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易学今昔
更新时间:2020-03-13 11:11:30 最新章节:十二 回到轴心时期
书籍简介
这是一部易学史简明读本。从易道与中国文化史相结合的角度,主要探讨了《周易》的思想精髓和价值理想,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对传统文化的重新阐释和对现代社会的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本书是著名哲学家、易学大家余敦康所撰关于易学史与易学的现代价值的入门性读物。全书对易学史的发展脉络以及现代中国哲学家对易道的探索的梳理,凸显出作为中国古代群经之首的《周易》价值。而对《周易》的思想精髓与价值理想、《周易》与中国文化、政治文化、伦理思想的关系的探讨,以及易学对于现代人的生活智慧、易学的管理思想的精到讨论也使易学本身的日用性得以道破,充分体现出《周易》的现代价值有多重要。本书是大家举重若轻讲易的典范之作。</p>
上架时间:2016-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该书致力于弘扬作为宋明理学重要学派之一的关学思想,收录吴震、林乐昌、丁为祥、朱汉民等知名学者的关于关学研究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关学学派创始人张载的思想研究、张载后学研究和历代学者对于关学的诠释等,研究视角包括经学、哲学、伦理学的多个维度,既有宏大的总体叙事,如探讨关学的原型、流变及其研究空间,又有微观的具体问题研究,如分析张载的心学思想以及心性大小之辨。可以说,该书较为充分地体现了目前国内关学研究哲学24.8万字
- 会员《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原為中國先秦儒學典籍,唐宋儒者在應對“佛道”挑戰而為儒學構建本體的遇程中,將“學庸語孟”進行了“四書化”,使之成為繼“五經”之後的又一儒學經典結構。然而,當理學及“四害”伴随著中國文化傳入日本之後,江戶古學派對它們的批判、質疑、否定便纷至遝來,並解構了“四書”經典結構,開放了日本的“去四書化”的歷程,這一思想雎屬“暗流”,但對日本的影響卻不容忽視。這意味著,中哲学27.5万字
- 会员经典诠释是当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中的重要基础理论环节。它同时内含历史性认知意义上的实事求是、文化发展与融合意义上的义理创新以及经世致用意义上的时代思考等三个方向的理论诉求。以上认识构成了本书写作的目的与具体指导原则。本书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是从中西文化传统之比较和中国文化传统内部架构这两个视角来深入考察当代视域下儒家经典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主要讨论儒家经典的结集历程和哲学20.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