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屈原的生平和思想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7?)〔6〕名平,原是他的字。他出身于楚国的同姓贵族,但到他这一代时已经没落。屈原在楚怀王时曾担任过左徒的官职,左徒在当时是仅次于宰相的职务,地位是相当高的。《史记·屈原列传》上说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就是说他的知识很渊博,懂得治理国家的道理,又很会讲话。因此对内常与国王商议国家大事;对外则接待宾客,与各诸侯国打交道,内政外交都是一个杰出的人才,受到了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楚国在当时是一个大国,经济也比较发达,楚怀王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所以很明智地任用了屈原,并采纳了他的政治主张。

屈原的政治主张可以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主张进行政治变革,使政治制度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富国强兵的要求,其基本内容,从屈原的诗歌中所透露的来看,一是“举贤授能”,一是“修明法度”。但这两个方面都与维护贵族特权利益的“世卿世禄”制度相矛盾,因而受到了贵族阶级的强烈反对。对外主张实行联齐抗秦的政策。战国后期七雄并峙,而力量最强的是秦、楚两个大国,当时秦、楚两国的统治者都希望并都有可能实现统一全国的任务。这就要看实行什么样的政策,当时人概括为:“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见《战国策·楚策》),也就是说楚国如果联合各国诸侯共同抗秦,是有可能击败秦国而实现全国统一的。屈原的主张显然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也招致那些不顾国家民族的利益而以屈服于强秦来求得苟安的贵族统治者的不满。因为屈原关心国家的命运,也因为他的进步的政治主张,便和以楚怀王的稚子子兰为代表的楚国的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潜伏的矛盾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终于爆发出来,产生了直接的冲突。楚怀王命屈原“造为宪令”(即制定根本大法),在屈原尚未定稿时,代表贵族利益的上官大夫想夺过宪令的稿子了解其中的内容,屈原不与,上官大夫就向楚怀王进谗言,诬蔑屈原泄漏机密,矜才自傲。楚怀王昏庸不明,因此而疏远了屈原。大约在楚怀王二十四五年间(前305年左右),屈原第一次被放逐,被迫离开当时楚国的政治中心郢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西北),到了汉北(汉水上游,今湖北省襄樊市附近地区)。〔7〕屈原遭受排挤打击以后,楚国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楚怀王的宠姬郑袖和大臣靳尚包围了楚怀王,为非作歹。在楚国国内政治形势不振之时,秦国乘虚而入,派张仪使楚,用欺骗手段使楚与齐绝交,结果楚被孤立。楚国愤而两次派兵攻打秦国,结果大败。由于楚国受到秦国的欺骗和侵略,国势危殆,怀王曾将屈原从汉北召回到郢都,但不再像从前那样信任他。公元前299年,楚怀王被秦昭襄王骗入秦国,要挟楚国割地给秦国,楚怀王拒绝,就被秦囚禁起来,三年后死于秦国。怀王囚秦,顷襄王即位,比他的父亲更加昏庸,于是不久屈原又遭到更大的迫害,被第二次放逐,到了楚国的江南地区(包括今湖北南部和湖南北部一带)。顷襄王21年(前278年),秦将白起攻下郢都,烧了历代楚王的陵墓,顷襄王逃到陈城(今河南淮阳县)。这时的屈原已经60多岁,国家的败亡使他非常悲愤,在写了《哀郢》和《怀沙》以后,在“孟夏”(据《怀沙》)的一天(传说是五月初五),便投入长沙东面的汨罗江自沉而死。屈原是为殉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死的,也是为殉自己的祖国而死的,因而他的死是一种闪耀着思想光辉的崇高行为。由于人民对屈原的崇敬和热爱,在民间就有许多关于他沉江的传说产生。据说当时楚国的人民哀痛这位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的投江,便纷纷划船去救他,又怕他的遗体被鱼鳖所食,又向江中投撒食物,这就是端午节划龙舟和吃粽子风俗的由来。这些传说反映了人民对这位伟大诗人的热爱和深切的怀念。

屈原主张联齐抗秦以实现全国的统一,主张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以实现政治的革新,都是适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屈原与旧贵族集团的斗争,是革新与守旧、进步与倒退的斗争,屈原是一位顺应时代潮流,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屈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与黑暗势力进行不屈的斗争,他的高洁的品格,顽强的斗争意志,是光耀千秋的。

屈原作品中所表现的对人民的关心和热爱,对祖国命运的关心和热爱,其深挚炽烈之情,是十分感人的。

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坚持进步的政治理想,顽强地跟黑暗腐朽的反动势力做斗争,是屈原思想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最光辉之处。屈原的诗篇,则是最集中、最具体、最形象、最生动地表现了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艺术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