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例

我很想做一部《新史钞》,把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事情,钞出来给大家看看。其原因如下:

中国历史是很繁的,要想博览,很不容易。专看其一部分,则知识偏而不全。前人因求简要钞出的书,亦都偏于一方面(如《通鉴》专记“理乱兴衰”,《通考》专详“典章经制”等),且其去取的眼光,多和现在不同。近来所出的书,简是很简的了。但又有两种毛病:[1]其所谓简,是在全部历史里头,随意摘取几条,并不是真有研究,知道所摘出的事情,都是有关紧要的。[2]措词的时候,随意下笔,不但把自己主观掺入,失掉古代事实的真相;甚至错误到全不可据。

因有这种原因,所以我想做部书,把中国的历史,就个人眼光所及,认认真真的,将他紧要之处摘出来;而又用极谨严的法子,都把原文钞录(有删节而无改易),自己的意见,只注明于后。但是这种书已经不大容易做了。就做成了,也不大容易刻。

这一部书,是我历年在学校里教授所预备的一点稿子联缀起来的。虽然和《新史钞》的体例相去尚远,然而其中也不无可取之处。给现在的学生看了,或者可以做研究国史的“门径之门径,阶梯之阶梯”。我这一部书,和以前出版的书,重要的异点如下:

颇有用新方法整理旧国故的精神。其中上古史一篇,似乎以前出版的书,都没有用这种研究法的。此外特别的考据,特别的议论,也还有数十百条。即如中国的各种民族(如南族近人所通称为高地族的),似乎自此以前,也没有像我分析得这么清楚的。

读书自然不重在呆记事实,而重在得一种方法。我这部书,除掉出于愚见的考据议论外,所引他人的考据议论,也都足以开示门径;可称是研究史学的人必要的一种常识。

这一部书,卷帙虽然不多,然关于参考的书,我都切实指出(且多指明篇名卷第)。若能一一翻检,则这部书虽不过六十多万言,而读者已不啻得到二三百万言的参考书。且不啻替想要读书的人,亲切指示门径。

现在读史,自然和从前眼光不同,总得在社会进化方面着想。但是随意摘取几条事实(甚且是在不可据的书上摘的),毫无条理系统;再加上些凭虚臆度之词,硬说是社会进化的现象,却实在不敢赞成。我这部书,似乎也没这种毛病。

以上的话,并不是要自行表扬;只是希望读者诸君,在这方面注意一点。至于这部书的体制,我还有几条要说,如下:

本书全用白话,取其与现在人的思想较为接近。但遇[1]文言不能翻成白话处,[2]虽能翻而要减少其精神,[3]考据必须照录原文处,仍用文言。

全书区区六十余万言,于历史上的重要事实,自然不能完具。但其详略之间,颇有斟酌。大抵众所共知之事从略,不甚经见之事较详,有关特别考证之处最详。

中国的历史和东南洋、中西亚各国,各民族,关系极多。要彻底明白中国史,必须于这诸国诸族的历史,也大略叙述。但为篇幅所限,只得想个断制之法。其民族遂入于中国,变为中国之一民族者详之,其余便只能述其与中国关系的事情。我于这一部分,也略有研究。将来若有机会,当再另作一部书,以飨读者。

引据的书和举出的参考书,都注明篇名卷第。惟当然可知其在何篇何卷的,不再加注,以避繁琐。如某君时代某人之事,当然在正史某帝纪某人传中;某朝的赋税兵刑制度,当然在某史的食货刑法志内之类。

纪年都据民国纪元逆推。①但若必须知其为某朝某君时之事,或须知其为西元何时之事,则或附注于下,或竞从变例。

地名除与现今相同者外,均注明其为今何地。惟区域太大者,其势无从注起(如郡只能注其治今何地,势难尽注其所辖之地),请自用读史地图等参考。人地名有参照西史的,都于其下附注原文。

双行夹注为吾国书中最善之款式(可使首尾完全,而眉目仍清醒),故本书仍多用之。

一九二〇年十二月十六日著者自识

①为适应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及便于对比参考,本书已将民国纪年统一改为公元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