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传播分享化

前几年看过一本叫《Facebook效应》的书,当时该书给笔者的总体印象,除了扎克伯格Facebook的惊人成长历程外,最深的就是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大“脸谱”库及其照片分享的神力。当然,今天的微信朋友圈这个国际社交新面孔,其分享效应比老扎氏的老“Face”有过之而无不及,至少在中国是这样的。

为什么人类在社交媒体上乐此不疲地爱分享?按《Facebook效应》的说法是:在物质时代,物质是分享一次少一份;而在信息或电子时代,信息是分享一次多一份,也就是越分享越多,所以人们才乐于分享。当然,以笔者看,人们爱分享还有“社交货币”的因素,分享信息的人,本身在分享中还会得到“收益”,这在后面的章节中会论及。既然有人在人性上已道出了人类乐于分享信息的本质,那么每一项商业活动的策源方,就应趋人性而动,让每一个信息、资讯或软文都定制为分享性的信息、资讯或软文。

有分享就有传播,要得到充分的传播,就得被充分地分享。这是移动自媒体时代传播的圣经,任何软文的创作、运作都必须以此为准绳。一篇不被分享的软文,就算是唐朝诗人张继再世,能写出如《枫桥夜泊》这样言简意赅、意境幽深的软文或软诗,要是不被人分享,也会在这个社交分享时代失去应有的营销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