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体育及阳光体育研究
- 夏青
- 115字
- 2024-12-22 07:48:06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摘 要:面向21世纪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如何迎接挑战、把握机遇、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力求创新是摆在高校面前的实质性问题。本文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现状入手,就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作浅析,以供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张辉(1969~),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怎样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新世纪出现怎样的面貌迎接挑战正面临着严重的考验,出路只有一条——继续深化改革,特别是当今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纪、面向未来的时刻,体育教育更要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在发展中前进,在发展中创新。同时,也要结合国内外体育教育的发展潮流,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建设中作长远规划,突出重点,培养更多的高复合人才。为此本文试图就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的几个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1 国内外体育教育专业的现状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经历过40多年的艰苦创业和发展,现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体育教育人才。但回顾过去也得承认,诸多问题和困难萦绕着我们:办学思想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教育发展需要、课程设置结构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所用教材千篇一律、教学模式呆板、人才培养规格雷同等,无法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为走出困境,国家教委1997年颁发了《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试行),试图迈出改革旧课程体系的新步伐,唤起高校体育教育的生机和活力。但新的课程方案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培养模式本身是国家行为,没有考虑到各地域特点以给更多的办学权利,更谈不上办出特色,也不符合本地区体育人才的需求;(2)新方案虽然减少了主干课程,增设了选修课,但仍未走出先前那种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开设较多的选修课并不意味着学生有更宽的适应面。解决此问题在于对新知识的系统掌握和深化;(3)“专修”的课程仍未脱离以术科为主,无相配套的理论学科和运动科学理论环节;(4)在增设新专业以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同时,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面依然狭窄,存在供求矛盾,学生就业难,若还存在师资力量和必要的教学条件和辅助设备跟不上,其人才培养质量显然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
面对社会变化,欧美体育院系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了大胆的课程设置和组织机构与专业改革,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1)传统的美国体育专业一直以体育教师培养为目的,以“体育”(Physical Education)来标记这一研究领域。“产生了许多非师范专业,如运动医学、运动管理、运动训练、运动健康等。”凯瑟林夫·简兹于1990年对美国体育院系状况调查发现,33%的院系已改革名称。它体现出某一体能专业领域现代课程的特点,以提高声誉和学术形象,促进资金筹集和创造资助机会。(2)体育院系某学科在进行重组。它反映在立足社会健康娱乐学科在不断同体育分离开来,建立独立的院系组织和课程体系;另一方面,体育院系通过更名建立新的学科或与其他院系合并,以求更好生存发展。(3)非师范性实用专业受到重视,特别是健康、娱乐、运动专业随市场需求而迅速增长,非师范性体育专业在1987年美国体育院系增至75%。(4)自然学科成为教学科研中心,以体育学、运动科学、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和运动医学为代表的自然学科逐步成为许多体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且这些学科创造良好就业机会,可以说重自然学科是体育专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5)理论课程受到高度重视,目前欧美体育专业课程理论课占总学分的83%,且技术课亦重技能形成和发展的理论知识,而不是运动技术本身。(6)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教育在体育院系已得到普及,高科技技术手段广泛运用于教学和科研领域。但需指出的是,欧美体育教育受功利主义思想、自由竞争的市场原则以及政府对高学教育影响较重。
2 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设想
2.1 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问题,也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选择传统单一培养目标还是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复合人才目标,考虑到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毕业就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动向以及现存学校教育资料的改善,选择高复合人才培养目标是明智可行的,它符合我国现有国情。通过近期学生实习点的反馈情况,87.5%的行内人士都较看重此点。针对于此,其具体的培养目标应有培养学生扎实掌握中等学校体育师资必备的知识、技术、技能,培养能胜任中等学校教育教学、课余训练工作,又能兼顾其他社会工作的高复合型人才,注重学生社会适应和角色转换以及有一定的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
2.2 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教育受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制约,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也不例外。在摒弃一些过时的、落后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同时,重点应放在整体优化上。审时度势地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新趋势的高度,有继承、有创新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为了培养能胜任中等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课余业余工作,又可兼顾其他工作,较为宽泛择业的复合型人才,可将本科4年大学学习分两个阶段,即前两年为厚基础的普修阶段,后两年为宽口径、重应用的拓展阶段,其最终目标为一专多能的培养模式。基础阶段主要开设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理论课、工具性课程(即通识课程)。国家教委新方案中规定的9门主干基础理论课和实践课程应作为中等体育教师掌握的基本课程,其课程类型充分体现师范性。两年的基础学习,学生应掌握中等学校教师具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及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工作规律,胜任中学体育教学,并能组织课外活动、指导课外锻炼、课余训练和竞赛活动的能力。后两年专修拓展阶段其课程设置可根据师资力量和地域特色,有选择、有目的地系统开设体育教育与课余训练、社会体育与管理、民族传统与娱乐体育、体育保健与健康指导等小型多样化课程体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以及就业趋势需要选择其中一个专修方向。这样的课程体系不仅可改变单一人才培养模式,亦可为多学科、多专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并可最大限度地挖掘办学单位教育资源的潜力,为今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的调整、教师梯队优化组合提供改革的空间和可能。其具体如表1、表2所示。
表1 专业基础课程体系
注:通识课程除外。
表2 专业课程体系
注: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
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充实与提高
建立一支教育素质好、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适应性强、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是确立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以及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课程体系的根本保障。现有教师队伍“专才”多“通才”少是一种“结构性短缺”。现代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首先是一个“教育专家”,然后才是一个“理论专家”和“技术专家”。解决师资队伍教育素质、科学素质和理论水平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3.1 引进高层次人才
解决师资队伍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引进高层次人才,它是拓宽师资补充的良好渠道。建议在学校在总体规划中,逐步发展人才市场,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所需要优秀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做到认真考察、择优补充、宁缺勿滥的原则。确定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做到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引进,还要保证留住人更要留住心。需指出的是,人才引进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必须考虑给予优惠条件(如安家费、科研启动费、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否则在当今社会是招不来人才的。
3.2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加强学科梯队建设
培养21世纪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加强学科建设是新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坚持师范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的有力举措。学科建设加强是培养高质量师资的坚强后盾。要以学科建设为载体,通过学科群点的组织与建设,通过教学科研立项和实验室建设以及课程建设等形式为广大教师创造展露才华的广阔天地,催生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科梯队。学科梯队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要做到有的放矢,分析情况,弄清教师特点、优势和潜质,优化组合,纳入不同学科群点、项目课程组中去,并有针对地采取激励措施,鼓励他们出成果,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一支数量足、层次高、素质好、后劲大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3.3 加强教师在职培训,加快提高队伍素质
加强教师在职培训是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的必由之路,根据体育系发展需要,采取有利于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制定进修计划,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运转的前提下,制定5年内进修计划,鼓励教师在职培训攻读研究生学历,为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参加国内外访问学者或高层次的进修创造条件。根据国家教育部对高校教师培训办法及要求,每年安排讲师以上职称教师按不同要求进行培训提高,在培训形式上分层次、分步骤,以“有理、有利、有节”的做法逐步突出在职、校内、自学“三为主”原则,扩大在职进修和享受学术假制度教师的比例,使其在2003年达到应进修教师的1/2,2005年达到2/3。
总之,学校根据现有状况给予体育系大力扶持和政策倾斜外,自己还要不断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帮助解决后顾之忧,增强本单位凝聚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活跃学术空气,宽松学术环境,组织教师参与改革和发展决策,只有这样,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完成历史赋予我们体育教育专业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John D.Massengale,et al.Trends Toward the Future in Physical Education.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1987,13-19.
[2] Kathleen F.Jarz,et al.Joa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Recreation and Dance,1989:5-6.
[3] Patrick R.Cobb,et al.Trends reflecting new and/or alternative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ERIC, 1987:3-8.
[4]项世新. 中美本科体育师范教育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1997,17(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