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孩子装病背后的秘密

谁最关心今天的教育?答案或许有很多,但至少有一个答案是父母,因为教育搞得好与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发展和将来。当今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谁也舍不得,更输不起。然而,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的父母,很多却并没有理解教育的真意。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很累,中国的父母更累,因为中国的父母大多只有一个孩子,他们绝不能容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在孩子还没有出生时就为他们设计好了人生。还没上幼儿园的孩子,每周要上亲子班。上了幼儿园以后,舞蹈、音乐、外语、数学思维训练、跆拳道、国际象棋、轮滑等接踵而至。到了小学,家长们开始改变策略,让孩子主攻奥数和英语,外加各种特长训练。家长们用心良苦,孩子们也早早地就懂得了用什么才能博父母一笑。对于孩子而言,让父母满意也许会是他们一生追求的目标,尽管有时他们自己并未意识到。

不幸的是,在传承性很强的家庭教育这个问题上,今天的父母徒有满腔热情,却并没有太多可以从父辈借鉴的经验。再加上自身不注意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为孩子设计好的人生计划,很有可能是自以为是的凭空规划。其结果,父母使的力气越大,孩子受的罪越多,偏离正常发展轨迹的可能性也越大。很多孩子,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出现情绪问题甚至心理问题。这些孩子即使上了大学,找到了人人羡慕的工作,也常常体验不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和父母的关系更是紧张而微妙。

然而,有多少父母能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主要根源在自己身上?又有多少父母能从他人的悲剧中警醒,并及早地调整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目标?但愿以下这些故事和文章能给更多关心孩子成长的父母以启示。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因为妈妈的溺爱,本身单纯可爱的孩子被娇惯得不懂爱、不懂节俭,身上的毛病越积越多。可是母亲觉醒后的做法,又使孩子走上了心理残疾的道路……

场景一:

在一个富有的家庭里,只有一个独生子小豪(化名),父母对他百依百顺,可他对妈妈的态度十分恶劣,一不顺心就大吼大叫。父母在物质上对小豪有求必应,小豪一天天长大,不知节约的毛病越来越明显。一天,11岁的小豪放假在家玩电脑。等他妈妈下班回家,竟发现家中楼上楼下五台空调全都开着。妈妈感到非常气愤,觉得孩子太不知道珍惜现在的好生活,应该让他到农村锻炼锻炼。

正好他妈妈认识一位来自陕西农村的大学生,就趁放假让小豪和那位大学生哥哥一起去了陕西。

场景二:

小豪第一次到农村,刚开始感到什么都是稀奇的,有山有河,可以自由玩耍,又没有爸爸妈妈的唠叨,他开心极了。可到了夜晚,小豪受不了山里蚊虫的叮咬,身上起了很多大包;小豪也吃不惯那里的粗茶淡饭,经常闹肚子。这时的他特别想回家,可妈妈交代过那位哥哥,一定要让小豪待够一个月。有一次,哥哥带小豪上山去砍柴,上山的路非常难走,小豪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脚踝骨摔折了。山里的医疗条件很差,山民只能用土方法简单给他治疗了一下。

终于到了回家的日子,这时的小豪已经和来时判若两人。少了机灵和顽皮,被身上的毒疮和脚踝的疼痛折磨得筋疲力尽、目光呆滞。他是被用担架直接从火车站抬进医院的。他妈妈的心中充满了愧疚。

场景三:

小豪病好了,出院了,但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回到学校后,本来功课就不好的他,更是无心学习,不遵守学校纪律。母亲也不敢再说他。他慢慢地知道了,跛脚让他逃脱了很多责任。由于无人敢管他,他经常打同学,课堂上无理取闹。学校老师三天两头请他妈妈到学校,可他妈妈也没有办法,后来只得把他转到一所私立学校。

场景四:

在私立学校的操场上,学校的心理老师在观察他很久后,找他做了一次深入谈话。

心理老师:“我发现你的智力正常,腿也没有毛病。”

小豪心里一惊,但没有说话。心理老师接着说:“你这样做,是为了逃避什么?”

小豪想了想,说:“我不想再到农村去。不想再被蚊子叮咬。我现在不是很好吗?妈妈不再唠叨,老师也不再管我,因为我傻!”

心理老师:“那你考虑过将来吗?”

小豪一脸茫然:“没有,也不想。”

心理老师换了个话题,说:“你能不能挺起胸脯,按正常的走法走几步。”

小豪走了几步,悄悄地对老师说:“你可别告诉别人呀!”

老师苦笑着点点头。后来,心理老师找过小豪几次,可他都说有事,不愿再和老师交流。

没过一学期,小豪又退学了……

小豪是在不恰当的教育方法下成长起来的。母亲为了纠正孩子的坏毛病,采取了过激的方法,在没有了解孩子承受力的情况下,简单地把孩子送到农村去。生活条件的巨大落差,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很大打击。孩子的自我防御机制启动,从此装病,为的是不再受到惩罚。尝到这样做的好处后,孩子更是在方方面面装傻,以逃脱自己的学习责任、同伴责任甚至是生存责任。

如果小豪的父母多些育人知识、老师多些爱心、同伴多些理解、社会多些心理关怀……结局可能会完全不同。

孩子病了还是家长病了

其实,像小豪的父母一样“糊涂”的父母还有很多。一位母亲聊起刚上高中的儿子时,非常不满地说儿子不像自己,因为儿子很胆小。问其具体表现,她说儿子考试前时常吓得发抖,晚上也睡不好觉。稍懂一些儿童心理学的人会知道,其实这是明显的考试焦虑症状,却竟被自认为很爱儿子的母亲视为是胆小!

在进一步的追问下,这位母亲讲述了更多让人吃惊的事情。比如这孩子从小就爱“装病”,一到该去学画时就喊肚子疼,母亲则一直被蒙在鼓里,常常背着孩子往医院跑,结果自然是查不出什么毛病就回家了。母亲一直觉得儿子可能是体弱,因此在生活上更加悉心地照顾他,却从不让儿子耽搁画画。孩子上了初中后,有一次因不喜欢一位有口音的老师的课,再次出现肚子疼。老师打电话让母亲赶快到学校。母亲心急火燎地送孩子到了医院,医生仍没有查出病因,但还是给孩子输了液。筋疲力尽的母亲这时突然觉得儿子表情怪异,似乎很有些得意。母亲脱口问道:“你不是在装病吧?”没想到儿子竟笑而不答。母亲这时突然有一种被戏弄的感觉,过去的画面一幕幕在她眼前闪现,她突然明白了一切。

儿子不喜欢画画母亲是知道的,但她相信是孩子太小不懂事,必须严格要求才会有出息。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为了不画画,竟用装病来欺骗她,更让她不能理解的是,孩子竟会冒着因打针输液而出事故的危险撒谎。

孩子装病已很让母亲气恼,然而她面临的烦心事还不止这些。比如生性腼腆的儿子一般不太会反抗她,但是一旦说急了就会突然爆发,最严重的一次是当着她的面用拳头把大衣柜的玻璃砸了,血流一地。随着儿子的长大,母亲和儿子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话也越来越少。母亲原本对儿子期望很高,很早的时候她就曾表示将来要让孩子当外交家,可是,现实中的儿子让她很失落,不但成绩一般,而且还很胆小,很懒,一点也不出众。这位母亲觉得自己的梦想在一天天破灭。

这位母亲的经历很让人同情,更让人深思。其实,小孩子最渴望得到的就是父母的爱。如果孩子不喜欢画画而父母却强迫他画,孩子为了摆脱困境和自我保护,就会撒谎。同样的道理,父母若很看重考试分数,又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高要求,孩子就会患考试焦虑症。从某种角度上说,父母对孩子性格和情绪的影响往往超过学校和社会。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多数都能从其家庭教养方式中找到症结。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其实很不称职。就像前文中的母亲,她虽然受过高等教育,却不懂得学习,没有去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育人知识。她不但不了解儿子,而且很主观和自以为是。儿子已经因为严重的考试焦虑而需要靠药物才能入眠了,她却糊涂地认为儿子是太胆小了。至于儿子的撒谎,她更不能承认是自己的错。她给儿子买了很多学习用书,却从没有认真读过一本如何理解和教育孩子的书。中考前她带儿子去看心理医生,却从没有想过问题可能出在自己身上。其实,孩子还是好孩子,家长却“病”得不轻。若再不医治,恐怕真会让孩子“病入膏肓”!

延伸阅读

把爱转化成教育的能力

“不要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这句话让无数父母坐立不安,但“人生”不是一场百米赛跑,不能让我们的孩子刚迈上跑道就已失去了奔跑的热情。我们不是要把孩子培养成“蓝色”、“橙色”……他就是“青色”,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他做好自己,在爱的期待中慢慢成长,枝繁叶茂,蓬勃而葱郁。

偶遇一位多年未见的朋友,见到她身旁可爱机灵的儿子,不免夸奖两句。问起孩子的名字,小家伙仰起脸大声说:“问清!”见我有些不解,又大声地解释说:“就是问鼎清华的意思!”朋友在一旁连忙说:“就是一个愿望。”

前两天,突然接到这位朋友的电话,说想请教有关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一打听才知道,问清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但情况并不像父母所预想的那样顺利,不但学习成绩与父母的预想相差甚远,作业还经常完不成,在家里也很任性。我受邀到他们家作客,问清正斜卧在沙发上看电视,见我进屋也没有任何反应。父母让他问好,他不理不睬。朋友有些不好意思,让问清把电视关了,谁知小家伙一边关电视一边气哼哼地说:“讨厌!”然后转身进了自己的房间。

朋友无奈地说:“这孩子就这样,从小脾气就大。”接着就迫不及待地询问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此时,我已经没有了谈学习的心情,我试探地说:“你们能否把孩子的教育目标定位成培养一个健康快乐的普通人?”

“这目标也太低了吧,我们是想让他上清华大学的呀!”朋友惊讶地瞪大眼睛。

“你觉得培养一个健康快乐的普通人容易吗?”我十分坦诚地问。朋友疑惑地望着我没有回答。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我们都盼着孩子有“出息”,在我们的头脑中,“出息”往往和“出人头地”是等同的,但无论成“龙”也好,成“凤”也罢,首先要成个“人”,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当我们有了一个孩子,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把他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而最难解的题则是怎么把他培养成这样的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绝大多数家长很难说清自己使用的方式属于哪一类教育模式,甚至意识不到自己正在进行着“教育”。比如,一个胆子特别小的男孩子,他妈妈的习惯用语就是:“我怕……”试想这样一位处处担心的妈妈,她的孩子有可能会是勇敢而果断的吗?

所以,我本人非常赞同父母教育孩子,只有“持证”才能“上岗”,我是这样理解这个问题的: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把爱转化成教育的能力,是摆在每一位家长面前的重要问题。我想,要回答好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一个人成长的规律是什么。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一个“慢”字。庄子说:“是故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大人合并而为公。”也就是说,事物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孩子的成长也是这样的,急功近利反而会适得其反。

我的邻居家有一个男孩子,上幼儿园大班时,和别的孩子一样开始学琴,他每天就弹20分钟,别人家的孩子已经弹有点难度的练习曲了,他还在自弹自唱《小星星》,后来他也学了一些新曲子,练得像模像样了,就拉我去当观众。两年以后,和他同时学琴的孩子大都放弃了,硕果仅存的几个也是边弹琴边撅着小嘴,而他依然是每天弹20分钟,就像一只小蜗牛,不紧不慢地往前爬。

和他妈妈聊起练琴的事,他妈妈说:“我们家孩子没什么音乐天赋,我们对他学琴的期望值不高,就是希望他能多弹上几年。”我想这“多弹上几年”也许不会使这个孩子成为演奏家,但完全可能使他成为一名音乐的爱好者。

(作者: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教师李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