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寄深情 家书抵万金

中秋在明月清风中姗姗地到来了,这是一个充满亲情和温馨的日子。

因为有远离他乡的亲人,中秋渐渐演变成一个思念的季节。佳节里,思亲如明月,日日减清辉,被月圆牵起的思念之线延绵不绝。月明星暗,情思惆怅,遥寄远方……

无论多忙、无论用什么形式,只要与亲人相隔,离乡的人一定不忘给亲人送上一份祝福。古往今来,每当游子远行、夫妻分离、亲友异地,羁旅天涯,万里孤云,家书就成了他们突破关山阻隔、保持亲情友情的纽带。

时光流转,时代变迁。如今,电脑、手机的快捷取代了灯下字斟句酌的漫笔,网络上的电子邮件远远地甩掉了驿道上的邮车。

可是,灯光下手写家书的温情,特别是那思念的泪迹产生的恒久不失的情感,却是一种永不消逝的魅力。游子像风筝,家书则是一根长长的线,把游子的心与家人紧密相连,编织着经久不衰的感情纽带。

在人生的旅途中,收到亲友的来信是件最快乐的事,看到那熟悉的笔迹,闻闻书墨的清香,似乎看到父母慈善的面孔,伴侣含情的目光;听见朋友欢快的笑声,师长殷切的教诲……

青山隔不住鸿雁几时到

唐张籍有诗曰: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家,永远是温暖的、明亮的,是让你忘记疲劳的港湾,是让你午夜梦回的圣地;思念,更像一只放飞的风筝,一头是你,另一头系在亲人的心里。

家书,或漂洋过海,或翻山越岭,但都带着亲切的问候、遥远的祝福,在一些寂寞与不寂寞的日子,常常悄然地来了。

读家书,见字如晤,尺短情长。

读家书,不在于它的重量,而在于它的简单和淳朴。它是一张张渗满汗水、沾满泥巴叠得平平整整的纸张,没有晦涩的“之乎者也”,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是声声略显沙哑的叮咛和唠叨,有的是安慰、鼓舞的普通言语。

读家书,手捧一页纸,大千世界万千气象都浓缩在方寸之间。父母亲切的关照与嘱托落于纸,如亲人抚摩于背、关爱在身,让人回味。

读家书,无意中,就把对世事的困惑、心灵的交流娓娓地叙说,仿佛就是和家人促膝交谈、呢喃低语。

读家书,会隐约地听到爹娘夜里并不均匀的呼吸,隐约听到轻轻的叹息;会隐约看见姐妹嬉笑的日子,看见爬上爹娘头上的白发,还有,午夜悠悠的乡愁……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东望阴山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宋陆游的一阕词,把游子对家乡亲人音信的渴望写得淋漓尽致。

家书,尤其对于战乱中人、他乡异客、天涯游子,对于漂泊无归的身心、漂流无依的灵魂,飘荡沧桑的人生,确实是无价之宝、弥足珍贵。

千里共圆缺。烽火连天的年月,流离失所,天各一方,生活多舛,前途未卜,一封封家书往来穿梭,织补着精神上的破损。家书,在战火中颠簸,在崎岖的小路上流落,几经蹉跎,像一片饱经沧桑的秋叶,带着对大地的依恋和倦倦的疲惫,终于飘零到亲人的手中。

所以,家书是最具真情实感、最有人情百味、最贴己知心、最坦诚直言,是最私房的交流、是最隐秘的沟通;家书中有无数的安慰、宽慰、抚慰,有不断地提醒、劝诫、鼓励,有长对少的成长、成熟、成才、成人的无穷期盼,有小对老的健康、长寿、顺昌、安宁的无边祝福。家书里是说不尽的相思、相念、相亲、相爱,是道不完的关注、关心、关怀、关爱。

所以,家书里有“柳毅传书”“鸿雁传书”的感人故事;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叹息;有“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凄凉;还有那“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仁慈君子的悲天悯地!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只要提及“家书”二字,便会从心底油然而生一份温暖和亲切。除了寄托诗人思念家人的情怀,也会让你真正体验那“寄去鸿书,寄去一片冰心玉壶,寄去一次月满西楼”的心情。

书信,古称尺牍、尺素、书札、书牍、简札等。而家书则是集文学、美学、书法、礼仪、邮政、包装等文化于一体的综合载体。

作为书信意义上的“家书”一词,最早见于三国,迄今发现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两封家书都是战国末期的木简。汉代,随着文学的发展和纸张的出现,家书应用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留下了不少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如刘邦的《手敕太子文》、刘向的《诫子歆书》、曹操的《戒子植》、诸葛亮的《诫子书》、姜维的《报母书》、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骆宾王的《与情亲书》、张籍的《秋思》、欧阳修的《与十二侄》、司马光的《训俭示康》、苏轼的《与侄千之书》、黄庭坚的《答洪驹父书》、文天祥的《狱中家书》等。

明清两代是古代家书发展的高峰时期,许多文人学士文集中都收有家书。其中郑板桥、纪晓岚、林则徐、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家书流传甚广,影响很大。

有知、有识、有情、有趣、有益的家书所带给我们的,必定是更接近真实的作者与历史的。

别来几岁音信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翻阅家书名篇,仿佛听到丝丝缕缕的琴声从书页间传出,那是心海深处的琴声,穿越千山万水、千年万载的空间和时间,在心头奏响。

一封封家书宛如一部部史书,凄厉清扬,扣人心弦。

读曾国藩的家书,发现这位为清王朝立下汗马功劳、已经大红大紫的钦差大臣,竟有“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计”这样的自我告诫;透露出曾氏的精明和清醒,蕴涵着他对“狡兔死,走狗烹”的警觉。他教诲子侄“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将相无种,圣贤豪杰亦无种”,耐人寻味。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一个女人捧着数百封家书,感喟流涕:“我是全北京最富有的人了。”这个人是文学大师沈从文的妻子张兆和。沈曾给结发妻子张写过几百封家书,张一一收藏。

读鲁迅给许广平的信,可以发现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对黑暗势力的抗争是何等沉着和坚韧。

读闻一多留美期间的家书,你会感到落后国家的公民在异国所受到的轻蔑,并由此迸发出的爱国激情,以及盼望祖国早日新生强大的热切愿望。

读巴金、肖珊及沈从文、张兆和家书,你会明白命运是如何将崇敬和爱慕连在一起,让有情人饱经岁月风雨、人世沧桑而相濡以沫、相敬如宾。

读《傅雷家书》,你会感到一位伟大而平凡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关切,舐犊情深,“你会贴近那颗蓄满着大爱的心”。

读朱自清的《别亡妻》,其实就是一封写给亡妻的家书,两个世界的心灵交流,字字泣血,看得人忍不住落泪。

读徐志摩的《爱眉小札》,也是写给爱妻的家书,却是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写尽了恋爱中小儿女情状,惹得多少热恋的情人把《爱眉小札》当做情书范本来读。

临风应不尽还问寄书人

一封封家书蕴涵着一段段人间悲喜剧。那些或娟秀挺拔、或狷介狂放、或稚嫩难看的字体,描绘着写信人的思念和期盼、激动和喜悦、痛苦和忧伤、苦涩和酸楚。

每一封家书都有诚挚的问候,每一封家书都有深深的祝福,每一封家书都鼓舞支持,每一封家书都是一颗鲜红的爱心在跳跃。

明·高启有《得家书》云:


未读书中语,

忧怀已觉宽。

灯前看封箧,

题字有平安。


是啊!家书又怎么会仅是一个封套、一张纸、一张邮票呢?她是一个带着灵气、个性、纯真、真实优美、或喜或悲或嬉闹或沉思的有血有肉的灵魂。

中秋之夜,唯愿你知晓,亲情浓于水,家书抵万金。跨越千年,愈发珍贵。

中秋之夜,唯愿你寄出一颗心,既可壮士回眸、反顾过去,又可英雄登高、展望未来;既可叙说家事人生,又可抒发心声;既可畅谈理想信念,又可倾诉亲情友谊;既可书飞觞之豪气,也可记飞泪之悲戚。

中秋之夜,唯愿相信,只有家书,是心是魂,才能恒远,才不会在岁月的漂泊中褪色!

中秋之夜,唯愿再一次熟悉时空相隔的心灵。

于是,拿起笔,写了这些文字,希冀续上那段久违的家书缘,轻轻说一声:“青山隔不住,鸿雁已然到。”

以此作为中秋明月夜里,想念亲人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