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我从“心”开始,体验奇妙的自我世界
- 最神奇的心理学智慧(全集)
- 杜润瑶
- 11194字
- 2015-06-29 14:31:42
第一节 晕轮效应:人人心中都有一顶“光环”
“对于宇宙,我微不足道,可是对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
——法国著名作家辛涅科尔
其实,人类的“自我”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世界。大智若愚的人总喜欢玩笑地说自己笨,而真正愚蠢的人却又喜欢炫耀地说自己如何如何聪明。而且,当我们去做认为不值得去做的事情,为什么即使出色地完成也感觉不到成就感?当我们爱上一个人,为什么不仅会爱他(她)的优点,还会包容甚至爱上他(她)的缺点?当我们心情不好时,为什么看什么都会不顺眼……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
【神奇定律】
晕轮效应,又称为光环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提出,是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突出在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神奇魔力镜子】
苏联学者博达列夫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课堂上,他向两批学生出示同一张照片,告诉第一批学生这是一名罪犯,因杀人而入狱;告诉第二批学生这是一个物理学家,曾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然后,他要求学生根据其形象描述他可能具有的性格。结果,第一批学生的评价都是贬义的,而第二批几乎全是赞美的。
【神奇魔法锦囊】
中国有句成语叫“爱屋及乌”,意思是如果爱一个人,连他家屋上的乌鸦都会喜爱。要知道,依我国自古流传的迷信习俗,乌鸦是“不祥之鸟”,它落到谁家的屋上,谁家就要遭遇不幸。那么,为什么还会有“爱屋及乌”的现象发生呢?
其实,这就是晕轮效应的典型表现。无论在人际交往,还是认识事物时,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性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即根据最少量的情况对别人或其他事物做出全面的结论。它实际上是个人主观推断泛化和扩张的结果。在晕轮效应状态下,一个人或事物的优点或缺点一旦变为光圈被扩大,其缺点或优点也就隐退到光的背后,被别人视而不见了。
心理学家认为,这种效应是由知觉者的情感引起的、对他人的一种主观倾向。由于我们在知觉他人时有一种情感效应,我们对他人的评价就容易出现偏差。这一偏差表现为当某人或某物被我们赋予了一个肯定的、令我们喜欢的特征之后,那么这个人就可能被我们赋予许多其他好的特征。
反之,如果某人或某物存在某些不良的特征,那么,我们就会认为他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坏的。后者被称为“坏光环效应”,也被形象地叫做“扫帚星效应”。正所谓“一好百好,一恶百恶”,在生活中,“晕轮效应”与“扫帚星效应”经常发生,这都是人类一种奇妙的内心反映。
客观上讲,晕轮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辩证地对待这顶“光环”。
既然我们知道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是个人主观推断泛化和扩张的结果。那么,在实际生活中就要注意在评价自己时,要实事求是,考虑全面。当别人称赞你时,要保持头脑冷静,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当别人贬低你时,也不要自暴自弃,要知道自己的可取之处,真实客观地看待自己,避免出现以偏概全而导致的错误。
正如著名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言:“倘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先征服自己。”请辩证地对待我们心中的“光环”,理性地走出精彩的人生!
【神奇魔法链接】测一测属于你的“光环”是什么
幻想你在遨游海底,遇到了美人鱼,她送给你一块绽放美丽光芒的宝石,你认为这块石头的光芒是什么颜色?()
A.像红宝石一样鲜红的颜色
B.像黄水晶一样黄的颜色
C.像绿宝石一样翠绿的颜色
D.像紫水晶一样泛紫的颜色
E.像钻石一样透明的颜色
F.像珍珠一样雪白的颜色
测试结果
A.你富有开拓精神,具有发明新事物的才能。如果你将那些新颖的点子付诸实际行动,很有可能成为伟大的发明家。
B.你机智而富有知识,头脑聪明、反应迅速。你往往好奇心很强,若好好发挥往往能开创不错的事业,反之则可能会误入歧途。
C.你拥有让身体变得健康的才能。你对身体的科学保养,令你在年龄很大时仍能保持令人羡慕的活力。
D.你充满神秘感,常拥有比常人更为敏锐的第六感。若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你将取得相当不错的成就。
E.你在潜意识中似乎梦想着发大财,不过,想把理想变为现实,你还要培养自己的淘金才能。
F.你具备吸引旁人的特殊气质,拥有超强的人气。相信凭借你的优点,做事时一定可以左右逢源。
第二节 控制错觉定律:我们能不“自信地犯错”吗
【神奇定律】
控制错觉定律,是指由于人们平常的生活都可以用自己的能力来支配,所以把这种错觉扩展到偶然发生的事件上。
【神奇魔力镜子】
日本有一家保险公司发行了一批头奖高达500万美元的彩票,然后将这些彩票以每张一美元的价格卖给自己的职工。其中,一半彩票是买主自己挑选的,另一半彩票则是卖票人挑选的。到了抽奖那天的早晨,公司专门派调查人员找那些买彩票的人,并对他们说自己的朋友想买彩票,希望他们能转让出来。那么,他们会以多少钱的价格来出售自己的彩票呢?
【神奇魔法锦囊】
心理学上的控制错觉定律,就是对于彩票等非常偶然的事件,人们也以为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支配。但客观上来讲,偶然性的事件是受概率支配的。例如,扔硬币扔1000次,正面和反面的概率一定都非常接近500。但是哪一次会是正面、哪一次是背面则是偶然的、不可预测的。
那么,回到前面买彩票那个例子。实际上,别人给你买和你自己买,从概率上看中奖的可能性是完全一样的。尽管从理论上来讲人们都应该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到了实际操作中,大家往往还是认为自己“精心挑选”的彩票中奖的可能性更高一些。这可能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行为都能靠我们的努力和训练而加以控制,所以就错误地推及到所有事上,包括那些偶然事件。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给大学生一些钱,让他们来玩掷骰子的赌博。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掷骰子之前下的赌注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学生们都觉得在没有掷骰子之前,靠自己的努力能使骰子按自己的意愿转动。不过,这根本没有任何逻辑上的理由,只是人们的错觉而已。
了解了控制错觉定律,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何赌博游戏会吸引很多人,甚至不少人为此倾家荡产也难以自拔。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日常提高警惕。
关于错觉产生的原因虽然有多种解释,但迄今为止都不能完全令人满意。客观上,错觉的产生大多是在知觉对象所处的客观环境有了某种变化的情况下发生的;主观上,错觉的产生可能与过去经验、情绪以及各种感觉相互作用等因素有关。
同时,外在因素也会引起我们的错觉。曾有一个实验,分别从富裕家庭和贫困家庭挑选10个孩子,让他们估计从1分到50分(美元)硬币的大小。实验发现,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比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要高估硬币的大小,尤其是5、10和25分值的硬币。而当硬币不在眼前只靠记忆估测或者把硬币换成相同大小的硬纸板时,则高估情况会急速降低。这个实验形象地证实了在不同家庭环境中形成的态度和价值观对知觉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力。
不过,错觉虽然奇怪,但不神秘,研究错觉的成因有助于揭示客观世界的规律。一方面,可以通过控制消除错觉对人类实践活动的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利用某些错觉为人类服务。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常利用人们的错觉来创造空间中比其自身看起来更大或更小的物体。例如,一个较小的房间,如果墙壁涂上浅颜色,在屋中央使用一些较低的沙发、椅子和桌子,房间会看起来更宽敞。美国宇航局为航天项目工作的心理学家们设计太空舱内部的环境,使之在知觉上有一种愉快的感觉。电影院和剧场中的布景和光线方向也常被有意设计,以产生电影和舞台上的错觉。
【神奇魔法链接】测试你的错觉
你能准确分辨出下面四个图形中a与b两条线段哪条更长吗?
答案:a与b两条线段一样长。
第三节 皮尔斯定理:意识到无知,是知道的开始
【神奇定律】
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才能进步。美国贝尔电话电报公司实验室著名科学家、“卫星通信之父”约翰·皮尔斯曾说过:“意识到无知才使我们充满活力。”人贵有自知之明,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弥补这一不足。
【神奇魔力镜子】
美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总统林肯的父亲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木匠,母亲是一位平庸的家庭主妇。而他却有着超凡的文笔、极强的处理事务和管理的能力。更让人吃惊的是,他一生只在学校学习不满一年。那他是如何获得那些学识和能力的呢?原来,林肯从小就能看到自己的无知,无论是农夫、商人、律师还是村儒学究,他都能从其身上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他说:“每个人都可能做我的教师。”正是这种态度,让他的知识不断积累,让他的能力不断增强,最终成为美国的总统。
【神奇魔法锦囊】
在古希腊雅典的一个神庙里有一道神谕,说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苏格拉底。而苏格拉底却说:“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之所以神说苏格拉底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因为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天下最大的智慧就是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这个世界上从不缺少妄自尊大的人,而却缺少那些真正意识到自己无知的人。越是有智慧的人,就越能看到自己的无知。一个自以为无所不知的人,才是个真正一无所知的人。
为人应谦虚。而真正的谦虚,是在对自我进行清晰剖析后,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而流露出来的真实态度,不是表面上做做样子而已。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真诚的建议,帮助自己改正不足。
学海无涯,没有人是无所不知的。就连万能的上帝,也无法制造出让自己搬不动的石头。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并没有什么好丢脸的,这反而是促进自己弥补无知的前提。无论你的人生追求是什么、雄心壮志是什么,在达成这些之前,首先要做好自己。
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最前面,就是因为这是后面几项的前提和根本。只有先修好身,才可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修身修什么?首先,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不断地完善自己。其次,要意识到自己的无知,然后不断地去填补空白。如何修?就是要不断地自省,只有这样才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与不足。“慎独”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人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不要让自大阻挡你前进的步伐。又有言曰:“大智若愚。”那些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从不自以为是,而是处处都以“无知”的面目示人,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谦虚待人,不耻下问。
【神奇魔法链接】测一测你有没有自省能力
最大的智慧就是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人贵有自知之明,可人怎么能知道自己、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呢?那就要靠自省。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自知之明来源于自我修养和自我慎独。自省才能自制自律,自律才能自尊自重,自重才能自信自立。你有自知之明吗?你具备自我反省的能力吗?请做下面的测试。
当你在喜欢的异性面前,做了一件失败的事时,你有什么感觉(选出与你想法相近者)?()
A.马上离开现场
B.觉得无所谓
C.依女友的情况道歉
D.恨不得一死
测试结果
A.你是个不敢面对真实自我的人。你害怕看到自己的缺点,害怕知道自己是个不完美的人。对于缺点和不足,你没有足够的接受和应对能力。你宁愿逃避和自我欺骗,也不愿承认和面对真实的自己。其实,人无完人,有缺点有不足并不可怕,怕就怕不敢面对,这样你将永远也无法改掉这些缺点和弥补这些不足。所以,勇敢地面对自己吧。
B.你是个会自我反省的人。你个性倔强,重视感情,敢于面对,敢作敢当。虽然有时会因为一时冲动而犯下一些错误,但你懂得自我反省,知道自己做错了。但是你虽然知错,却并不改错。你很少会向人道歉,觉得自己知错就好,对自己的缺点也很了解,却安于常态,不思改变。这样虽然知错却不改,对于进步是一点帮助也没有的。所以,还是赶快行动起来,知错也改错吧。
C.你是个很有自省能力的人。你明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道理,对于错误和缺点都看得很轻,认为犯错了就改正,有缺点就改掉。无论自己做了什么,自己是怎样的,都敢于去面对,去认识。不仅懂得自省,而且懂得纠正。这样的你,会变得越来越“美”。
D.你是个很不会自省的人。你不允许自己犯一点错,如果看到自己的缺点,你就会失去面对这个世界的所有勇气。自尊心太强,又是个自哀自怜的人。不管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就那么懦弱又“要强”地活着。你怕自己被人看不起,怕被人批评,于是总是用极端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一点点污辱都有可能把你逼上绝路。不要害怕被批评,不要害怕别人看到自己的缺点。其实,批评是对你的一种帮助,要敢于承担错误、改正错误。不要太消极、太极端。
第四节 不值得定律:不一样的心态,不一样的选择
【神奇定律】
不值得定律,是指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一个人如果在做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低,即使成功,也不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如果在做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情,就会感到快乐,并认为每一个进展都很有意义。
【神奇魔力镜子】
世界著名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年轻时和美国最有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柯普兰学习作曲,附带学习指挥技巧。可就当他在作曲方面一发不可收的时候,他的指挥才能被当时纽约爱乐乐团指挥发现,并被力荐担任纽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结果,他一举成名,在近30年的指挥生涯中几乎成了爱乐乐团的名片。然而,他并不认为自己非常成功,始终受着“我喜欢创作,却在做指挥”矛盾的折磨……
【神奇魔法锦囊】
从伯恩斯坦的事例可以看出,在人们的眼中,他是出色的、成功的;但在自己的眼里,他并不是成功的,因为他的大半辈子都活在苦恼和矛盾之中,甚至最后还是带着深深的遗憾告别了人世。
这就给予我们一个深深的启示:“值得”与“不值得”,距离有多远,就在于我们的内心如何衡量。正如心理学中不值得定律阐述的那样,一个人如果在做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去做的事情,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如果在做自认为值得做的事情,则会认为每一个进展都很有意义。
如今,不少年轻人得到一份工作后,都渴望证明自己的优秀,但因为觉得简单小事不值得做,于是失去了很多展示自己价值的机会和走向成功的契机。
前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曾说:“一旦你产生了一个简单而坚定的想法,只要你不停地重复它,终会将之变为现实。”年轻人本来就心高气盛,认为自己从一开始工作就应该得到重用,就应该得到丰厚的报酬,于是往往会对手头上的琐碎工作不满,动不动就产生“拂袖而去”的念头。一位先知说过:“无知和好高骛远是年轻人最容易犯的错误,也是导致频繁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实,小事也好,大事也好,都是我们内心价值观的一种判断,我们不妨听听比尔·盖茨的劝告:“年轻人,从小事做起吧,不要在日复一日的幻想中浪费年华。”
还有,李嘉诚当初为了开创自己的大事业,离开舅舅的钟表公司独自闯荡。然而,他并不像如今很多年轻人那样浮躁,而是从小事做起,在打工中循序渐进,一点一点地开创事业的新局面,终于成就一代富豪的庞大产业。
那么,究竟哪些事值得做呢?通常,这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第一,价值观。一般来说,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地去做。
第二,现实的处境。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杂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认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提升为领班或部门经理,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第三,个性和气质。例如,在企业中,让成就欲较强的员工单独或牵头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员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中共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员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热情。
明白了这个道理,做事或做选择时,我们就要理性地对待内心的“值得”与“不值得”。在众多选择中,要认清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值得做的,然后竭尽全力,把这些值得做的事情做好;反之,对于那些没有意义、不值得做的事情,干脆不要做。
【神奇魔法链接】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
一对新人从热恋走向了结婚殿堂。妻子的母亲写了一副对联送给女儿作为结婚礼物。随后,妻子把这副对联收到抽屉里,渐渐地淡忘。
婚后,小两口的日子过得非常平淡,时不时地还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吵闹闹。妻子开始觉得:与丈夫之间既没有了感情,也没有了激情。就在她想向丈夫提出离婚时,不幸降临了,丈夫得了胃癌,发现时已近晚期。医生说,最后的一线希望就是手术,但手术成功的可能性极小。得知这种情况,绝望的丈夫坚决拒绝手术,他说他不想在临死的时候再挨上一刀。
突然有一天,妻子在翻抽屉找东西时发现了一个纸卷,打开一看,竟是已经过世的母亲在她新婚时写给她的那副对联。她慢慢展开对联,只见上联写:“婚前,选择你所爱的”,下联为:“婚后,爱你所选择的”。
读罢,妻子立即陷入对往事的追忆之中……的确,当年因为爱而选择了他,可结婚至今,自己又何曾对他表示过什么?如今,他已身患危重之症,而一旦他离开这个世界,就意味着自己将永远不再有机会表达对他的爱。想到这儿,妻子不顾一切冲出家门,来到了丈夫身边,紧紧握住丈夫的手,含着眼泪,万般心痛地说道:“我希望你能接受手术治疗!我需要你!我不能没有你……”婚后这么多年,丈夫从未听到妻子对自己说过如此深挚的话,也从未感到妻子会这样需要他、离不开他。一时间,丈夫百感交集,求生的欲望立时充满了整个身心。那一刻,他十分坚决地抱定了一个信念:我得活下去!两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禁不住泪雨滂沱。
后来,丈夫接受了手术治疗,并在妻子的精心照料下恢复了健康。几年过去了,朋友在丈夫的钱包里发现一张卡片,上面写着:“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
其实,在感情上,“值得”与“不值得”同样取决于人心里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但选择了就不要抱怨、后悔,要像故事里的主人公“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这样,才能享受到真爱。
第五节 权威效应:掀开“机长综合征”的心理学面纱
【神奇定律】
权威效应,是指如果一个人地位高,有威信、受人尊敬,那么他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的重视,并相信其正确性。也就是说,人们对权威的信任要远远超过对常人的信任。
【神奇魔力镜子】
一次,著名空军将领乌托尔·恩特要执行一项飞行任务,他的副驾驶员却在飞机起飞前生病了,于是总部临时给他派了一名副驾驶员作为替补。和这位传奇的将军同飞,这名替补觉得非常荣幸。在起飞过程中,恩特哼起歌来,并把头一点一点地随着歌曲的节奏打拍子。这个副驾驶员以为恩特是要他把飞机升起来,虽然当时飞机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起飞的速度,他还是把操纵杆推了上去。结果飞机的腹部撞到了地上,螺旋桨的一个叶片飞入了恩特的背部,导致他终生截瘫。
事后有人问副驾驶员:“既然你知道飞机还不能起飞,为什么要把操纵杆推起来呢?”他的回答是:“我以为将军要我这么做。”
【神奇魔法锦囊】
在很多事故中,机长所犯的错误都十分明显,但飞行员们没有针对这个错误采取任何行动,最终导致飞机坠毁。
从心理学角度看,“机长综合征”反映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权威效应。也就是说,尽管我们每个人都对身边的人或者对社会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影响力的大小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权威人士容易对其他人产生更大的影响。
权威对我们的影响力要超出常人,崇尚权威、迷信权威人士成了社会大众的一个普遍特征。社会中大多数处于中下层地位的人,学识有限,心理脆弱,对超出自己生活经验的问题不甚了解、不辨真伪,因而盲目相信所谓权威的意见。他们甚至不在乎说的是什么,而在乎说者本身的权威地位。古往今来的君主枭雄、教主领袖,乃至市井中有号召力之人,他们的号召力往往正是来源于对大众心理的这种控制。
不可否认,“权威效应”有它积极的一面,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上进的“权威效应”是值得提倡的。
例如,树立权威人士做群众的好榜样,会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请权威人士担任形象大使,负责环保、节能、关爱生命、如何急救等有意义的公益宣传,将会在大众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从而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然而,“权威效应”也有其消极、颓废的一面。例如,某些虚假、误导的广告,由于聘请了一些权威人士进行代言,导致诸多消费者受骗上当。特别是那些涉及医药用品与医疗服务的广告,导致的危害及恶劣影响更大。要知道,从心理学层面讲,对于大众而言,权威人士广告的性质属于“证言广告”,大家虽然没有去切身体验,但因为对代言者的推崇和信任,往往会热心追捧,甚至深信不疑。这也是为何人们再三强调,权威人士或名人在代言广告方面,要强化一种责任感和守法意识。
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明白,其实“权威”也是凡人,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时代和自身条件的局限。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到这一点,而总是跪倒在“权威”的面前,那么我们就永远不会进步。
【神奇魔法链接】指挥家小泽征尔突破“权威陷阱”的故事
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按照评委会所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期间,他突然发现有不和谐的声音,本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便停下来重新演奏,可还是感觉不对。他感觉是乐谱有问题,然而,在场的所有权威人士都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
谁料,就因为这句话,评委席上的评委们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
就这样,小泽征尔因为充满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第六节 跳蚤效应:用心唱响人生:“我要飞得更高”
【神奇定律】
生物学家曾经将跳蚤随意向地上一抛,它能从地面上跳起一米多高。在一米高的地方放个盖子,这时跳蚤跳起来会撞到盖子。如果一再地让跳蚤撞到盖子,过一段时间后拿掉盖子,就会发现:虽然跳蚤继续在跳,但已经不能跳到一米高以上了,直至结束生命都是如此。
跳蚤效应,心理学家解释为“习得性无助”,即长期积累的负性生活经验会使人丧失信心,继而丧失创造力。换言之,人生由目标决定,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有多大的目标,就有多大的人生舞台。
【神奇魔力镜子】
1952年7月4日清晨,浓雾笼罩着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海岸。一位34岁名叫费罗伦丝·柯德威克的女士,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处涉水进入太平洋,开始向加州海岸游去。在此之前,她是游过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位女性。这次若成功了,她就是第一个游过加利福尼亚海峡的女性。
那天早晨,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再加上雾很大,她连护送她的船都看不清。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前关注着她。在以往这类渡海游泳中,她最大的问题不是疲劳,而是刺骨的水温。15个小时之后,她感觉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这时,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然而,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到。几十分钟之后,人们还是把她拉上了船,而那个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
当别人告诉她这个事实后,从寒冷中慢慢复苏的她很沮丧。她告诉记者,真正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她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两个月后,她成功地游过了同一个海峡,她不仅成为第一位游过加利福尼亚海峡的女性,而且比男子纪录还快了大约两个小时。
事实上,对于柯德威克这样的游泳好手来说,游过那个海峡并不是不可实现的,只是因为她看不到前方的目标,便感觉没有了“路”。第二次尝试时,明确目标后,她便坚定地沿着自己选择的路游向了成功的彼岸。
【神奇魔法锦囊】
在实验中,跳蚤调节了自己跳的高度,而且适应了这种状况,不愿再改变。与此类似,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人生是由目标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有多大的目标,就有多大的人生舞台。
如今,很多刚毕业的年轻人在人生路口上举棋不定,不知道是继续求学深造,还是直接走向工作岗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工作,还是根据自己的专业找工作……其实,这些迷茫与踌躇,都是因为没有给自己确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当你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坚持下去,人生就不会迷茫,道路就不会消失。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首名为《飞得更高》的经典歌曲:“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正所谓“人生如歌”,我们只有明确目标,激发“飞得更高”的强烈欲望与激情,才能走向成功,令人生精彩。
在实验中,跳蚤之所以不能再跳到最初的一米多高,并非已失去跳跃能力,而是一次次受挫后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很多人不敢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心里已经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他们:成功是不可能的,是没办法做到的,这就是可悲的“自我设限”。因此,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我们要勇敢地突破自我限制。
【神奇魔法测试】测一测你的野心有多大
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你的一项,每题有三个选项:A.是;B.很难说;C.否。
1.积极参加有关学习和训练,努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2.经常在节假日工作。()
3.认为自己是个对输赢很在意的人。()
4.和自己资历相同的人却比自己成功,你对此感到气愤。()
5.认为人的野心越大,工作的动力就越大。()
6.认为什么事都做不好的人没有出息。()
7.经常想着尽快获得更高的职位、更大的业绩。()
8.认为自己的业绩受到重视是非常重要的事。()
9.出人头地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
10.如果你是参赛选手,绝不想参加拿不了名次的比赛。()
11.只有在成绩优异时,你才对自己感到满意。()
12.总想在团队中当领导者。()
13.想比父母、家人更成功。()
14.解决难题或获得成功后会有巨大的兴奋感和快感。()
15.总是不知疲倦地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16.始终有一个希望可以达到的目标。()
17.能充分享受解决难题的乐趣。()
18.喜欢拿自己的成绩和别人作比较。()
19.很在乎自己是否受到批评。()
20.日常游戏或比赛的乐趣在于获胜,否则就没有什么意思。()
21.对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成绩总感到不满。()
22.不愿从事稳定但发展机遇少的工作,而喜欢有冒险性但发展机遇多的职业。()
23.如果你是董事长,会努力胜过公司所有员工。()
24.恨不得一下子就拥有很多的成功。()
25.渴望成为人群中最出色、最富有、最成功的人。()
评分标准
选A得2分,选B得1分,选C得0分,最后计算总分。
测试结果
一般来说,分数越高,成就动机越强,野心也就越大;反之,分数越低,成就动机越弱,野心就越小。
1.很强:有极强的成就动机
你的野心很大,并且很想出人头地,干一番大事业。你追求刺激和冒险,但是由于野心过于明显、强烈,期望值过高,往往欲速则不达,过强的动机阻碍了你才能的有效发挥,最终使得事与愿违。
2.较强:成就动机较强
你有较大的野心,有所作为,与众不同,你的工作动机就是要取得成就。你很注重成绩,对自己的能力有客观的评价。可以说,你是个很现实的人,通过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的情况,会做出合理的安排。
3.一般:成就动机一般
你有一定的野心,但对此的态度比较随意。你不是为了获得成就而工作,工作在你的生活中只占部分位置。你对自己有较为客观的评价。你的进取心一般,很可能是因为你的主要兴趣不在工作上,也可能是你努力了,但经常碰壁,使你失去了信心,或压抑了你的上进心。
4.较弱:成就动机较弱
你的野心不大,缺乏上进的目标和动力。你很满足于现状,缺乏竞争性,这对工作会产生不利影响。一旦你对工作缺乏野心,就很难获得成功。
5.很弱:几乎完全缺乏成就动机
你的野心很小,或者说没有;你缺乏获得好成绩的冲动和积极性;你可能完全缺乏活力和上进心;你对生活没有什么奢望和憧憬,也不想做太多的努力。
野心在一个人能否成功达到目标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要有梦想,总会有一片自由的天空让有梦想的人驰骋。但是,野心过大也是不利的,这就需要你把握一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