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体育及阳光体育研究
- 夏青
- 1886字
- 2024-12-22 07:48:05
浅析中小学“阳光运动”组织与管理
(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北京 100191)
摘 要:自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由于学校体育运动历史和现实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制约着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管理,本文对目前中小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中存在的组织管理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研宄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进一步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在中小学更好地开展。
关键词:阳光体育;组织管理;学生体质
作者简介:张华丽(1985~),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
2006年12月23日,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1 什么是“阳光体育”
“阳光体育”这个名词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大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不是很高,体育锻炼的习惯没有养成,体质健康水平下滑等情况,旨在鼓励大中小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进行体育锻炼。”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主要促进广大中小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逐步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能力,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其工作重点和重心使学生“健康第一”在学校教育中真正得到落实。黄祖林指出,阳光体育运动要坚持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展学生主动精神、个性健康发展。胡传庆、许国芳认为,阳光体育运动倡导的是一种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拓宽了学校体育教学好课外体育活动的视野,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罗振宇提出,阳光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最终目标,而开展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学校体育活动。
综上所述,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旨在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逐步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能力,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的体育工作,其工作重点和重心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2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和问题
2.1 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管理思想—对课外体育活动在教育中地位和意义认识不够
一方面的原因是来自于学校教育管理者,学校受“应试教育”影响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现在对体育的认识虽大有改观,对学生的体育课外活动重视不够;另一方面,广大体育教师因循系旧,体育教学工作仅满足于认真上好每周3节体育课,体育课外活动可有可无,不能保证体育活动有序正常地开展。
2.2 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课外活动组织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学生发展需要
课外体育活动不同于体育课堂教学,它具有人较多、分布广、场地紧、器材少、难组织等特点,因此没有一个科学缜密的计划和一套与之相配合的切实可行的措施,课外活动就难以正常有序地进行。在传统的体育活动课组织形式下,许多学生出现了手足无措,蒙头转向的现象,不知道该怎样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体育活动课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每班几个球,几样其他器材,几个体育爱好者在活动,这样的体育活动,时间长了就会使学生丧失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2.3 组织管理的硬件—经费短缺、场地器材设施匮乏
刘子强、卢春根在南昌市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中指出,因为南昌市对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学校场地器材短缺,不能满足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阻碍了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俞世军、陈冀杭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中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运动场所的不足和运动器材的短缺是影响杭州市青少年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李爱民、王勇等在江西省大中学校阳光体育实施现状的比较研究中指出,有54%的市区中学没有标准的400米田径场,农村中学100%缺乏场地器材。城区中学学生人均体育经费为2~3元,农村中学学生人均体育经费不到1元。对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学校场地器材短缺,不能满足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王怀虎、杨芳等对甘肃省中小学校开展“阳光体育”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中指出,由于不少中小学都修建于20世纪60、70年代,甚至更早,学校体育场地狭小,无法满足学生的健身需求。由于中小学人均体育经费很低,体育教学条件得不到保证,使得阳光体育运动空间极度狭小,对部分场地狭小、学生人数多的学校来说,要想上好基本的体育课都是件很困难的。根据《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情况与发展对策》的调查,贵州省和甘肃省庆阳市中小学校生每年人均体育经费才1~3元,而江苏省农村中小学达到《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要求的资金缺额校均达9.2万。
综上所述,在我国各地中小学阳光体育现状调查的研究中发现,近几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工作虽有一定的进展,但各省、市还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经费短缺、器材设施不足的问题。而中小学阳光体育要发展,就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物质条件作后盾,很难想象少量简陋运动设施的学校能够开展高质量的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同时,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状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学校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因此,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经费投入,合理规划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加快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建设,对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快速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4 管理主体—体育教师队伍数量不足、队伍薄弱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发展的的推动者,是促进中小学阳光体育发展的最重要力量。但长期以来,体育教师队伍数量不足、队伍薄弱等问题非常突出。王怀虎、杨芳等研究表明,甘肃省体育教师的周课次数平均达到了17节,超过20节的教师占30.68%,有的教师1个人上了3~4个年级甚至是全校的体育课,周备课次数达到了6~8节,个别体育教师平均每天上4~5节课。刘长江、严春辉等对陕西省中小学阳光运动调研表明,陕西省42%的小学、37%的初中和13%的高中体育教师师资不足,教师工作量大,体育教师待遇差。另一方面,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缺位,许多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开发能力不足,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缺少创新。光明日报在《阳光体育还要冲破几道坎》一文指出,“在某些并不偏远的农村地区,根本没有体育老师”,有很多老师是兼职体育老师。他们“缺乏体育专业素养。也没有过认真的培训,学校的体育课不够规范和科学。申玲指出,一些中小学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主要存在3方面问题,在《体育与健康》教材的教学中,缺少健康知识,对健康的概念模糊,教学困难;教学实施过程中,方法手段单一,导致学生的学习和锻炼积极性和兴趣不高,影响了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效果;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导致体育课开设不足,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与组织达不到相应的要求等。
从以上可以看出,目前在我国各地还普遍存在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不足、队伍整体质量不高现象。这一因素大大制约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实质性开展。
3 关于组织管理中小学阳光体育的建议
3.1 正确认识阳光体育的重要性,完善管理机制
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开展阳光体育的重要性,建立长效的计划和措施,保证中小学生丰富的课外活动的要求。建立督导制度,严格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保证“阳光体育”的目标落到实处。制定相应激励政策,将教师辅导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情况作为教师的一项考核指标。同时,要制定优势政策,调动教师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的积极性。
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学校要成立以校长牵头的领导小组,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制定具体的措施。实行领导小组责任制,转变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转变学生的观念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体育活动对身体的影响,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必须切实开足、开齐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充分保证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学校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町设立专项基金实行专款专用,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供经费保障机制;设立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监督机制加强督导检查。严格管理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总结好的经验及时进行宣传推广;对不认真落实的部门应提出严肃批评;并限期改正严格惩奖制度,把体育课和阳光体育运动以及校内课外体育活动以立法的形式体现出来,把学生体育成绩(学习或参与的态度)和身体素质提高进度(进入学校之初和结束的对比)按一定的比例列入升学考试成绩的一部分,不断完善法规和制度,促使应试教育体制向素质教育体制的转变,推进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开展。
3.2 有效组织管理适合青少年的课外活动体系
学校要把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作为日常教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并纳入教育教学活动安排中,形成制度。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积极组织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探索学生有兴趣、学校有特色的群体活动,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吸引力,建立适应青少年特点的课外体育活动体系,激励他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掀起校园青春健身活动的热潮,真正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比赛”的活跃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为确保每个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各级各类学校在继承“两操一课”的优良传统基础上,明文规定除当天开设体育课的班级外,其他所有班级的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为法定课外锻炼时间,安排体育教师组织辅导,并落实到人,使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有指导、有监督、有目标,落到实处,并对他们的活动进行考核,对全年课外活动参加次数凡不低于10次,并达到合格等级的学生颁发“阳光体育证章”,达到优秀等级的颁发“阳光体育奖章”,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荣誉感和自觉性”。
3.3 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地位
体育教师是“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的素质和地位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新的课程改革后,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大幅度增加,但是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和相应的地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变。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着突出的问题,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有待提升。另外,有些学校对体育教师的工作不够重视,认为体育教师工作轻松,没有工作压力,但实际上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并不比其他教师小。体育教师不仅每周要上十几节或更多的体育课,而且还要组织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同时,按照阳光体育活动的要求,学校每天至少要安排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这些都需要体育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安排。学校应该改变对体育教师的偏见,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给于他们更多的管制和重视,才能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带着充足的干劲投入到工作中去,全力以赴搞好学校体育工作,进而提高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质量。
阳光体育运动研究中对于组织管理理论要着重创新,要有大局观。一些管理与对策研究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的措施,宜进行基层学校的局部探讨,需要探索并建立适合本地、本校的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为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此、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祖林. 从阳光体育内涵与特征审视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9):92-94.
[2]胡传庆,许国芳. 对“阳光体育”的思考和对策[J].体育师友,2007(6):57-58.
[3]罗振宇. 关于在学校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理性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1):44-45.
[4]刘子强,卢春根. 南昌市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8(3):60-62.
[5]俞世军,陈冀杭. 杭州市中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状况的调查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8(1):82-85.
[6]李爱民,王勇. 江西省大中学校阳光体育实施现状的比较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4):91-93.
[7]王怀虎,杨芳. 甘肃省中小学校开展阳光体育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1)
[8]体育卫生与教育司. 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情况与发展对策[Z]. 体育卫生与教育司,2006:9-10.
[9]刘长江,严春辉.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障碍性因素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5):80-82.
[10]申玲. 基础教育阶段"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中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