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让压力成为振作上进心理的动力(2)

忍耐需要修养,忍辱需要度量,而忍辱负重则是一种境界。忍,乃是心头一把锋利的刀,要培养刀捅心头而不惊的气度,就要忍得了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胯下之辱、占攻之欺、争锋之伤……司马迁如果不能忍受宫刑之侮,怎么完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史记》而流芳千古,成为人人敬仰的史学家,后人尊称的“太史公”?

忍耐是动力。谚语云:“万事皆因忙中错,好人半自苦中来。”要成就一件事情,须观察时机,等待因缘,急不得的。受苦忍耐是一种承担、一种处理、一种等候,也是对因缘法的认识。许多事业有成者都在忍耐多次失败后,愈挫愈勇,最后取得成功。因此幻想一夕有成,不如在艰难困苦当中忍耐、涵养,一旦时机成熟,必然水到渠成。

宋人苏轼在《留侯论》中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有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有人认为和颜悦色、忍让无争、宽恕容忍与从不恶言厉色,就是十足的懦夫行径,殊不知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具有大智、大仁、大勇的人物。有人更以为凡事忍耐、含垢受辱、承认过错及接受责罚便是懦夫,事实上,在衡量自身条件尚无绝对必胜把握时,暂时的忍辱负重是必要的。而死不认错,往往是怕负责任,才是真正的懦夫。

“一忍,可以当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一个人胸怀坦荡磊落,能无所不包、无所不容,那就无事不能成、无功不可就了。古代所谓的豪杰人物,都有超过常人的修养,更有着忍耐一般人所不能忍的工夫。心字头上一把刀谓之忍,你若挨得过这把刀,寸寸心血会教你成功。“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能包容一切,方能接受一切、忍耐一切,然后必能改变一切、克服一切。所谓大肚能容、逆来顺受,并不是天生的窝囊废,相反的他正是一个成大功、立大业的强者呢!

《随唐嘉话》中有一个故事:唐代宰相娄师德有个弟弟在被任命为代州刺史后,他问弟弟:“怎样居高位而不遭人妒,从而保全自己,达到孝道父母的目的呢?”弟弟说:“从今以后,就是有人把口水吐在我的脸上,我也不敢有怨言,我就把口水默默地擦掉算了。”娄师德听了后语重心长地说:“人家朝你吐口水,就是对你发怒,如果你把口水擦了,就表示你厌恶人家,对抗人家,顶撞人家,这无异于火上加油。不如不擦掉他,让口水自己干掉,并用笑脸来承受这一切吧。”

高度文明的当今社会是以人为本的时代,人的素质和修养在不断地提高,大家都知道在大事上讲原则,小事上讲风格,但要做到唾液溅脸而不擦,我看有如此境界和修养的人恐怕不多,绝大多数人没有这种度量。

但只要我们记住一个道理:为了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在各种逆境中学会忍耐,忍则有益,斗则必损。诚然,我们强调的忍辱负重,并不是绝对的,这是相对而言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奉行逆来顺受,那就会失去原则,甚至丧失人格乃至国格。

原UT斯达康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小灵通之父”吴鹰说:“今天的一切,都源于我在美国受过的屈辱。”1985年,吴鹰考入新泽西州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当时他怀揣30美元登上了飞机。刚走出机场,一个募捐的美国女孩就向他展示了一张照片,要求捐助非洲儿童。

吴鹰掏出几十美分,女孩却挡住了他的手。“对不起,募捐的最低标准是2美元。”“原来你不是日本人啊。”女孩不屑地说道,然后转身就走。吴鹰感觉受到了侮辱。他追上女孩,掏出两美元投入募捐箱。“不错,我是中国人,但我告诉你,中国人更有爱心。”

如果你想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更加幸福,如果你想在这个世界上变得使自己更加有尊严,你就必须去做,你就应该明白什么时候该忍受,什么时候该等待,什么时候该伸张正义。

让孤独成为磨炼意志的砺石

孤独,意味着形单影吊,落落寡合——孤独者走在街头,无人会拍着肩与你称兄道弟,在办公室你的桌前始终会冷冷清清,少有人跑到桌前与你传传单位里的飞长流短,众多同事正议论正欢时,你一到来,那声音就会戛然而止,人们会看着你却一声不吭,直到你背转身走开,那欢快的喧哗才会马上再起,把你孤独背影尴尬地留给大家。回到家中,你的门不会被人敲得“嘭嘭”山响,没人把你往牌桌上硬拖。逢年过节,当左邻右舍吆五喝六,连空气都似乎溢满了酒气时,那你就要格外忍受这孤独带来的分外之礼了。

孤独者没有一呼百应的追随者,只有自己默默的心情,静静的感觉,没有随波逐流般地趋炎附势,也不会人云亦云,经常在不知所云之中迷失自己,在权势和利益面前只有自己的从容,恬淡与平静,才可以做到荣辱不惊。有些人会因此恨得咬牙切齿却无可奈何,因为他觉得他的权势在你面前失去了威严,自然那些趋利者更是把你当作眼中钉。

孤独者不会在长官面前把腰弯成虾米状,更不会为某种目的而去攀龙附凤,不会在街上遇到长官家人时把笑堆成一朵灿烂的花。在领导讲话时众人的头点得如鸡啄米时,孤独者猛不丁地一句反问把众人惊得瞠目结舌,面面相觑后偷偷观察长官恼怒的表情——自然会把你看的如妖魔一样怪异。年轻时,常把孤独当作有别于人的一道特殊风景,仿佛会成大器般地苦苦修行,走路须不目斜视,会强去听那些休说别人就连自己也听不大懂的交响乐,会硬着头皮读一些味同嚼蜡如黑格尔的美学、逻辑学之类。那些假装或刚入门的孤独者会在人多的地方,作读书痴迷状,故意找个电线杆子来碰。当然那些道行深厚的孤独者是从来不屑于做此事的。起初,孤独者特立独行如殉道者的严肃表情会被人疑作日后会有大作为而不敢小视,于是进出之间皆有人偷觑。但时间一长,孤独者终没有修成如人们所希望的“正果”,仍是凡人一个,形象自然一落千丈,成人们茶余最好的取笑谈资,甚至成警戒下一代的“活生生教材”。

孤独者却依然故我。

他会从黄昏之时夕阳斜照下,感受那辽远阔大的静寂;孤独漫步在大自然中,从风掠过森林时发出的阵阵轰响,洗刷掉尘世带来的疲惫,用心领会大自然的无比壮美和精神的愉悦;当一个人攀上险峰时,他是孤独的,因为很少有人此时与他比肩而立。老虎是孤独的,它的伟大孤独必然锻就它这伟大的生命,傲岸群侪,虽孤独却美的那样真实,那样令人难忘!

孤独,会使我们沉思,沉思生活,沉思生命,孤独使我们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我们的悲哀,我们的欢乐也许尽在其中了……在你成功以前,你永远是孤单的,没有人能帮得上你,没有人会崇拜你和注视你。所以,人是孤单地奋斗的。不管有多少人在你身边,要真正达到成功,主要还是靠你自己。

一个成功者必定要能够忍受孤独、屈辱,乃至失败,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上帝只帮助那些能帮助自己的人,人要成功,必须能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孤独与寂寞,在孤独与寂寞中才能卓尔不群。暂时的屈辱与苦难是对人的意志的磨砺,只要心中有梦想,就可以坦然应对出现在面前的不幸。

孤独中有大快乐。孤独是一种灵魂的煎熬,孤独一定与痛苦和无助如影随形。为实现理想独自挣扎的人会是孤独的,得不到理解、缺乏认同感的人也会是孤独的。有时候,孤独会在刹那间袭来,让你无处躲藏。孤独也是一种生活的状态,不在孤独中沉沦,就会在孤独中重生。正如一段刻苦求学的经历,孤灯伴读,书海徜徉,无人喝彩。那种在孤独中的坚持,苦苦求索的坚毅。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那样的阶段始终都是无法逾越的。

因为,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不知道流多少眼泪之后,我们能笑对孤独。

忍受孤独,坚持梦想,你的生命也会超越平凡,如花怒放。

让卑微成为辉煌的起点

卑微的出身不是我们的错,卑微的工作也是一种无可奈何,命运给我们的安排我们无法抱怨。虽然这沉重的压力有时让我们喘不过气来,但这并不是不可以改变。前进的道路上它是驱赶我们走向辉煌的动力。出身鞋匠家庭的林肯和黑人身份的奥巴马都成为了伟大的美国总统,无数的实例证明,每个人都可以从卑微走向辉煌。

查理·贝尔曾任麦当劳执行总经理,负责管理麦当劳在全球118个国家多达3万个餐厅的运营。在他的一生中,有很多光彩夺目的亮点,但最让他刻骨铭心的,却是到麦当劳求职的经历。

那是查理·贝尔15岁的时候,由于家境贫寒,连吃饭都是个大问题。

于是,他找到了麦当劳总经理,请求给自己一份工作。总经理看到他小小年纪瘦骨嶙峋,面无血色,便婉言谢绝道:“这里暂时不需要人手,你还是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吧。”

但是,查理·贝尔求职处处碰壁,都遭到了严词拒绝。生计所迫,他又回来找到和蔼的麦当劳总经理,表示情愿不要报酬,只要能吃口饱饭就行。他见总经理有些动心,可又犹豫不决,就小声说:“我看这里厕所的卫生状况不是太好,也许会影响你的生意。如果没有适合我的岗位,就先安排我打扫厕所吧。”总经理想,在许多人看来,打扫厕所是一件很卑微的工作,既然他不嫌弃,就让他先去打扫厕所吧。

查理·贝尔把所有的心思全放在了清扫厕所的工作上。每天早上天还没有亮,他就开始把厕所彻底地清理一次。每隔一两个小时,他都会清理一次。他还在厕所的里里外外摆放了一些鲜花,让顾客在厕所中也能够欣赏到美。另外,他还把精心挑选的格言警句装饰在厕所的墙上,让顾客在方便的时候也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经过三个多月的考察之后,总经理认为查理·贝尔是很有培养价值的孩子,便宣布正式录用他,并安排他接受正规的职业培训。19岁那年,他被任命为麦当劳在澳大利亚的总经理。他在那里很快就干出了非凡的成绩。此后,他还出任过麦当劳在亚太、中东和非洲地区总裁,出任过欧洲地区总裁以及麦当劳芝加哥总部负责人,直到后来担任管理全球麦当劳事务的执行总经理。

功成名就的查理·贝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从不以自己当年打扫厕所的经历为耻,他多次说过:“扫厕所的经历使我受到了最深刻的教育与锻炼,为今后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块最坚实的基石。我觉得,任何平凡的工作,任何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工作,甚至在许多人眼里是很卑微的工作,都可以成为辉煌人生的起点。”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但变化是有前提的,是有条件的,把压力转化成动力,把压力看成向上的阶梯,那么压力就不再是负面的,消极的。

正因为有了压力的督促、鞭策、警示,生存道路上的奋进之弦才不敢松懈,因而生命才能够奏出时代的最强音。

让荣誉成为驰骋目标的接力棒

一位戏剧大师创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剧作,深受观众的欢迎,他的每一部作品首演,他都要亲临现场观看,不光是为了观察观众的反应以检验剧本质量,同时,也是为了鞭策自己。他不愧是一位杰出的剧作家,每一场演出都能收获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在观众们热烈的掌声里,他是那样的喜上眉梢,那样的兴奋与激动,但是,有一个关于他的秘密鲜为人知,那就是每当他在台前看到别人给他鼓掌的时候,到了台后,他就要狠狠地抽自己几个耳光,台前的掌声越热烈,他台后的耳光抽得就越响亮。

一位报幕员发现了这样一个秘密,报幕员对剧作家的这一举动感到匪夷所思,一次,他实在忍不住,就问了剧作家为什么要这样。剧作家一句话让这位报幕员心悦诚服。剧作家说:“热烈的掌声容易烫伤一个人,而冷却掌声的最好法宝就是耳光,狠狠地抽自己几个耳光,时刻提醒自己,清醒点,别睡着!”

我不禁要为大师的这样一种智慧的耳光叫好!君报我以掌声,我回自己以耳光。同样是用手发生的撞击与声响。一个汹涌到足以冲垮人的心理防线,一个却如洪钟一般向人们发出警戒。这种耳光是一种对自己的何等清明与负责啊!

善察人者智,善戒己者明。喧嚣的掌声确实能令许多人在进取的道路上丢盔弃甲、缴械投降。在光怪陆离的诱惑与纷争里,人们时常抱怨说:“看透一个人真难!”那么,我不禁要问,这样的“一个人”的范畴是什么呢?是除自己以外的所有人吗?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掂量自己远比掂量别人要重要得多!试想,在生命的度量衡上,有多少人能清醒地不把自己排除在外呢?一个人的伟大,有时候不光体现在能不能带给别人以“沸腾”,还体现在敢不敢给自己“泼冷水”上。

对于戏剧大师来讲,耳光就是他最好的冷却剂,也是下一次掌声的起点,这种耳光仿佛就是掌声的接力棒,借由它,戏剧大师一路驰骋,步步为营,收获了更多的欢呼与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