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编委会
序言:奇迹——开发者说
用改革创新书写的浦东开发
受命参与组建新区管委会
锲而不舍推进功能开发
“四个坚持”做强做实外高桥
1990—2000 陆家嘴
陆家嘴:从烂泥渡到现代金融中心
“金融先行”让我与陆家嘴结缘
摸清家底,坚定开发的信心和决心
“规划先行”抓住破解难题的“牛鼻子”
创新解决资金土地难题确保开发有序推进
通过关键项目、超前的基础设施出形态、出功能
安徽率先参与浦东开发开放的地标——裕安大厦
皖沪合作源远流长
呼应浦东提出开发皖江战略
率先在浦东建造首座省籍楼宇
金融界支持浦东开发的“领头羊”
提出“浦东开发,金融先行”口号
发挥表率作用带头东迁陆家嘴
大胆创新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为浦东开发开放保驾护航的工行浦东分行
应势而谋决定进军浦东
百日筹建体现浦东速度
克难攻坚敢做吃螃蟹的第一人
助推陆家嘴金融贸易功能提升的金茂大厦
立项率先呼应浦东开发开放
建设对标多样化、专业化、国际化
“金茂”助推陆家嘴经贸功能建设
开创新中国大型商业零售合资企业先河的上海第一八佰伴
改变上海购物环境需要打开大门引进外资
“阿信”的儿子为我们送来八佰伴项目
可以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开业第一天
土地批租批出陆家嘴富都世界最美滨江段
没钱筹钱艰苦创业
转战开发建设“富都世界”
迷人滨江引来国际级开发商
打造世界级的滨江大道
从5到3到1:小陆家嘴规划深化方案的诞生
国际咨询为我们提供了规划新思路
内部竞赛推动方案从5个变3个
从3变1:深化规划工作结出最美果实
上海房地产交易市场率先东迁陆家嘴的产业发展之路
浦东开发开放号角下的顺势而为
率先东迁拉开要素市场集聚陆家嘴的大幕
新起点新发展成为上海六大支柱产业之一
一马当先的富士银行上海浦东分行
受命参加上海浦东分行筹建小组
成为入驻在央行上海分行大楼的唯一外资银行
与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共发展
推动陆家嘴新三年大变样的“四个一”工程
滨江大道样板段的建设
突出重点、集中优势建设“四个一”工程
持续擦亮陆家嘴开发公司工程质量品牌
上海钻交所花开陆家嘴的风雨十年
从参与筹建工作说起
从筹备到正式挂牌营业的日日夜夜
两次税改后走向行业前列
1990—2000 金桥
金桥开发:以人为本创新为魂
开发区的“四大任务”与“三个阶段”
战略和规划:统一意志的最强语言
基础设施:必须坚持世界一流水准
滚动开发:浦东开发中的重要创新
招商引资:构建系统的产业生态链
把金桥建设好终生无憾
机缘巧合参与金桥开发建设
一穷二白千方百计筹措资金
精打细算建立公司的成本核算体系
重信守诺把公司建成百年老店
此生无悔入金桥
经验一:以战略规划统领金桥发展
经验二:激活土地资本筹措建设资金
经验三:创新开发建设的模式
经验四:注重提升金桥的对外形象
经验五:重视人才战略和企业文化
依靠人才、拼搏和创新旋劣转优、异军突起
不拘一格“抢”人才、“用”人才
四个故事演绎“四个一点”创业精神
高起点开发建设原创、独创四项成果
浦东大开发成就中国通信行业巨头——上海贝尔的发展之路
改革破局,贝尔诞生
抓好国产化,扭亏为盈
响应号召,搬迁浦东
优质产品,优质服务
改革开放,辉煌十年
开拓中国半导体行业新篇章——亲历华虹“909”工程
吸取教训,“909”落地上海
特事特办,全力保障“一号工程”
技术合作,华虹NEC逆境发展
自主研发,转型发展创新篇
曲折坚韧的上汽通用之成长
决定:突破制约
选择:通用胜出
报批:曲折坚韧
建设:上海速度
作用:产业升级
凤起金桥:中国第一所国际商学院的创建
联合办学的全新探索
攻坚克难开启新篇
中国管理教育的特区
大力争取引凤金桥
25年再出发
实践中历练:亲历金桥的房地开发
从机关干部到职业经理人
宜居宜业的国际社区
产品、服务、功能如何应对城市化挑战
从南区推向整个金桥的管委会
在“中欧”的学习促进思考与历练
碧云社区:一场工业开发区内城市价值塑造的社区实验
突围,被逼出来的改革
无心插柳柳成荫,曙光在前方
期许未来,建立城市更新机制
筚路蓝缕:一所民办大学的探索与追求
知识分子的理想与担当
克勤克俭,奋力起步
以诚信对待社会
以严谨的教育管理取信于社会
以较高的教育质量回报社会
1990—2000 外高桥
追逐“自由”的保税区
外高桥保税区的命名
诚信铸造的铁丝网
第一家外商独资贸易公司成立
“自由”概念的争论
政策突破万商云集
勇闯敢试造就港区保税区跨越式发展
闯禁区劈风斩浪建成新港区
巧筹资横空出世好马配宝鞍
大胆想区港联动讲实效
外高桥保税区:追逐“自由”,为“新”而生
开发办写得满满的告示板
第一块变土为“金”的地方
追逐真正自由的贸易
世界高端企业的汇聚地
把国际市场搬到外高桥
一流电厂为浦东开发开放提供充足动力
精兵强将进外高桥
各方通力配合打上海牌
攻坚克难保证工程质量
优质项目出优秀人才
发挥海关职能为保税区保驾护航
当好“建设者”:固本强基力促封关运作
当好“引航员”:主动服务推动政策落地
当好“守护人”:积极探索新型监管模式
杨高路:用青春和理想创造的市政工程奇迹
浦东开发催生“头号工程”
全市总动员勇担历史重任
没有硝烟的技术强攻战场
首创的监理机制和平台管理沿用至今
比明珠更闪亮的是青春的崛起
亲历浦东开发开放首部地方性法规的制订出台
呼之欲出:首部立法聚焦外高桥
对标国际:纵横全球的大调研
十易其稿:“样板式的《条例》”形成
六大特点:助力保税区建设发展
两项开放政策助力保税区腾飞
我是浦东新区第一个拿新区工资的人
政策之一:允许设立外资贸易公司,开放服务贸易
政策之二:设立保税生产资料交易市场,便利一般贸易
1990—2000 张江
瞄准国际一流:从一片农田到高科技园区
“三个步骤”成功突破开发困境
凝心聚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开发团队
一流主体规划为张江发展定下基调
“基础设施先行”在张江
负责指挥建设张江第一条“生命线”
工程质量就是生命
张江高科的上市融资之路
资金短缺是悬在张江头上的一把剑
成立“股办”开始长约2年半的筹备上市
一波几折的上市故事
张江高科的成功源自集团业绩支撑和自身准确定位
拉开张江“药谷”建设大幕的上海罗氏制药
缘起三维制药与罗氏集团的合作
助力张江力推上海罗氏制药落户
一个标杆性企业带来张江药谷满园春
孵化、聚焦、辐射:张江创新创业平台的打造
规划为张江确定科技创新方向
孵化器+风险投资的创新创业培育机制
创建国家生物医药产业(上海)园区
“聚焦张江”后的新发展
向东而进:积极投身张江医药产业基地建设的国家队
与上海药物研究所共同成长
搬迁张江是正确的决定
积极推动中医药科学发展
把浦东软件园建成国内一流的软件园
来张江开启新事业
三个“部市协议”
为“中华第一软件园”打拼
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厚积薄发的张江“硅谷”建设
坚守高科技:“聚焦张江”战略实施前的探索
引进中芯国际:“聚焦张江”战略下的重要突破
学习“硅谷”经验:构建面向全球的集成电路创新体系
“聚焦张江”的创业文化:推动自主创新企业快速发展
微创医疗,从张江走向世界
赴美留学事业有成
回国创业“吃螃蟹”
走向世界的微创医疗
复旦张江:做中国的创新药企
一家与“药谷”同时创立的公司
我其实很理想主义
“聚焦张江”带来转机
在世界医药市场上占一席之地
后记
更新时间:2020-07-24 16: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