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顾问委员会
CFA协会介绍
前言
致谢
丛书序
第1章 需求与供给分析简介
1.1 引言
1.2 市场类型
1.3 基本原理和概念
1.3.1 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
1.3.2 需求曲线的移动与沿需求曲线的移动
1.3.3 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
1.3.4 供给曲线的移动与沿供给曲线的移动
1.3.5 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
1.3.6 市场均衡
1.3.7 市场机制:能否趋向均衡
1.3.8 拍卖:一种找到均衡价格的方法
1.3.9 消费者剩余:支付意愿减去实际支出
1.3.10 生产者剩余:收入减去可变成本
1.3.11 总剩余:总价值减去总可变成本
1.3.12 社会总剩余最大化的市场
1.3.13 市场干预:对总剩余的消极影响
1.4 需求弹性
1.4.1 自主价格的需求弹性
1.4.2 需求的价格弹性:对总支出的影响
1.4.3 需求的收入弹性:正常品与劣质品
1.4.4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替代品与互补品
1.4.5 从需求函数计算需求弹性
1.5 章末总结
第2章 需求与供给分析:消费者需求
2.1 引言
2.2 消费者理论:从偏好到需求函数
2.3 效用理论:对消费者偏好的模型分析
2.3.1 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公理性假设
2.3.2 表示消费者的偏好:效用函数
2.3.3 无差异曲线:效用函数的图形化描述
2.3.4 无差异曲线簇
2.3.5 自愿交换的收益:通过交易创造财富
2.4 可能性集合:消费、生产和投资选择
2.4.1 预算约束
2.4.2 生产可能性集
2.4.3 投资的可能性集合
2.5 消费者均衡:考虑预算约束下使效用实现最大化
2.5.1 决定消费者均衡时的商品集
2.5.2 消费者对收入变化的反应:正常品与劣质品
2.5.3 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
2.6 重新审视消费者需求函数
2.6.1 从偏好、预算约束到消费者需求曲线
2.6.2 正常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用
2.6.3 劣质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2.6.4 吉芬商品: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2.6.5 韦伯伦商品:需求曲线斜率为负的商品
2.7 章末总结
第3章 需求与供给分析:厂商
3.1 引言
3.2 厂商的目标
3.2.1 利润的类型
3.2.2 利润的比较
3.3 对收益、成本和利润的分析
3.3.1 利润最大化
3.3.2 生产率
3.4 章末总结
第4章 厂商和市场结构
4.1 引言
4.2 市场结构的分析
4.2.1 经济学家提出的四种市场结构
4.2.2 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
4.3 完全竞争
4.3.1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需求分析
4.3.2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给分析
4.3.3 完全竞争市场中最优价格和产出
4.3.4 完全竞争市场中影响长期均衡的因素
4.4 垄断竞争
4.4.1 垄断竞争市场中的需求分析
4.4.2 垄断竞争市场中的供给分析
4.4.3 垄断竞争市场中的最优价格和产量
4.4.4 垄断竞争市场中影响长期均衡的因素
4.5 寡头市场
4.5.1 寡头市场中的需求分析和定价策略
4.5.2 寡头市场中的供给分析
4.5.3 寡头市场的最优价格和产量
4.5.4 影响寡头市场长期均衡状态的因素
4.6 垄断市场
4.6.1 垄断市场中的需求分析
4.6.2 垄断市场中的供给分析
4.6.3 垄断市场中的最优价格和产出
4.6.4 价格歧视和消费者剩余
4.6.5 影响垄断市场中长期均衡的因素
4.7 市场结构的确定
4.7.1 计量经济学的方法
4.7.2 衡量市场结构的简便方法
4.8 章末总结
第5章 总产出、价格水平与经济增长
5.1 引言
5.2 总产出与总收入
5.2.1 国内生产总值
5.2.2 GDP的构成
5.2.3 GDP、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5.3 总需求、总供给与市场均衡
5.3.1 总需求
5.3.2 总供给
5.3.3 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移动
5.3.4 均衡GDP与均衡价格
5.4 经济增长及其可持续性
5.4.1 生产函数与潜在GDP
5.4.2 经济增长的来源
5.4.3 可持续增长的衡量
5.5 章末总结
第6章 理解经济周期
6.1 引言
6.2 经济周期概览
6.2.1 经济周期阶段
6.2.2 经济周期中要素使用情况
6.2.3 房地产业的行为
6.2.4 对外贸易部门的行为
6.3 经济周期理论
6.3.1 新古典主义学派和奥地利学派
6.3.2 凯恩斯主义学派与货币主义学派
6.3.3 新古典学派
6.4 失业和通货膨胀
6.4.1 失业
6.4.2 通货膨胀
6.5 经济指标
6.5.1 通用的经济指标
6.5.2 其他经济指标
6.6 章末总结
第7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7.1 引言
7.2 货币政策
7.2.1 货币
7.2.2 中央银行的职能
7.2.3 货币政策的目标
7.2.4 紧缩的和扩张的货币政策以及中性利率
7.2.5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7.3 财政政策
7.3.1 财政政策的职能和目标
7.3.2 财政政策工具和宏观经济
7.3.3 财政政策的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7.4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的联系
7.4.1 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的因素
7.4.2 量化宽松和政策的相互作用
7.4.3 可信性和承诺的重要性
7.5 章末总结
第8章 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
8.1 引言
8.2 国际贸易
8.2.1 基本术语
8.2.2 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模式和趋势
8.2.3 国际贸易的优点和成本
8.2.4 相对优势和从贸易获益
8.3 贸易和资本流动:限制和合约
8.3.1 关税
8.3.2 配额
8.3.3 出口补贴
8.3.4 贸易集团、共同市场和经济联盟
8.3.5 资本限制
8.4 国际收支
8.4.1 国际收支账户
8.4.2 国际收支项目
8.4.3 国际收支中的成对交易与记账方法
8.4.4 国民经济核算和国际收支
8.5 贸易组织
8.5.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8.5.2 世界银行集团
8.5.3 世界贸易组织
8.6 章末总结
第9章 货币汇率
9.1 引言
9.2 外汇市场
9.2.1 汇率市场功能
9.2.2 市场参与者
9.2.3 市场规模和市场构成
9.3 外汇汇率的计算
9.3.1 外汇报价
9.3.2 交叉汇率
9.3.3 计算远期汇率
9.4 汇率制度
9.4.1 理想的汇率制度
9.4.2 货币制度的历史演进
9.4.3 货币制度的分类
9.5 汇率、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
9.5.1 汇率与贸易余额:弹性法
9.5.2 汇率与贸易余额:吸收法
9.6 章末总结
第10章 货币汇率:决定因素与预测
10.1 引言
10.2 外币交易市场概念
10.2.1 现汇汇率报价中的套汇限制
10.2.2 远期市场
10.3 汇率的长期结构
10.3.1 国际外汇平价条件
10.3.2 评估外汇汇率均衡水平
10.3.3 综述:一个包括长期均衡的方程
10.4 套利交易
10.5 国际收支平衡变动的影响
10.5.1 经常账户失衡和汇率的决定因素
10.5.2 资本流动和汇率决定因素
10.6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10.6.1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10.6.2 用货币模型理论解释汇率的决定因素
10.6.3 泰勒规则和汇率的决定
10.6.4 货币政策与汇率:历史证据
10.6.5 财政政策与汇率
10.7 汇率管理:干预和调控
10.8 货币危机
10.9 短期预测工具
10.9.1 技术分析
10.9.2 指令流、投资者情绪和持仓位置
10.10 章末总结
附录10A 本书使用的货币代码
第11章 经济增长和投资决策
11.1 引言
11.2 全球经济增长:发达国家Vs发展中国家
11.2.1 储蓄和投资
11.2.2 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
11.2.3 政治稳定性、法律规定和产权
11.2.4 教育和医疗制度
11.2.5 税收监管系统
11.2.6 自由贸易和无限制的资本流动
11.2.7 总结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
11.3 为什么潜在增长对投资者来说很重要
11.4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11.4.1 生产函数
11.4.2 资本深化Vs技术进步
11.4.3 增长核算
11.4.4 扩展生产函数
11.4.5 自然资源
11.4.6 劳动供给
11.4.7 劳动力质量:人力资本
11.4.8 资本:ICT和非ICT
11.4.9 技术
11.4.10 公共基础设施
11.4.11 总结
11.5 增长理论
11.5.1 古典增长模型
11.5.2 新古典增长模型
11.5.3 内生增长理论
11.5.4 有关收敛的讨论
11.6 开放经济中的增长
11.7 章末总结
第12章 管制经济学
12.1 引言
12.2 监管综述
12.2.1 监管和监管者的分类
12.2.2 监管的经济学原理
12.2.3 监管工具
12.3 商业监管
12.4 金融市场的监管
12.5 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
12.6 监管分析
监管的效果
12.7 章末总结
术语表
编者简介
CFA项目介绍
译者后记
参考文献
更新时间:2019-01-01 01: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