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

有这样一道脑筋急转弯题:在什么情况下“0”大于“2”、“2”大于“5”、“5”又大于“0”?答案是:在玩“剪刀、石头、布”游戏的时候。

博弈,就是用这样一种游戏思维来突破常规看来似乎无法改变的局面,解决现实生活中一些貌似复杂的问题。强者未必胜券在握,弱者也未必永无出头之日。这就是博弈的迷人之处。

从前,有一个昏庸的国王。他手下有两个大臣,一个是唯利是图、阴险狡诈的奸臣;一个是忠心耿耿、廉洁奉公的贤臣。奸臣无法容忍贤臣处处与其作对,想尽办法要铲除贤臣。有一天,奸臣在国王面前讲了贤臣很多坏话,说贤臣意图谋反。

国王偏听偏信,决定听取奸臣的计谋,用抓生死阄的办法杀死贤臣。抓阄方法是:在一个盒子里放两个阄,一个上面是“生”字,一个是“死”字。如果贤臣抓出写有“生”字的阄就活,否则马上被处死。

当天夜里,奸臣威胁做阄的人把两个阄都写成了“死”字。这样,贤臣无论抓到哪个阄都得死。然而,做阄的人偷偷把奸臣的阴谋告诉了贤臣,希望他能够想好脱身之计。

第二天,贤臣不紧不慢地从盒子里抓了一个阄。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马上把它吞进了肚子。最后,国王放了贤臣,计不得逞的奸臣只好干生气。

原因在哪里呢?国王知道盒子里面装的是一个“生”阄,一个“死”阄。贤臣把抓起的阄吞了下去,国王当然就无从知道那个被吞进肚子里的阄是“生”阄还是“死”阄,但他可以根据留在盒子里的阄是“生”是“死”来推断吞进贤臣肚子里的阄是“死”是“生”。如果留下的那个阄上写着“死”,那么贤臣吞下去的那个阄一定是“生”了。

这个故事所包含的道理就是博弈论的精髓——会心处不必在远,制胜策略来自一转念。博弈论的精髓就在于巧妙的策略,而不是烦琐的过程。我们学习博弈论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博弈分析的始末,而在于赢得最完美的结局。

人生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决策过程。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怎样打理一桩生意,应该和谁结婚,要不要买张彩票,甚至如何瘦身,都是此类决策的实例。而这些都能用博弈论巧妙地进行解释,博弈论涉及的范围就是如此广泛,可以说“红尘俗世,莫不博弈”,博弈时时存在,它就在你我身边。

与生意伙伴谈判,陷入身不由己的“囚徒困境”之中;与顶头上司交往,步入进退两难的“斗鸡博弈”之中;与同事朋友相处,进入斤斤计较的“智猪博弈”之中……诸如此类的困扰从不曾离开我们一时一刻,而这些麻烦都能在这本书里得到解决。

作为一本博弈论通俗读物,本书囊括了博弈论的精要“花招”及运用,集知识、趣味、智慧和实用于一体,不仅让您一本书掌握博弈论的所有“诡计”,更让您在纷繁芜杂的竞争与合作中学会文攻武略和戒急用忍的策略,选择最为有利于自己的方式,争取在利益博弈中抢占先机。

本书讲“博弈”,更讲生活,讲处事,讲人生,讲商战。有时,它会令你忘记了这是一本博弈论的书,还以为是成功学。但说起来,博弈还不是为了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