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推荐序二:卓正玫瑰

多年以后,手捧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儿科医生说:当我的孩子生病时》,我想我仍会想起第一次见到陈英的那个下午。那时的陈英,是广州一家公立三甲医院的儿科医生,在体制内有着稳定的工作;而卓正,那时刚刚在深圳敲定了第一家诊所的选址,正在装修之中。

呼吸着深圳湾畔湿润清新的空气,望着深圳街头行色匆匆、充满活力的人潮,我和陈英开始了愉快的交谈。第一次见面,我们的话题自然从公立医院的体制和医生的职业发展聊起。我们聊及公立体制对医生行医的束缚,陈英对此深有感触。在公立医院,每天接诊量很大,由于时间所限,诊断和开药基本上都很迅速,医生不能很好地跟踪随访。每天都碰到很多极为焦虑的家长,也碰到很多不具备简单护理常识的家长,但是,儿科医生的力量和时间有限,来不及深入地为家长们解释和宣教。

每每面对这样的情形,陈英都会觉得心有遗憾。如果有一个平台,能让有追求、有抱负的医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和机会与患者深入交流并诊断,让医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令医生和患者之间不再信息不对称,不再留有未尽之遗憾,那么便是陈英这样的医生所希冀的。

聊了一个多小时后,陈英当即做出了加入卓正的决定,“只要你们要,我就留下”。她的爽快令我感到相当惊喜,在我的印象中,公立医院的医生离开体制往往需要挣扎很久,大部分医生会关注职称、专业发展、医疗风险,甚至退休保障的问题。但陈英更关注的是卓正这样的平台能给她带来充分施展的自由。

当时的我没有给陈英担保承诺什么,只是指着尚未动工的几处地方,告诉她,这里未来将会是我们诊所的办公地点。而一个月后,陈英就把家搬来了深圳,成为卓正的第一位儿科医生。所谓由理解达成的信任,不需千言万语,不需白纸黑字,却有无限力量。

陈英曾经说:“来卓正以后,我感觉找到了理想中的医疗状态,医患和谐信任,只做纯粹的医生。”我想最主要是因为:第一,在卓正,医生与每个患者都有充分的沟通时间,彼此更容易产生信任,治疗的依从性更好;第二,因为公立医院繁重的临床工作,医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更新自己的知识,普遍重经验、轻循证,而卓正鼓励医生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国际最先进的医疗研究成果,坚定地支持循证医学的应用,并给医生提供各种海外培训学习的机会。

在卓正的陈英,是一名“完美主义者”,甚至是一个“工作狂”,也是在微博上有着十万粉丝的“意见领袖”。发现患儿家长有错误的育儿观念,她会“穷追不舍”,力求帮助家长扭转过来;她追求近乎百分之百的患者满意度;她每天早晨五六点钟起床,晚上十一二点睡觉,出诊之余还不停阅读文献、与家长互动,在微博上与网友们交流,答疑解惑,每天总是精力充沛。而作为《儿科医生说:当我的孩子生病时》这本书的作者,陈英更展现了体制外医生的风采,亲切、活泼、专业、深入,娓娓道来,举重若轻。

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在卓正这几年的诊疗经历和感悟,陈英写就了本书。近三年体制外自主执业的经历,使陈英的行医理念和行医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与公立医院的行医风格有了显著的差别。陈英希望把这些转变的意义展现出来,帮助家长们更新育儿护理及就医的观念、方式,让更多的家长、孩子受益。

陈英的文字毫不含糊、实操性强、掷地有声,这样的陈英,不仅是对自己的专业有着十足自信的资深医生,更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气的人。我相信,沉淀了她十多年行医经验和潜心思考的这本书,将会成为家长们了解常见儿科疾病和儿童保健问题的最佳读物。

卓正医疗CEO

王志远

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