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于中国视角的政治经济学演变(上册)在线阅读
会员

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于中国视角的政治经济学演变(上册)

经济经济学理论23.8万字

更新时间:2023-08-14 14:36:54 最新章节:既要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为指导,坚持逻辑一致性的原则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优秀传统、吸收现代经济学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从一般、特殊和个别的角度分别对政治经济学基本范畴做出新的界定,通过对传统劳动价值论、新古典价值论和斯拉法价值论的分析比较和综合,构建了广义价值论模型,依次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从单一按劳分配向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转化,从单一公有制向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化,在完成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概括后,分别构建了基于广义价值论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和国际贸易模型,并具体讨论了城乡融合发展和土地制度改革以及中美贸易关系和发展中国家实现赶超战略的贸易政策。
品牌:中信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3-07-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蔡继明主笔 清华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课题组
主页
  •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项目号:16ZDA241)支持下的学术类研究著作。书籍在遵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及继承,从一般、特殊和个别的角度分别对政治经济学基本范畴做出新的界定,以此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基本元素和逻辑起点,结合40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揭示我国所有制结构、收入分配关系和资源配置方式深刻变革的内
    蔡继明主笔 清华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课题组理论24.9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消费与流通现代化问题调研报告》一书为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贸易经济系师生的研究成果,本书主要内容涉及了流通领域与消费领域的热点问题。例如,直播带货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消费者对新零售接受度的研究、基于TPB模型的消费者选择直播购物影响因素的研究、个人特质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国潮文化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消费者对社区团购认同度的研究等。《消费与流通现代化问题调研报告》
    杨海丽等编著经济19.7万字
  • 会员
    《经济动态与评论》是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主要刊登经济发展动态研究和经济学各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书评等,致力于反映经济发展和相关学术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本期主要有农村经济、金融研究、国际经济、产业经济、学术争鸣五个栏目,内容涉及农民工市民化、农村建设、农产品出口等“三农”热点话题,数字金融、PPP模式、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经济生活领域的应用,环境规制、畜产品质量控制等产业经济研究。
    张清津主编经济11.3万字
  • 本书是一部系统地探讨现代治理机制的重要著作。作者从治理的本质出发,详细分析了治理与统治加管理的区别,深入讨论了治理失序的原因,指出治理的核心在于建立行权共治与分权制衡机制,尤其强调激励约束、透明度和问责的重要性。在一般性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聚焦于中国现实,深入剖析了作为治理机制的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治理与公共治理如何紧密交织、相互影响;互联网和数智时代的治理,以及与此相关的数据治理的底层逻辑和基本架构
    张文魁经济21.9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部深植于数字治理之视角,融合公共管理、数字经济等多元学科理论与范式,精心构筑未来城市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学术著作。本书的核心议题涵盖了城市治理的现代挑战与革新需求、城市治理的历史脉络、当前城市治理所遭遇的瓶颈、城市治理革新的时代呼唤,以及未来城市智慧治理的勃兴与发展背景。特别地,本书对于数智化技术的崛起予以了深刻的探讨,剖析了其对城市治理的深远影响,并展望了未来城市发展的可能路径。本书的宗旨在
    刘兴旺经济15万字
  • 会员
    本书是经济学家赖德胜的短文集,大部分曾发表于《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学习时报》《中国教育报》《经济学家茶座》《法治周末》《前线》等报刊。主题大多与就业、收入、教育等相关,这些话题所涉及的对象正是人们正在向往的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模日益壮大的中产阶层所特别关心的。全书分为论公平、思教育、悟人文、观就业、谈治学五个部分。
    赖德胜经济15.1万字
  • 会员
    本书共七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文献研究及主要理论;第三章超大城市形成的背景、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主要分析超大城市的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第四章韧性治理:中国城市发展研究的新视角,主要分析韧性治理的兴起,阐述城市韧性5W模型,以及超大城市韧性治理的必要性;第五章全周期管理: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主要分析全周期管理理念的内容,以及助力城市治理现代化过程;第六章全周期视域下提高超大城市韧性治理发展研究
    王海蓉经济14.7万字
  • 会员
    新质生产力是一个重要的原创理念。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要义和实践内涵,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大力培育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中国实现“变道超车”、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举措。
    盖凯程 韩文龙经济8.7万字
  • 会员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研究城市及其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舞台和平台。中国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转型,要素空间流动性迅速提升,在此背景下,中国城市经济研究的领域广阔、潜力巨大。本书从城市体系、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要素(产业、就业、交通、土地、住房等)、城市政策与规划影响等方面分析和探讨城市发展。本书既为读者提供中美两个国家城市研究的典型案例,也提供城市研究的分析方法、思路、理念和框架。
    丁成日等经济21.2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电动汽车消费行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心理学和行为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首先构建了电动汽车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对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其次,在测度消费者对各类激励政策的心理和行为响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政策优化框架,旨在从经济激励、环境意识和心理账户三个方面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并借助选择实验法模拟了各政策对消费者的影响。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
    李文博 龙如银经济16.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