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开始(4)
- 改变,直到这个世界为你让步
- 亦然
- 5004字
- 2016-09-28 17:19:52
此时,41岁的奥巴马仍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州参议员,一个得不到非洲裔群体支持的非洲裔政客,一个芝加哥权力核心的边缘人。在失败中,奥巴马抓住了一线生机。2002年秋,在州议会待了不到6年的奥巴马,找到该州新上任的参院民主党领袖E.琼斯,说服后者让他代表伊利诺伊州民主党竞选2004年的联邦参议员。这是个比他两年前落选的国会众议员席位更重要的位置,但琼斯看好奥巴马的潜力,愿意冒这个险。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打击党内其他参选人,为奥巴马赢得关键的竞选空间,还帮奥巴马组织了庞大的非洲裔支持队伍——这些条件都是奥巴马先前所没有的。
与此同时,奥巴马也不忘自我改造。他从2000年开始造访区内各个黑人教堂,学习黑人牧师讲话的节奏和夸赞的神态,几乎从不错过每个星期在黑人教堂发言的机会,不断强调自己对于基督教的信仰。每当有人质疑奥巴马真正的种族身份时,他就把自己的牧师、在当地非洲裔群体中拥有广泛影响力的杰里迈亚·赖特搬出来。果然,2004年联邦参议员选举中,赖特为他赢得了大量基础选民。此外,在长期的法律工作经历中,在酒吧里的扑克牌联谊中,奥巴马也得到了很多小镇律师的支持。而为了获得竞选经费,奥巴马一家甚至把公寓拿出去抵押了。最终,由于他的对手霍尔卷入家庭虐待,奥巴马以52.8%的支持率赢得了伊利诺伊州民主党联邦参议员候选人的资格。
此时在与共和党人的对决中,奥巴马已是胜券在握。早前的民调中,他以22点的优势领先其共和党对手、前电台非洲裔主播艾伦·凯耶斯。于是,他在2004年7月27日以一个候选联邦参议员的身份,应邀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奥巴马不负众望,一讲成名,3个月后,他以70∶27的高票当选为联邦参议员,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五位,同时又是第三位普选产生的非洲裔联邦参议员,也是目前国会中唯一一位非洲裔参议员。由此,奥巴马正式登上全国政治舞台。
总统梦
2005年1月4日,奥巴马宣誓就任联邦参议员,但他在国会100名参议员中排名仅第98位。他在伊利诺伊州家里曾开玩笑说,排名第98位的参议员意味着他唯一的任务是削铅笔。奥巴马当然不甘于此,他聘请成立了一组被广泛认可、高层次的顾问团,致力于超出新科参议员常规要求的广泛议题。奥巴马的英俊外表和温柔语调常常掩盖了表象下的执著雄心。或许人们从不怀疑他迟早会出人头地,但他崛起的速度还是令他们大吃一惊。
由于2004年7月波士顿那场著名演说的广泛影响,奥巴马来到首都华盛顿后,频频登上杂志封面,他早年的自传《父亲的梦想》有声版不久也赢得格莱美“最佳朗读专辑”奖。奥巴马趁热打铁,出版了自己的第二本著作《无畏的希望》,书名取自他波士顿演说的题目,也是牧师赖特一段布道的中心词。奥巴马在书中指出了所有总统候选人的通病:“一种无止尽的不安分;不能欣赏眼前事物的缺陷。”的确,奥巴马对于在国会山推动立法兴趣不大,他把大量精力花在为本党候选人竞选公职拉票上,以此换取后者对自己的支持。所以当他的新书出版后,媒体就有这样的副标题:“他会是2008年的总统候选人吗?”
谜底在2006年10月初步揭晓,那时奥巴马第一次说他已“考虑竞选总统的可能性”,而不是先前声明的要干完到2010年的参议员任期。民调机构随后把他的名字加入民主党的候选人调查名单。在2006年11月的第一次民调中,奥巴马以17%的支持率排名第二,而希拉里以28%的支持率名列第一。这时,在媒体的炒作下,不仅伊利诺伊州的一帮政客劝他参选,娱乐界众多明星包括奥普拉·温弗瑞、梅西·格雷、乔治·克鲁尼、哈莉·贝瑞和威尔·史密斯等,也纷纷表示愿意为奥巴马竞选充当帮手;硅谷的技术天才们则帮他设计了后来让多达150万人为他捐款的“散户”与“大户”结合的网上募捐系统。
2007年2月10日,在伊利诺伊州首府斯普林菲尔德,奥巴马终于宣布参选2008。他借用林肯1858年在此地著名演讲《分裂的房子》的寓意称:“我们能打造一个更有希望的美国。在林肯呼吁结束分裂、团结一致的老议会前,希望和梦想仍在延续。”
当奥巴马试图突破白人担当美国总统200多年的历史时,他首先在党内遭遇了挟前第一夫人气势与人脉汹汹而来的希拉里。在第一个初选州艾奥瓦,他幸运地拔得头筹,往后与希拉里互有胜负。不过,不像希拉里在竞选初期只赌大州,甚至以为在2月5日“超级星期二”之后可以结束竞选,庆祝胜利,奥巴马看得更为长远,提前预测到5月6日北卡罗来纳州的初选将给对手“决定性的一击”。而他在战术上坚持的是“不放弃任何一张代表票”,抢攻被对手忽略的小州和以党团会议举行预选的州。凭着信念与年轻的本钱,他马不停蹄,终于在经历26场辩论并耗费上亿美元竞选经费之后,以在总共56场预选中赢得33场,领先对手200多张宣誓代表票的优势击败后半程一直指望靠佛罗里达、密歇根两州重新计票及由超级代表投票挽回败局的希拉里,成为迄今美国“离总统宝座最近”的非洲裔候选人。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了这位黑人总统的演讲,这在世界上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他的曾经或许跟我们有着类似的经历,他的现在正经历着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他的未来也是受着全世界的瞩目。虽然我们和他的距离很遥远,但是你既然相信了奥巴马所创造的改变,就应该相信自己也可以改变,并且将会对这个世界有着莫大的益处。
对自己再次说声:“Yes,we can”。
改变一点点就是一个新世界
改变自己或许对于世界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可是对于你可就是你整个世界的内容。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有着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不和谐的一面,这样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大大小小的矛盾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总是想着要去改变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使之与自己步调一致,而不是想着从自己着手,改变自己。殊不知,要改变世界还得从自己开始。
萧伯纳说:“明智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而不明智的人只会坚持要世界适应自己。”
的确,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这样不明智的人。
“我要离婚”!一个中年男子对民政官员说。
“为什么”?官员开始了例行问话。
“我和妻子性格不一样,我急,她慢。我让她改,她却置之不理;我喜欢吃辣的,她却喜欢吃甜食,我让她改变口味,她反对。”
“我要辞职”!一名员工对老板说。
“为什么”?老板问。
“和我同一个宿舍的员工大多来自安徽,晚上他们都喜欢听黄梅戏,可我喜欢看功夫片,我让他们改,他们集体抗议。”
看!我们总是喜欢去改变别人,但是,这样的结局总是徒劳的。因此,明智的人总是喜欢先改变自己,这样改变过后我们就不必再继续过去纠结的生活,我们的世界也会变得很新奇。
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室里,英国圣公会主教的墓碑上写着这样的一段话:
“当我年轻自由的时候,我想像烟囱没有任何局限,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渐渐成熟明智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是不可能改变的,于是我将眼光放得短浅一些,那就只改变我的国家吧!
但是我的国家似乎也是我无法改变的。
当我到了迟暮之年,抱着最后一丝努力的希望,我决定只改变我的家庭、我亲近的人——但是,唉!他们根本不接受改变。
现在在我临终之际,我才突然意识到:如果起初我只改变自己,接着我就可以依次改变我的家人。然后,在他们的激发和鼓励下,我也许就能改变我的国家。再接下来,谁又知道呢,也许我连整个世界都可以改变。”
墓碑上的话是不是对你有点启发?主教的毕生虽然力图改变,可是没有成功,归结就在于是否肯改变自己。力图让别人改变则会遭到他人的抗拒,何不直接改变自己,从而慢慢地影响周围,再后来就是整个世界。
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儿子,一个卖伞,一个刷墙,这使老太太天天提心吊胆,闷闷不乐。因为天晴的时候她担心伞卖不出去,下雨的时候她又发愁无法刷墙。后来一个聪明人告诉她:“要换一个角度想一想,下雨的时候伞卖得多,天晴的时候墙刷得好,什么时候都不错。”老太太听后,天天笑逐颜开。聪明人的明智让人赞叹,那想法的小小改变却能换来如此之大的变化更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是啊,“改变”在现实中是多么重要啊。
再讲一个故事。一百多年前,美国曾掀起淘金浪潮,许许多多的人为使自己富裕起来,纷纷涌向淘金地;另有极少数的人不去淘金,他们为使淘金者快速到达目的地办起了客运公司,为使淘金者生活便利办起了百货公司、邮局、娱乐场。几年后当大部分蜂拥而去的淘金者依旧是穷人的时候,这极少数未随大溜的人却富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思想改变的结果,一个小小的改变却收获了大多数人所不能成就的财富,不得不说他们的自我改变给他们带来了丰富的收益。换一个角度想问题,以不同的方式去完成最后的目的。
大家看到了这些变化给人类带来了多少成功与奇迹,实际上世界就是因为你的一个小小的改变而愈加丰富多彩,因为不经意地改变,我们平凡的工作变得不再平庸,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充满了挑战与惊喜,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收获得不仅仅是工资、报酬,还有一份自信、快乐和愉悦的态度。
既然如此,那么现在的你就下定决心改变自己吧,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一句话来说:“变革能否产生效果,要看他接下来的权力基础构造。只有拥有更多在他与国会博弈时站在他这边的人,变革才会真正发生。”纵然我们不是奥巴马,不是美国总统,不是首席执行官,等等,但我们对待自己,就需要改变,为自己的梦想撑起一个支点。
柏年在美国的律师事务所刚开业时,连一台复印机都买不起。移民潮一浪接一浪涌进美国的沃土时,他接了许多移民的案子,常常深更半夜被唤到移民局的拘留所领人,还不时地在黑白两道间周旋。他开一辆掉了漆的轰达车,在小镇间奔波,兢兢业业地执业做律师。终于媳妇熬成了婆,扩大了办公室,又雇用了专职秘书、办案人员,气派地开起了“奔驰”,处处受到礼遇。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念之差,他将资产投资股票几乎尽亏。更不巧的是,岁末年初,移民法又被再次修改,职业移民名额削减,顿时门庭冷落。他想不到从辉煌到倒闭几乎一夜之间。
这时,他收到了一封信,是一位总裁写的:将公司30%的股权转让给他,并聘他为公司和其他两家分公司的终身法人代理。
他找上门去,总裁是个只有40岁开外的波兰裔。“还记得我吗?”总裁问。
他摇摇头,总裁微微一笑,从硕大的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块钱汇票,上面夹的名片,印着柏年律师的地址、电话。他实在想不起还有这一桩事情。
“10年前,在移民局里。”总裁开口了,“我在排队办工卡,排到我时,移民局快关门了。当时,工卡的申请费用涨了5块钱,移民局不收个人支票。我又没有多余的现金,那天拿不到工卡,雇主就会另雇他人了。这时,是你从身后递了5块钱上来,我要你留下地址,好把钱还给你,你就给了我这张名片。”
他也渐渐回忆起来了,但是仍将信将疑地问:“后来呢?”
“后来我就在这家公司,很快我就发明了两个专利。我到公司上班后的第一天就想把这张汇票寄出,但是一直没有。我单枪匹马来到美国闯天下,经历了许多冷遇和磨难。这5块钱改变了我对美国的态度,所以,我不能随随便便就寄出这张汇票。”
其实,不是5美金改变了两个人,而是这两个人的改变使得这5美金的价值,让它成为了一种意义。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要再围着原地打圈圈,还是冲出重围,改变自己,也让世界焕然一新吧!
二战胜利后的1945年,沃尔顿从军队复员,他在阿肯色州的新巷小镇租下一个店面,开始经营自己的第一家零售店。在50~60年代,沃尔顿把自己名下的ben franklin连锁分店拓展了15家,成为业绩最为突出的分店。
1962年,沃尔顿觉察到拆价百货商店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但ben franklin总部却否决了其关于投资拆价百货商店的建议。为了把握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沃尔顿决定背水一战,以全部财产做抵押获得银行贷款,终于在同年7月创办了第一家拆价百货商店——沃尔玛,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在这次历史转折中,首先企业家必须富有远见,能发现其他人忽视的商业机会。其次,企业家必须具备不断突破自我的创新精神。当时的沃尔顿,已经拥有15家ben franklin连锁分店,如果是常人很可能选择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但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不断突破自我,追求新的成功,尤其是在关键以全部财产做抵押去获得贷款,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终于使新事业得到顺利地开展。
这个世界变化太大,我们需要张开双臂,全身心地投入这一时代,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里,我们要加快速度前进。只有努力创新,才会有前途,墨守成规或一味模仿他人,到最后一定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