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家家有 笙歌处处楼

几日不出门,今天逛街,看见到处都是卖元宵的小摊子,不由感慨,岁月如梭,时光飞逝,一转眼元宵节也来到了身边。

民间有“年小月半大”的说法,一直以来,过完了正月十五,春节才算过完,因此元宵节是中国年最热热闹闹的“压轴戏”。正月十五一到,“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那情那景,令人心旷神怡。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很重视的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三五良宵,花灯吐艳映新春;一年初望,明月生辉度佳节。”按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是个盛大的节日,人们在这天的习俗是吃元宵,赏圆月。清代符曾在《上元竹枝词》里云:“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宵又叫汤圆,是美味的圆形的小佳肴。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本地人嗜好辣酸,一般都不爱吃甜食。大家都象征性的买来吃吃,以示过节。讲究的人家买来元宵粉自己制作,但总是麻烦多多,事半功倍。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人们总是喜欢给予节日一定的文化底蕴,比如元宵节,也是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年冬天,连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您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地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看花灯、猜灯谜、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本地人在元宵节满街奔走,在各个主要街道追赶着看花灯,猜灯谜,人赶人,人看人,好不热闹。

旧时人们关于元宵节观花灯的记载很多:

梁简文帝有《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节张灯的盛况。

唐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街市场景。

唐张悦也曾用诗赞道:“花萼楼门雨露新,长安城市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把元宵节京城百姓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惟妙惟肖。

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

苏东坡也有诗云“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生动反映了元宵佳节不仅能观灯赏景,还可以看到歌舞社戏的盛况。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据说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小时候,正月十五是个很重要的日子,记得母亲在这一天,很郑重的做很多好吃的,请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大家吃完饭,扶携出门,看社火,看人流,躲避一路乱飞的炮仗,在兴奋和惊吓中过一个祥和团圆的节日。

看元宵晚会也成为人们过节的主要内容。和中秋节一样,主题永远是骨肉团圆,家国统一。因为在炎黄子孙的心底,乡情与故国情、亲情与民族情是牢牢地胶合在一起的。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也许唯有祝愿,才能够表达出心中的珍惜和依恋:

送你一碗汤圆愿你的爱情甜甜蜜蜜;送你一盏彩灯盼你的事业顺顺利利;送你一颗真心祝你的节日快乐洋溢!

祝我的亲人、爱人、朋友们元宵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