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懂方圆——随机应变好掌船(1)

在君权社会求权,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有的人孜孜以求,好不容易当了个七品芝麻官,有了点小权,可不久就被无情地踢出了官门。有的人则一帆风顺,终生有权,世代为官。

此中玄机,就看臣子会不会玩,玩得好可以把帝王当猫来耍,专权固位,官运长久;玩得转的可以随机应变找主子,成为官场不倒翁,光宗耀祖;玩不转的呕心沥血也不得其法,轻则乌纱不保,重则人头落地!

1.因利制权——陈平谦虚让位戏周勃

掌握在手中的权力,并不是一个可以随意使唤的奴婢,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绝对的腐败导致身败名裂。因此,如何运用权力,大有文章可做。根据实际需要和不同的利害情况,灵活地运用权力,便叫做“因利制权”。

【事典】

西汉众多大臣中,最为足智多谋者,当数陈平。先是辅佐高祖刘邦,频出奇计,汉初被封为曲逆侯;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被推为左丞相;高后吕雉元年(公元前187年)升右丞相,事吕后专权不治事;吕后死,与周勃定计诛杀吕产、吕禄,迎立文帝,任左丞相;汉文帝时,曾升为右丞相,后改任左丞相。他大权在握,但能审时度势,不仅不滥用权力,而且设法制止了权力被非分之徒篡夺。其中原因,正在于陈平悟透了“因利制权”四个字。

汉初三杰的能耐,由汉高祖刘邦一句话可以概括:若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若论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若论集结百万雄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不如韩信。

尽管汉初三杰能耐非凡,但命运却是多舛,张良害怕“狡兔死,走狗烹”,不贪富贵远离官场,云游四海;萧何一生忠诚谨慎,但刘邦还是对他有所猜忌,处处防着他,怕他功高震主;韩信就更惨,直接被吕后一刀解决了。

放眼汉初第四杰陈平,若论命运,上面三人就自当不如,他身辅四君,官至丞相,而且每朝都是重之重臣。可以说,陈平是汉朝官场中绝对的一位老狐狸。

公元前188年,汉惠帝死,吕太后临朝听政。她想封自己娘家的兄弟子侄为王,故意问大臣们可不可以。右丞相王陵是个直肠子,回答说:“当年高祖皇帝当着我们的面杀了一匹白马,与我们一起喝了血酒,宣过誓,非刘氏不得封王。”

吕太后转而问陈平。其实陈平也不同意封吕氏为王,但这个老狐狸却违心地说:“当然可以。当年高祖平定天下,分封自己的子弟为王;现在太后临朝,分封自家子弟为王,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散朝以后,王陵责备陈平背弃了高祖的盟约。陈平则意味深长地说:“现在在朝廷上抵制吕太后,我比不上你;可将来除吕保刘,你可能就不如我啊!”

后来,吕太后罢免了王陵的右丞相,封陈平为右丞相。吕后又不断地封诸吕为侯、为王,陈平无不听命。因为陈平知道只有千方百计地保住丞相的位置,有朝一日举大事时,才好居中调度。

不久时机果然到了。公元前180年,吕太后病死。外戚吕氏同刘氏宗室以及朝廷各官员之间的矛盾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在这次夺权斗争中,朝廷官僚同刘氏宗室结成联盟,共同对付外戚诸吕。当年8月,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细察形势,他们假称有事,设计让掌军权的吕禄把将军印交给周勃。吕禄就信以为真地交出印符。于是,保卫皇宫的军队落入了周勃手中,他们控制住了封建政府的中枢——未央宫(皇宫),为击败吕氏打开了最关键的大门。虽然相国吕产手里也有一支军队,但不知道吕禄已丢掉兵权,还在按原计谋想进未央宫,与吕禄一起发动政变,捕杀刘氏宗室和朝臣。到了宫门口,卫士们守住宫门,不让他进去。吕产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杀了。吕产一死,吕氏的兵权就全部丧失了,吕氏的势力也就彻底瓦解了。

由于太尉周勃亲自率兵诛灭吕氏一伙,功勋卓著。顷刻间,周勃成为红遍朝廷内外的风云人物。作为主谋者之一的陈平,此时却黯然失色。汉文帝新立,一朝天子一朝臣,陈平十分知趣,知道自己作为老臣并不为新任皇帝所了解,况且又非主要功臣,何必赖在相位上不走呢?于是,陈平称病不朝,目的是为了把相位让给周勃。

文帝虽说刚刚主持朝政,但他对陈平的才能也不是一点不知。现在,他对陈平称病十分不解,便把陈平找来,想问个明白。陈平十分坦率地说:“过去在高皇帝时,周勃的功劳比不上臣,现在在平定诸吕时,臣的功劳不如周勃。所以,臣愿把相位让给周勃。”

文帝感到此话也有道理,于是让周勃当了右丞相。对陈平,文帝也不愿舍弃,便让他当左丞相。古人尚右,右丞相位居第一,左丞相位居第二。文帝以为这样就把矛盾解决了,既提高了周勃的地位,又做到了政策及用人的连续性。为表彰陈平的顾全大局,还赐他黄金千斤,加封食邑3000户。

汉文帝登基以后,日理万机,有一次,大臣们上朝,文帝要议国家大事,找来右丞相周勃问道:“天下一年要判多少案子?”周勃面露愧色,连说不知。文帝又问:“天下钱粮的收入、开支,一年要多少?”周勃越发窘迫,脸上、背上冷汗直流,却是无论如何也回答不出来。

文帝转而问左丞相陈平。陈平却说:“各有主事者嘛。”文帝没听明白:“主事者是何人?”陈平解释说:“陛下要问判决狱案,应该找廷尉;要问钱粮,应该找治粟内史。”文帝不高兴了:“如果都找主事的,那还要丞相干什么?”

陈平却认为这根本不是问题。他说:“丞相么,管住其下属。陛下如果不知他如何控制众臣,那就该拿他问罪。丞相之职,上可辅佐天子掌管全局,下管万事万物各得其所,对外镇抚周围各邦,对内凝聚百姓之心,使各级官吏各司其职。”文帝认为讲的很有道理,连连称赞。周勃却恨不能脚下裂道缝钻进去。两人离开皇帝后,周勃生气地对陈平说:“先生玩阴的,怎么不教教我呢?”陈平一笑:“老兄身居其位,还不知应干些什么吗?如果陛下问起长安有多少盗贼,你也一定要回答吗?”

至此,周勃方知自己的确不如陈平,不仅是一般的不如,差距还大着呢!于是,他称病要求免去相位,让陈平独自为丞相。

陈平的这个对答,也体现出了他老狐狸的一面,不仅表明他富有急智,擅长辞令,更说明他掌握了从政的要领——总理大政,把握关键,不陷于琐事,这一点对当政者具有极大教益。无怪乎陈平能在位高权显的丞相位上直至终老。

【评议】

陈平确实是一个老狐狸,他对权力,该放时就放,该抓时就不撒手。吕后专权,他是装糊涂;文帝当政,他是假谦让。他明知周勃不是当右丞相的那块料,却主动辞职,一是让周勃出丑,二是让皇帝知道自己可不是占着茅厕不拉屎的人,待真到了显功夫时,他也不放过表现的机会。

权力的确可以为人带来众多方便与好处,自古至今都是人们欲求的重要对象之一。然而,正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一样,权力可使人野心膨胀,也可使人死无葬身之地。吕后越名分而专权,风光一时,恣肆一时,而其下场却是遗臭万年;陈平对权力该藏则藏,该露则露,因利制权,成为千古良臣。

2.你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杜周执法量刑“有标准”

做事不以东,累死也无功。皇权社会,皇帝就是最大最有实力的东家,如果得罪了皇帝,那就离处江湖之外不远了,如果依着皇帝的意志办事,臣子升官当然也就顺理成章。

【事典】

中国封建官场上,许多人执著地坚守这样一种理念:循规蹈矩,按章办事,不折不扣地贯彻“上头”的意图;皇帝周围的臣僚,就是要以皇帝的意志为言行的最高准则。这样做,既省心又省力,“容易”得很。至于皇帝的意图合适与否,正确与否,绝对不要去独立思考。即使某一天皇帝忽然发现自己的指示有错误,那他也决不会公开承认错误,更不会处治自己,当然也就不会责罚按自己意图办事的官员了。

在汉武帝时一个今人已不大知其名的执法官,就是这样一个身体力行者。

此人姓杜名周,南阳杜衍(今河南南阳)人。先后做过廷尉史(廷尉的高级属官)、廷尉(九卿之一,主管司法刑狱的高级官员,掌修订法律、管理审核全国刑狱,直接审理重大案件,收捕犯罪大臣),后来又做过御史大夫(最高监察长官,主管监察、执法,协理全国政务)。

杜周执法,严酷苛刻。他做廷尉的时候,正是国家级案件最多的时候,俸禄在二千石以上的罪犯不下百人,中央监狱的在押犯多至六七万人,执法系统的官员吏员多达十万余人。罪犯多而且级别高,对执法者来说自然是发财的好机会。杜周入仕时,只有一匹小马,而且有毛病。但他做了几年酷吏之后,家资累数万,出入车马成行。

杜周执法的时代,司法系统有两个特点。其一是法网深密,大案要案多,株连的案犯多,而且先定罪名后审问,不认罪画押的就酷刑侍候,大搞逼供,所以人们一听说什么案件可能牵扯到自己,便只好逃匿。二是各州府上报的都是“不道”的案件,即都上报些上纲为“反对皇帝”的案件。

而杜周做亲审或审定案卷时,都是以汉武帝的意志为判断案件的依据。汉武帝不喜欢的人,汉武帝想从重处治的案件,他就想方设法加重案情,尽力去陷害“案犯”;汉武帝想从宽处治的“案犯”,他就先把案件放一放,延长案犯的羁押期,慢慢寻找案件或案卷的破绽,指出“疑点”、“冤情”,最后从轻发落或干脆无罪释放。

这样做一久,便有与他亲近的人发现了他断案的规律——原来没有什么标准,只是以皇帝的意图作为量刑的标准,便问道:“君为天子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狱者固如是乎?”意思是说:您替皇上执法,不依法律为准绳,却只把皇帝的意图作为标准。古代的好法官是这样的吗?古代的法律条文都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法律条文为“三尺法”。

杜周为人“重迟”,即城府深,不轻易说话表态。但这位责难他的人可能和他相当交好又无利害相争,所以他回答得很透彻,即把自己的深层心理掏给了对方:“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意思是:法津是从哪里来的?先前皇帝的意志体现出来的就是法律,后来皇帝的意志体现出来的就是条令,哪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法律标准呢?

杜周按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去行事,所以官运亨通。他刚做御史时,正值汉武帝残暴施行严刑峻法的时候,他奉旨追究戍边士卒逃亡的案子;(一说为边境官员逃亡),判决该杀的人特别多,奏书也合汉武帝心意,于是由御史升做了御史中丞(御史大夫副职,即最高监察长官的副手)。晚年在捕治桑弘羊、卫皇后案中又法网深密,汉武帝又提拔他做上了御史大夫。为法官的一生,可谓是四处树敌的一生,他仕途上虽也有过一些小波折,但整个仕宦生涯基本上是顺风顺水的。晚年两个儿子在黄河两岸相对的郡做太守,家门可谓炙手可热。

【评议】

按杜周的意思:所谓法律条文,都是代表皇帝意志的。皇帝的意思就是法律。皇帝的意图就是今天最高最新最活的法律,除此之外,哪还有什么客观存在的法律条文、量刑标准呢?

作为一个国家的高级执法官,杜周的话无耻之尤,但却也道出了封建社会法律的本质。

3.三国时代好梢公——贾诩优游从容事六主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代,天下扰攘分裂,群雄逐鹿,既是贤能之士尽展才华之秋,也是他们较难择主的时代。一个有才能的人,一旦选择错了主子,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聪明才智不能充分发挥便成了殉葬品。这样的例子在三国时代是很多的。

贾诩则是一个善于择主的人。他先后事过数主,但都显得优游从容,仕途得志,确是三国时代的一位“好梢公”。

【事典】

贾诩,字文和,本是武威郡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少有才智,孝廉出身,初仕为郎官(汉时对中郎、侍郎、朗中等官的通称,贾诩当时究竟为何官,也不可考),后来做太尉段颖的掾史。太尉段颖是他的第一个主子。在段颖手下表现如何,史无明文。但段颖是自杀而死的,段颖的死对贾诩的仕途没产生任何影响却是可以肯定的。

董卓进入洛阳后贾诩做上了讨虏校尉(校尉是低于将军高于都尉的武职军官,讨虏是加在校尉前的名号),当时他在董卓女婿牛辅的军中。牛辅死后,他名义上虽然仍是朝臣,实际上已裹在李催等董卓的部将中,即李催实际上成了贾诩的主子。

当李催等人准备解散队伍逃亡时,贾诩劝阻道:“听说朝廷准备将你们凉州人全部杀了,如果你们单身逃亡,一个亭长就可以捉住你们。我看不如干脆统兵杀向长安,胜利了便可控制朝政,失败了再逃亡也不晚。”

后来事情的发展证明了贾诩的意见是正确的,李催等人驱逐了吕布,杀死了王允,一度控制了朝廷。贾诩这一主意不但救了李催等人,实际上也救了自己,一则因为贾诩本来也是西凉人,二则当时他正在董卓部将的队伍中,如果当时李催等人解散部队单身逃亡,李催难免被捕而被处死,贾诩也会有不测之祸。

但李催并不是什么有雄才大略的人,仅仅因王允一时失策而使他暂时得手。所以贾诩先后拒绝李催以皇帝名义封给他的侯爵,只是做了尚书(尚书仆射或尚书令手下的官员)。李催等对他很是敬畏。贾诩做了不少力所能及的辅佐汉献帝、匡济时政、保护皇帝和大臣的事。

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汉献帝被军阀杨奉等威胁离长安回洛阳,贾诩主动辞官,缴还自己的印绶,前去依靠军阀段煨。段煨是贾诩同乡,当时驻军在华阴(今属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