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每天读点人生哲学(1)

哲学源于对人生的思考。人生之所以会成为哲学的焦点,是因为人追求无限和永恒的冲动和人生有限的宿命形成了难以打开的死结。如果人能够长生不老,就不会有人来思考哲学,因为前五百年的遗憾满可以在后五百年来弥补。如果人意识不到自己的有限,那也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可惜,人不能长生不老。人永远是那个在悬崖中间铁链上摇摆的动物,铁链的一端是生,另一端是死。

科学不能解决人生的意义,即使我们征服了整个世界,我们也无法征服自己。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我们用来“对付”大自然的,而对人生则没有太多的帮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对大自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但人生的种种困惑却没有因此而减少。“认识你自己”,古希腊德尔斐神庙的这句千年箴言一直如影随形地跟着我们,挥之不去。

承担“偶然”——人是尚未定型的动物

舒伯特正在作曲,他的友人问:

“为什么你总是作这样哀伤的音乐?”

舒伯特抬起头:

“你可知哪一首是欢乐的音乐?”

是啊,万丈红尘,生命的欢歌究竟何在?帝王威赫一生,到头来却哀叹“可怜生在帝王家”;百姓孱弱无依,人生更如浪卷浮萍。生命的音符尽管丰富,却总是残忍地谱写着绵延的哀歌,命运的祭台上草草堆放着的,不正是那一段段曾让我们沉沦、最终却被它弃之如蔽履的生命岁月吗?

人类曾多么庆幸自己是茫茫宇宙中唯一的在思索着的生命,的确,大概没有哪一种生物比人类能够更清楚地意识到了命运的无常和个体的渺小,然而,这究竟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呢?

芥川龙之介有一篇著名的小说《河童》,说的是河童这个种族的婴儿将要出生时,它的父母将询问它是否愿意降生人间,如果回答不愿意,它的生命将自动消失。可惜的是人类却无此幸运,尼采早就断言:“最好的东西就是你永远得不到的:不要出生,不要存在,化为虚无。”

可是,现实中的人却没有如此幸运。海德格尔曾经有一句著名的话:“人是被抛入这个世界的。”“被”字表明这是一个主语欠缺的被动语态。主语的欠缺,表明人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由谁决定的,他是非常偶然地发生的行为。这里的“抛”字非常形象。它在向我们昭示:人来到这个世界是非常偶然的,他不会对任何外在的事物负责,没有任何债务需要承担,他就是他,一身轻松,表明人是生而自由的;但这个被动语态,又说明人来到这个世界是完全被动的,由不得自己选择,也不会征求其同意。从这一角度而言,人来到世界上又是何等的宿命!所谓的自由后面原来是更深、更大的不自由!正如萨特所说:“人生就像是被抛上了一列飞速运转的列车,对于它来自何处,还要驶向何方,人们一无所知。人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在存在中自由选择,并独立地对自身及整个世界担负起责任。”

的确,没有人问你愿不愿意,你就已经有了生命,也来不及问一声为什么,命运的鞭子就催你上路了。这一生你走得如此辛苦,记不清多少次曾心碎欲裂:为了褪色的爱情,为了失去的亲人,为了在岁月中风化的少年壮志,为了……为了太多太多,你常常诧异自己竟然还能走下去。终于有一天,再经历了命定的九九八十一难以后,终于可以安然入睡了,但就在你回首而望的那一刹那,你却突然疑惑了:这筋疲力尽的一生,真的是属于自己的吗?或者,你只是不幸被挑中来上演一出所有的情节都已写好、但却注定没有结局的悲喜剧,而你,连说“不”的胆量都没有。幕落了,看客们心满意足地咀嚼着你的生命走出了剧场,而你却站在空旷的舞台上,望着他们漫不经心的身影,只剩下欲哭无泪的惶惑……

在永不间断的无限时空之中,人类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在把目光转向那玄妙不可知而又必然不可免的命运时,人类在面对世界时所拥有的雄心勃勃和不可一世,是否还能剩下些什么?谁,又能给予肯定的回答?

当然,我们不该忘记“英雄”,不该忘记他们曾经用高远的理想和满腔的执著去反抗过命运的捉弄。是的,他们或许创造过不可一世的功业,然而为什么依然掩饰不住茫然无助的空虚?他们或许有着功盖千秋的盛名,然而为什么赫赫威名也会在岁月的磨蚀中风化、凋零?“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英雄的声音尽管雄壮,但无敌的,毕竟不是我们。

何等的悲观!但是,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拯救。人正是带着彷徨来到世界,也毕竟会带着疑惑离开人世。几十年的时间太短了,根本不够我们用来洞察人生的玄机,也正是因为人生的有限,我们才迫不及待地去思考,以至于发出了“向天再要五百年”的慨叹!

何等的悖谬!人生简直就是一个无法解开的方程式,永远也没有人会知道答案,但这种悖谬和无解从另一方面却也呈现出了人的伟大。尽管“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和阻碍人类探究自身命运的努力和性情!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是偶然来到这个世界的,却要必然地承担这种“偶然”的命运。这对人来说根本不能用“幸运”或者“不幸”这种非此即彼的词语来表达。因此,我更愿意用另外一个词来形容人的这种生存状态——悲壮。

当有人问尼采人是什么时,他斩钉截铁地回答:“人是尚未定型的动物。”萨特说,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也许,正是这种偶然性,注定了人一生的拼搏和求索。人正因尚未定型,才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并且战胜了其他动物。因为其他动物在物种上都已固定,没有发展的自由了。人却不然,他没有一成不变的既定本质,他可以自己改变自己,塑造自己,创造自己的本质。

人的未定型性和寻求意义的执拗性正是人的伟大之处。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是“痛苦的创造物”,因为在探索多方面的可能性时,必然“充满矛盾的评价,从而充满矛盾的动机”。但是,尽管痛苦,终归值得,人因此而更显伟大。

正是因为“痛苦的创造”,人又被尼采比喻为“自己的一个实验品”。每一次的实验,无论成败,都会化成自己的血肉,成为人性的组成部分。评价和寻求意义的行为非同小可,选择一种可能性意味着排斥了其他的可能性。正如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他那首《未选择的路》的小诗中所写的:

黄昏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我选择了其中一条,

留下一条改日再走。

可是我知道每一条路都延绵无尽头,

一旦选定,就不能返回,

从此决定了一生的道路。

其实人生之路又何止两条,人永远处在选择中。人应当是永远不定型的,人在每一个自我创造的同时创造出了再创造的自由。

雾里看花——人生不能问“为什么”

很喜欢上面黑格尔的这个“剥葱”的比喻。有些东西,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先钻进去探究个明白,然后再去行动。人生也是如此,我们并不是先把事事都搞清楚之后再去生活。恰恰相反,我们总是雾里看花,如此“糊涂”地生活着,而且并没有感觉有什么不适。因此,我很不喜欢把“科学”这个字眼同人生联系在一起,比如市面上经常出现的“科学地规划人生”、“科学人生”之类的话,好像人生也可以被搞得像白开水一样清清楚楚、透透明明,然后再去操作。

庄祖鲲牧师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在抗战期间,寄居在贵州一个农家里。有一天,他正在看书,农家四五岁的小女孩跑过来,两个人就展开了一段对话:

“叔叔,你在干什么?”

“我在看书。”

“你为什么要看书?”

“看书可以增长知识啊!”

“增长知识干什么?”

“增长知识可以赚钱啊!”

“赚钱干什么?”

“赚钱才可以吃饭啊!”

“吃饭干什么?”

“吃饭才不会死啊!”

“那不死干什么?”

“去!去!去!别罗嗦了,去找你妈去!”

现在这个人已经八十几岁了,每天在想的就是:“是啊,不死干什么?”

人生的终点是死亡,但任何人都不会为了这个目的而活着,谁忙忙碌碌是为了死亡呢?上面这个故事看起来十分可笑,但仔细想来,又不得不令人深思。任何事情,如果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询问个究竟,到最后可能就会是一片虚无。就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你如果想要知道葱的本质,将葱皮一层层剥掉,却发现原来的葱却不见了,更谈不上葱的本质。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知道”和“信仰”往往是两回事。有些事情,知道得越清楚,越不利于我们去信仰、去思考、去行动。正如老子所说:“为学益久,为道日损”。

人的一生不可能用科学来规划,因为人生的魅力就在于神秘性。毋宁说,人生是荒谬的。人的想法、行为总是掺杂了太多的思想和感情。还是想借用苏格拉底的那句名言: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知识都是科学的,它要探究我们身处于这个客观世界的真相,它要求客观、真实,不允许出现矛盾,不喜欢颠三倒四。而人生呢?它却处处充满矛盾和纠结,真与假、善与恶、爱与恨、悲与喜往往纠缠在一起,可以说真中有假、善中有恶、爱中有恨,悲中有喜,而且人生中的昨天—今天—明天的过渡没有任何规律可循,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的一生就像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它在一定分寸上熄灭,又会在一定分寸上燃烧。”

冷静的态度、客观的精神,我们可以用来探究大自然的奥秘,但千万不要带进你的人生,千万不要用它来指导你的生活,因为这必将稀释你人生的浓度,减少你生活的激情,削弱你行动的动力。水至清则无鱼,水如果太清澈了,就没有鱼的容身之地了。人生也是如此,太冷静了,太理智了,太客观了,人的信仰就会失去地盘,就会陷入一片空虚。

柯达公司创办人伊斯曼先生,是一个很会享受人生的人。他的房子雕梁画栋,匠心独运。他自己又是聪明绝顶的人,发明了许多东西。他酷爱音乐,后来还捐钱建了一所伊斯曼音乐学院。他甚至为了使客厅的音响效果好一点,硬是将已建好的房屋切割开来,再把一半的房子横移0.6米,再连接起来,花了75万美金,而当初建整栋房子也不过花了30万美金而已。他没有结婚,所以也没有子孙。到了他77岁时,以手枪自杀,结束了他的生命。死前一天,他还改了遗嘱,将全部家产捐赠给罗彻斯特大学。在他的纪念馆中,展示了他自杀前留下的字条,上面写着:“我已经得到了所有我想要的,还等什么呢?”(IhaveallIwant.Whywait?)

伊斯曼的一生,令人想起《传道书》。《传道书》的作者聪明绝顶,名利双收,又是一国之君。他懂得享乐,又善于营造花园。然而整卷书却充满了对“虚空”的感叹,认为“日光之下”的万事万物,都是虚空,都是捕风,毫无意义。伊斯曼和《传道书》的作者何其相似!

人生还是需要多一点神秘感,因为它会让你的生活始终充满开拓的精神和进取的热情。什么都看明白了,什么都得到了,未必是件好事。英国作家王尔德曾有一段颇有哲理的名言,他说:“人生有两种悲剧,第一种悲剧是你所要的东西却得不着,因此你感到失望;但是另一种更大的悲剧是,你所要的东西你终于得到了,却感到绝望。”失望是众人都有的经验,因为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但是你所梦寐以求的东西既然终于得到了,为何却感到绝望呢?这恐怕只有人生阅历较丰富的人才能领悟。因为我们常常对渴望的东西,赋予太多的幻想与期望,因此当我们花极大的代价得到之时,往往却感到幻灭与虚无。因为所有在“日光之下”的事物,包括物质、爱情、权势、名望,都不能持久或不变质,也不能提供永恒的价值和意义。

水至清则无鱼。水,为什么要追求“清澈得没有杂质”这个境界呢?殊不知到了此等境界就不可能再有鱼了。人,为什么要力图对事事、人人都明察呢?岂不知明察秋毫是大聪明,而难得糊涂才是大智慧!

珍惜现在——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的英文是Liveinthepresent。“活在当下”的真正含义来自禅。禅师知道什么是活在当下。《大珠禅师语录》中就曾经记载了有源禅师和大珠禅师的一段对话:

有源禅师来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师(大珠禅师)曰:“用功。”

曰:“如何用功?”

师曰:“饥来吃饭,倦来眠。”

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

师曰:“不同。”

曰:“何故不同?”

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是以解道者,行住坐卧,无非是道;悟法者,纵横自在,无非是法。”

“饥来吃饭,倦来眠”,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但禅语却说,这就是活在当下!仔细想来,恍然大悟。这种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早已经成了远古的图腾和遥不可及的梦想了。

在现代生活中,估计每个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时尽管一点睡意也没有,但观念总觉得该睡不可,而强迫自己一定要入睡。就这样,一边脑子里思绪纷飞,一边又因为时钟的滴答声而感觉心烦气躁,结果是无法入眠。直到清晨两点、三点……最后甚至感到有种绝望的悲哀。

如果你是一个公司职员,当午后两三点睡意正浓之时,如果随性在办公室呼呼大睡,保证没多久就被炒鱿鱼了。上学的时候,老师在台上讲得口沫横飞,自己却在下面偷吃零食的那种惊险而有趣的体验,对于一个公司职员来说也许是一种天方夜谭。“饿来吃饭,倦来眠”,对于我们这些芸芸众生而言,竟然成了可遇不可求之际遇。

还有吃饭,本来该吃饭时就吃饭,但现代人总是非得先在食物的营养调配上大费一番周章才进食,于是常让肚子挨饿受苦。近来,社会上竟然还出现了“缩食瘦身”的风潮,为了所谓的美竟然该吃饭时不吃饭,该喝水时不喝水。当这些有一天成为尘封的历史后,肯定会被我们的后代当做笑话来指点和评说。

对我们而言,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什么时间是最重要的?什么人是最重要的?有人会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升官、发财、买房、购车,最重要的人是父母、爱人、孩子,最重要的时间是高考、婚礼、答辩。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现在你做的事情,最重要的人就是现在和你一起做事情的人,最重要的时间就是现在,这种观点就叫活在当下,它直接可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