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花绽开的年代(巴蜀文苑丛书)
- 余震
- 753字
- 2020-08-26 17:03:39
自序
一
物竞天择,造化珍品。
通江位于川东北,处于米仓山、大巴山之间,古属巴国,秦属巴郡,西魏置县,素有“中国银耳之乡”称号。
而且,通江还是“川陕苏区首府”,地下有千奇百怪的溶洞。
境内物产丰富,有红豆树、楠木、银杏树等珍稀物种,有石油、天然气、煤等矿产资源,还有银耳、黑耳、核桃、板栗等土特产。
二
风景秀丽,人杰地灵。
通江银耳“满清末季初发现,民国成立出渐多”,真正发源地就是当今陈河乡那九湾十八包。九湾十八包由数座山包相连相依形成,一年四季云雾缭绕,树木丛生,景色迷人。
银耳的发现,给当地人带来巨额财富,当时出现不少“银耳大王”。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通江银耳以独特的药用和食用价值走进清宫,成为御桌上的佳肴;而且以诚信和货真价实走出国门,成为许多外国人的“至宝”。
其种植技术也不断发展,不断进步,遍播海内外。
三
一百多年的不屈奋斗,一百多年的沧桑变化,耳乡人民历尽艰难困苦。陈河至今传颂着许多关于银耳的轶闻轶事,一些当地风流人物,他们围绕银耳事业轰轰烈烈地表演了一场人生大戏。
所有这些人和事就构成了通江银耳发展的历史,而且经过一百多年积淀,银耳文化越来越厚重。
以通江银耳为题材的诗歌、散文、新闻、报告文学以及志书层出不穷,然而以小说创作手法较为真实、全面地反映耳乡风土人情、银耳历史、银耳文化、银耳产业的极少。《耳花绽开的年代》这部带有地方传奇色彩的小说旨在达到这种功用。
岁月渐行渐远,让本该记忆的得到铭记,让本该永生的得到永生。
四
银耳是通江的招牌,银耳是通江的名片。
解放至今,通江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银耳生产,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银耳生产技术研究,大力开发银耳产品,努力扶持银耳产业发展。如今,以银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铺就的康庄大道上,通江人民正迈着矫健的步伐奋勇前进。
2009年12月16日于通江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