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给杨之华的信

(1929年7月15日)

之华:

临走的时候1929年7月,瞿秋白由苏联莫斯科赴德国法兰克福参加国际反帝同盟大会。,极想你能送我一站,你竟徘徊着。

海风是如此的飘漾,晴明的天日照着我俩的离怀。相思的滋味又上心头,六年以来,这是第几次呢?空阔的天穹和碧落的海光,令人深深的了解那“天涯”的意义。海鸥绕着桅樯,像是依恋不舍,其实双双栖宿的海鸥,有着自由的两翅,还羡慕人间的鞅掌。我俩只是少健康,否则如今正是好时光,像海鸥样的自由,像海天般的空旷,正好准备着我俩的力量,携手上沙场。之华,我梦里也不能离你的印象。

独伊想起我吗?你一定要将地名留下,我在回来之时,要去看她一趟。下年她要能换一个学校,一定是更好了。

你去那里指杨之华由苏联莫斯科去海参崴参加在1929年8月召开的太平洋劳动大会。,尽心的准备着工作,见着娘家的人这里指参加在海参崴召开的太平洋劳动大会的中国工人代表。,多么好的机会。我追着就来,一定是可以同着回来,不像现在这样寂寞。你的病怎样?我只是牵记着。

可惜,这次不能写信,你不能写信在海参崴召开的这次太平洋劳动大会规定,为保证安全起见,各国代表不许同外界通讯。。我要你弄一本小书,将你要写的话,写在书上,等我回来看!好不好?

秋白

七月十五日


【品读】

1929年7月,瞿秋白从莫斯科启程去德国,出席在法兰克福召开的国际反帝同盟大会。当时,妻子杨之华也在莫斯科,正准备前往海参崴参加在8月召开的太平洋劳动大会。这是瞿秋白离开莫斯科后在海船上写给杨之华的信。

他用轻柔而又不失深沉的笔调,描述了自己对妻子和女儿的无比眷念。对于这个小“独伊”,瞿秋白格外关爱。他在多封信中都念念不忘。瞿秋白两次婚姻,都没有儿女。瞿独伊不是他亲生的,但他对这个女孩的感情,远远超过了亲生父亲。杨之华和前夫离婚后,因遭到沈家的反对,女儿带不出来,孤零零地留在乡下。年幼的孩子非常想念妈妈,沈家的人冷酷地欺骗她“你妈妈死了”。然而,妈妈更惦记着孩子。每每想起孩子的起居饮食、身体状况,尤其是在沈家受到冷落又没有妈妈的怀抱可以依偎时,杨之华的心都碎了。瞿秋白善解人意,他不断地安慰妻子,主动帮助她抽空回乡下看孩子。

1925年春的一天,杨之华独自来到沈家,沈家的人不仅不让她接孩子,连见都不让见。大姨太太见状不忍心,悄悄地帮助她和孩子相聚。孩子认出了妈妈,但又说妈妈已经死了。杨之华拭着眼泪离去。回到上海,她心情更加难受。细心的瞿秋白立即体察到此行不顺利,便安慰她,还给她讲了《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他说:“你过去在婚姻上所遭到的不幸,一时不陪同孩子团聚,这一点和安娜·卡列尼娜相同。但是,你和安娜·卡列尼娜所处的时代完全不同了,你一定会得到幸福,也一定能得到孩子,并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不久,瞿秋白又写了一首长诗给她,痛斥了黑暗的旧社会,并表示:孩子有着光明的前途,我一定要保护她,一定会比她亲生父亲更负责任地培养她,教育她,使她将来在社会上发挥自己的力量。后来,瞿秋白和杨之华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领到了自己的身边。

在新的家庭里,小独伊生活得非常幸福。瞿秋白对她视若掌上明珠,倾注了大量的爱。他经常去幼儿园接送孩子,回到家里,不管多忙,总要抽一点时间手把手地教孩子写字,画画。孩子获得了新生,瞿秋白欣喜地把这看做他和杨之华“赤爱的新的结晶”。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小小的蓓蕾,

含孕着几多生命。

陈旧的死灰,

几乎不掩没光明。

看那沙场的血花灿烂,

经过风暴之后的再生。

谁道是无意中的赤化?

却是爱的新结晶。

可见他对女儿深深的爱。从信中可以看出,瞿秋白不仅多才多艺,而且感情细腻丰富。这封寄自海船上的信写得情景交融,委婉动人,信中瞿秋白把自己和妻子比作大海上自由飞翔、双双栖宿的海鸥,用散文诗一般的优美笔调,抒写了对爱人的思念。一句“准备着我俩的力量,携手上沙场”,表达了这对革命爱侣追求事业和为理想献身的高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