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运动技能的本体论:理论探讨

一、引言

从生物的进化到生命的演变,人类千百年来的发展进程,决定了人的个体发展必然是一种自我构建的“习得性”发展,而习得性的基础则是学习和记忆。运动技能的习得过程是人类一种重要的、外显的运动行为方式,长期以来吸引着众多的哲学家、心理学家、生理学家和体育教学与训练领域专家、学者的兴趣。由于研究的目的与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他们对运动技能的结构、本质及其形成过程也具有不同的理解。哲学家们关心身体与心灵的同一性问题,主要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考虑运动技能的习得问题,有“身心一元论”的观点。心理学家们采用一种广义的理解,认为运动技能的习得是人在运动过程中获得个体的运动行为经验的过程,是按一定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某种动作的活动方式。生理学家们以实验研究为基础,认为运动技能的习得是某种运动行为的改变,指在一系列的刺激—反应之间形成某种关系,这种关系通过反复强化,形成了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教育学家们从获得知识与能力的角度,认为运动技能的习得是获取知识与经验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形成概念、假说和理论。运动训练学家们从体育运动项目自身的制胜规律出发,认为运动技能是运动员所具有的一种特殊能力,是按一定的技战术要求,通过强化而获得的精确、流畅、经济和娴熟地完成专门动作的方式。近年来,随着研究范围的不断拓展和对体育运动意义认识的逐步深化,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和训练学对运动技能的研究,由注重本学科的知识体系,转向学科间相互融合、交叉的趋势,对运动技能本质和过程的解释愈加适合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实际,指导和促进效益的直接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导论章节中业已从理论上确认,运动技能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现代体育教育内容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从学校体育教学的角度审视运动技能学习已为体育领域研究者们所注意,这突出表现在对运动技能教学过程的讨论。这一章节研究的目的是在梳理运动技能学习理论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对运动技能的本体论进行探讨,同时从多学科的角度就体育教学与运动技能的关系进行本体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建立运动技能教学的应用模型。笔者认为,对于“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大、中、小学学生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这样一个颇具现实性的问题,必须尽可能在理论上了解清楚,否则,其后的实证研究功效将大为减弱。

所谓本体论,是指哲学中研究世界的本原或本性的问题的部分。换言之,所谓本体论问题,即存在一些什么种类的东西?为了证实某物的存在,存在本身又是什么含义?本章采用这一术语的用意在于表明,这是一种“事实研究”,而不是一种“价值判断”,虽然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我国学者李德顺(1987)就价值的基础、本质、分类与特性四个方面进行价值的本体论研究,本章研究借鉴这一思想方法,就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展开理论讨论:(1)运动技能发展历程的描述与说明;(2)运动技能的分类;(3)运动技能的本质与特征;(4)运动技能本体论的研究结果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