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院士书评(一)
院士书评(二)
院士书评(三)
序
前言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 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引言
1.1.1 人类社会当今所处的时代
1.1.2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
*1.1.3 五个特征的历史渊源
1.2 系统的定义与属性
1.2.1 系统的定义
1.2.2 系统的属性
1.3 系统的分类
1.3.1 按照系统属性分类
1.3.2 按照系统的综合复杂程度分类
1.3.3 钱学森院士的分类
1.4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4.1 系统的结构
1.4.2 系统的功能
1.5 系统思想的演变
习题
第2章 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
2.1 引言
2.2 系统工程的定义
2.3 系统工程的产生与发展
2.3.1 系统工程实践先于系统工程学科
2.3.2 系统工程学科是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2.3.3 系统工程学科在中国的发展
2.4 系统工程的主要特点
2.5 系统工程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地位
2.5.1 系统工程与其他工程技术的关系
2.5.2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2.6 我国的航天事业及相关事业
2.6.1 神舟五号飞船
2.6.2 我国航天事业捷报频传: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飞船
2.6.3 与航天事业相关的其他事业
2.7 系统工程中国学派——钱学森学派
2.7.1 系统工程中国学派的两个里程碑
2.7.2 系统工程中国学派的标志性成果
*2.8 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的研究
*2.8.1 管理科学中国学派与系统工程中国学派的关系
*2.8.2 管理工作与管理科学基本问题探讨
*2.8.3 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研究概述
2.9 系统工程要为实现“中国梦”与中国的国际担当作贡献
2.9.1 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
2.9.2 对于未来的展望
习题
第3章 系统工程若干专业简介
3.1 引言
3.2 工程系统工程
3.3 军事系统工程
3.4 信息系统工程
3.4.1 信息系统工程的一般概念
3.4.2 信息系统工程与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网络的关系
3.4.3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3.4.4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3.4.5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3.4.6 信息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应用
3.5 社会系统工程
3.6 现实生活中的系统工程举例
3.6.1 菜篮子工程
3.6.2 “拉链马路”的是是非非
3.6.3 校园一卡通
3.6.4 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与共享经济
习题
第4章 系统工程方法论
4.1 引言
4.2 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
4.3 软系统方法论
4.3.1 对问题的认识
4.3.2 硬系统方法论的局限性
4.3.3 软系统方法论解决问题的步骤
4.3.4 软系统方法论的应用情况及评价
4.3.5 Hall-Checkland方法论
4.4 钱学森综合集成方法论
4.4.1 综合集成的含义
4.4.2 综合集成法和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
4.5 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
4.5.1 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的基本概念
4.5.2 WSR系统方法论的主要步骤
4.5.3 WSR系统方法论中常用的方法
4.6 系统工程项目研究的一般过程
4.7 系统论方法的若干要点
4.7.1 系统论方法的哲学基础
4.7.2 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
4.7.3 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相结合
4.7.4 局部描述与整体描述相结合
4.7.5 确定性描述与不确定性描述相结合
4.7.6 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相结合
习题
第5章 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
5.1 引言
5.2 运筹学的基本知识
5.3 控制论的基本知识
5.3.1 反馈
5.3.2 控制任务与控制方式
5.3.3 基本控制规律
5.4 信息论的基本知识
5.4.1 信息的含义与特征
5.4.2 信息的度量:熵
5.4.3 信息与管理的关系
习题
第6章 深化的系统概念
6.1 引言
6.2 自组织理论的基本知识
6.2.1 自组织概念和自组织现象
6.2.2 自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6.2.3 自组织现象形成的条件
6.2.4 自组织的几种模式
6.3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6.3.1 关于复杂性
6.3.2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基本概念
6.3.3 研究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需要方法论的转变
6.4 复杂适应系统
6.4.1 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6.4.2 CAS理论的基本概念
6.4.3 CAS理论的主要特点
6.5 系统的系统(SoS)
习题
第7章 系统模型与仿真
7.1 引言
7.2 系统模型的定义和作用
7.3 系统模型的分类
7.3.1 系统模型的分类方法
7.3.2 模型库与模型体系
7.4 系统模型的构建
7.4.1 数学模型的构建
7.4.2 模拟模型的构建
7.4.3 实体模型:案例研究
7.5 系统仿真
7.5.1 系统仿真的概念与分类
7.5.2 数字技术的系统仿真原理
7.5.3 电子数字计算机仿真原理
7.5.4 系统仿真的一般步骤
*7.6 公平博弈的线性规划模型
习题
第8章 系统分析
8.1 引言
8.2 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
8.2.1 系统分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8.2.2 兰德型系统分析
8.2.3 系统分析应该避免的问题
8.3 技术经济分析
8.3.1 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8.3.2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指标
8.3.3 技术经济分析的若干相对指标
8.3.4 技术经济分析的可比性
8.4 成本—效益分析
8.4.1 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概念
8.4.2 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方法
8.4.3 资金的时间价值
8.4.4 资金的等值计算
8.5 量本利分析
8.5.1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8.5.2 盈亏平衡图
8.5.3 多个盈亏平衡点问题
8.5.4 经营安全率
8.6 可行性研究
8.6.1 可行性研究的基本概念
8.6.2 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发展周期中的地位
8.6.3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8.7 PESTEL分析与SWOT分析
8.7.1 PESTEL分析
8.7.2 SWOT分析
8.8 若干常用的方法
8.8.1 代尔菲法
8.8.2 头脑风暴法及其他
8.9 系统分析的案例
习题
第9章 系统综合与评价
9.1 引言
9.2 系统综合与评价的复杂性
9.2.1 困难所在与解决办法
9.2.2 方案的初选:非劣解
9.2.3 系统评价与系统分析和决策的关系
9.3 指标评分法
9.3.1 排队打分法
9.3.2 专家打分法
9.3.3 两两比较法
9.3.4 体操计分法
9.3.5 连环比率法
9.3.6 逻辑判断评分法
9.4 指标综合的基本方法
9.4.1 加法规则
9.4.2 乘法规则
*9.5 指标综合的其他方法
9.5.1 比率法
9.5.2 乘除法
9.5.3 功效系数法
9.5.4 主次兼顾法
9.5.5 指标规划法
9.5.6 指标分层法
9.6 层次分析法
9.6.1 AHP的基本步骤
9.6.2 AHP基本思想的讨论
习题
第10章 系统可靠性
10.1 引言
10.2 系统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10.2.1 从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制谈起
10.2.2 系统可靠性的含义
10.2.3 可靠性指标的特征量
10.3 系统可靠性模型
10.3.1 串联系统
10.3.2 并联系统
10.3.3 (m,n)并联结构模型与数学模型
10.3.4 串并联复合系统
10.3.5 桥路系统
10.4 系统可靠性设计
10.4.1 冗余技术
10.4.2 提高系统可靠性的其他技术措施
*10.5 系统可靠度分配
10.5.1 代数分配法
10.5.2 加权分配法
10.5.3 拉格朗日乘子法
10.5.4 动态规划法
习题
第11章 投入产出分析
11.1 引言
11.2 投入产出表的一般结构
11.3 投入产出表中的基本关系
11.3.1 产出分配方程
11.3.2 产值方程
11.3.3 投入产出方程
11.3.4 直接消耗系数
11.3.5 技术结构矩阵
11.3.6 完全消耗系数
11.4 投入产出表的应用
11.4.1 投入产出分析在计划和预测方面的应用
11.4.2 投入产出分析在政策模拟方面的应用
11.4.3 其他应用
*11.5 从《中国1997年投入产出表》看我国经济状况
*11.6 从《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看我国经济状况
11.6.1 编表说明
11.6.2 基本结构和主要概念
11.6.3 《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编制流程
11.6.4 编表的数据口径
11.6.5 从2007年投入产出表分析我国的经济状况
11.7 里昂节夫与投入产出分析
11.7.1 里昂节夫生平
11.7.2 投入产出分析在美国
11.7.3 投入产出分析的发展
11.7.4 投入产出分析在中国
习题
第12章 系统工程人才的素质与培养,系统工程的基本命题与基本原理
12.1 引言
12.2 系统工程人才的素质
12.3 系统工程人才的培养
12.4 系统工程基本命题ABC
12.5 系统工程基本原理12条
12.6 结束语
习题
附录A 钱学森院士的生平与系统工程
附录B 中国的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研究机构
附录C 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
附录D 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
附录E 罗马俱乐部(The Club of Rome)
附录F 圣菲研究所(SFI)
第1版后记
参考文献
更新时间:2020-03-20 10: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