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职业素养概述

一、素养

素养是一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知识及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反映,包括个体的素质和修养两方面内容。素质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与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活动是在遗传素质与环境教育相结合中发展起来的,而环境教育的内容、过程和水平就是一个人身心各方面的培育及提高过程,也就是修养的内容。

(一)素质

人的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质,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各门学科对素质的解释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素质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实际作基础,以其自然属性为基本前提。也就是说,个体生理的、心理的成熟水平的不同决定着个体素质的差异。素质是心理活动发展的前提,离开这个物质基础谈不上心理发展。

素质可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行为素质。

生理素质是身体的健康程度。身体健康有先天的遗传,也有后天的锻炼。所以,生理素质是个体的身体健康程度及其能够调动身体各部分功能的意识、能力和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心理素质涵盖的范围比较大,可分为思想品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心理品质等几个部分。思想品质就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品质就是像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这样的情操。道德品质包括职业道德、伦理道德和社会公德等内容。心理品质就是指心态是否健康,心理承受能力如何,感情动机怎么样。良好的心理品质就是要有积极的动机、情感、意志,要有一个健康向上的心态与性格。

文化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也是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包括文化知识修养、专业能力和文化品质。

行为素质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品质、能力和方式,可分为能力品质和方式品质。能力品质就是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式品质,就是个体除了具备能力外,其生活态度如何、生活方式怎样。

1. 个体素质特征

(1)遗传性与习得性。人的先天素质主要通过遗传获得,故具有遗传性。这种先天素质成为后天素质提高的条件与基础,但就总体而言,人的素质主要不是由先天素质提供的,而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后天自身的努力而获得的。孔子早就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即是说,人们之间的先天素质相差不大,后天素质表现之所以相差甚远,取决于环境与教育的影响及个体主观努力的程度。

(2)稳定性与可塑性。人的素质是个体以某种机能系统或结构形式固定下来的东西,在各种活动中经常而稳定地表现出来。一般说,只有那些经常而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品质,才能构成素质,而那些不稳定的、只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才偶有表现的品质,不能称为素质。但这并不意味着素质本身是恒定不变的,素质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人的素质可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尤其是通过个体的努力而加以改变。随着环境与教育影响力的增强,随着个体主观努力程度的提高,其素质水平必然会相应地得到提高。

(3)潜在性与表现性。人的素质是个体内化了的具有深层意蕴的品质特征,是蕴藏在人自身的尚需开发出来的身心潜能,并可通过人的言行举止得到外在的表现。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素质具有潜在性。与此同时,个体的行为表现是素质的综合反映,即是说,人的素质水平的外现是一种综合效应。任何优良素质的表现,都是人的德性与智能等多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仅仅凭某一方面的素质,往往很难有优良的行为表现。

(4)个体性与群体性。素质具有个体性,每个人都有自身独特的素质结构。然而,素质不仅表现为个体性,而且表现为群体性,即表现为各类群体中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某些共同的基本素质。个体素质与群体素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个体素质是群体素质的“细胞”,若没有高素质的个体,就不可能有高素质的群体;群体素质是个体素质提高的“土壤”,个体素质的提高,会受到群体素质的积极影响。

(5)历史性与继承性。人的素质是人类进化、社会文化进步的产物。“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又给历史以巨大的影响”。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中。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及人自身的实践,无不具有历史传承的特征。同时,人的素质的发展又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与时俱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

2. 个体素质形成的因素

(1)生理因素。生理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发育过程、疾病和药物对生物个体的影响等。

遗传素质指的是个体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它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没有它就没有心理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就不可能有心理的发生、发展。发育过程、疾病和药物对生物个体的影响也很大,即使遗传素质很好,但如果后天发育过程中个体受到了外伤、中毒、严重疾病的影响,对个体的整体素质影响会非常大。

遗传素质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具有两个特点:

其一,遗传素质对人发展影响的大小,与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态有关,越不符合常态,影响就越大。特殊的天赋条件或严重的先天性不足,对人的发展会产生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其二,遗传素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产生影响的大小是不同的,其总趋势是减弱的。在婴幼儿阶段,先天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由潜在的因素逐步转化为现实的因素,机体逐渐成熟和身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因而遗传素质的影响也就相对减弱。

(2)心理因素。包括认知特点、意志品质、行为习惯和人格特征等。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的心理状况与人格的形成、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个心理发展健康、成熟的人,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并能给自己确定合理的奋斗目标,妥善地安排学习、工作和生活,协调地处理人际关系,精神饱满、积极乐观。反之,一个人如果从小就生活在充满矛盾和不幸的家庭中,或者受到强烈刺激等因素的影响,心理未能健康发展,则往往会发展为心理变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出现行为越轨等素质差的现象。

认知特点、意志品质、行为习惯及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中,认知特点是基础,认知不完整的个体很难有一个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青年人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生飞跃,但是,由于思维中形象成分仍在起作用,思维过程中很容易表面化和片面化,自我认识还不全面,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弱;自我评价易受情感波动的影响,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容易理想化,因此,客观上他们的心理并不成熟。这主要表现在有的只看到自身长处,自以为是,趾高气扬,傲慢无礼;有的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心灰意冷,信心不足;有的对自己期望值过高,拼命追求超出本身力所能及的东西;有的对自己不抱任何希望,懒懒散散,混时度日;有的甚至根本一无所知,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缺点。这时就容易出现心理冲突。

心理冲突常给人以挫折感,对个体的直接影响就是心理压力。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冲突主要包括三种类型:

① 趋避冲突。是指当同一个目标既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对人们有吸引力,同时又会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威胁,对人们有着某种伤害性的时候,人们趋近这一目标和逃避这一目标的动机会同时存在,并互相冲突。这在日常生活中遭遇最多,而往往又最难解决。

② 双趋冲突。当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同时存在两个目标,并且两个目标对人们具有同样的吸引力,但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使得二者不可兼得,必须放弃其中一个目标时,就会在心理上产生难以做出取舍的内在冲突。

③ 双重趋避冲突。当同时有两个目标,人们面临两种选择时,每一种选择既可能有利于人们,但同时又会给人们带来不利,这便是双重趋避冲突。强烈的心理冲突会使个体陷入无尽的困惑和苦闷之中,导致内心世界的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极大地消耗心理能量,使心理功能得不到发挥而影响心理健康。

(3)社会文化因素。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素质形成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社会心理学家常用社会心理因素(Psychosocial Factor)一词强调社会与心理的相互关系。社会因素主要是指社会文化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家庭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包括民族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当代青年处在东西方文化交叉、多种价值观冲突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东西方文化发生着从未有过的碰撞与冲突。东方重义,西方重利;东方尚礼,西方尚法;东方重和谐,西方重竞争;东方重群体利益,西方重个人利益等,面对不同于以往的文化和多种价值选择,学生常常感到茫然、疑虑、混乱,诸如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个性放纵、自我意识与自我中心、享受与享乐等认识上的模糊。求新求异的心理使青年盲目追求西方的文化,而这些东西与中国现实社会在许多方面格格不入,使很多人陷入紧张、压抑、混乱、空虚的状态。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社会制度、社会环境条件和医疗卫生水平等方面。美国精神分析专家哈内认为,许多心理变态是由于对环境的不良适应而引起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竞争机制的导入,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竞争对于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无疑是一种挑战,当遇到种种挫折的时候,他们就可能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同时,市场观念也给许多人的心理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不少学生舍弃自身价值和理想的实现去单纯追逐经济目标,这种价值取向必然导致个人至上,金钱至上,享乐至上,这种功利化和实用化的价值取向使部分意志薄弱、道德水准不高的人出现了政治信仰危机和道德滑坡,尤其对马列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存在着冷淡态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再受到推崇。

家庭环境包括家庭人际关系、父母教育方式、父母人格特征等,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对其成员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行为习惯的培养、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每个个体在步入社会之前,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环境和父母言谈举止的影响,不同的家庭教育与影响必然产生不同的结果,如对子女严格管教的父母,经常用命令、强迫、指责的方式让孩子去学习,把子女的学习放在中心地位,而往往忽视了对子女的能力、兴趣、需要的理解。处于这种类型家庭的学生在日常交往中往往缺乏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能力,虽然在性格上可能表现出诚实、负责、礼貌、细心,但在人际关系中往往表现出羞怯自卑、敏感、对人容易屈从。用过分感情满足孩子的需要,唯恐孩子受到什么挫折,对孩子百依百顺,过于保护的父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孩子在成长期所遇到的挫折,由于没有遭遇较多的挫折体验,这种学生形成了在人格上的依赖性格,遇事退缩,缺乏同情,情绪不稳定,自制能力和自信心差,易受到别人左右。那些对子女行为完全放任,很少约束的父母,使孩子养成了任意放纵的心理,这种人很可能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唯我独尊,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衡量一个人的素质,不仅要看他的身体素质,更要看他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品格素质、道德素质、文明素质等。身体素质,有先天的因素,后天只要合理的营养,必要的锻炼就可以基本达到生存的需要。精神的东西往往不是先天的,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培养和训练才能形成和完善。不同的家庭状况、生活背景、风俗习惯以及不同的社会和学习环境,造就出不同的个体素质特征。

(二)修养

修养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社会或社会一定阶段的品德要求在个人品质情操方面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它包括道德修养、科学文化修养、心理品质和人格等方面内容的修养。

1. 修养的特点

(1)修养的持续性。并不是每个人一旦达到一定的修养就可以停止不动。修养是一个人长期的思想和行为的修炼和维护,它有很强的社会化色彩,受社会环境和背景的影响也很大,而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另外,修养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出来的,它需要一个人长期的、连续不断的努力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

(2)修养的差异性。每个人的修养程度和水平都是不同的,因为修养受到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遗传、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心理特点,不同的社会背景都会造成个体不同的修养程度和水平。

(3)修养的整体性。修养跟素质密切联系,个体特定的素质就会形成个体特定的修养。个体的素质和修养的形成与个体的方方面面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应当从个体整体的角度看待个体的修养。

(4)修养的稳定性。个体的修养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它的形成涉及先天遗传因素,生活、工作、学习等环境因素,个人心理特点等,但除了环境因素以外,遗传因素和个体的心理特点都是相对稳定的因素,所以,修养对于个体来说,一旦形成,在相对时间内具有稳定性,表现出持续而稳定的行为特征。

2. 良好修养的表现

(1)完整的认知能力。完整的认知能力包括正确的感知力,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记忆力,良好的思考力和稳定的注意力等。认知能力首先表现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2)情绪稳定。情绪稳定包括反应适度。良好修养的人有积极稳定的情绪,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如果经常笼罩于消极情绪中,或者心情阴晴不定,喜怒无常,则是个人修养不够。

(3)优良的意志品质。优良的意志品质,应有明确合理的学习和生活目的,并有达到目的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其行为表现出果断、坚韧、自制和毅力。克制自己的不良欲望,不受有害刺激诱惑,遵纪守法,勇于克服坏习惯,戒除不良嗜好等,只有具有优良意志品质的人才能够做到。

(4)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人修养的一个重要标志,不因为小事患得患失和斤斤计较,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现为乐意与同事和朋友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自己的知心朋友,能客观评价他人和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5)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是个体修养良好的主要标志。所谓健全的人格,是指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个性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社会性最强的和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点的独特组合。包括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心理倾向(兴趣、需要、动机、价值观、自我意识等)。个性开始期在童年,初步定型期在青少年,成熟期在青年后期。健全的人格表现为悦纳自我,乐观大度,积极的价值观。

(6)合理的行为。良好的修养,总要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行为上。合理的行为就是行为举止大方合理,坚持原则的同时行为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