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个人走山水,就想去看看这个世界(3)
- 我想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 嘉倩
- 4622字
- 2016-07-08 11:33:32
难怪乎,在香港诞生了一位生活家——欧阳应霁。关于蜗居,他认为这并不是“问题”,反而挺好的。香港的狭小空间教会人不去浪费,更学会生活,不断做减法题,最后拥有的,都是最需要的东西。
回忆童年,欧阳和弟弟、妹妹、爸爸、妈妈,还有一个长辈,六个人住在二十平方米的房子里。爸妈一间房,他、长辈还有弟妹则睡另一间房,分别是上下铺,房间还不到十平方米。
但他强调:“我们一家很快乐!”
“给你一个大空间,如果里头没有人跟你在一起,孤零零的,我觉得更难过。或者就算你有钱,你可以把那个空间都堆满你喜欢的东西,但是东西那么多,你可能要花两三年才能完全眷顾到它们,很多衣服买回来从来也不拆,十年后才发觉原来自己有这件衣服。”原来,蜗居对于我们的人生是一种很有趣的练习。
老话说,有才华的人省下买衣服钱。好友A,汗衫牛仔裤加帆布鞋,不爱逛街,基本款走天下,可一旦跳起舞来,整个人闪闪发光,即便身上这基本款也立刻鸡犬升天。同样,再小的空间,倘是一家人相亲相爱,或又倘是一个人住充满希望,一碗一筷都因此是精致的。
耳机里,孙燕姿幸福地唱着《完美的一天》:“我有一间大房子,有很多的落地窗户。”闭上眼,我看见的却是朋友,她在香港的卧室,屋内仅有生活必需品,小书桌上贴着便签纸,上面是一句句激励她每天奋斗的话语。
怀揣理想的港漂,是不是该这样幸福地唱:“我有一间小小房,有很多的梦想和明天。”
西班牙
幸福的直觉
1.
知道梁咏琪嫁来西班牙的新闻,我正和玛利亚在巴塞罗那的住所里搅拌面粉,做奥利奥芝士蛋糕。阳光慵懒地透过窗帘映射在木质地板上,图案斑驳。
玛利亚问:“为什么要那么惊讶?”
我说,缘分是从巴塞罗那开始的。看着她在西班牙“派对海岛”上的婚礼,千百万个难以置信。她和郑伊健之间一波三折的恋情还清晰如昨,接着关于她和美国男友之间的浪漫情事也堪称高调,怎么那么快就settle down,而且,两人认识不过半年!
2.
叙利亚土耳其边境的小城镇圣鲁尔法,这里根本不是旅游胜地,当飞机盘旋下降时,放眼望去,只见得茫茫一片荒无人烟的红土山脉,那一刻我激动得好似哥伦布发现美洲。
但没想到,我不是唯一发现“新大陆”的人。接下去的旅途中,竟遇到了一个住在这儿的美国人!
他正在铁器店里,捧着茶和一个当地铁匠聊天,那时房东正带我四处闲逛,路过这家店时,他指了指里面,说:“那个人是美国人,哈哈!叫汤姆。两年前来这里旅游的时候,也住在我的旅社。现在他又回来,决定长期住在这里呢!”听见我们正说英文,汤姆站起身走过来打招呼。他五十多岁模样,戴着银框眼镜,不似会做出脑袋发热举动的嬉皮士。我问:“你怎么决定要住在这里?太不可思议了。”他说:“很简单啊,因为我喜欢这里。”
3.
旅行结束,我去了巴塞罗那工作。老板很年轻,来自加拿大。八年前,他曾是来巴塞罗那读研的学生,毕业之后在此创业,并一直居住在这里。有天我好奇地问他:“地球上那么多地方可以去,为什么选择巴塞罗那?”他的回答,竟和汤姆一模一样:“因为我喜欢这里。”
听到这答案,我暗暗惊叹,这两人一把年纪了,怎么还那么草率!
会不会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对于幸福也越来越“将就”了呢?
4.
一次上西语课,爱斯特里亚在讲台上问:“你想找怎么样的另一半呢?”班级里年纪小的,特别是十五六岁还没有谈过恋爱的中国人,回答得最积极,“要帅哥!”“要会开车!”“要懂浪漫!”至于另一批,三四十岁还没有尘埃落定的,答案出奇地简单:“让我有感觉的人。”
但看到娱乐节目的访问,我似乎得到了解答。她满脸幸福(更是天真)地讲着求婚的细节,讲着两人相处的一个个故事,甚至连看电影时选择字幕语言,都能讲出一段令她感动的小细节,嘴角洋溢甜蜜的笑。
原来并不是越长大就会变得越“将就”,而是我们渐渐发现,幸福其实不需要太多的思考,直觉是唯一的答案。
曾经写下的一条条要求,在过去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改变自己,为了配得上那个“想象中的人”,在努力进步中,我们更因此吸引到了这一类的人。至于那过去无数次的错误恋情,更帮助我们炼就了“幸福的直觉”,于是当与那个对的人相遇,一切不需要拐弯抹角的算计,不需要浓妆艳抹的刻意,只是顺理成章地牵起手来:哦,原来我等的人是你!
可以奋不顾身地付出,然后淡淡说一句:“因为我喜欢这里!”
好令人羡慕的幸福!
幸好不是你,陪我到最后
耳机里,循环播放着《怀念》。
“也许喜欢怀念你,多于看见你。也许喜欢想想你,受不了真的在一起。”真有感觉。
我认识一个东北的女孩,她五岁的时候,在两个家族聚会上,见到了比她只大一岁的男孩。大人们起哄,要定个娃娃亲,两家人本来关系就好,这样的话,以后亲上加亲。男孩没有概念,可这句话却深深植入了女孩心里。在那一刻,她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个男孩。
接下去的节日和庆祝,偶尔被带去这样的大聚餐,她才能见到男孩。甚至有三四年,都失去联系,倒也不能说是“联系”,因为他们连话都没有说过。就这样的喜欢,女孩竟然坚持到了十八岁。
对于男孩的想念,已经成为习惯。
只是,那些大人似乎早已忘记了当年的玩笑话。也只是,每一次她见到男孩的时候,有些疑惑。这个她一呼一吸之间想念的人,出现在眼前,却陌生得很。
对于男孩,她一无所知。和小时候的相貌比起来,她不知道自己喜欢的是当年的那个他,还是现在逐渐长成大人模样的他。
她还是没勇气和他说话,更没勇气告诉他这么多年的想念。她去看他的网上页面,某一刹那清醒:“我不过是给了自己一个幻觉。我只是把这样一个人,当成想念的对象而已。”
木心写道:“好事坏事,过后谈起来都很罗曼蒂克。”
《午夜巴塞罗那》中有一句话:“只有不满足的爱最浪漫。”
原来,冷眼旁观romantic,不过就是两种可能:1.无能为力的时候;2.注定是个悲剧的时候。
她告诉我这个故事,我发现,它符合关于浪漫的这两点因素。
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最爱你。幸好不是你,陪我到最后。我才能在不断的回味里,继续迷信你,继续想念你。这样一个你的存在,让我成为茨威格笔下,写信的那个陌生女人。
我们对于城市,也包含了这样的感情。有时是别扭,有时是诗意。
在香港,A狠狠批判这座城市逆流成河的物欲;离开后,在北欧的超市,每次买到屈臣氏矿泉水,A都欣喜若狂。
在西班牙,B总跑到中国超市买奶茶冲泡粉,到中餐馆只为了绿茶冰激凌;回国后,每每喝到西班牙红酒就热泪盈眶,拿到工资就去洋餐馆点海鲜饭。
A和B这样的人很多,总结起来,在家乡的时候,最爱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出去之后,最爱中国餐厅的蛋炒饭。
他们总沉溺在哀伤之中,一种由于空间转换,而带来的怀念。这样的怀念,就是:“也许喜欢怀念你,多于看见你。也许喜欢想想你,受不了真的在一起。”
他们都忘了,此刻所在的城市,是不会成为最后归宿的。他们接下去还会换一个地方的,可就如同每一次恋爱,他们总一头扎进去,每一次都是初恋,每一次都轰轰烈烈,每一次都山盟海誓。这样的人,每去到一座城市,都会怀念曾经驻足的地方,因为他们以为,现在的所在,会是永远。
想清楚了这些,我们为什么不去学会将泛滥的情绪烂在心里?
也许喜欢想象你,多于得到你。想清楚了,没有一个人,没有一座城市,注定是我们最后的归宿,也就习惯漂泊。而习惯漂泊,就不再有想念,不再被那无法呼吸的怀念之痛捕获。
没有城市是我最终的家,没有人是我一生的陪伴,于是,我才学会了珍惜此刻。
为了那随时的告别,我总是做好了准备。谁叫我们都不过是这世界暂住的过客呢?
西班牙情结
有西班牙情结的人,都会爱三毛,都会有一股骨子里面火红的热情,希望活成一道浓烈的色彩。
其实一开始对于西班牙,仅限于瑞典男孩从马德里旅行回来,送我的一瓶酒,产地西班牙。他说:“你喜欢红酒,又喜欢红色,我看到了这小瓶子的酒就知道你会喜欢。”
那个瓶子很漂亮,有西班牙女郎跳弗拉门戈的身影,也有斗牛士手里飘扬的布头。后来,在爱尔兰当交换生,结交了一群西班牙朋友。
一起做饭,一起吃饭,一起去跳舞,一起旅行,一起看电视剧恐怖片文艺片,最后演变成,一起参加聚会时,连我都会大言不惭,与荷兰严格守时的朋友说:“西班牙文化硬性规定要晚来一个小时的啊!”
巴塞罗那,第一次抵达。当飞机顺利亲吻大地,每个飞机上的乘客都鼓起掌来,甚至还有欢呼声。这是我头一次,以这样的方式被一座城市迎接。
一个地方对于一个人的深刻意义,不仅仅是歇脚,家乡可能慢慢看着你长大,而有些地方,是注定要看你的跳跃性改变的。
凌晨一点,这里的夏天还是那么热烈。暖黄色的街灯下走过的,是滑板少年,牵手散步的恋人,准备去夜店激动的美国游客,也有身体健壮脸庞俊俏的超级模特。在这里,所有的天马行空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有毕加索,有高迪,有达利,也有很性感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无论你带着什么心情来到这里,始终影响不了她的明媚阳光,即使行遍万里的旅人,在此,终于暂时寻得令人满足的港湾。
这是个太过符号化的城市。一个地方,不求带走什么,只为了配合在某一阶段的自己。欧洲的故事从跨越比利牛斯山脉的那一刻结束了。接下去,只是关于西班牙的一切。
在飞机上听见西班牙语,就开始产生了亲切感。不亚于每次坐KLM(荷兰皇家航空)听见从喉咙里挤出的荷兰文。更不用说在餐厅用餐,尤其在上海时候,喝着果酒看着隔壁一桌子西班牙人在那里聊天。
那些手,在空中挥来挥去,这样的画面,怎不叫人感到亲切?
世界杯夺冠的那个夜晚,在巴塞罗那露天广场和朋友们一起喝着啤酒看那场比赛。快门按下的那一刻,画面其实刻在心里了。
红色的礼花四处绽放,大家互相拥抱亲吻。马路上汽车鸣笛,连我们回家的时候也都狂按喇叭。
夏天乘坐热气球,西班牙的小镇,可能在地球仪上面只是无名的小点,却仍有阳光慷慨地洒下。
也记得一次参加葬礼,老人的儿女子孙悲伤地送别遗体,在教堂每个人都那么伤心。可是下一刻,一个个家庭开车到附近的tapas饭店,占满了门口一整排桌椅。壮观的家人聚餐,突然没有了丧事的哀,大家都笑着讲天气讲食物讲旅行讲过去的快乐生活。
若是比较没有心机,更坦荡更脚踏实地地活在现在,非西班牙人莫属。更不用提恐怖袭击后,绝大多数西班牙朋友表示照样过他们的生活,照样搭乘地铁。
因为灾难、末日,这些无妄之说,无论存在不存在,他们都只要过好这一刻就好。一度站在风口浪尖的西班牙,被指责黄瓜西红柿导致某国国民死亡与受感染。国内蔬菜出口成巨大问题,也不见得有农民想不开。
打开电视,居然还有长达三分钟的众人吃黄瓜的宣传,可爱之余看见了他们天性里的豁达。
好友中,许多都有着浓烈的西班牙情结。
理由很多,喜欢他们说英语时的口音,喜欢男生留胡子的那股帅气,喜欢西班牙慵懒随性的生活,喜欢不怕生不怕被拒绝的马不停蹄的热情,也有追随三毛的女孩们。
还没有想好自己是属于哪个,或许,也只是因为有一个人的存在,这里成为家。管那么多呢,至少这份情结会一直在。
上海
一个虹口人的星期天
1.
终于决定去游泳,恨不得给自己铸个奖杯。
两星期前,和大辰约好去上外游泳。开始倒计时,雄心壮志,仔细想来,上回做运动居然是一年半前。冬天,易心宽体胖。尤其此刻,过年大餐,劫后余生。该强身健体,做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留学时代,穷,不吃药,对药也无知。感冒发烧了,超市买只柠檬,挤出汁,龙舌兰shot(一种喝龙舌兰酒的方法。shot指一种小杯,一般一口一杯。)一样,一口。睡一觉,第二天保证活蹦乱跳。如今,借马家辉自称一用——成了东亚病夫,办公室从天亮坐到天黑,屁股坐方坐大,小肚子也有了。年初时,一感冒就持续了一个多月,病好时,恨不得将喜讯昭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