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远古的足音,回想创世纪(1)

  • 守望家园
  • 徐刚
  • 4957字
  • 2016-02-16 12:01:07

人啊,你来到这世上,或者说你在宇宙中出现的时间太短了,而堕落的速度又太快,你高傲、自负,“自夸为永恒、并自称是宇宙之君王”。

——霍尔巴赫《大自然的秩序》

尽管我在用笔写宇宙的创生,更多的时候我却宁可回想,我总是无法避免言说,但,我努力在回想中言说。

回想创世纪,其实就是回想混沌。

混沌包含了一切,但混沌却是无、无有。

当混沌时,必定为黑暗。

是的,我们可以说那是黑暗,有黑暗了,但黑暗是什么?黑暗什么都没有。就连黑色也不成其为黑色,因为那时没有白色,没有任何别的颜色。所谓黑色、黑暗是在有光之后,人类分辨出来的一种颜色,然后用来言说创生之初。

混沌无色,无色即原色。

对于混沌之回想的困难是:我们的回想总是太有条理,或者囿于某种理念,使回想中的混沌如同天文馆一样一目了然,一切都由人摆布好了的各种图案、模型,其实明明白白。

那不是混沌。

让思想渐入混沌之境,犹如在一条林中路上把秋日枫丹白露的各种色彩揉碎,并且切断电源,还要让星月无光。

创生就是给混沌以光吗?

大爆炸的概念是1927年由天主教神父、物理学家勒梅特(1894~1966)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河外星系红移说明宇宙正在膨胀,而膨胀总是从一个特殊的端点开始的,因而勒梅特进一步提出宇宙起源于一个“原始原子”,同时也带来了奇点——物理学上质量、密度、时空曲率都无穷大的点——的问题。

20世纪40年代末,出身俄国的极聪慧的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发挥了勒梅特的思想,认为宇宙起始于一个极端高温、高密度的“原始火球”,伽莫夫也称这个原始火球为混沌,物质在这一火球中以基本粒子形态存在。大约180亿年前,这个混沌体发生大爆炸,向外飞走扩散,密度降低,温度也从几十亿度渐降至几百万度。约在5500万度时,中子自动形成质子与电子,辐射使这些微粒结合形成氢原子、氦原子等。人类所知的一切元素都是在这次混沌初开的大爆炸之后半小时之内产生的。在随后的大约3000万年中,那些原子继续外冲,宇宙进一步冷却,原子开始化合,出现了密度较高的气体团,星系的雏形或者说母体。

大爆炸理论的基本想法是把宇宙时空的膨胀与物质产生、演化联系起来,并且伽莫夫预言,宇宙之中肯定还有作为大爆炸余迹的背景辐射。

标准的大爆炸宇宙模型分为四个演化阶段:

原始火球亦即混沌体阶段。大爆炸发生,时间为零,宇宙在一开始便急剧膨胀,辐射和物质均匀分布,一切成分都处在热平衡状态,温度极高。历经普朗克时代、大统一时代、强子时代、轻子时代,进入辐射为主的辐射阶段。这时候宇宙年龄为10秒,几乎所有能量均以辐射形式呈现。经过最初3分钟,宇宙已膨胀为直径约为1光年的实体,同时有近三成的物质合成氦,核反应消失,但宇宙的辐射密度仍大于物质密度。直到1000年时,宇宙从辐射阶段过渡到物质阶段。自此,物质密度大于辐射密度,并出现原始星团,星系形成,有了最早的类星体,然后一直到现在,我们看见的和看不见的宇宙的这个样子,这个样子的宇宙。

伽莫夫的这一理论对天文学界、宇宙学界的影响有如巨大冲击波一般。有的人深表赞同,甚至进一步加以发挥,认为宇宙已经经历了一连串无数次的大爆炸,扩张之后收缩,收缩之后爆炸,如是往复,等等。

但,对于当时大多数的科学家来说,霹雳一声突造创生出宇宙的想法,是太大胆了,尤其是一些赫赫有名的高等学府,流传着一句笑话:“伽莫夫的理论妙极了,一次爆炸可以造出所有元素!”伽莫夫的批评者进而追问伽莫夫:“混沌从何而来?因何而爆炸?”

伽莫夫并非无词以对。他让圣奥古斯汀出面奚落了一通他的对手们,据伽莫夫说,圣奥古斯汀曾经在著作中答复别人的质问——上帝在创造天堂与人间之前在做什么——时回答道:“上帝那时在创造地狱,以准备接收问此种问题的人。”

宇宙起源的另一种学说几乎与伽莫夫的学说同时兴起了,英国宇宙学家提出了稳恒态学说。

稳恒态学说没有大爆炸那样的突发奇想,以无始无终巧妙地避开了最敏感也是最激动人心的宇宙的开始和终结的话题。按此理论,宇宙不仅每一处大概相同,而且在每一时也大概相同,要保持这种稳恒状态,必须有新的物质不断被创造出来。因而宇宙越来越大,永无限度,这也同样使不少学者感到不安。

两派宇宙学者基本上不失风度地激辩了许多年。

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稳恒态论者渐处下风,因为天文学家发现在宇宙的辽远区域中,强力射电源的数目多于较近的区域。这些遥远的射电源是射电星系及类星体,它们之间的距离足以证实它们是宇宙中的古老天体,这表示宇宙在幼年时期确实要比后来拥有多得多的强大射电源。

稳恒态学说眼看就要支离破碎了,因为他们的一根重要理论支柱是:宇宙只膨胀而无变化。

1965年,美国的两位射电天文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无意中发现了宇宙中的微波辐射,此时与伽莫夫最初发表大爆炸论已经相隔19年了。

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得以青史留名纯属偶然,他们当时并不想寻找什么东西,而只是致力于消除他们的射电望远镜的一些干扰。他们把望远镜接收机用液体氦冷却到绝对零度之上的几度,但仍有残余的噪声均匀地由天空各方面传来,昼夜不息。

这是一种奇妙的信息。

彭齐亚斯和威尔逊请教从事宇宙研究的美国物理学家迪克。迪克的研究正沿着伽莫夫的理论进行,他认为宇宙的各个方向上都残存大爆炸之后的射电波,随着宇宙的膨胀和冷却,射电波也愈来愈长。经过科学家们的论证,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无意间探测到的“噪声”正是当年大爆炸的余音。多么遥远的回声啊!

那是古老得不能再古老的宇宙创生时期所发生的宇宙过程的信息,人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至此,稳恒态论烟消云散。

按照宇宙大爆炸学说,宇宙物质在大尺度上是均匀而各向同性的,宇宙的膨胀造成了星系的退行,大爆炸的宇宙是一个演化着的宇宙,宇宙年龄为100亿~200亿年,所有天体都比它年轻。这一以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为基础的模型,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一个理论模型。

宇宙学原理、遥远星系退行和微波背景辐射是大爆炸宇宙模型的有力支撑,这个模型把一个极端密度的原始点作为宇宙的起源。相信这一模型的人愈来愈多了,但问题——而且还是老问题——一样纷至沓来:宇宙为什么发生大爆炸?宇宙为什么是由物质而不是由反物质组成的?宇宙是如何在开放或封闭这两种可能性之间作出选择的?宇宙的未来还是一个谜吗?如果稍稍改动一下语汇,那么这些问题仍然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科技使人类知道的事物无疑是愈来愈多了,在看起来十分壮观的深入中,我们仍然茫然,甚至更茫然,那是离开本质愈来愈远吗?

以上种种老问题,科学家用科学的语言告诉我们:

初始条件一旦确立,(普遍的)定律就预言了结果。因此因果性问题通常采用物理定律以内的初始条件来作答。同样地,给出宇宙现在的情景,爱因斯坦方程“预言”大爆炸必然已经发生。当然,这不是对“为什么发生大爆炸”的令人满意的解释,但是目前所能说的确实也只能如此(《宇宙的观念》,肖巍著)。

不过,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些角度来回想大爆炸。

那是真正的神机妙算。

1977年,洛弗尔(英国天文学家、射电天文学创始人之一)在《人类和宇宙的现代观》的讲话中,提供了若干有趣的数据证明着宇宙的无与伦比的奇妙。按他的计算,倘若在宇宙大爆炸开始第1秒钟时,它的膨胀速度慢了一万亿分之一秒,那么在短短的百万年后,宇宙便会收缩并且崩坍,若昙花一现。这就没有了地球形成的时间,更别谈地球之上的万物生灵如何出现了。

这是巧合吗?

为使这样的巧合得以成为事实,其高难度——有科学家认为——等于一个人能准确地猜中太阳是由多少粒原子构成的。

洛弗尔又说,假如大爆炸的理论条件稍有改变,宇宙只能产生氦气,而实际上宇宙产生了100多种元素。

洛弗尔问:

我们的宇宙是不是为了创造生命而建立的呢?

洛弗尔强调说:“我们的出发点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知识。”因而,人们不能不问:“宇宙之所以如此,是否是为了人的生存呢?是思维的逻辑错了,还是我们数学和物理的基本公理不对?”因而,洛弗尔指出:

科学的各部门存在着大量悬而未决的问题,而专业科学家的基本信念是,应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定能找到谜底和答案。许多情况已经表明,这种信念是正确的。然而20世纪却有如下特点,即当人们在一些关键的领域探讨时,诸如涉及宇宙的存在、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人对它的理解等基本问题时,却宛如在黑暗中摸索,一程暗似一程。

并且洛弗尔断言:“科学并非制高点。”

很多科学家认为,大爆炸是时间的开始。

196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澳大利亚的埃克尔斯教授说:“没错,大爆炸发生以后3分钟内发生的情景已有详细描述。至于大爆炸以前的问题,科学家说是没有意义的。他们对这个问题不感兴趣,因为答案要明显连上神学。”

1990年,美国天文物理学家伯力治说:“至今尚未有人告诉我们,谁引发大爆炸和怎样引发的。”

是的,不少人相信大爆炸理论,创生宇宙的大爆炸绝不是随便炸一下就算了,而是炸得如此精密、圆满、周到,那是自然演化可以做到的吗?埃克尔斯又说:“对于大爆炸是一位超自然的创造者的作为这种说法,我感到很满意。”

大爆炸以后10万年,因为宇宙的迅速扩张,温度已冷却至3000度,宇宙最主要的基本元素氢和氦已由原子核状态结合电子而成为原子。所有的物质已组成星云。星云中间有气体和星尘。

创造生命的基本条件已经准备好了。

太阳是一个很晚才出现的恒星,它已经燃烧了约50亿年,现在还在燃烧。

太阳再大一点或再小一点,对地球生命来说都是不敢想象的,我们的太阳刚好不大不小,适合维持生命的存在,至今还只是壮年之星。

太阳的光啊,我们当如何赞美你呢?

1983年,美国物理学家魏斯哥夫也问道:“大爆炸以前是什么情景呢?”或许有人提出宇宙在循环不断地爆炸扩张和收缩,但是仍然存在一个不能避免的问题,那就是第一次原始的爆炸。或许有人说科学只能解释大爆炸以后的情景,这个回答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很可惜这却是唯一的回答。

并且魏斯哥夫认为:

除了用科学解释宇宙的起源外,也可以用神学,两者是和谐的。明显地,犹太教和基督教(即《圣经》)对宇宙起源的传统描述与今天的科学模式很巧妙地相似。过去若有人说太阳产生以前就有了光,就被认为不科学。但今天的科学观点是同意在太阳产生以前,宇宙就已经充满了强光和放射线的。《圣经》作了这样的描写:“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

回想创世纪,便不能不回想关乎宇宙起源的另外一类思考与描述,它们并不具体,却充满着大智大慧,它们往往省略了过程,把开始与终结之间的荆棘路留给人们自己去冥思苦想,即便在科学辉煌之极的今天,它们依然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

圣奥古斯汀说:

毫无疑问,世界不是在某时创造,而是逐渐创造的。在某个时间发生的事,也可能早于它,或晚于它而发生。早于它的时间是过去,晚于它的时间是将来……然而世界是逐渐创造的,同时也创造了世界上的可变运动。

利希滕贝格说:

我们在自然界看见的不是字,而是字的开头字母,当我们随后想读时,却发现,新的所谓字又只不过是另外的开头字母。

歌德说:

如果要提到原始,就应说原始的话,那就是诗一般的语言。因为,归我们日常用语所有的是,经验、理智、判断,这些是不够的。当深入此荒芜的岩缝时,我首先羡慕诗人。

老子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古吠陀《创世颂》:

那时无所谓存在或不存在。

没有大气层,也没有上面的天空——

谁稳妥地坚守世界?谁保管它?

哪里是深渊?哪里是大海?

那时既无死亡,也无不朽,

昼与夜尚不分明。

无风,却散发着淳朴,

只有一个,没有别的。

黑暗笼罩着全世界,

无光的海洋在夜色中消失。

有东西隐藏在壳中,

这一个在灼热痛苦的力量中诞生,

由此产生了起源。

发现精子的萌芽就是爱,

智者出自内心冲动而探索,

发现存在之根为不存在。

用尺横向量此根,

下面是何物?上面是何物?

幼芽的基座为激动之力,

自我栽种在下,竭尽之力在上。

然而,谁能成功地探出,

谁可听说世界起源于何方?

众神来自世界的这边!

是谁说的?他们从哪里来?

亲手创造世界者,

从至高的天穹向它俯视,

他究竟造了它,还是没有造它?

他知道!——还是连他也不知?

《圣经·创世纪》:

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