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竞争即是搏命,更是斗智斗勇(1)

俗语说:“穷人易过,但穷生意难过。”不论做什幺生意,必先了解市面的需求。我的座右铭是“进取中不忘稳健,稳健中不忘进取”。有人买就是市场,市民购买力就是市价。商机无处不在,关键在于发现。在市场抛弃你之前,你必须懂得首先松手。做生意不是硬技术,而是软科学。

——李嘉诚

做生意不需要学历,需要的是全力以赴

李嘉诚箴言

不必再有丝毫犹豫,竞争即搏命,更是斗智斗勇。倘若连这点勇气都没有,何谈在商场立脚,超越对手?

商人必须亲理业务,他不能指望他的雇员能像他一样,又能做又能思考。如果他们能,他们就不会是雇员了。精明的商家可以将商业意识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中,甚至是一举手一投足间。

经商者要保持思维的灵活与高效,只有这样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节省人力物力。我们的社会中没有大学文凭、白手起家而终成大业的人不计其数,其中的优秀企业家更是引入注目。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为社会做贡献,社会也回报给他们崇高的荣誉和巨额财富。

商场启示

世界第-CEO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干事业实际上并不依靠过人的智慧,关键在于你能否全身心投入,并且不怕辛苦。实际上,经营一家企业不是脑力工作,而是体力工作。”可见,在我们的工作中,学历和能力并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沉不住气,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就无法在职场中取得优异的成就。

想要取得傲人的成就,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好好做自己的工作。很多人认为一些大老板的成功得益于他们深厚的学历背景,他们会认为自己没办法成功,是因为自己接受的教育程度不高,没有喝过洋墨水,等等。其实,学历不过是成功的因素之一。北京街头一家法式餐厅开门营业,人潮涌动,每天都有很多顾客。记者前去采访老板,问他将这间餐厅经营得如此有声有色,有什么秘诀。

老板说自己的成功得益于在一家欧洲大饭店的厨房工作的经历。记者问老板是不是因为在欧洲学习了很多经营技巧才能成功创业。老板摇摇头,笑着说:“如果你做法式炸薯条,就把它做成世界上最好的法式炸薯条。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学习到了什么,而是在做的过程中竭尽全力把一切做得尽善尽美,不管是复杂的主菜,还是最简单的配菜。”

全心全意、全力以赴是经营者经营企业的基础,无论做什么事业,都应该拥有这种精神,这不仅仅是工作的理念,也是人生的原则。李嘉诚深知这份精神的能量有多大,创业之初,由于资金问题,他事必躬亲,他相信“天道酬勤”的道理,懂得这个世上最可靠的就是自己。长江厂刚开业时,身为一把手的他身兼数职,既是技师、操作工、设计师、推销员、采购员,又是会计师、出纳员。可以说,样样他都做过,一天到晚忙个不停。不但盘点,还要记录产品销售情况,进行销售的区域规划,布置第二天的生产。

不但要自己全力以赴,也要鼓舞员工全力以赴。想要让员工与自己一同为企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和热情,就要懂得善待员工,不能觉得他们是自己花钱雇来的,能让他们多干些就让他们多干些。老板只有多体谅员工,员工才会为老板卖命。李嘉诚很早就悟出了这一点,他懂得人不是机器,懂得只有善待员工,企业才能做大。长江厂一旦赚钱了,李嘉诚就会拿出些钱来给员工改善伙食。

李嘉诚说自己很抠门,而他的手下却说“李总是对自己抠门,对别人大方”。一起干活的兄弟,有福同享,活才能干得好,干着才不觉得辛苦。李嘉诚说,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产品从压缩机模型中出来的时候,他兴奋得如老年得子的人,赶紧带着工人们去喝酒,分享他的快乐。

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稍有时间李嘉诚就给自己“充电”。李嘉诚说人人心中都要有危机感,他也是,塑胶业的发展非常快,新原料、新设备、新产品、新款式不断涌入市场,如果自己不与时俱进的话,就会落伍。一边忙着厂子里的事情,一边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李嘉诚总感觉时间不够用。为了挤出时间来做更多的事,李嘉诚以厂子为家,平时吃住都在厂子里,只有周末才回家与家人团聚。后来,厂子发展得大点后,他便在新蒲岗租了一间阁楼,这间简陋的阁楼既是厂子的写字间,又是他的卧室,还要储藏生产出来的成品。当时的李嘉诚一心扑在厂子上,他已和长江厂合二为一了。

李嘉诚就是这样日夜守在厂子里,照顾着厂子里的大小事。这种深入群众的做法不但为厂子节约了开支,也为他省出了学习的时间,更让他对厂子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并且,老板带头干,员工也觉得有心劲,长江厂上上下下都齐心协力把事情做好。样品生产出来后,李嘉诚带着样品亲自跑客户,由于早年的销售经历,跑客户对于他来说是轻车熟路,效果非常好,长江厂的产品很快顺利地售罄,新订单又铺天盖地地来到。

李嘉诚的经历是典型的白手起家的故事,激励着很多年轻人。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凭着满腔热血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做事,又能忍受住寂寞,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呢?自己当了老板后,不但不高高在上,还处处起带头作用,给员工做示范,这样的领导谁不喜欢呢?因此,做老板,不但自己要勤奋,还要有脑子,懂得员工的心理,调动企业上下人员,共同为企业开创美好未来。

这些都不是高学历教给李嘉诚的,而是李嘉诚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悟到的。提升学历可以拓宽人生的广度,但全力以赴的精神却能增加人生的深度。作为一名经营者,李嘉诚既要拓宽广度,不断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也要挖掘深度。

一个杂耍剧团来到乡村表演,杂耍很精彩,观众不断为演员们精彩的表演鼓掌欢呼。在杂耍结束后,一个年轻的男子溜到后台和一个表演大力举石板的大力士说:“我想要和您学习杂耍,请收我为徒弟吧。”

那个大力士一边抹着额头的汗珠,一边摇头拒绝年轻人的请求。年轻人不服气地说:“我学过表演的艺术,我的表演功底没问题的。”

这时,大力士指了指一旁的大石板,示意年轻人去举起来。这个年轻人兴致勃勃地走到石板面前,费尽力气想要将石板举起,但就是无法做到。在使尽了全力之后,他不得不气喘吁吁地放弃。他站起身,问大力士:“这真的是石板啊?我以为这是石膏道具呢。”

大力士说:“我在举起石板时,上面还会站着其他的杂技演员,如果用石膏板,会不够安全。再者,如果我举着轻飘飘的石膏板,就无法让底下的观众感受到我的力量有多大,我就无法将表演做到尽善尽美。”

只有全力以赴,才能将事业做到极致。无论是努力创业的李嘉诚,还是尽心尽力的大力士,他们都是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付出了百分之二百的努力,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同时也能够激发出身体内蕴含的无限潜能。要知道,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所不了解的潜能,如果给自己定一个高标准,脚踏实地地激励自己奋力拼搏,做得永远比自己预期的要好得多。

这样下去,你一定能够摆脱平凡,走向卓越。就像李嘉诚一样,从一个小小的茶馆里走出,在大大的世界中崭露头角。

随时留意身边有无生意可做

李嘉诚箴言

一个人能否成功,有时要看他对事物的感受能力。随时留意身边有没有生意可做,才会抓住时机把握升浪起点。着手越快越好。有不寻常的事发生时,立即想到赚钱,这是生意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做生意有三种方式:一是创新,二是改进,三是跟风。创新吃的是“一招鲜”,虽然不易,一旦使出来,却费力少而收获大;改进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做得更好,虽不易造成轰动,后劲却很足;跟风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这样做起来较容易,风险也较小,但跟吃别人的残羹冷饭差不多,收获有限。

准备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去等待和创造每一个生意机会。创造市场影响力是增加销售非常有效的途径。作为一个商人,要不断寻找新的办法,来改良产品及服务,以求增加生产、销售和降低成本。

中国的企业机会很多,但要做一个成功的跨国企业,你的市场必须靠自己建立起来。我50年代创业不久就直接找到国外市场,摆脱了代理,现在国内企业有自己市场的并不太多,这一点值得深思。

商人一定要不断寻找新的或者未经开发的市场,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盼望能买到外国货,精明的商人要向国外市场动脑筋。

很多人抱怨环境不好,实际上是没有静下心来认真找机会。中国有太多的机会,到处是金矿,中国企业家应该好好抓住这些机会。

商场启示

没有商机令许多创业者感到苦恼,他们觉得好的机会都被别人抢先一步夺走了,自己蓄满了力量,就是无法得到发展事业的机会。这样的想法是被动的,生意不是等来的,而是要靠敏锐的目光去发现的。大街上漫步的人很多,但大多是在散漫地消磨时光,真正用心寻找商机的不多。如果一个人用心观察的话,就会大致记得街头的店铺、人流等情况,也会在观察之后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

想要经营好一家企业,一定要多思考,多问些“为什么”。只有勤于思考,才能在追问“为什么”的过程中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才能在茫茫社会中一眼发现做生意的绝佳机会。

李嘉诚1950年创办长江塑胶厂时,香港的塑胶厂已有300多家,长江塑胶厂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竞争力。李嘉诚不甘心仅仅维持一个小厂的状态,尤其是在经营了几年之后,塑胶厂遭遇了比较大的经营危机,他更加意识到要突破瓶颈,所以一直在经营过程中寻求发展。

7年后,李嘉诚开始将视野由香港市场向世界范围内延伸。他搜集了很多有关塑胶产业的资料,有一天在《塑胶》杂志上看到一个让他心动的信息:意大利的一个企业率先生产出塑胶花,并大规模投入生产,准备挺进欧美市场。这家企业的眼光和雄心让李嘉诚预感到塑胶花这个行业将迎来春天,后来经过进一步的分析,确实证明了他的预感。因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更加强烈,对于工作忙碌而无暇种养娇贵的鲜花的上班族来说,塑胶花不失是一个比较好的替代品。李嘉诚由此判断,塑胶花的市场需求很大,所以,抢占这个商机将带来丰厚的利润。

在1957年的春天,李嘉诚火速办好了奔赴意大利的旅游签证,亲自前往意大利考察塑胶花的生产技术和流程。为了能够更加直接地接触到塑胶花的生产过程,李嘉诚以工薪不及同类工人一半的待遇被招聘进了这家公司。李嘉诚在公司做的是勤杂工的工作,在清理废品时,李嘉诚将塑胶花的生产流程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上。

每天工作结束回去后,李嘉诚就将每日观察心得记录到本子上。不但如此,他还接近某一工序的技术员,和那位技术员搞好关系,探听该工序的技术要领。当李嘉诚做好了准备,要离开意大利的时候,塑胶花已经开始推向市场。

李嘉诚买了各种塑胶花做样品。回到香港后,李嘉诚是想到做到,他不动声色地将长江塑胶厂的发展方向改为制作塑胶花,并全力开拓欧美市场。

这时,一位欧洲的代理商看到了长江塑胶厂生产的产品,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李嘉诚以最快的速度和代理商妥善达成交易,这样,长江塑胶厂的产品顺利地摆在了欧美很多家商店的柜台里。1958年对于李嘉诚来说是个丰收年,一年内的纯利润高达100多万港元。从此,李嘉诚的名字和塑胶花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他被人们称为“塑胶花大王”。

如果李嘉诚没有打开目光,只盯着眼前的那一点点微薄的利润,那他就不可能发展成日后的华人首富。李嘉诚从创业开始,就一直在认真细致地寻找机会,然后将发掘到的每一个生意都经营到最好。

李嘉诚不局限于做一种生意,他只要嗅到可以盈利的商机,就会放手去做。从创业开始到现在,李嘉诚是典型的“跨业大王”,由制造业到地产业,再到港口业、电信业,最后又做零售业,涉及的行业种类繁多。虽然在每一个行业中,李嘉诚都不算是领头者,但他总能适时地超越对手,最终成为数一数二的人物。

比知识重要的是思维,比思维重要的是悟性。万物有法,需要用心去悟才能真正得法。经营之道也在于悟,在于对市场的灵动的悟性。敏锐的悟性来源于较高的素养。如果说市场是一辆疾驰的火车,商人是乘客,若想准点赶上火车,乘客需要做足上车的准备。所以,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交易之前的准备往往比达成一项交易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一定不要主观改变其原貌,这样才能真的由现象看到本质。想要发现商机,一定不要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要学会思考。比如,去咖啡店消费,不会思考的人只会觉得“味道不错”;而懂得思考的人会继续深究下去,询问咖啡好喝的原因,这个店的咖啡不同于别的店,其中的原因在哪儿,他们选择的咖啡豆具有什么特点,是用什么煮的,煮的手法如何。如果可以的话,他还会直接和老板聊聊,学习一些煮咖啡的诀窍,然后从中琢磨出自己对咖啡的理解,加以延伸和利用。

懂得留意商机的人就能够通过品一杯咖啡开出自己的咖啡馆,而不懂得留意商机的人,就算喝100杯咖啡,也是白喝。在这个小例子中,我们会发现,懂得问“为什么”的人喝一次咖啡就获得了很多知识,这其中就蕴含着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