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铁匠……………………………刘半农

叮当!叮当!

清脆的打铁声,

激动夜间沉默的空气。

小门里时时闪出红光,

愈显得外间黑漆漆地。

我从门前经过,

看见门里的铁匠。

叮当!叮当!

他锤子一下一上。

砧上的铁,

闪作血也似的光,

照见他额上淋淋的汗,

和他裸着的,宽阔的胸膛。

我走得远了,

还隐隐的听见,

叮当!叮当!

朋友!

你该留心着这声音,

他永远的在沉沉的自然界中激荡。

你若回头过去,

还可以看见几点火花,

飞射在漆黑的地上。

1919年9月,北京

[鉴赏]

刘半农(1891-1934)原名寿彭,改名复,字半农,江苏江阴人。早年积极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并一度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1920年旅欧留学,入英国伦敦大学,1921年转入法国巴黎大学专攻语音学,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并被巴黎语言学会推为会员。1925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1926年夏主编《世界日报》副刊,同年秋任中法大学国文系主任。1929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北平大学女子文学院院长等职。早年诗作大多描写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疾苦,在新诗沙场上纵横驰骋,立下了汗马功劳,鲁迅称其为:“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他的《我之文学改良观》《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等文,为新诗的发展起了清道夫和园丁的作用。被称作“平民诗人”

《铁匠》写于1919年9月,当时正值封建文人和资产阶级贵族纷纷反对以劳动人民生活入诗的时候,《铁匠》和刘半农其他诗作里出现的农民、木匠、渔民、人力车夫、乞丐、船夫、卖菜与磨豆腐的等下层劳动人民一起,再现了“五四”时期神圣劳工的画廊,表现出诗人的进步思想。《铁匠》着力刻画出一个精犷、刚健的劳动者形象;生动地的描写出匠人打铁时的劳动场面,他的诗作并非“为做诗而作诗”,而是有所为而发,在诗中寄寓着作者隐约的希望。它写铁匠在黑夜里挥汗打铁,并意味深长地说:

朋友,

你该留心着这声音,

他永远的在沉沉的自然界中激荡。

你若回过头去,

还可以看见几点火花,

飞射在漆黑的地上。

他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站在了劳动者的立场上,而且有着“欣赏”的意味。这与胡适的对劳动者苦难的丁点同情、又更进了一步。我想这也是编者将此诗将刘半农放在百年诗歌经典鉴赏首篇的原因。

从技巧上来看,诗中的“叮口当叮口当”和“红光”一是着笔听觉,一是着笔视觉,在诗的三节中每一节都出现,回环往复,加强了诗作的艺术感染力,诗人有意将铁匠打铁的场景置于“沉默”的“夜间”。为此“叮口当叮口当”的响声,因“沉默”而更加铿锵。闪烁的“红光”也因这“黑漆漆”的夜间更加耀眼,并以此来象征社会的黑暗和黑暗中的希望之所在。本诗另一个特别是注重诗的音节;他基本上是由二拍、三拍、四拍三种不同整数的诗行组成,跌宕有致,形成节奏上的抑扬顿挫,诗的第一节强调“沉默”配以给人压抑情感的闭口音“地上”,第二、三节强调“他永远在沉沉的自然界中激荡”配以张扬的开口音“江阳”,为表达主题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肖桂林)

人与时……………………………鲁迅

一人说,将来胜过现在。

一人说,现在远不及从前。

一人说,什么?

时道,你们都侮辱我的现在。

从前好的,自己回去。

将来好的,跟我前去。

这说什么的,

我不和你说什么。

1918年

[鉴赏]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02年去日本学医,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北京等地执教。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1927年8月到厦门大学执教。1927年又到中山大学执教。1927年10月到上海定居。从五四时期开始,他就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是现代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和旗手,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他早年写过新诗,此后主要从事小说和杂文的写作,是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鲁迅的诗作不多,用他的话说“不喜欢做新诗的”“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些热闹,待到称为诗人的一出现,就洗手不作了”。“打打边鼓”,自然是鲁迅自谦之词,但这不多的几首诗,确实在“五四”时期对新诗的发展起到了“打打边鼓”的作用。

《人与时》是一首哲理诗,在现代新诗的哲理诗中,也称得上是一篇佳作。鲁迅在诗中将“现在”这个抽象的时间概念拟人化,使之具备了人的品格。他以不同人对“我”的不同的态度,来划分当时的三种人。即不满现实,不满社会的黑暗而寄希望于将来的人,厚古溥今总是认为过去的什么都好的人,和没有主见或不愿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人。这是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三种人的写照。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自然对后两种人持批评的态度。鲁迅本身一向是不满现实而寄希望于将来的,他深信“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有希望”。在这首短诗里,鲁迅在寄希望于将来的同时,更不忘掉执著于“现在”,因为没有现在也就没有将来。一个人如果脱离“现在”的现实而去空想将来,那也只不过是一种空想罢了,是不可取的。鲁迅在批评那些因循守旧的“国粹”派的同时。也在告诫那些不珍惜现在,今天不努力空等未来的人,不会有光明的前途。诗的后四句“从前好的,自己回去。/将来好的,跟我前去。/这说什么的,/我不和你说什么。”就是鲁迅的态度。

(刘洪文)

凄然……………………………俞平伯

今年九月十四日我同长环到苏州,买舟去游寒山寺。

虽时值秋半,而因江南阳雨兼旬,故秋意已颇深矣。且是日雨意未肖,游者阒然;

瞻眺之余,顿感寥廓!人在废殿颓垣间,

得闻清钟,尤动凄怆怀恋之思,低回不能自己。

夫寒山一荒寺耳。而摇荡性灵至于如此,岂非情缘境生,而境随情感耶?

此诗之成,殆吾之结习使然。

那里有寒山!

那里有拾得!

那里去追寻诗人们的魂魄!

只凭着七七八八,廓廓落落,

将倒未倒的破屋,

粘住失意的游踪,

三两番的低回踯躅。

明艳的凤仙花,

喜欢开到荒凉的野寺;

那带路的姑娘,

又想染红她的指甲,

向花丛去掐了一握。

他俩只随随便便的,

似乎就此可以过去了;

但这如何能,在不可聊赖的情怀?

有剥落披离的粉墙,

欹斜宛转的游廊,

蹭蹬的陂陀路,

有风尘色的游人一双。

萧萧条条的树梢头,

迎那西风碎响。

他们可也有悲摇落的心肠?

镗然起了,

嗡然远了,

渐殷然散了;

枫桥镇上的人,

寒山寺里的僧,

九月秋风下痴着的我们,

都跟了沉凝的声音依依荡颤。

是寒山寺的钟么?

是旧时寒山寺的钟声么?

九,三十,杭州

[鉴赏]

俞平伯(1900-1990)原名铭衡,浙江德清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曾先后在上海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早年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是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成员。1922年与朱自清、刘延陵、叶圣陶一起创办五四以来最早的诗歌刊物《诗》月刊。早年写过新诗,后从事散文创作和古典文学研究。是继胡适之后,较早发表新诗和关于新诗理论文章的著名作者之一。他的《白话诗的三大条件》,《诗的自由和普遍》等文发表后,在当时颇有影响。这些文章,大多着力于新诗创建与发展,不失为有历史功绩的一家之言。 《凄然》是俞平伯新诗集《冬夜》中的一首,诗中的寒山和拾得就是使苏州寒山寺得名的初唐和尚诗人寒山子与他的朋友拾得,相传这两位高僧是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的再世。他们隐匿在寺中当烧火僧人,当有一位地方官闻讯后去访问他们、他们“即走出寺归寒岩、寒山子入穴而去、其穴自合”。关于寒山寺,有一首著名的诗,名为《枫桥夜泊》是唐朝诗人张继的诗篇,其诗道“月落马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就是《凄然》一诗成诗的典故,当诗人与他新婚不久的夫人同游寒山寺时,正值“秋意颇深”“雨意未消”之时,游人疏落,满目凄凉,引发诗人“凄怆怀恋之思,低回不能自己”。的诗情。

诗人以“那里有寒山!/那里有拾得!”两句开头,借典故大发诗人的感叹。人人都知道那是一千多年以前的事,诗人在此提起恰恰说明诗人的痴想。诗人的情正是由这痴想而来,而对着荒废的千古名寺欲寻其人,只能凭添诗人的惆怅和失落之感。要知道诗人却正是为此而来,因为他虽然是携新婚夫人至此,并非是求财、求福、求子而来。第三句“那里去追寻诗人们的魂魄!”。就告诉了我们诗人是追寻先人的魂魄而来的,所以那些“将倒未倒的破屋/粘住失意的游踪,一三两番的低回踯躅。”

诗的第二节,引入一个生机勃勃扬溢着青春活力的姑娘,“明艳的凤仙花,/喜欢开到荒凉的野寺”。比照出寒山寺的凄然,继续抑制诗人的情感,抒写自己的感受;粉墙是“剥落披离的”,游廊是“欹斜宛转的”,陂陀路是“蹭蹬的”,游人是“有风尘色的”,树梢是“萧萧条条的”,西风是“碎响的”。第四节起开始结尾;因着诗人的失落,“镗然起了,/嗡然远了,/渐殷然散了;/枫桥镇上的人,/寒山寺里的僧,/九月秋风下痴着的我们,/都跟了沉凝的声音依依荡颤”。仿佛先人的魂魄就飘荡在这千年不息的钟声里,敲打着诗人的心。俞平伯的诗以凝炼、绵密、婉细的音节特色见长,爱国诗人闻一多说俞平伯的“这种艺术本是从旧诗和词曲里蜕化出来的。”并说《凄然》是俞平伯新诗集《冬夜》中,“为全集最佳的音节的举隅。不滑、不涩,恰到好处,兼有自然与艺术之美的音节,现没有能超过这一首的了”。

(黄跃文)

江南……………………………康白情

只是雪不大了,

颜色还染得鲜艳。

赭白的山,

油碧的水,

佛头青的胡豆。

橘儿担着;

驴儿赶着;

蓝袄儿穿着;

板桥儿给他们过着。

赤的是枫叶,

黄的是茨叶,

白成一片的是落叶。

坡下一个绿衣绿帽的邮差撑着一把绿伞,——走着。

坡上踞着一个老婆子,

围着一块蓝围腰,

咵咵地吹得柴响。

柳椿上拴着两条大水牛。

茅屋都铺得不现草色了。

一个很轻巧的老姑娘端着一个撮箕,

蒙着一张花帕子。

背后十来只小鹅都张着些红嘴,

跟着她,叫着。

颜色还染得鲜艳,

只是雪不大了。

二○,二,四,在沪宁路车中

[鉴赏]

康白情(1898-1968)字洪章,四川安岳人,早年在北京大学求学。1918年参加少年中国学会。同年与傅斯年、罗家伦、俞平伯等组织新潮社,同时开始新诗创作。诗作题材广泛,富于激情,提倡以散文入诗,不加修饰,具有明快、朴实、自然的艺术风格。1912年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著有诗集《草儿》。

《江南》是一首以真实生活为主题。具体、真实、客观地描怀事物的写实主义作品。这种诗并不刻意去追求诗的境界和思想内涵,讲究的是诗人对具体对象的敏锐的观察力与别具匠心的选择,捕捉眼前概括能力强,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印象,在看似漫不经心的随意的刻画描写中,呈示出山水人禽的大自然生态与鲜明生动的意趣,追求的是一种白描之美,这种诗的写法,并非诗歌创作的主流,但一直是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的倾向,从古代诗到现当代诗都有人探索着这种写法。“五四”时期新诗的倡导者胡适提倡“诗的经经验主义”,就是这种创作方法,当时的大多数诗人都受其影响。康白情也是响应者之一,这种诗为了生动传情,大多要化静为动给大自然以生命。例如在这首诗里,诗人并非静态地摹写自然,不说他们走过板桥,却说“板桥儿给他们过着”,表现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情趣。所以时人朱湘说:“康君别的不算作功劳,只有他的描写才是他对于新诗的一种贡献”。

这首诗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写色彩,胡适曾称赞这首诗的长处在于色彩的表现,因为江南的雪景不会有那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气象。所以在雪的晶莹,雪的纯洁上不好做文章,因而诗人在不大的雪中,捕捉到“油碧的水”“蓝袄儿穿着”“赤的是枫叶,/黄的是茨叶”“坡下一个绿衣绿帽的邮差”“一个很轻巧的老姑娘,/端着一个撮箕,/蒙着一张花帕子。/背后十来只小鹅,/都张着些红嘴,”整首诗都在刻意经营着这雪景中的颜色。这江南的雪与其说是没有北方的雪的那种气势,不如说是多出了几分鲜艳。这应该是江南的雪的味道吧,另外值得一说的是,诗人在句式的安排上也突出了诗歌的经营,全诗的句子几乎都以一个颜色为落脚,在不断的重复中,有节奏地强化了颜色的份量,在人们的心里造成一种假象。似乎江南的雪是鲜艳的,更值得人们用心去欣赏。

(刘念)

赠友……………………………朱自清

你的手像火把,

你的眼像波涛,

你的言语如石头,

怎能使我忘记呢?

你飞渡洞庭湖,

你飞渡扬子江;

你要建红色的天国在地上!

地上是荆棘呀,

地上是狐兔呀,

地上是行尸呀;

你将为一把快刀,

披荆斩棘的快刀!

你将为一声狮子吼,

狐兔们披靡奔走!

你将为春雷一震,

让行尸们惊醒!

我爱看你的骑马,

在尘土里驰骋——

一会儿,不见踪影!

我爱看你的手杖,

那铁的铁的手杖;

它有颜色,有斤两,有铮铮的声响!

我想你是一阵飞沙走石的狂风,

要吹倒那不能摇撼的黄金的王宫!

那黄金的王宫!

呜吹呀!

去年一个夏天大早我见着你:

你何其憔悴呢?

你的眼还涩着,

你的发太长了!

但你的血的热加倍的薰灼着!

在灰泥里辗转的我,

仿佛被焙炙着一般!——

你如郁烈的雪茄烟,

你如酽酽的白兰地,

你如通红通红的辣椒,

我怎能忘记你呢?

四,一五,宁波作。

[鉴赏]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任中学教师,在大学求学期间开始新诗的创作,并参加新潮社,文学研究会。1922年与叶圣陶等组织中国新诗社并创办《诗》月刊。1923年与俞平伯等组织OM社。1925年任清华大学国文教授,其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1934年和郑振铎等编辑《文学季刊》,和陈望道编辑《太白》杂志。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学校南迁,任西南联大教授,其生活道路和思想发展,经历了从诗人到学者战士,从民主主义到倾向马克思主义,其诗如人诚恳、谦虚、温厚、朴素、而不缺乏风趣。有人用清新隽永,嚼似橄榄,耐 人寻味来评价其诗,朱自清比一般的学人多有学者风度,深受人们的喜爱,其诗大都收集在《雪朝》《踪迹》中。

《赠友》发表于1924年4月,又名《赠A.S.》,据文学史家张毕来先生考证,这位友人应该是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邓中夏。朱自清在北京大学读书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并和邓中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中国青年》发表这首诗时,邓中夏是该刊物的编辑之一。而A.S.则是邓中夏1923年在上海从事革命活动时期使用过的名字“安石”两字的英文拼音的头两个字母。而这首诗中“你飞渡洞庭湖/你飞渡扬子江”“你将为一把快刀/披荆折棘的快刀”等诗句,都是对邓中夏的五律及有关诗作的呼应。所以这首诗被认为是对邓中夏及早期共产党人在内的一支热情的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