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文化教育常识(2)

23)第一部地理书是《禹贡》(战国)。

24)第一部建筑学专著是《营造法式》(宋)。

25)第一部珠算介绍书是《盘珠算法》。

26)第一部最大的断代诗选是《全唐诗》(清·彭定求等)。

27)第一部绘画理论著作是《古画品录》(南朝·齐·谢赫)。

28)第一部戏曲史是《宋元戏曲韵史》。

29)第一部系统的戏曲理论著作是《闲情偶寄》(清·李渔)。

30)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是《七略》(西汉·刘歆)。

31)第一部文艺理论书是《文心雕龙》(南朝·梁·刘勰)。

32)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是《永乐大典》(明·解缙等)。

对美国人来说,一生最重要的生日莫过于哪五个周岁纪念日?

答案:

一、十二、十六、三十九和六十这五个周岁纪念日。

聚沙成塔:

对美国人来说,一生是最重要的生日莫过于一、十二、十六、三十九和六十这五个周岁纪念日,届时必定要隆重庆贺。

1)一周岁纪念是孩子出世后的第一个生日,这意味着他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已迈出了第一步,这也是他留下的第一个脚印。

2)十二岁在美国被认为是童年和少年之间的分界线,少年时期的孩子会受到父母的特别关心,因为这一时期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3)十六岁对孩子本身来说是一个“转折点”,满了十六岁,孩子便有资格参加汽车驾驶考试并申请领取执照;以后他们再也不用父母陪伴而可以自由自在地“驰骋天下”了。在出门离不开汽车的美国,这的确是“人生的一大飞跃”。

4)三十九岁一过便是进入了中年,对一个中年男人来说如果还没有自己的事业,那得赶紧“奋起直追,迎头赶上”;而美国女子过了三十九便开始“越活越年轻”,大多数美国妇女似乎都患有“中年衰老恐惧症”,所以今年过了三十九,明年她们可能会对人说自己只有三十八或更年轻。

5)六十岁以后就算是老年人了。

人们经常说到的“EQ”是指?

A.智商 B.情商

答案:

B。

聚沙成塔:

EQ是指情商,Emotion Quotient的缩写。情商包括良好、乐观、幽默的品性,还包括面对困难并勇于战胜困难的韧性等等因素。

由乾隆皇帝组织编纂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

A.四库全书 B.古文观止

答案:

A。

聚沙成塔:

《四库全书》是18世纪中国清乾隆帝组织编纂的大型手写本丛书。到乾隆五十八年最终完成,《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的“吉尼斯”是?

A.地名 B.酒厂的名字

C.作者的名字 D.首屈一指的意思

E.一座山峰的名字

答案:

B。

聚沙成塔:

由英国吉尼斯啤酒公司发起,麦克沃特兄弟主编,于1955年出版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包括12个方面的“世界之最”。

戒指戴法很有讲究,戴在无名指上表示?

A.正在寻觅对象 B.恋爱中

C.订婚或结婚 D.独身或已离婚

答案:

C。

聚沙成塔:

1)大拇指戴戒指,即表示正在寻觅对象。

2)戴在食指上——表示求婚,想结婚。

3)戴在中指上——已在恋爱中。

4)戴在无名指上——表示已订婚或结婚。结婚戒指不能用合金制成,应该用纯金、白金或银制成,表示爱情是纯洁的。

5)戴在小指上——表示独身或已离婚。

我国古代的“五大农书”是?

答案:

《汜胜之书》《齐民要术》《陈敷农书》《王祯农书》《农政全书》。

聚沙成塔:

1)《汜胜之书》,西汉汜胜之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总结出一种叫“区田法”的耕作方法,还介绍了“穗选法”“浸种法”等选种方法和育种方法。

2)《齐民要术》,北宋贾思勰著,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对农、林、牧、副、渔各方面都有详尽论述,被誉为农业百科全书。

3)《陈敷农书》,宋代陈敷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谈论水稻栽培种植方法的农书,对古代的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4)《王祯农书》,元代王祯著。全书分为《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个部分,是当时农业生产技术的总结。

5)《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著。这是一部集前人农业科学之大成的著作。书中汇集了有关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各种农具制造以及水利工程等农业技术和农学理论知识,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如意这种器物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答案:

掻痒。

聚沙成塔:

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亦有但少见。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之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

如意最初并不是供玩赏的,其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讲僧持之记文于上,以备遗忘。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晋书·王敦传》记载:孙权曾得如意柄,“每酒后,辄味魏武帝乐府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边尽缺。”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中有段故事:“梵僧不空,得总持门,能役百神,玄宗敬之。……又与罗公远同在便殿,罗时反手搔背,不空曰:‘借尊师如意。’殿上花石莹滑,遂激窣至其前,罗再三取之不得。上欲取之,不空曰:‘三郎勿起,此影耳。’因举手示罗如意。”唐代诗人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诗中有:“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之句。可见晋唐时代,我国已有如意,是用来搔痒的。

“座右铭”原来是指什么东西?

答案:

一种称为“歌器”的酒具。

聚沙成塔:

座右铭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它指放在座位右边用以警戒自己的格言。但是在最初它指的却是一种称为“歌器”的酒具,并且和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有关。

歌器是一种奇特的盛酒器,空着的时候往一边斜,装了大半罐则稳稳当当地直立起来,装满了则一个跟头翻过去。这种歌器给人以不能自满,自满就要翻跟头的启迪。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生前非常喜欢这种歌器,座位右边总是放着一个歌器,用以警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齐桓公死后,国人为他建造庙堂时也没忘记将此器皿放入庙堂之中供人祭祖。

有一次,孔子率弟子朝拜齐桓公庙堂,见到这种器皿,不知是何物,便问庙中看管香火的人,方知是歌器。孔子回去之后,也请人做了一个,放在座右警戒自己。南北朝时,著名科学家祖冲之也曾为齐武帝的儿子萧子良做过一个歌器。

可能是后来这种歌器失传了,也可能是后人感到用文字更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于是,改用铭文代替歌器放在座右了。这便成了名符其实的警戒鞭策自己的座右铭了。

目前全世界通用的历法是?

答案:

公历。

聚沙成塔:

目前全世界通用的历法叫公历,又叫格列高里历,是一种阳历。先由埃及创制,后传入欧洲。公元前46年,罗马统治者儒略·凯撒主持制定了儒略历,单月是大月,31天,双月是小月30天,一年共366天。一年实际上只有365天多一点,只好把二月减去一天,用四年置闰补上一天,放在二月里。它是公历的前身。我国是从辛亥革命以后的1912年开始采用公历的,但用民国纪年。新中国成立后,采用公元纪年。

在上古,姓和氏是没有区别的?

答案:

错。

聚沙成塔:

在上古,姓和氏是有区别的。姓是一种由母系氏族公社而来的族号,而氏则是姓的分支。

太古时代,到了晚期智人阶段,氏族制度已完全形成,确立了母系氏族公社。每个氏族公社有一个共同的女祖先,全体成员都是她的后代。成年的女子留在本氏族与其他氏族同班辈的男子实行群婚,成年男子则离开本氏族,分往其他氏族结成婚姻关系。由于实行群婚制,生下来的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在这种情况下,子女只能跟母亲姓,世系也就只能由母亲方面来确定,因此,古姓有不少都从女旁,如姚、姜、嬴、姬。

后来,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若干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这就是氏。可以说,姓是旧有的族号,氏是后起的族号。

氏与父权社会的出现密切相关。氏代表一个人身份的贵贱。自夏以后,占有土地和人民的奴隶主贵族男子才可称氏,而女子和贫贱的人却不得称氏。当奴隶主贵族失掉土地和人民甚至变成奴隶,他的氏也就发生变化。因此,氏和姓是有很大不同的:姓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代表着共同的血缘关系,具有很大的稳定性;而氏是由姓衍生出来的,是父权社会的产物,反映一定的占有关系,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

秦汉以后,或称姓,或称氏,或兼称姓氏。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氏族”:“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为一。”这说明秦汉以后,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称之为姓。

从哪个朝代开始,规定对于统治阶级,平民百姓不得直呼其姓名?

A.秦朝 B.六朝

C.南北朝 D.周朝

答案:

D。

聚沙成塔:

从周朝开始,历代统治阶级为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等级制度,规定对于统治阶级,平民百姓不得直呼其姓名;在统治阶级内部,地位低下的也不得直呼地位高的姓名。于是,字便成了文武官宦和一切士大夫阶级广泛使用的称呼。

在古代把号呼得格外响亮是表示对人的客气和尊重?

答案:

对。

聚沙成塔:

在古代,有地位的人除了有名有字,还有号。在古代把号呼得格外响亮是表示对人的客气和尊重。号起源很早,但只是到了唐宋才特别盛行起来。

号,有人号和自号的分别。所谓人号,就是他人对自己的称呼。可是,要值得人家称号,就必须使自己具有备受人尊敬的条件。先秦对男子的尊称常用伯仲或公、翁、子、父、甫等字。称伯仲有区别,二十称伯仲是敬而不尊;五十称伯仲,既表示恭敬又表示尊重。公、翁、父是对尊老的敬称,今天仍在使用。子是对男子的美称,甫就是傅,犹如今天的先生,师傅。秦汉以后,虽然人们仍某伯某仲某子某父的称呼,但已不似先秦时那样严格。

在中华姓氏文化中,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是?

答案:

百家姓。

聚沙成塔:

在中华姓氏文化中,《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很像一首四言诗,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我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

古人对自己的谦称中,“不妄”是什么意思?

答案:

意为无才能的意思。

聚沙成塔:

古人对自己的谦称还有:

1)鄙人:“鄙人”本意指居于郊野之人。后古人用来谦称自己,表示地位不高,见识浅陋。

2)臣:古人对自己的谦称。“臣”表示自谦,多有君臣关系在内,后来也完全表示谦称。

3)仆:旧时男子自称谦词。仆即奴仆,下对上、幼对长自称奴仆,借以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4)小可:宋元间人自称谦词。

5)小子:旧时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自称的谦词。

6)小生:旧时晚辈对尊长称自己的谦词。

7)晚生:旧时男人对前辈称己的谦词。

8)不才:旧时男子自谦词。不才即没有才能,故借以自称,以示谦恭。

9)不肖:旧时男子自谦词。不肖原指子不似其父那样贤能,故男子在其父母死后多借以自称,表示谦恭。

10)不敏:古人称自己不聪明、不敏捷,故自谦“不敏”。

11)晚生、后学、晚侍:年轻人在年长者面前的谦称。

12)在下:古时坐席,尊长在上座,所以自称在下。

13)妾:旧时妇女自称的谦词。妾是旧时正妻之外的小妻、侧室、偏房,在家庭中地位极低,故妇女借以自称,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14)奴、奴家:旧时妇女自称的谦词。奴即表示不自由,为人役使的仆役,故借以自称,表示对对方的敬重。有时男子亦以之为谦称。

15)未亡人:寡妇的自称。

古人对他人的尊称中,“令正”是什么意思?

答案:

旧时称对方嫡妻的敬词。

聚沙成塔:

1)古人对他人的尊称还有:

2)父: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父”本义不是父亲,而是父系氏族社会中司火的长者,后成为对男子的尊称。大约至周代,“父”才成为父亲的别称。

3)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甚至父亲对儿子说话,有时也以“公”相称,用来表示郑重或爱重。

4)子:古代尊称,男女皆可称之。学生对老师也称“子”。夫妻之间又互称“内子”和“外子”。

5)长者:古代尊称,指有德行受尊敬的人。

6)卿:古代尊称,古时使用较广,君称臣为“卿”,夫妻之间称“卿”或“卿卿”。

7)先生:古代尊称,多称师长、老人或有德行的人。

8)令堂:旧时称对方母亲的敬词。

9)令郎:旧时称对方儿子的敬词,原称“令郎君”。

10)令嗣:旧时称对方儿子的敬词,同“令郎”。

11)令子:旧时称对方儿子的敬词。

12)令爱:并作“令嫒”,旧时称对方女儿的敬词。

13)令兄:旧时称对方之兄的敬词。

14)令弟:旧时称对方之弟的敬词。

15)令坦:旧时称对方女婿的敬词。

战国时秦国及秦代对平民的称呼是?

A..黎民 B.黔首

C.布衣 D.庶人

答案:

B。

聚沙成塔:

1)黎民:平民也称黎民,亦即“众民”的意思。因“黎”通“骊”,黑色,“黎民”因黑发而名。

2)黔首:黔首是战国时秦国及秦代对平民的称呼。黔,黑色。“黔首”,犹如黑头。据说秦尚黑色,平时平民都用黑布包头,故称“黔首”。

3)布衣:即“平民”,古代人富人穿丝,平民穿麻布,所以称“布衣”。

4)庶人:又叫“庶民”,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西周时庶人可作为被封赐的对象,其身份比奴隶高。春秋时,庶人的地位在士以下、工商奴隶之上。秦汉以后,泛指没有官的一般平民。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

A.金兰之交 B.竹马之交

C.莫逆之交 D.忘形交

答案:

C。

聚沙成塔:

朋友分为许多种,在古时也有不同的称谓:

1)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

2)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

3)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

4)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

5)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

6)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

7)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

8)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

9)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

10)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

11)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

12)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古时候,把女孩12岁称为?

A.金钗之年 B.豆蔻年华

C.及笄之年 D.碧玉年华

答案:

A。

聚沙成塔: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2至3岁称孩提。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10岁以下称黄口。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標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不惑之年,50岁称知命之年,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70岁称古稀之年,80岁称杖朝之年,80至90岁称耄耋之年,100岁乐期颐。

汉语名字的避讳起源于哪个朝代?

A.秦代 B.周代

C.汉代 D.唐代

答案:

B。

聚沙成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