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太空考古
更新时间:2023-11-01 18:55:39 最新章节:注释
书籍简介
我们此处所讲的太空考古学,并非对宇宙间的物质进行“考古”,而是一门透过使用航空或航天数据分析卫星影象,来寻找地球上的古代人类特征或遗址的科学。本书作者,一位超酷的太空考古学家,从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角度将人类大历史和未来技术相结合,从大众对太空考古学家这个职业的好奇出发,更迭1944AD-1944BCE的历史时期,在对未来充满坚定希望的前提下提出我们应该如何从现在做起。作为一名考古学家,她在12个国家和4大洲的遥感项目中工作,使用多光谱和高分辨率卫星图像分析确定了数千个潜在的考古遗址。这些包括以前不为人知的定居点、道路、堡垒、宫殿、坟墓,甚至潜在的金字塔。她目前主要负责众包工作,绘制秘鲁和印度的古代文明地图。在这本书中,作者描述了该领域的演变、重大发现和未来潜力。在解密间谍摄影技术后,她在埃及神秘城市塔尼斯的新地图上分享了她在这一领域的发现,揭示了为什么空间考古学不仅令人兴奋,而且对为后代保存世界古代宝藏至关重要。这个故事将读者带回到过去,穿越国界,回到远古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他们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展现了勇气和智慧。
品牌:中信出版社
译者:陈召强
上架时间:2023-10-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萨拉·帕卡克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2008年7月,清华大学从境外抢救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竹简,学界称之为清华简。清华简的内容多为早期的经史类典籍,其中除了可与《尚书》等传世古书对照的篇目外,更多的则是已失传两千年之久的前所未见的佚篇,对于准确认识先秦古籍的原貌、重建中国早期历史均有重要学术价值。清华简所带来的新知识以及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更新,已经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历史12万字
- 会员本书选取秦始皇兵马俑为典型案例,探讨“一带一路”沿线文物可以采取的虚拟复原技术。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本书重点讨论“一带一路”沿线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方案,针对以兵马俑为代表的刚体文物碎块确定三维数据模型,采取基于断裂面上多特征的碎块匹配方法,将相邻碎块进行匹配拼接,从而实现文物的虚拟复原,以此对“一带一路”沿线文物的虚拟复原进行技术可能性的探讨。历史7.8万字
- 会员本书收录20世纪50年代至2003年期间新发表的魏晋南北朝墓志,墓志年代起三国之始,迄杨隋之末(220—618),共计231方。全书分为魏晋十六国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五个部分,每方墓志包括录文和疏证,注明图版刊载、录文著录和研究概况,并对墓志所涉史事作简单的考证和说明,是集资料性和研究性于一体的出土文献整理研究典范之作。历史32.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