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章 心学诞生的前夜(1)
- 知行合一王阳明1:(1472-1529)
- 度阴山
- 3319字
- 2014-08-04 12:20:33
心学横空出世
如果老天爷在1508年高坐云端俯瞰人间,他会看到这一年发生在地球上的那些大事。在中国,大明帝国的实际领导人刘瑾创建了内厂,这是继明帝国三大特务组织(锦衣卫、东厂、西厂)之后的又一更加残暴、更加摧残人性的机构;在日本,幕府掀起的内讧飓风归于平静;在欧洲,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军队进攻威尼斯共和国失败;在中美洲,西班牙人把非洲的尼格罗人运到西印度群岛作为奴隶,美洲有“黑奴”自此开始。
老天爷如果擦亮双眼仔细观看,还会看到未来的宗教精神导师马丁.路德正在威顿堡大学慷慨激昂地鼓吹他自己的宗教思想。如果他专心于中国,则会看到广西柳州的农民起义被血腥镇压,看到山东曹州的农民正在掀起抗暴的烽火,还能看到已上任三年的皇帝朱厚照(明武宗)正在紫禁城里不眠不休地纵欲。
只有一件事,他可能没有看到,或者说,他不屑于看到。这件事发生在大明帝国贵州龙场(今修文县)驿站中,当事人是驿站站长王阳明,叫“龙场悟道”。多年以后,中国思想史把它定义为:心学的诞生。
老天爷看不到,是因为贵州龙场在原始森林中,连目光最敏锐的鸟儿都看不到;老天爷不屑于看到,因为那时的心学还未散发它最耀眼的光芒。
自心学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它的不同凡响。七年后,王阳明被明帝国的中央政府派到江西剿匪时,他的忠实门徒已达千人。在他1529年离开人间时,他的门徒已以万计。在他去世的五百多年中,真心实意地把他当作精神导师的伟大人物不胜枚举,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都是他忠实的拥趸。1513年,日本人了庵桂梧把心学带回日本,300多年后,日本人在王阳明心学影响下发动了举世皆惊的“明治维新”,摇身一变而成为世界强国。
所有的一切都无可置疑地表明,心学是一门能让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迅速强大起来的神奇学说。不过在1508年它来到人间时,恐怕只有王阳明一人认为它具有如此神奇的功效。
和很多伟大思想的诞生一样,表面上看,心学诞生在电光石火间。
1508年一个春天的夜晚,王阳明在睡梦中突然惊醒,像着了魔一样喊叫起来。他的两个仆从被惊醒时,他已开始自言自语:“是了!是了!圣人之道,从我们自己的心中求取,完全满足。从前枝枝节节地去推求事物的原理,真是大误。实际上,‘格’就是‘正’的意思,正其不正,便归于正。心以外没有‘物’。浅近而言,人能‘为善去恶’就是‘格物功夫’。‘物格’而后‘知致’,‘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知孝;见兄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这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倘若‘良知’勃发,就没有了私意障碍,就可以充足他的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充足到极点,就是‘仁’了。
在常人,不能够没有私意障碍,所以要用‘致知格物’一段功夫去胜私复理,到心的‘良知’没有障碍,能够充塞流行便是‘致知’。‘致知’就‘意诚’
了,把心这样推上去,可以直到‘治国’‘平天下’。”
想到这里,王阳明感觉到胸中爽快异常,向着静寂的夜空一声长啸。这就是心学史的开篇“龙场悟道”,归纳为八个字则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用王阳明的解释就是,人人心中都有良知,良知无所不能,能解决一切问题,不需要任何外来帮助。
多年以后,当心学璀璨夺目时,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是王阳明创建了心学,而不是别人?王阳明为什么突然“顿悟”出了心学,而不是别的什么“学”?如果以“既成事实”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必然使人发笑。因为就是王阳明创建了心学,而不是别人。即使王阳明本人也对自己何以能创建心学没有一目了然的答案。龙场悟道后没过几年,他到江西剿匪。有弟子问他:“尧舜那样伟大的圣人为什么不制作礼乐,非要等到周公呢?”他回答:“圣人的心是面明镜,物来则照,物不来也不去强求。尧舜没有制作礼乐,只是因为他们那个时代还不需要,没有这件事来找他们。周公制作礼乐,只是因为礼乐这件事刻不容缓,来找周公了。”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时势造英雄。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时势造就了王阳明和他的心学呢?
心学诞生的前夜
现在,让我们看看心学诞生的前夜都发生了什么。
这个夜很漫长,有很多人行走在夜色中。我们最先看到的是一个道士模样的人,他正倒骑着驴,行走在公元960年的一条大路上。当有人告诉他赵匡胤做了皇帝建立了大宋时,他惊喜得从驴上摔了下来,说:“从此天下定矣。”他叫陈抟,是五代末期华山里神乎其神的一个道士。在他身后,我们看到了他的弟子穆修,而穆修的背后则是他的弟子周敦颐,此人精通儒释道三家学问,是当时的大学问家,世人评价他的品行时说他“胸怀洒落如风光霁月”。周敦颐最为我们所熟知的就是那篇美轮美奂的《爱莲说》。另外,他受到祖师爷陈抟道士的影响,以道家的语境写了一本书叫《太极图说》。书中提到了“无极”这一概念,它是万物的造物主,也是万物运行的标准。在周敦颐的身后,我们会看到两个相貌相似,神情却迥然不同的人。一个脸上荡漾着和气的颜色,而另一位则神情严肃,活像僵尸。这两人是亲兄弟,和气的那位是哥哥叫程颢,严肃的那位是弟弟叫程颐。
多年以后,兄弟俩从老师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的“无极”理论中抽出“理”和“道”的概念,自成一家,这就是理学的雏形。理学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规范。周敦颐说它叫“无极”,二程说它叫“天理”。而“天理”的敌人则是“人欲”(不合理、不正当的行为和欲望)。每个人的一生最应该做的事就是去发现(格物穷理)和遵循这个“天理”,祛除“人欲”。归根结底,就是要“存天理,灭人欲”。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天理”和“人欲”。饿了吃饭是“天理”,但非要吃鱼翅鲍鱼,这就是“人欲”;困了睡觉是“天理”,但非要有美女陪睡,这就是“人欲”;一个人如果饿了非不吃饭,困了非不睡觉,这也是“人欲”,虽然它不是不合理的欲望,但却是不合理的行为,因为你违反了人的生理规律。由此可知,天理其实就是满足我们生存下来最基本的需求,除此之外的都是人欲。
如何“存天理灭人欲”,程颢和程颐的方法不同。程颢认为,人性本是善的,天理就在我心中,所以只需要在自身上下功夫就可以了。而程颐虽然也认为人性是善的,但是却认为不能仅仅在心上用功,必须要去外界寻找天理,也就是说,必须要依靠外界的力量“格物致知”来让自己的人性达到至善的境界。
二人的主张不同,是因为心性不同。有这样一则轶事,很能说明问题。兄弟二人去参加宴会。宴会上,哥哥程颢对主人送到怀里的歌女温存备至,而弟弟程颐对怀里的美女连看都不看一眼,反而气得七窍生烟。回家后,他指责哥哥有失体统。程颢大吃一惊,说:“我当时在饭局上,怀里有美女,心中就有美女,我现在回家了,怀里没有美女,心中也没有了,而你直到现在,心中还有美女?”
这个故事恰好戏剧性地验证了两人的思想。程颢认为,一切都是心的问题。而程颐则认为,必须要时刻约束自己,让外界的规则来规范自己的心。
南宋时,朱熹继承了程颐的思想,而陆九渊则继承了程颢的思想。朱熹和陆九渊凭借天资将这两种思想发扬光大,这就是后来的程朱理学和陆九渊心学。
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九渊心学,目的都是为了存天理去人欲。为什么要存天理去人欲呢?另一位理学大师张载给出了答案:为天地立心(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生民立命(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往圣继绝学(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太平(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
如此精彩雄壮的格言,在中国乃至世界史上只此一次。这四句话,就是理学家的名片。
实际上,理学的思路虽然来自道家,但创造它的人都承认,理学是儒家思想,是新儒学。不过,理学谈的却是儒家鼻祖孔子最不愿意谈的问题“性和天道”(子罕言性与天道),表面上看,这背离了孔子的方向,但其实不是这样。
孔子之后,儒家分为六派(李斯为代表的小康派,孟子为代表的大同派,董仲舒为代表的天人感应派,孟子、荀子和告子为代表的心性派,荀子为代表的考证派,司马迁为代表的记篡派),其中有两派在日后发扬光大,一派是天人感应派,在两汉时期威风八面;另一派则是心性派,多年以后,它改头换面而成为理学。
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告子则说,人性可善可恶。理学家则说,孟子说得对,荀子说得也有道理,而告子给我们提了个醒。所以,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心,一定要“存天理灭人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