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体育及阳光体育研究
- 夏青
- 701字
- 2024-12-22 07:47:53
对新课标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必备素质的探索
王春明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新课程标准对中学体育教师的新要求、体育教师素质的概念与素质结构进行探讨分析,对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各种能力进行解释与分析,提出了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师素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王春明(1967~),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理论。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对整体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改变课程结构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往与合作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功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也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出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明确指出:“体育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而这些理念和要求必须依靠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与实施,所以说体育教师素质的高低是新的课程标准贯彻落实的关键。
1 新课标对体育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新课标于2001年颁布,这对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体育来说是一个标志性的巨大变化。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新课程的执行者,同时也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主要开发者。这给处于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体育教师提供了较大的创造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体育教师专业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实际上也对体育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体育教师必须掌握保健、安全、体育、竞技等广泛的知识;具有丰富的运动经验和良好的指导能力;具有制定教学计划和课题设计的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掌握处理突发事故和伤害事故的能力;具有保障体育活动计划和运转的经营能力、设备与用具的管理能力;积极参与体育学科的研究,努力的自修与研究,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教师与新课程同行,教师将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并将这种发展的成果用于新课程的建设。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因素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 体育教师素质的概念与素质结构
2.1 体育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高度的责任感。作为体育教师,既要育人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魄,责任重大。体育教师要充分看到自己的光荣职责,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有前进的动力,通过辛勤的耕耘去取得丰硕的成果;二是热爱学生,以身作则。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创建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教师才能全心培养学生、教好学生。真诚的师爱必须是高尚的、严格的、热情的、体贴入微的,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
2.2 体育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素质教育是为了育人,育人重在育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大变革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竞争日益激烈,在给人们带来新机遇、新挑战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人难以适应新的情况。教师和家长各种各样的心态和行为势必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另外,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过重的课业负担、沉重的升学及就业压力,也给学生的心理带来难以言传的无形高压,严重影响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都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和有效的心理训练。而体育教师本身的压力非常大,其中职业期望压力最大,接下来分别是自我发展需要、考试压力、工作负荷和学生因素给体育老师带来的压力。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年轻教师不仅要熟悉业务,还要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转换社会角色。同时,年轻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大也是造成他们心理负担重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必须要提高,才能应付学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2.3 体育教师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知识性、时代性、技术性、教育性与科学性等为特征的集合体。可以说,体育是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体系。“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的终极目标。体育教师自身的科技文化水平对培养学生至关重要,而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是要求教师自身也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必须不断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2.4 体育教师应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
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是其教学最基本、最不可少的条件。没有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很难胜任自己所担负的职责。专业知识是进行体育教学的基础,具备了专业知识,体育教师才能有“的”放“矢”,知道该教什么,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该怎样“精讲”,该怎样指导学生“多练”以及该如何”教”和该培养学生什么内容等。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除了能全面掌握新课程标准具有的教学、教育工作能力外,还必须对一到两个项目的运动训练工作有较深的造诣,熟练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训练方法、组织竞赛和裁判方法,并能够进行科学选材和组织学校运动队训练和课外校外体育活动。
2.5 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教师用来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最经常、最重要的形式。教学语言应该严格规范,具有艺术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语言要通俗易懂,简明扼要。例如,教排球垫球时可用“臀部下落伸手臂,一插二夹三抬臂”来说明垫球的技术关键;其二,教师的语言应高雅、幽默。幽默是教师应该学会并应恰当运用的一种语言艺术,它能反映教师高深的文学修养与豁达开朗的情怀,能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良好的语言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能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总之,我们应该努力练就教师的职业语言。规范语言、得体语言、精美语言以及无声语言,给中学生以爱的关怀、美的熏陶、成人的影响、成才的引导。
2.6 示范能力
所谓示范是教师以具体的动作为范例,使学生明确所要学习的动作形象、技术结构、技术要领的一种方法。示范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活动的一种形象手段,正确的示范动作才能使用学生在感知动作形象的过程中,理解动作的特点和结构,建立正确的概念。首先,要求教师的示范动作要准确、规范和熟练,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教师的示范动作层次要清楚,基本动作、慢动作、分解动作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譬如跳远的示范动作包括助跑、踏跳、腾空、落地四部分,教师除完整示范外,还要有所侧重,突出示范踏跳这一主要环节,使学生了解动作的主要部分;再次,教师要注意示范动作的方位。示范不但要注意前、后、左、右的学生都能清楚地看见,而且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侧重点分别采用正面示范、侧面示范和镜面示范等。
2.7 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
体育课的组织要体现出充分利用时间的特征。体育不同其他课程,它主要是在操场上进行,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为了增加学生的练习时间和练习次数,教师必须认真备课,考虑周到,环环相扣,分秒必争。场地、器材的布置要合理,分组练习的位置、距离要尽量靠近,减少队伍调动,每次练习的顺序安排要科学,组织方法要严密,使整堂课从始至终有条不紊。学生的安全问题也是课堂组织的重要环节。加强组织工作的严密性,严密地组织教学是防止发生伤害事故的保证。
2.8 体育教师应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
体育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包括树立创新意识、诱发创新欲望、激励创新热忱、实现创新目标、评价创新成果。创新能力包括体育教师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操作能力,表达和表现能力,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等。体育教育应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评价及体育教育环境等方面有所创新。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不再只是教那些以身体练习为主特征的运动项目,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运动项目的教学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教会学生获取必要的知识技能的方法,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充分发展。因此在这基础之上,还要改造、建设和更新这些运动项目,充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内容,使之更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3 体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3.1 切实提高自身政治思想素质,加强师德修养
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武装教师的头脑,体育教师应该自觉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师德水平。体育教师自身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在体育教学工作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具体来说,一是要加强政治理论方面的学习,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实践,牢固树立“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和“终身做体育工作”的专业思想;二是要注重自身职业道德的修炼,做到以身立教,身正为范,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3.2 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师不再只是个“教书匠”,而是成为一个中介者、服务者,这就需要我们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自己,因此必须加强学习,使自己具有与时代相吻合的崭新教育理念和足够的体育学科知识的信息量。具体而言,一是要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标,掌握与教学对象相适应的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各主要运动项目的相关知识,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的方面的知识等等;二是要学习计算机的知识与技巧,学会制作多媒体课件;三是关注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的相关信息。
3.3 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讨
叶圣陶先生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学中要努力运用不同的多样性的方法与手段,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提高。因此,体育教师要通过“课内比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的校内外的教研活动,努力提高自己。同时,要认真做好课后小结,提倡撰写课后反思。
3.4 加强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
体育与健康课堂大都处于一种动态的环境,人际关系复杂,各种互动频繁。因此,教师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组织教学,这就对他们的组织、管理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体育教师要多注意了解学生,切实做到“以生为本”,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和方案,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学方能有条不紊、高效地进行。
4 结 论
随着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赋予了新的内涵。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主体自身的全面发展,也是专业素质提高的源泉。体育教师的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结构中极为重要的基础。新课标的不断推行,阳光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都要求广大体育教师要有超前意识,丰富的理论知识,娴熟的运动技术,开拓创新的新观念,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这样才能为造就和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臧千瑞.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素质的探讨[J].运动,2010(6)
[2]单一飞. 中学体育教师素质培养之我见[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7).
[3]季浏.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M]. 桂林:广西示范大学出版社,2005.
[4]毛振明. 初中体育教学策略[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