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2)
- 教育孩子要懂心理学第二版
- 墨墨
- 4790字
- 2015-12-28 12:17:26
“唔,我儿子怒气冲冲地上楼去了自己的房间,锁上门,不肯下来吃晚饭。”
“那么你感觉如何呢?”朋友问。
“糟透了,整个晚上都被毁掉了,每个人都很烦躁,气氛很压抑,我觉得很内疚,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觉得你儿子会怎么想?”朋友又问。
“可能很生我的气吧,害怕老师、沮丧、无望、心烦、无法集中精神。我对他没什么帮助,但是当他抱怨而不愿意负责任时,我就受不了。”
其实,约翰的妈妈只要同情她的儿子,承认他的困境,她就可以说:“唔,你担心明天早上之前写不完一首诗和一篇短文,怪不得你觉得着急呢。”但是,家长没有养成向孩子敞开心扉的习惯,孩子遇到困难时通常会生气,然后把他们的困境迁怒于他人,而这常常激怒父母,然后父母就责怪孩子,说一些事后会后悔的话,可是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既然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很难,那么如果父母能够学会把握在他们愤怒的外表下所隐藏的担心、失望和无助,对稳定他们的情绪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只有当孩子的心情平静时,他们才能正确地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举动。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的言行和态度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孩子出了问题时,一定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妄想通过说教、批评来解决问题,效果自然不会好。要想和孩子沟通,需要家长学习用关心的方式跟孩子交谈。
先听听孩子怎么说
聪明的父母与其做一个高明的说教者,不如做一个高明的倾听者。善于倾听的父母会使孩子从小学会以平等和尊重的心态与人交往,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从而有利于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这样,当你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仍然会习惯地俯下身来,像小时候你对他那样,听你说话,跟你谈心。那时,年迈的你会从内心里感到宽慰和满足。
抽出时间来倾听孩子
孩子很喜欢与自己的父母说话,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和父母是最亲近的人,在一起应该是最无拘无束的。孩子有高兴的事,首先想到的是告诉父母,与父母分享快乐;如果有烦恼的事,也很想得到父母的开导。如果父母能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的情绪,耐心地倾听孩子说话,特别是情感上的倾诉,就会与孩子贴得更近,这样不但能及时分享孩子成功的快乐,同时也能帮助孩子排忧解难,消除孩子精神方面的“包袱”和情绪上的“垃圾”。更重要的是,还能使孩子及时获得心理上的调整,以便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生活中。
有一天高阳放学回家后就喊:“我恨老师!我再也不到学校去了!”
听到孩子这么说,妈妈本想严厉地批评他。但是,妈妈没有那样做,她要看看下一步会发生什么。高阳显得很愤怒,蜷缩在她身边,把头枕在她的膝盖上,伤心地哭了,他说:“妈妈,今天老师布置了一道题,我做错了其中一步,老师指了出来,引起同学们哄堂大笑,我难堪极了!”
妈妈用手搂着他,他沉默了几分钟,然后平静地说:“我要和李东他们踢球去了。谢谢妈妈!”
学会倾听孩子讲话,就能充分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从而更多地获得和孩子交流的机会,并且使孩子觉得你很在意、尊重他。这样你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就会变得更亲近。
倾听是改善亲子关系的一剂良药
父母如果长期与孩子沟通不够,就会使孩子的内心世界慢慢地封闭起来,孩子的性格也会变得内向,与父母产生距离感,从此有话不愿意对父母说。倾听孩子的谈话其实能获得很多乐趣,童言无忌,他们说的话很多都是内心世界的反应,倾听他们说话能使自己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从而更加了解孩子的思想。
身为独子的小伟就读初中二年级,父母都是高薪阶层,父母为了让他拥有最好的物质生活,每天都忙着应酬、工作,没时间陪小伟,有时根本见不到面。有一天,父母接到老师的通知,小伟逃学去网吧,甚至已开始抽烟。父母得知后相当气愤,当场就给了小伟一巴掌,怒斥:“你为什么这么不成器?为什么让我丢脸?”小伟则大吼:“我根本就只是你们安排的棋子,没有一点自我决定的空间。”后来通过专业心理医生的协助,小伟的双亲才理解自己原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忘记了孩子需要的是有人能听他讲自己的见闻和心事。现在小伟的父母也决定了,不管再忙,每天都要抽出一点时间关心小伟,并倾听他的心事与意见,亲子关系已经比以往好很多了。
倾听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下面给出几条倾听的技巧,希望能对父母们在和孩子交流时起到作用。
(1)一定要与孩子平视,不可居高临下。
(2)身体要稍稍向前倾,这是表示有兴趣的姿势。
(3)不要存在“阻碍”。如用手捂着嘴巴,两手抱着胳膊或翻看书本,这些举动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障碍。
(4)用眼睛“听”。要睁大眼睛看着说话的孩子,很自然地用眼睛来表达你的愉悦。
方法二:对倾听充满兴趣
讲话中最扫兴的是听到对方说:“我早就知道了。”如果家长这样说,就是对孩子缺少尊重。孩子才说两句,大人就不耐烦地说:“知道了,别烦我!”于是,孩子十分扫兴。家长关心孩子不应只是关心他的冷暖、吃住,还要关心他感兴趣的事。对孩子关心的话题产生兴趣,你同孩子谈话的兴趣便也具备了。
方法三:让孩子感受你专心倾听的态度
送给孩子最好的赞美,是让孩子知道他所说的每一句话你都认真听了。
(1)使用表情变化来传达。比如保持微笑,并常常做出吃惊的样子,用大人的话是“大惊小怪”,孩子希望看到大人对自己所说的事情表现出吃惊的表情,能把大人吓住,说明自己很有本事。
(2)语言表达。在倾听孩子谈话的过程中用诸如“太好了!”“真是这样吗?”“我跟你想的一样。”“你的想法太好了,继续说!”“我简直不敢相信!”等话语来表示你的兴趣。
不论孩子的话题多么简单,如果你努力表现出感兴趣的神态,那么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如果你总是沉着脸,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就会令孩子十分失望。慢慢地,他也会养成对什么事都不关心的毛病。那些在课堂上发呆、不爱发言的孩子可能在幼年就缺少好的听众。孩子从小没有感受过自己语言的魅力,必定会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失去应有的信心。不拿分数衡量孩子
现在的孩子功课越来越繁重,考试压力越来越大。考试的可怕之处是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做完老师指定的部分才能得高分,这对孩子而言是被动的。更可怕的是,父母和孩子完全被功课的分数所左右,成为分数的奴隶。功课越重,孩子的自发性越容易被剥夺,像个可怜的任人摆布的木偶,这一点很危险。父母必须明白的是,分数的高低不等于教育的成功或失败。父母也必须明白,功课并不等同于教育,不要以为努力督促子女学习便完成了家庭教育的责任,分数是死板学习的反映,假如父母不在孩子功课之余加上自己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就不是全面的。
刘海青的女儿是名小学生,这次考试不太理想,分数很差,但这次刘海青没有过多地去批评她,而是鼓励、表扬她,并且帮助她分析原因,让她在学习上建立自信心。因为她在去年也有一次没考好,当时刘海青很生气,那次虽然没打她,但是刘海青通过语言和行为伤了她的自尊心,导致孩子对自己没有信心,自此。刘海青的女儿就在学习上对父母只报喜不报忧,也不愿意与父母交流,当刘海青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就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教育态度。通过一年时间的努力,由于刘海青态度的转变,他的女儿在各方面都有了进步。
父母们要记住的是,读书是为了孩子的将来,而不是为了炫耀什么。一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顺理成章地以为子女必须也接受与自己相等的教育才能有成就,有些父母以子女考进名校为荣,有些本身无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子女都能青出于蓝,以为只有有好的学习成绩才能做个出色的人。有些父母看重成绩到了极端的地步,为了让孩子的作业得到高分,子女不会做的功课干脆亲自帮忙。这种做法很值得商榷,因为这样做不但会使儿童养成的依赖心理,也取代了老师的职责。
小珏属于那种“粗枝大叶”的孩子,学习成绩虽然在班级名列前茅,但常常因为一些小错误影响了应有的水平。面对就要迎接中考的女儿,母亲忧心忡忡:孩子怎样才能成功“闯关”啊?为了激励女儿,母亲主动提出:“认真学习,考上一所好学校,妈妈暑假就带你去欧洲旅游。”
女儿最向往的地方就是欧洲,因为那里是她最崇拜的几个足球明星的故乡。尽管母亲心里不是十分有把握自己有没有足够的时间带女儿出游,但她还是做出了承诺。
中考冲刺的那段时间里,女儿各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粗心大意的毛病也改了不少,最后她轻松地闯过了中考这一关,被一所理想的学校录取了。为了兑现诺言,母亲为女儿和自己办理了护照,为出境游做准备,但是,终因自己腾不出假期,陪女儿游欧洲的承诺泡了汤,变成了女儿口中的“空头支票”。
尽管最后母亲得到了女儿的谅解,但是女儿一定从母亲说出承诺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期盼着这个诺言能够成为现实。母亲不知道女儿的内心深处是怎么想的,而且担心这个没有兑现的诺言会不会让女儿长久地耿耿于怀,会不会颠覆女儿对母亲所有的信任和尊敬?
可以看出,没有兑现的奖励别说孩子,就是父母自己都忧心忡忡。特别要强调的是,家长应该避免使用物质或金钱鼓励孩子提高分数。撇开未兑现不谈,就是遵守了承诺,这样做也会摧毁孩子建立起来的为理想、为事业而努力学好知识的意志,还会导致孩子“只为金钱和物质”的学习目的。总之,家长要随时端正孩子的学习动机,增强其学习欲望,让孩子从中得到乐趣而喜爱学习,感到自己是知识的主人,而不让成绩左右自己的情绪。
父母应该看到,其实大多数孩子对学习和成绩相当重视,也很努力,他们怕失败,更怕失败所带来的责骂与鄙视。因此,他们会拟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也具有竞争和不肯认输的心理,对学习能自我评价,也会考虑学习方法。总之,他们对自己的成绩会付出努力。
父母应该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加以肯定,不要只看成绩的高低而强行压迫,应该注意孩子是否以安定的心情不怕挫折地推进学习计划,这才是最重要的。
1。不要过分看重分数给孩子造成的后果
(1)过于看重分数会让孩子惧怕考试。有的孩子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一临近考试就紧张,担心考不好。越害怕越容易出错,也就越考不好。而父母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一味地在考前给孩子施加压力,造成孩子心理上的恶性循环,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2)过于看重分数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考出好成绩的愿望。成绩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时如果父母只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不问青红皂白地责罚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2。正确对待孩子的分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每个孩子都有不足之处,当孩子在考试中没有得到预期的好成绩时,他已经非常难过了。这时候父母就不要再刺激孩子,而应该帮助他一起寻找原因,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让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同时也要不忘记对孩子说“下次努力”,使孩子把目光转向下一次机会。
3。分数固然重要,但是分数不能决定孩子的一切
父母引导与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应尽的义务。但除此之外,父母也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教育孩子怎么做人,关心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关注他们的意志品质、道德情操的发展以及心理的健康。因为除了分数,孩子的品德修养、性情习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未来的社会越来越需要有能力的人才,父母一定要注重全面培养孩子的能力。
肯向孩子学习
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现在一样,孩子们走在了父母前面,父母不再对知识掌有主导权,反而是孩子每天都给父母带来新的知识。作为父母,你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现代教育是两代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过程。由此,向孩子学习是父母们不甘落伍的写照,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不仅能够填平两代人之间的鸿沟,而且父母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也能为自己建立一座人格丰碑。
如今,大众传媒改变了孩子的成长环境,并且给他们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途径,加上多种社会文化传递方式并存,使孩子们的知识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他们更关注自我发展,与人相处更注重原则,认识的广度越来越大,面对新环境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成年人必须向孩子学习。
在一个暴风雨之后的早晨,中年男子沿着海边走,他发现昨夜有许多小鱼被海水冲到了沙滩上,中年男子想,太阳一晒,这些鱼都会死掉的,就叹息一声继续朝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