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作者序 你眼中的世界,其实是内在信念的投射
- 一切都是心理学信念力
- 魏棻卿
- 1366字
- 2015-11-13 14:56:17
人不是受事情的困扰,
而是受到他们对这些事情看法的困扰。
——古希腊哲学家 艾彼科蒂塔斯(Epictetus) 活着,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拜医疗科技所赐,现代人的平均寿命比起半个世纪前,少说增加一二十个年头,换算成天数,等于多活了三千多到七千多个日子。这意味着什么?这代表身为现代人的你,必须面对并处理的人生议题,不仅比较复杂,量也远比以往来得多。
这些议题几乎都伴随着受苦感受,所以常被冠上“苦难”这个词。
然而,你可曾想过,横亘眼前的苦难,哪些是必须亲身经历才能体悟?哪些又是自找的?以个人生命经验来说,我认为人生当中,大约有百分之八十的苦难是自找的,只有百分之二十是出于必然,想躲也躲不掉的。
生命中,“自讨苦吃”的情况愈少发生,生存能量就愈不会被虚耗,也才能有精力造就自己,活出理想中的人生版本。
但要怎么减少自讨苦吃呢?关键就是要透过当下的觉察,改变脑子里的认知。
话说,有一位老爷爷经常逢人就抱怨儿子很不孝,理由是,儿子日前为他安装的那台电视,竟然被限制只能看一个节目,让他百无聊赖。邻居心想,当今哪有什么电视机只能看到一个频道,而且还只有一个节目,亲自到老爷爷家中一探究竟,才发现原来老爷爷口中的电视机,其实是一个鱼缸,单一节目所指的,就是一只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
这故事听来有点夸张,在脑部认知功能逐渐退化的老人家身上,却很有可能发生。举这个例子主要是想突显,认知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因为认知会慢慢发展出信念,左右着你的真实命运。
关于这一点,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埃利斯(Albert Ellis)曾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了所谓的“A─B─C”理论,A是诱发事件、B是信念、C是情绪和行为结果,三者的关联性如下:
A(诱发事件)←B(信念)→C(情绪和行为结果)
注意到了吗?上述的两个箭头,都是以B(信念)为出发点,分别指向A和C,这个意思就是说,是内在信念影响我们对外在事件的看法,也是内在信念主导我们对事件的感受和反应。如何破解呢?一样得从信念下手,驳斥原来的非理性信念,改用理性信念来看待事件和决定反应,自然能改写结局。
所谓的“非理性信念”,根据埃利斯的说法,包含了需要被赞赏(意指无论做什么都必须得到肯定)、过高的自我期许、坏人需受到责备、事情不如己意时会面临灾难、对不愉快的后果不必负责(意指把责任归给外在环境)、时常心存忧虑、选择逃避问题、过去决定现在(意指活在过去,忽略当下的努力)、完美主义倾向、依赖能力好的人、过分关切他人的问题(意指把他人责任都往身上扛)。
古希腊哲学家艾彼科蒂塔斯(Epictetus)曾说:“人不是受事情的困扰,而是受到他们对这些事情看法的困扰。”充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非理性信念,绝对要比上述来得更多,也很难逐一去修正,这时,就要肯定真实苦难的意义了。
文章一开始,我们曾经提到,苦难有两种:一种是自找的,另一种是必然的。后者是属于“有意义的受苦”,非但不能逃避,还要学习去承担,因为这一类的苦难,如同黎巴嫩诗人卡里·纪伯伦所形容,是用来“突破那封闭你灵性的壳”,封闭我们灵性的那个外壳,正是诸多的非理性信念。
破坏,是为了建设。真实的苦难,就是上帝用来搞破坏的利器,目的在于推翻你的非理性信念,让埋藏的灵性种子得以突破外壳,开枝散叶。当眼光被彻底翻新和提升时,便能打造出一个全新且让你真心热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