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德这几天也没闲着,打听了一下张财主,张财主的曾祖是个挑担子的货郎,辛苦一生,到了他祖父手里,开了个小铺子,他父亲继续努力,小铺子变大铺子,他小时候,家里还并不富裕,还是十来年前,开了一间酒店,因厨子给力,以滋味鲜美价格合理闻名,这才爆发起来,家里雇了佣人,穿戴也大变换,丝罗绸缎,戴金佩玉,成了西张镇数着的富户。
张财主三十岁前,还只是小康的日子,每天一睁眼便是努力挣钱,因此,看不惯那些躺着吃祖宗的纨绔子弟,最欣赏奋斗不息的有为之士。
杜仲德虽然挺穷,穿粗布,住茅屋,可他一家人身上,全都散发着积极向上的气息,这便入了张财主的眼。
张财主力邀杜仲德:“贤父子一起去吧,你教授犬子读书,没道理令郎还有付学费在乡学读书,反正一个也是教,两个也是教。”
杜仲德不答应。
张财主拍拍脑门:“哦,对了,我有一小女,和令爱一样大小,不如你把两个孩子都带上,把我女儿也教了,反正,女孩子还小,也不用避什么嫌。”
杜仲德还是没有答应,张财主似是料到了这样的答案,也不沮丧,蹭了一顿饭,然后带着儿子,恭恭敬敬迎了杜仲德去他家。
天气越来越冷,丰娘在屋里干活,手常常冻僵,没办法,只好生了火炕,反正丈夫也不在家,她干脆把林大娘也叫了来,晚上两个女人,两个孩子,睡一条大炕。
老杜大院那边,在丁氏的督促下,徐氏和黄氏终于绣出门帘来了,这天丁氏拿着来交活:“喏,你给一吊钱吧。”
丰娘在婆婆面前,礼仪周到,她接过包袱,放到炕上,打开了门帘。
“你这是什么意思?”丁氏没想到丰娘会这么认真。
“这不是自己用的,若是不好,顾客不接受怎么办?”林大娘替丰娘解释。
丁氏瞪了林大娘一眼:“哼,驴槽伸出个马嘴来,你是谁?”
林大娘气得脸色通红,站在一边不说话了。
丰娘把两个门帘都看过了,收了一个,退回一个:“这个不行,针脚太粗。”
“啥?你敢!”丁氏差点跳起来。
丰娘耐心解释:“婆婆,你自己看看,这活儿实在没法接受,不然,我请庆丰嫂鉴定一下,如何?”
庆丰嫂就是胡秦氏,丁氏如何肯答应?
“这不是媳妇自己用的,再不好,也会将就,这是要卖出去的,没有顾客肯要的,这个真不行。”丰娘语气虽然和缓,但态度非常坚定。
“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丁氏一伸手,“一吊钱,少一个子儿也不行!”
丰娘不说话,但不肯给钱,两人僵持着,胡秦氏忽然来了,还没进门,便笑吟吟地和丰娘打招呼:“杜二嫂,我收了两个门帘,给你送来了。”
“快请进!”
丰娘的声音都带着轻松,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呢。
丰娘把胡秦氏拿来的两个门帘打开检查了一遍,然后收了起来:“这两个活儿都做得极好,一等品。”丰娘说着,从炕头的小木匣子里,取出九百钱,给了胡秦氏。
胡秦氏笑吟吟地说道:“这是我娘家两个笨货做的,不是一等品,看我不剥了她们的皮。”
胡秦氏话虽说得狠,但神情特别骄傲。
“你妹子和你一母同胞的,手巧能想来,没想到你弟妹也好手艺。”林大娘恭维道。
“还不都是我娘教的?她要是不上心,手艺练不好,我还不会给她活儿呢。”
丰娘把胡秦氏拿来的两个门帘用包袱包好,对着炕上的门帘发呆,胡秦氏忍不住探头一看:“咦,这——”
“嫂子你看,这个能值多少钱?”丰娘叹口气,问。
胡秦氏看到丁氏撅着嘴坐在炕头,心里明镜一样,她讨厌丁氏,再说,丰娘和她合作,一个月也有四五百钱的收益,她怎么也得维护一下“老板”的利益:“这谁绣的?简直是糟蹋东西,倒找给我二百钱,我也不会要这样的门帘,挂我门口,还嫌丢了脸呢。”
丁氏的脸涨得通红,心里把徐氏骂了几百回,两个门帘,本钱就得四百多文,若是只有黄氏这个出手,她一文钱也挣不到。
徐氏这是故意的,她做得不好,丰娘若是拒绝接受,以丁氏护短的心性,肯定是一场吵闹,丰娘若是收了,白白吃一场哑巴亏,若是不收,丁氏赔了钱,也不会再让她做活儿,一举两得。
徐氏料定丁氏不能拿她怎么办的。
黄氏这个门帘,做得也很一般,丰娘只给了四百文,丁氏气得要死,但当着胡秦氏的面儿,她也不敢太赖皮,何况丰娘把两个人带来的门帘放在一起:“婆婆你看,庆丰嫂带的门帘也才四百五十文,你拿来的,四百文还是看面子呢。”
不比不知道,胡秦氏拿来的门帘绣得平平整整,针脚细密,黄氏的门帘明显能看到针脚,还有几片布绣得不够平,徐氏绣得门帘,就根本没法看。
丁氏当着胡秦氏的面儿,不敢多说什么,气呼呼卷了徐氏绣的门帘,接了丰娘给的四百文,走了。
“杜二嫂,我来的可是时候?”
丰娘这才明白,胡秦氏是看到丁氏过来,急忙追来的,她感激地连声道谢:“多亏嫂子了,不然今天我还真不知该怎么办。”
“唉,杜二嫂你真不容易。”
徐氏没想到丰娘敢真的拒收她的门帘,更没想到婆婆敢给自己摔脸子,整整三天,家里做饭洗碗喂猪喂鸡打扫庭院的活儿,都扔给她,每次黄氏怯怯地过来帮忙,都被丁氏指派走了:“你去绣门帘,亏了二百多钱,还没挣回来呢。”
徐氏气鼓鼓的,婆婆凭什么说亏了?她把新门帘,挂自己房门上,就不算钱了?
丁氏不讲究,见徐氏绣的门帘砸手上了,挂自己门口好歹也是用,徐氏心里,是丁氏故意出她的丑,背后恨得咬牙切齿,但自己送把柄让人攥,嘴里一句辩驳的话也不敢说。
丁氏敢做得这么绝,是有了依仗,一是觉得儿子是秀才了,孙女攀了高亲,比徐氏她爹的官儿大,二一个,杜叔贵前几天回来,给了老娘二两银子。
钱虽然不多,但口气大:“娘,你等着,儿子就要发大财了。”
丁氏越发腰杆硬,不像以前那样,把徐氏顶到额头上,而是开始俯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