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体育及阳光体育研究
- 夏青
- 1534字
- 2024-12-22 07:48:06
散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影响因素与恢复手段
(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天津 300381)
摘 要:现代散打运动训练水平及竞赛水平越来越高,在日常训练和竞赛中运动员要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根据散打项目的特点及疲劳的特点对造成散打运动员身体疲劳与心理疲劳的原因进行调查与整理,并提出了自己的相关建议,希望为散打运动训练水平、运动员成绩的提高和增进散打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提供有利的依据。
关键词:散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手段
作者简介:陈明华(1985~),男,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理论与方法。
随着散打运动项目训练科学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探索,散打竞技水平也越来越高。散打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为了提高竞技能力及训练水平,运动员们都要进行强度高、负荷大的训练及比赛。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散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比赛成绩,但同时这样的运动负荷也大大超过了人体本身正常的承受能力,使散打运动员心理和身体都要承受重大的压力,从而导致了散打运动员运动疲劳的出现。因此,在日常训练中重视训练的同时还需要注重训练后的放松。在训练结束后,通过各种合理有效的恢复手段使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充分的恢复,甚至超量恢复以达到提高散打运动员训练水平及竞技能力的目的。唯有这样高度重视合理的运动负荷与放松恢复,散打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与竞赛能力才能更好地得到提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散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影响因素与恢复手段。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搜集查阅了大量与散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有关的书籍、期刊等文献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归纳整理,借鉴他人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散打运动员产生运动性疲劳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
1.2.2 专家访谈法
对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实际情况向广大一线有经验的散打教师和运动医学专家征求意见,较为全面的掌握了客观的资料。
1.2.3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类比、综合逻辑分析法,对所获得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论证有关的结论并提出相应对策。
2 结果与分析
2.1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与分类
2.1.1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运动性疲劳在文献资料中有着多种解释,1982年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将运动性疲劳完整的概括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的水平上或各个器官系统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我国学者杨锡让编写的《实用生理学》一书中将运动性疲劳的定义为:“运动持续一段时间后,机体不能维持原强度工作,即为运动性疲劳。”这一定义得到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认可。
2.1.2 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运动性疲劳主要分为心理性疲劳和身体性疲劳两种。心理疲劳是复杂而综合的,心理疲劳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障碍,理解、推理困难,脑力活动迟钝、不正确、失眠、烦躁与不安等;身体性疲劳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的下降,表现为动作迟缓,不灵敏,动作的协调能力下降。身体疲劳分为全身性、局部性、中枢性、外周性等类型,常因为运动种类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症状。
2.2 散打运动性疲劳的特点
散打运动是两个人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台上进行斗志、斗勇、较技的一项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在比赛中易产生紧张性、训练强度大等特点。散打比赛中运动员既要进攻对方,还要不停地躲闪对方的进攻,对运动员的体力和智力均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不仅从生理上而且从心理上都会产生巨大的疲劳。运动员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要观察战况、果断决策、迅速出击以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短短几分钟内运动员要全面运用技战术并伴随着一系列心理上的变化,使得运动员在身体和心理上会感到异常疲劳。比赛时运动员的精神和士气也是很重要的,在两个人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心理素质良好、气势强盛的一方往往能起到震慑对方的效果,使对方胆怯,导致其发挥失常,以取得比赛的最后胜利。这要求运动员的心思敏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散打运动是一项激烈的运动项目,当运动员的心率达到180次/分以上,是一种以无氧代谢为主的运动。长时间进行无氧运动造成机体内乳酸和二氧化碳堆积,使运动员肌肉酸痛无力而疲劳。
2.3 散打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原因
2.3.1 训练安排不当,过分强调专项素质训练
在散打运动的日常训练中,教练员和运动员往往只注重于力量、耐力、速度、协调性、反应速度和抗击打能力等专项素质的训练,而忽略了训练的合理性安排。在训练中不要单单只注重专项素质,要使运动员发展全面素质。只注重专项素质易导致运动员必须进行高强度大负荷的训练。这样会致使运动员的疲劳时间提前,使运动员过早的感受到疲劳,甚至出现伤病。
2.3.2 运动负荷后缺乏及时调整
散打运动员大运动量后由于其运动项目的特点,机体内的一些能源物质有所流失,不能及时继续维持机体运动时所需物质的供给,使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下降。而适当的调整会使机体的能源物质的恢复有一定的缓冲过程,使机体能源物质得到补充,为应对下一轮的大负荷训练提供能源物质保障。
2.3.3 疲劳的连续积累
疲劳的产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当机体工作到一定的程度,能源物质消耗过量,必然就会产生疲劳现象。如果经过适当的休息和调整,机体便可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但是有时教练员与运动员往往忽视这一点,在疲劳还没有恢复的状态下进行下一轮的大强度训练,造成疲劳的积累,使运动员的疲劳程度越来越深,最终超出机体的承受能力,工作停摆,甚至出现伤痛。
2.3.4 忽视运动员的个体差异与身体状态
为了提高运动成绩,教练员与运动员都选择了进行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和比赛,而忽视个体之间的差异和机体状况。片面地认为刻苦训练之后运动成绩必然有所提高,但是勉强参加训练会造成一部分运动员承受不了现有的负荷而出现过度训练,进而产生疲劳。
综上所述,导致散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来自多方面的因素。在训练过程中应合理地安排训练的节奏、强度。同时,注重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以延缓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时间,减轻运动性疲劳的程度。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持续一段时间后,机体不能维持原强度工作,即为运动性疲劳,它通常分为心理疲劳和躯体疲劳。运动性疲劳的特点是产生紧张、烦躁、不安等心理疲劳和二氧化碳和乳酸堆积造成肌肉酸痛无力而引起的躯体疲劳。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一种原因是不能解释运动性疲劳的产生的,在日常的训练中应该注意多方面的原因,合理地安排训练,避免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程度的加深和提前到来。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综合性的生理与心理的现象,因此不能只用一种单一的恢复手段,应该将各种恢复手段综合运用,更有效地恢复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
3.2 建 议
关于运动员的疲劳恢复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采取适当的方法缓解疲劳,有助于促进运动员疲劳的快速恢复。以下总结了几种最常见的恢复方法。
3.2.1 营养补充
研究证实,膳食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配比失调,对运动能力及身体恢复有极大的影响。散打运动员训练过后机体能源物质大量消耗,使散打运动员产生疲劳。可以通过合理的营养调理来补充运动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使机体的工作能力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因此,我们应该科学地利用营养因素来补充因运动而消耗的物质,修复损伤的体内机构,帮助消除机体的疲劳,进而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
3.2.2 保持充分的睡眠
睡眠是恢复疲劳的最有效的方法,有利于增强体内的合成代谢,排除机体内多余的乳酸堆积。睡眠时机体各器官系统活动下降到最低水平,物质代谢减弱,能量消耗仅维持基础代谢水平,这时的合成代谢最强,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逐渐得以恢复。因此,散打运动员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作息习惯,创造良好的睡眠条件以提高睡眠质量,以缓解和减轻运动时产生的疲劳。
3.2.3 采取沐浴的方法缓解运动性疲劳
由于散打运动项目的特点,运动员在训练过后肌肉紧张而酸痛,为了缓解这种紧张和酸痛可以采取沐浴的方法。沐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可刺激血管扩张,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改善神经肌肉的营养。同时,可使汗腺分泌增加,放松肌肉,安抚神经,达到加速疲劳消除的目的。由此可见,进行沐浴对于散打运动员缓解疲劳,消除肌肉紧张酸痛是既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3.2.4 运动性疲劳的医学恢复手段
运动员产生疲劳后可以根据医生的诊断,对运动员采取合理的药物、针灸、按摩等医学手段进行恢复。这种恢复手段效果明显、速度快,如维生素对消除肌肉疲劳、恢复其功能、提高机体运动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针灸对放松肌肉,解除痉挛、促进肌体恢复有独到的作用,按摩可以减轻肌肉的酸痛,促进肌肉对乳酸的吸收,减轻心脏负担,使运动员快速恢复。将药物补充、针灸和按摩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对恢复散打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效果会更加显著。
3.2.5 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由于散打运动是一种激烈的对抗性项目,运动员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进而使运动员心理疲劳。进行一些娱乐生活对散打运动员缓解紧张情绪,恢复运动性疲劳也是很有帮助的,如进行游戏、欣赏娱乐节目、听音乐、读书等,以此消除心理疲劳和躯体疲劳,使机体的运动性疲劳得到缓解。
综上,为了能够更好地消除运动员的疲劳,仅适用一种手段是不行的,以上几种疲劳的恢复方法可以合理地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这样可以使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更有效的得到恢复,甚至出现超量恢复,对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和比赛成绩有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祥全,管健民. 武术散打教程[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王瑞元. 运动生理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3]经建坤.浅析散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3).
[4]阴晓林.散打运动疲劳恢复手段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11).
[5]张山. 中国散手[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6]赵元吉.体操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探讨[J].沈阳体育学员报,2004(6).
[7]杨绍雄.武术散打运动性疲劳的监控与恢复[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9).
[8]王键国.关于疲劳与恢复的综述[J].武汉体育学院报,1998(1).
[9]潘宁敏,岑仑. 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与恢复手段问题的研究综述[J].贵州体育科技,2006(6).
[10]李平. 浅析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