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体育及阳光体育研究
- 夏青
- 595字
- 2024-12-22 07:48:05
湖北省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运作模式的比较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摘 要: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内的部分高校进行调查,了解各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运作模式的现状及区别,总结各类经验,为高校社会体育人才提高培养、拓展人才培养途径、更新教学观念提供借鉴。
关键词:教学实践;社会体育;现状;对策
作者简介:张岚(1965~),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相对体育教育专业而言发展较晚,因此关于社会体育的研究远远不及体育教育成熟,在教学实践、内容、成绩等方面还没有专门、全面的研究。本文针对湖北省各体育院校实践教学环节运作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为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实践的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教学实践模式的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1 湖北省各高校中实践教学环节运作模式的现状
调查显示,湖北大学以市场为导向,校办企业和基地有机结合,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致力于体育俱乐部健身指导及产业经营方向的建设;武汉体育学院、三峡大学体育学院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践训练3个环节相结合为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及经营方面的人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依托本校的办学资源通过校企合作,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开展户外运动管理等新型项目的拓展。
社会体育专业实习安排时间除湖北大学均在第7学期,持续时间为1~3月不等,主要实习基地在各地体育机关和健身俱乐部导等方向。湖北大学把实践学习安排在第二和第四学年,采用穿插式实践教学,主干课程(如休闲运动管理、体育市场营销)教学实践一般安排在该课程所修学期,可以是学期中也可以是学期后的假期,通过调查报告的形式感悟体育并且规范调研报告的写作,这样穿插式实践更利于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巩固。湖北大学将论文撰写安排在第七学期,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利于学生完成论文同时参加研究生的考试。而长江大学没有设置专业见习,实习仅最后的1~2个月时间,远远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总体来讲,湖北省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实践的组织方式体现了我国高校的教学实践模式,组织形式主要为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实践模式。
在毕业论文组织方面,无论是在论文撰写还是论文答辩,各高校都是以专业理论知识为重点,以一定的篇幅为基本要求进行的。
2 湖北省各高校中实践教学运行时存在的不足
湖北省部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和基地建设相当薄弱,针对性实效性不佳,实践时间偏短等多方面原因都制约着各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运作。
2.1 实践教学课时数安排较少
由于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涉及面广,课程设置的较多,分散在单个课程学习时间相应会减少,各门课程的实践时间也就相应减少。例如,三峡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对学生开设了不同的选修课以及相应的必修课,如产业经济学、商务谈判、市场营销学等,但是每门课一周只有一次课,极少部分课有两节。这样的课时安排让学生,没有时间深入了解,仅仅限于对专业知识的极小部分的学习。
2.2 教学实践时间偏短
社会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适应性训练的过程。时间不够学生的理论知识难以转化为实践能力。时间不够同样会造成学生实践内容难以完成,或者实践能力得不到加强。对学生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学生普遍认为教学实践时间不够,实践环境刚刚熟悉或者实习内容来不及巩固,教学实践就结束了。例如,武汉体育学院的教学实践安排在第四年的第一学期,共两个月。该校有大部分老师及同学反映实习时间太短,不能有效的掌握实践能力。相对而言,湖北大学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学实践时间就更充裕。该校在大二和大四的时候都安排了有实习阶段,并充分利用寒暑假带领学生进行教学实践。
2.3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数量少
大部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学实践基地多样化特征不明显,不能给学生提供合适的锻炼环境,仍有部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实践还是在学校进行,缺乏针对性。
3 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实践的发展对策
3.1 建立规范的社会体育教学实践评价体系及规章制度
指导教师在思想上要客观地、公正地对学生实践成续进行评定。学生教学实践成绩的考评分为两个部分,一为本校实习指导老师考评,一为基地实习指导老师考评。两方面共同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评价,两者的综合评价使实践成绩更加客观。
构成形成性教学实践评价系统。对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在各个实践环节进行评价,在每个实践环节的评价中,指出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在这个基础上做出学生整个实践过程中实践能力的综合评定,形成对学生教学实践成绩的一种形成性评价。体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表现的差异性,对学生自我发展有指导作用。这也能对学校积累丰富翔实的考评资料,积累制度资源作出贡献。
制定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本校指导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通过考核进行评定,基地指导教师对学生在该实践环节过程中的平时表现进行评定.在每一个实践环节过程中,指导教师都要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组织指导能力、平时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评价,综合后作出学生在该实践环节的成绩。
通过实践基地对实践过程进行管理,建立规范的教学实践基地检查验收制度以及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奖惩制度。制定《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实践管理规定》,写明教学实践的目的和实习工作的组织管理及职责。并将院系实习工作指导小组职责、实习指导教师职责、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职责进行细化,责任到人。
3.2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多向联系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在对学生教学实践的指导分配上应采取分组配备,基本上一个实习小组指定一到两名本校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在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实践中,指导教师要将基本理论以生动的表述传授给学生。在主题调研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问题,理性分析市场形势,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感悟市场的能力。在技能训练的教学实践中,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教学、训练、指导别人进行训练的方法,如错误动作的纠正方法、不同学习对象的指导方法和技巧、教学指导的组织和管理方法等实践中容易碰到的问题。“内陪外引”“双师教学”是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办学中师资建设的一个趋势,摆脱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的困扰,汲取其可借鉴的部分以市场发展趋势为理论依据制定适合社会体育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明确社会体育专业包含的社会层面,积极将专业建设与体育产业、健身休闲、保健康复挂钩,与社会各阶层社会体育的发展相适应,走出一条适应中国体育发展趋势的特色化道路。
3.3 根据市场需要适当延长教学实践时间
社会体育专业是面向社会培养的市场需求人才的专业,在教学实践上如果没有时间作为保证,学生实践能力就得不到应有的提高,没有适应市场需要的实践能力将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可以考虑把实习时间分散到各个学年,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阶段性地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独立的实践操作能力,合理有效地设置教学实践环节,根据实践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延长每个教学实践教环节的时间,力求学生能把各个实践内容掌握熟练,达到保证教学实践时间的连续性。
3.4 以利学生发展为出发点构建教学实践模式
在教学实践方面应该摒弃传统的教育实习模式,从教学实践环节上培养真正的社会体育人才。教学实践一方面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确自我的专业价值。在教学实践中适当的鼓励是非常的有必要的,包括精神上的支持和物质上的奖励等,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谋取最好的实践机会,物色更好的实践基地。学校在实践前、中、后都有义务有责任管理、保护好学生。所以,教学实践规程以及与实践基地的具有法律效益的协议的签订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林.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
[2]陈瑜. 体育课程新理念与体育学习方式的改革[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S1).
[3]闵敢,肖春竹.“能力训练与基层法律服务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9).
[4]朱正伟,袁侨英,刘东燕.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