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给孩子成长的空间(1)

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处于发育期,所以家长们都会对其精心关注和呵护,可是家长往往只注重对孩子身体上的呵护,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要。有些家长很少真正去理会孩子到底需要什么,而只是一味地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事。殊不知这种做法剥夺了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时间长了,孩子便慢慢地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依赖性强,缺乏自主能力。要想让孩子尽快成长起来,就要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甚至是适当的摔跤。

和孩子保持朋友一样的距离教育孩子时,很多父母都只是在扮演“父母”的角色,而没有真正走到孩子的世界中,想想孩子的感受。然而孩子渴望父母能像朋友一样和他们相处,他们需要得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父母应该把长久以来的角色转换一下,先和孩子做个朋友,之后再做父母,这样就会轻易知道孩子的想法。

有天晚上,爸爸帮敏敏辅导数学。有一道题爸爸讲了很长时间,敏敏却表现得有些心不在焉。本来脾气就急的爸爸顿时火冒三丈,让敏敏到房间去好好反省错误。敏敏知道是自己做得不对才惹爸爸生气了,于是低着头走进房间。可是爸爸越想越气,很想像以往那样冲进去狠狠打敏敏一顿。

过了好一会儿,爸爸才克制住打孩子的冲动。他推开敏敏的房门,看到敏敏正在小声哭。爸爸走过去,轻声对敏敏说:“心里难受了?刚才是爸爸态度不好,太不够朋友了,爸爸错了,以后爸爸一定不会大声吼你了,原谅我吧。”

敏敏抬起头,有些怀疑地盯着爸爸,见爸爸正在对她微笑,便大声哭了起来。爸爸拍拍女儿的肩头,敏敏边哭边对爸爸说:“是我不对,我应该认真听。”这是爸爸教育女儿以来头一次听女儿主动承认错误,他没想到一句温柔的话却胜过了打骂。

后来他们回到书桌旁,敏敏对爸爸说:“这道题让我仔细想一下,也许我能解决它。”果然,敏敏经过认真的思考,没一会儿就解开了这道难题。

从那以后,每次和孩子有分歧的时候,敏敏爸爸都会放下架子,以朋友的口气和孩子商量问题。在这种类似朋友间交谈的气氛中,敏敏变得和爸爸无话不说。他们一起唱歌,一起跑步,一起看书,而且每看完一本书还会交流一下心得。

这位父亲改变了教育方式,用和孩子做朋友的方式,很快就抓住了孩子的心,在以后的生活中和孩子相处得其乐融融。这位父亲的做法是值得父母们借鉴的。

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对孩子来说很重要。几乎每个感觉和孩子相处愉快的父母也都是因为他们愿意放下父母的架子,像朋友一样和孩子相处、玩耍、尊重孩子。在父母和孩子相处时,不要总以父母的角色出现,你完全可以和孩子平等地交谈、平等地沟通,而不是谁必须服从谁。

一位心理学教授在准备一篇“怎样才能做好孩子的父母”的论文。可是他突然发现,虽然自己是教心理学的,却从来没有研究过自己孩子的心理,这篇论文自然也无从下手。后来,教授决定用一天时间单独和儿子到海边去玩。他们一起玩排球、冲浪……总之,一切在海边可以玩的他们都玩了。一天很快过去了,教授和儿子都累了,可是他们都感觉十分快乐。

在回家的途中,儿子突然对教授说:“爸爸,我们在一起玩得很高兴是吗?从现在开始,你希望我做的每件事,我都会考虑去做。”

想要和孩子保持一种朋友的关系,就需要我们放下父母的架子,这样才能让孩子愿意亲近父母,孩子也才会很自然地考虑按照父母的意思去做一些事。

当然和孩子保持像朋友一样的关系并不是让父母放下所有的权威,因为这样有可能会让孩子不尊重父母。可以说,完全和孩子做朋友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因为孩子的思维毕竟和成人不同。父母和孩子间的“友情”主要是体现在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和平等上,只要能够多听听孩子的意见,了解孩子的想法,而不是放任、溺爱孩子,父母与孩子之间便可以像朋友那样相处。

有些父母在高兴的时候对孩子又搂又亲,而在孩子做错事或自己不高兴的时候,则开始对孩子严厉地教训,父母与孩子之间完全不存在平等和尊重。这样的父母教出来的孩子往往会变得越来越不听话,因为父母随性的做法是对孩子的不尊重,感受不到尊重的孩子自然很难按照父母的意思做事。父母只有和孩子保持朋友一样的距离,耐心、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孩子,才能使孩子在感受到父母的威严的同时也感觉到与父母的亲密关系。

有空间,孩子才能成熟现在有很多孩子被要求在成人规定的模式中成长,他们被圈在父母所规定的范围内活动,没有一点自主发挥的余地。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有自由成长的空间,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一点点变得成熟起来。

彤彤刚上小学五年级,他不仅不爱学习课外知识,连上课的时候,都会悄悄地在桌子底下摆弄游戏机之类的东西。老师发现后,便给彤彤家打了电话。

当天,彤彤有些担惊受怕地回家了。没想到,这次爸爸并没有责怪他,只是对他说:“爸爸相信你下次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因为爸爸觉得有些成人还会不分场合地玩游戏机,更何况还是个小孩子的彤彤,所以,爸爸并没有强制彤彤不去玩游戏机。

结果这一句简单的话比大声责怪起到了更好的作用,彤彤开始认真地反省自己的错误,从此以后真的没再犯过类似的错误。因为彤彤每当上课想拿起游戏机的时候,总会想起爸爸的信任,于是开始认真听课。

彤彤爸爸发现了彤彤的改变后,才意识到自己只是改变了教育彤彤的方法,给他时间和空间让他自己去反省错误,彤彤就变得懂事多了。后来每次彤彤遭遇失败或犯了什么错误的时候,爸爸总是用鼓励性的语言去赞美他,给他信任和空间,让他自己去想明白一些问题,而且告诉彤彤妈妈也要这样做。

有一次,彤彤爸爸问彤彤有没有什么对父母不满的地方,彤彤说:“当然没有,别的同学的爸爸妈妈都没有你们这么信任孩子,只会骂他们,而我犯错误的时候根本不必担心挨骂或挨罚。”

孩子能表达出来的也许只有父母的“优惠”政策,但这其中却包含着父母为教育孩子所下的工夫。父母这样做不是不管孩子,而是给他空间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或错误,引导而不是强制他们改正。这样的父母明白,要想纠正孩子的过失,就不应因为某事而训斥他们。即使他们没有达到父母所预期的要求,也要信任他们能做好,因为孩子只有在父母的信任中才能成长起来。

让孩子有自由活动的空间

小豪是个帅气的小男生,为了让小豪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弄得脏兮兮的,妈妈便限制小豪的活动。在家的时候,妈妈不让小豪玩激烈的游戏,而只是让他摆积木、看电视或玩车模,小豪还被限制不能爬上爬下。在公园的时候,他只能乖乖地牵着父母的手,而不能在儿童游乐园自由活动,顶多只能坐安全的电动火车,至于和一些淘气的小男孩摸爬滚打的游戏更是不能玩。

有一次大雨过后,虽然雨还没有完全停,但邻居的孩子都迫不及待地地跑到外面去蹚水玩。小豪看到他们玩得那么开心,也很想去,于是鼓起勇气向妈妈提出了要出去玩的要求。可是妈妈一把抓住他说:“你不能去,雨还没停,你这样出去会生病的,而且雨水不干净。”可怜的小豪就像只被捆住手脚的小猫一样站在窗前看着其他小朋友尽情地玩耍。

小豪就像父母养在家中的一个小宠物,长得白白胖胖的很可爱,但是因为缺少了活动空间,体质比同龄孩子差得多,又因为缺乏和同龄人的交流,十几岁的男孩看上去竟像六七岁的孩子一样羞怯,完全没有一点男孩的调皮劲儿。

孩子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高峰期,此时的他们需要的不仅是全面的营养,还有充足的活动空间。自由的活动空间不仅有利于他们身体的成长,同时也利于孩子心理的成长。在家长的束缚下,孩子很难形成自主意识,而这不利于他们成长。父母若是给孩子自由的活动空间,他们则会在与其他孩子玩耍的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合作等,而这些能力正是一个孩子成熟与否的标志。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相信孩子做每件事时自有他们的理由。有时父母只需要对孩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信任他们的能力远比束缚他们的行为好得多,给他们一些信任和空间,他们能成长得更快。

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为了不让孩子走弯路,很多父母理所当然地替孩子做这做那,并且乐此不疲。可是孩子此时成了旁观者,因为他们无事可做而只能旁观。长此以往,孩子会对本来感兴趣的事失去兴趣,甚至以后在做每件事的时候,都不再愿意自己做主,而是过分依赖父母。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很难有大的发展,因为他们从小就不是自己的主人。

晨晨的爸爸喜欢在家中来客人的时候让晨晨露一手——表演说故事的本领。之所以称为本领,是因为晨晨除了可以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之外,还会自己编故事,而且每个故事的结局都有好几种。可是晨晨还小,一看到不熟悉的人就会感觉紧张,而一紧张就难免有忘词的时候。这时爸爸表现得比晨晨还着急,总在边上提醒他。时间一长,晨晨不再自己费脑筋想了,因为他知道,反正爸爸在身边,他自然会给自己提醒。后来晨晨讲的故事也就没有新意了。

事实上,孩子都非常聪明,只要父母给他足够的思索时间,他往往会迸发出很多让成人意外的奇思妙想。可是有些家长不明白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规律,总喜欢按照自己的模式去塑造孩子,不是盲目地培养孩子,便是不顾他们自身的爱好,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法,让孩子没有自主思考的空间,更谈不上为自己做主。

有许多这样的父母,孩子刚入学的时候,因为孩子动作慢,便为他们收拾书包;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便为他们找些“有兴趣”的补习班。他们为孩子做这做那,却忽视了孩子到底想做什么。他们往往把自己当成了“主角”,而把孩子变成了“配角”。正是他们喧宾夺主的做法,让孩子变得要么过于依赖别人,要么叛逆,要么没有生存的能力。其实孩子多走一些弯路未必是坏事,让他们自己获得经验比父母的说教要强上许多倍。

如果父母仅因为害怕孩子“摔跤”就剥夺了他自己做主的机会,那么他将很难学会生存,因为失败正好可以使孩子累积一些生活经验,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意志。可以这样说,假如父母不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不把自己的观点当成孩子的观点,分析孩子的潜力和优势,并向他们提出建议,这样做会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孩子其实很敏感,他们讨厌父母的强势安排,想过属于自己的人生。所以只要不做出轨的事,父母不妨放手让他们自己做决定,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乐观自主的精神,使他们更快地成长。当然,在非常关键的时候,父母也要适当地帮助他们。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日本著名教育学家木村久一曾经说过:“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能够顺利发展,孩子就会成为天才。”遗憾的是,许多家长并不明白这一点,他们往往忽视了对孩子兴趣的培养,而把自己的兴趣当成孩子的兴趣去培养,结果很多孩子的兴趣在萌芽时就被无情地扼杀了。

有些父母在潜意识中把孩子作为光宗耀祖的工具或是私有财产,习惯性地支配他们的生活,即使在孩子有独立意识的时候,父母仍然不放手让他们自己做决定,而是为他们决定一切。还有许多父母把孩子当做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要求他们为自己争面子,所以就一味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头上。殊不知,这种包办行为是对孩子心灵上的摧残。

看到楠楠的许多同学都报了兴趣班,再加上妈妈小时候喜欢美术,又觉得画画比较文静,楠楠妈妈没有征求楠楠的意见就给她报了画画班,而楠楠喜欢的其实是音乐班,她觉得和小朋友在一起唱唱跳跳的很好玩。楠楠对画画的悟性不高,所以学画画后,她总是做不好老师所布置的作业,还总是不停地问妈妈:房子要怎么画、马路应该是什么颜色的……这时妈妈总会告诉楠楠,有时见楠楠画得慢了,甚至还会帮她画上几笔。每次楠楠爸爸见楠楠妈妈这样都会说:“你要让孩子自己想一下,让她自己画才对。”可是楠楠妈妈对此却颇不以为然,她总是回答:“我在帮孩子,这对她有好处。”

父母往往觉得自己小的时候没有条件学习才艺,现在条件好了,一定要让孩子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心愿,所以天天逼着孩子去学习一些他们并不感兴趣的东西。甚至还有一些父母经常否定孩子的爱好,而把自己的爱好强加给孩子。这不仅让父母感到辛苦、劳累,也让小小年纪的孩子苦不堪言。

乐乐和楠楠的情况相似。乐乐是个读三年级的学生,非常喜欢弹琴,而且小小年纪就可以作简单的曲子。这本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是乐乐的父亲却不允许她学琴,非让她学画画不可。当音乐老师开导乐乐的父亲,建议他尊重女儿的兴趣和爱好时,他满不在乎地说:“什么兴趣、爱好,乐乐还这么小,她懂什么?我叫她学什么就学什么!只要刻苦训练,做什么都可以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