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凶兆

第一百七十回凶兆

未央宫建筑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失,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摇晃而已。但是这不是第一次地震了,四月以来,各地都有地震发生,远远比元年那次厉害,屋倒山裂,原本病已并不十分知道地震的危害,这回沿路回来,看到墙倒屋塌,特别是穷家破屋真是给那些贫民雪上加霜,王家的那鸡窝倒了点还真算不得大事。

“大将军,这是凶兆吗?”天子刘询问道。

霍光轻叹道:“这是天灾,但是极易造成人祸,诸王中一直有人不服朝廷,只怕他们借此闹事,何况刘去被贬怎么说也会让他们不安心。这都怪昔日董仲舒说天子有错,上天就要加以惩罚,这极易给人找到借口,臣会加派人手,以防万一。只是陛下不应该随便离宫,要是有个好歹,我怎么向天下百姓交代。何况你与皇后新婚,有空应该多陪陪皇后才是。”

刘询连忙说:“大将军说得很对,我这些天天天陪着她呢。会不会是上天认为我只知享受,忽视了社稷呢?”

邴吉安慰道:“民安天下安,陛下现在天下太平,应该可以安心,不过陛下如果广施恩泽,大赦天下,陛下应当沐浴斋戒去宗庙祈求祖先庇佑。”

病已看了一眼邴吉,心里暗自高兴,自己一直想避开霍成君母女,无奈人家盯得牢。要把霍成君伺候舒服了还是很辛苦的,这斋戒是个好主意,至少晚上就可以避开她。于是欣然接受邴吉这个提议。

汉人信鬼神,这是上苍的震怒,怎么也要顾及点。于是天子大赦天下,那就意味着夏侯胜和黄霸都被赦了,其实只要保住了命,总有机会出狱的。

夏侯胜因地震得到了大赦,只是这样的好事对于已经被行刑的人享受不到了。

赵广汉特地来送他们走,其实这段时间夏侯胜在这里算起了一个好作用,有些不明理的犯人交给夏侯胜,夏侯胜都能搞定,夏侯胜的故事说得还真不错,不管是读过书的还是不识字的都围着他,赵广汉从心里还是佩服此人的刚正不阿,本来他当初只要随大流,哪能得罪上面的人。夏侯胜和黄霸也再次感谢狱卒对他们的照顾。

赵广汉问两人今后有何打算?夏侯胜说道:“老朽已老,当然是回家读书养身祈求长寿,乡下空气好,我带着家人离开长安。”

黄霸说道:“我追随先生,先生去哪,我就去哪。”

“先生慢走,皇上想留下先生为朝廷办事,特地命我来说一下。”门口一人拦住了他们两人。两人定睛一看,是那个刘病已,他身边还跟着个宦官,说话的正是那个宦官。

赵广汉一看是天子来了,就要行大礼,再看天子却摆了摆手,但是赵广汉还是跪了行完了跪拜礼,退了出去。

“赵广汉怎么这么不听话了?”病已笑着对徐顺说道。

夏侯胜这才模仿着赵广汉跪下,黄霸于是也跟着跪下了,不过他一直作为丞相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与天子接触比夏侯胜更少,因为出了重大礼仪一般都是霍光做主,以前都是远远观望,但是徐顺是皇帝的近身宦官,他却认识。天子派人带来口谕当然是要又跪又拜的。

“两位先生不用了,我并非正式宣旨来的。”徐顺说着伸手去扶夏侯胜。

“我等老了,只指望回家度过残生。”夏侯胜回答道,他并没有起来。

“两位先生,您们不要这样,快起来,皇上只是希望你们能答应留在朝廷。”徐顺说道,“还请两位考虑一下。免得陛下失望。”

说完,徐顺出去了,却留下了病已在牢房中。

“夏侯夫子,皇上可不想失掉两位栋梁,何况黄先生还正当年盛。”病已连忙说道,他有点着急了。

夏侯胜似乎满足了,把跪姿换了一个坐姿,说道:“你认识皇上?”

“远远看见过。”病已并不想被人知道,“皇上他需要像先生一样的人辅助。”

“你小子整日闲得无聊,怎么还想管我们不成?皇上?皇上也不过是个摆设,我的确想把所学用于治国,但是当今天子不听忠言,只愿意信任霍大将军,我就是愿意留在京城也无济于事,只怕再遭来横祸,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我为了学以致用,从年轻时就立下了目标,希望为朝廷树立正气,凡事都应该光明正大,你小子虽有善意,却带着邪气,走的是旁门左道,当年孔圣人有教无类,培养些明理之人岂不是也很好?何必要去朝堂。”

“先生,去朝堂把圣人的话讲给大汉的君臣听,让他们都明白先生的意思,岂不是更好?”

夏侯胜微微笑了:“要我留下须得天子亲自来请,方可立威,否则只会再次受难,难道我要不清不楚地回到朝廷吗?我当初就没有错,难道他连这点承认的勇气魄力都没有?”

面子?夏侯胜想的是要自己认错,错?自己根本就没错,为了稳固帝位,为武帝建庙有什么错,武帝有错也不能说出来,否则太不给面子了,天下百姓只会把人分成好人或坏人,从来不会接受人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这种说法,因为他们都是普通人,不可能拥有夏侯胜那样的聪明脑子。他对于自己的身份应该是猜到了,可偏偏又装起傻来。

“就算小子我逗先生,也是希望先生看着百姓的面子上暂时把此事放下,你要面子,天子更需要面子,你有了面子,而天子却丢了面子,将来天子的号令又有谁听?您教过我五子之歌其一(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代表的就是朕的心,不是我不愿意承认我的错误,只是担心会发生对先生更不利的事。”

夏侯胜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这朝廷里还轮不到他作主,如果真做出让那帮朝臣下不来面子的事,他也帮不了自己。他看了身边的黄霸一脸迷茫的样子,说道:“惟今之谋人,姑将以为亲。虽则云然,尚猷询兹黄发,则罔所愆。”这是尚书秦誓中的话,意思是现在的谋臣,我愿意以他们为亲人。虽说这样,还是要请教黄发老人,才没有失误。这也暗指了天子的态度。

夏侯胜对病已说道:“小子,我说的是这个意思吗?你来请教我,我却推辞,你的心里更会不安,看在你肯屈尊,那么我就做个顺水人情留在长安吧!”

病已舒了一口气,这人能为自己所用了。黄霸轻轻问道:“您可是皇帝陛下?”

病已觉得他说话真是直接多了,于是点了点头,当年丞相蔡义和田广明对黄霸不满,按理说他是蔡义的下属,做长官的应该护着点他,可他耿直的性格,与蔡义不合,更不懂见风使舵,遇上不合理之事必定再三劝戒,那两人本就一直想他离开京城,可他偏偏不走,正好乘着夏侯胜之事,两人把他给绕了进去,差点死于非命,好在皇帝一直没有下令杀他们,这一关也有三年多了,最近一年,这个叫病已的小子出现,自己也不曾与当今天子联系在一起,只当是个来蹭听的,如今看他点头竟然激动不已,天子是如此待人,怎么可能是个不明事理的君王呢,自己应该尽忠才是,于是行起了大礼。病已没有阻止,却拿眼睛看着夏侯胜。

夏侯胜说道:“帝王之位能者居之,对百姓才有利,他现在只是空挂了皇帝的名头,你只消把他当作原来的那个病已,只怕大将军不会答应启用我们。”

霍光?大权在霍光手里,他俩能不能启用,还要经过朝臣商量。

病已说道:“您放心,霍大将军不是糊涂人,当时只是为我着想,何况田广明和蔡义已死,现在的邴大夫他们不会不同意的。”

夏侯胜说道:“但愿如此。”

过了几天,朝廷果然让夏侯胜再任谏议大夫,而黄霸出任扬州刺史,让他去地方上一展拳脚,他的脾气比夏侯胜还不适合呆在京城,当然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