万人气
  • 会员
    本书第一版是2007年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清华法学院系列教材之一,自出版以来广受学界好评,在当当网上100%的好评率。本书第一版在吸收同类教材优点和能说的基础上,力图在内容与形式上有所创新,如分析了主义与原则的区别、将诉讼原则重新罗列、将依靠群众作为工作方法与法律原则作出区分、将刑事赔偿制度移至通则进行阐述而将附带民事诉讼移至各论部分进行介绍等,这些都体现了本书的特色和作者的独具匠心。本次改版在
    诉讼法79.7万字
    3.3万人气
  • 会员
    2018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是该法迎来的第三次修改,涉及三大方面,30多条。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组织编写了本书,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有关同志参与了图书的编写,对该法进行解读,对修改要点进行重点宣讲,内容涵盖刑事诉讼中证据制度、辩护制度、侦查措施、强制措施等诸多方面。其中还选录一些与本条相关的其他法律条文,帮助司法工
    诉讼法55.7万字
    3.3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一本面向教学型法学院校本科生的一本民事诉讼法,共包括十大编三十二章内容;本书的特色有以下几点:1、既有一般教材都注重的理论,还有非常实用的实务技巧内容,解决了部分教师没有实务经验,导致学生毕业后上手能力差的问题;2、有经过精心遴选的司法考试真题,解决了长期以来课后练习题不能实际发挥作用的问题;3、部分操作性极强的内容按实务流程安排;4、涉及的司法解释全面,且标明了司法解释的名称和条文数,便于
    诉讼法50.3万字
    3.1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将中国民事诉讼置于中国社会变革这一广阔的语境当中,采用法教义学的基本进路,兼用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民事诉讼中的基本问题作了既深刻又合于理性的分析与阐释。书中所涉论题均为民事诉讼和中国法制建设的基本问题。其中,对于民事诉讼中审判资源的分配与管理、民事诉讼程序的分类、庭审中的证明责任等问题,本书均有独到的见解。
    诉讼法36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本书的框架体系为导论、正文和附录。导论主要介绍行政诉讼法的主要内容,述评此次修改的相关问题。正文包括10章,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框架大致相同,同时兼顾重、难点:第一章为“立法目的与基本原则”,第二章为“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第三章为“行政诉讼的管辖制度”,第四章为“行政诉讼参加人”,第五章为“证据规定”,第六章为“起诉和受理”,第七章为“审理和判决”,第八章为“司法执行制度”,第九章为“涉外行政诉讼
    诉讼法21.5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以我国最新的民事诉讼法典及现行有效的司法解释为基础,完整、系统、准确地阐释了民事诉讼法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民事诉讼制度与程序的运用,充分反映了国内外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成果。每章均设置了学习目的与要求、思考题、参考文献等,使本书同时具有体系完整、重点突出、启迪思维、拓展知识的功能。
    诉讼法43.3万字
    2.9万人气
  • 会员
    《大律师教你打官司:常见法律纠纷处理锦囊》内容涵盖劳动维权法律知识、婚姻关系法律知识、婚姻财产处理与夫妻权利义务法律知识、抚养子女与赡养老人法律知识、买房租房法律知识、五险一金法律知识、消费保障与旅游法律知识、医疗纠纷法律知识、交通事故处理法律知识、侵权赔偿法律知识、治安管理与违法犯罪法律知识、最低生活保障法律知识、医疗与住房保障法律知识、教育与就业救助法律知识、自然灾害救助法律知识、诉讼维权法律
    诉讼法15.1万字
    2.8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本科学生相关课程的指定教科书。本教材以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为主线,分别对民事诉讼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制度、辅助和保障性制度以及诉讼程序、非讼程序、执行程序、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等进行了理论、规范和实践三个层面的阐释,在对民事程序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进行揭示的基础上,本教材着重对程序与程序之间、制度与制度之间、程序与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并结合民事诉讼法学的理论和实践发
    诉讼法40.8万字
    2.7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基于民法典侵权责任编新规定,紧扣与消费者权益保障息息相关,却因法律适用标准不一导致同案不同判,从而引发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作了专业而新颖的适用导读。主要体例包括:(1)历史回顾:有关消费者权益维护的职业打假、知假买假索赔的前世今生之综述;(2)法律规范:迄今为止国家相继出台、内容冲突的有关消费者维权的职业打假案件的法律规定、司法规范性文件,并进行精准的解读;(3)典型案例:对于中国
    诉讼法21.1万字
    2.6万人气
  • 会员
    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的案件既有很强的实务指导价值,也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已为法律界所公认。鉴于此,本书精选了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近三年来代理并胜诉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民商事案件,涵盖合同、知识产权、票据管辖权异议和执行等案由,并在充分解读判决书或裁定书原文的基础上,从个案中抽象出可适用于相同类型案件的裁判观点,借此可以帮助读者领悟最高人民法院审判中运用的裁判方法、体现的裁判尺度、蕴涵的裁判价值。
    诉讼法37.2万字
    2.6万人气
  • 会员
    陈瑞华老师在超过十年的时间里,专注于刑事辩护的研究,致力于推动中国刑事辩护制度和实践的发展。本书即是陈老师关于刑事辩护的十年潜心力作。本书结合大量案例,分析了刑事辩护的经验、智慧与未来发展的趋势,权威讲解了中国式的刑事辩护:刑辩如何展开?法官如何说服?风险如何防范?并总结了申请、阅卷、调查取证、质证等的艺术,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刑事辩护理论,比如专业化过程理论、战略威慑理论、阶梯理论、黄金救援期理论
    诉讼法22.2万字
    2.6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把中国当下司法实践中实际存在的诉前证据收集概括为三种类型,即当事人自行性诉前证据收集、社会性诉前证据收集和国家性诉前证据收集,并分析了各种模式的优缺点。作者认为,要完善中国的诉前证据收集制度,必须创制新的诉前证据收集类型。相对理性的选择是,创新我国现行的“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制度,把时段从诉后延伸到诉前,从而使该项制度发展为当事人既可以在诉讼系属之后又可以在诉讼系属之前申请法院收集证据
    诉讼法19.3万字
    2.5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