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某(五十) 背寒咳逆。此属饮象。先当辛通饮邪。以降肺气。(饮上逆肺气不降)鲜枇杷叶 杏仁 茯苓 橘红 生姜 半夏某(五二) 脉右大弦。气喘。咳唾浊沫。不能着枕。喜饮汤水。遇寒病发。此属饮邪留于肺卫。如见咳。投以清润。愈投愈剧矣。

葶苈子 山东大枣徐(氏) 痰饮上吐。喘不得卧。乃温邪阻蔽肺气。气不下降。壅滞不能着右。议用宣通。开气分方法。

小青龙去细辛麻黄加苡仁白糖炒石膏。

沈(妪) 冬温。阳不潜伏。伏饮上泛。仲景云。脉沉属饮。面色鲜明为饮。饮家咳甚。当治其饮。不当治咳。缘高年下焦根蒂已虚。因温暖气泄。不主收藏。饮邪上扰乘肺。肺气不降。一身之气交阻。

熏灼不休。络血上沸。经云。不得卧。卧则喘甚痹塞。乃肺气之逆乱也。若以见病图病。昧于色诊候气。必致由咳变幻。腹肿胀满。渐不可挽。明眼医者。勿得忽为泛泛可也。兹就管见。略述大意。议开太阳。以使饮浊下趋。仍无碍于冬温。从仲景小青龙越婢合法。

杏仁 茯苓 苡仁 炒半夏 桂枝木 石膏白芍 炙草方(氏) 冷暖失和。饮泛气逆。为浮肿喘咳。腹胀。卧则冲呛。议用越婢方。

石膏 杏仁 桂枝 炒半夏 茯苓 炙草施(四七) 劳烦太甚胃阳受伤。外卫单薄。怯寒畏冷。食物少运痰饮内起。气阻浊凝胸背皆痛。辛甘理阳已效。当此长夏。脾胃主令。崇其生气。体旺病可全好。(脾胃阳虚) 六君子加益智木香。

黄(三四) 身居沿海。氛瘴雾露客邪。侵入清阳。阳伤畏寒。久嗽病患不知却病护身。犹然用力承办。

里结饮邪。沉痼不却病。茯苓桂枝汤。

胡(四六) 脉沉而微。微则阳气不足。沉乃寒水阴凝。心痛怔忡。渐及两胁下坠。由阳衰不主营运。痰饮聚气欲阻。致痛之来。其心震之谓。亦如波撼岳阳之义。议用外台茯苓饮合桂苓方。

人参 茯苓 半夏 枳实 桂枝 姜汁白(二六) 脉沉小弦。为阴浊饮邪。 质阳不充旺。胸中清气不得舒展旷达。偶触入寒冷。或误进寒物饮邪暴冷。凝结胸痞。当平日食物。忌用酒肉腥浊。便清阳流行。常服仲景苓桂术甘汤百剂。若病来因冷。即服大顺散。

戴 病去。神已爽慧。但本脉带弦。平素有饮。为阳气不足之体。年纪渐多。防有风痹。此酒肉宜少用。劳怒当深戒矣。议外台茯苓饮方。

人参 茯苓 广皮 枳实 半夏 金石斛朱(四九) 烦劳太过。阳伤。痰饮日聚。阳跷脉空。寤不成寐卫阳失护。毛发自坠。乃日就其衰夺矣。

初进通饮浊以苏阳。接服外台茯苓饮。

吴(氏) 脉弦。背中冷。左偏微痛。食少欲呕。四肢牵强。此饮邪内结。议通阳气。

桂枝 茯苓 半夏 姜汁 炙草 大枣某 眩晕恶心胸脘不爽。脉右弦左弱。面色红亮。此乃痰饮上泛。有厥中之事。

炒半夏 制蒺藜 橘红 煨天麻 石菖蒲 茯苓 姜汁尤 口中味淡。是胃阳虚。夫浊饮下降痛缓。向有饮湿为患。若不急进温通理阳。浊饮必致复聚。议大半夏汤法。

人参 半夏 茯苓 枳实 姜汁张(二七) 酒客谷少中虚。常进疏散表药。外卫之阳亦伤。其痰饮发时。胸中痞塞。自述或饥遇冷病来。其为阳气受病何疑。不必见痰搜逐。但护中焦脾胃。使阳气健运不息。阴浊痰涎。焉有窃踞之理。(脾阳不运)生于术 川桂枝 茯苓 淡姜渣 苡仁 泽泻 姜枣汤法丸。

王(三二) 脉沉为痰饮。是阳气不足。浊阴欲蔽。当以理脾为先。俾中阳默运。即仲景外饮治脾之意。

苓桂术甘加半夏陈皮水法丸。

某(三四) 舌白。咳逆不渴。非饮象而何。宜宣温药和之。

杏仁 苡仁 半夏 干姜 粗桂枝 茯苓 浓朴 炙草某 食后脘中痞阻。按之漉漉有声。手麻胁痛。心烦。耳目昏眩。是气不流行。痰饮内聚中焦。用桂苓丸。竹沥姜汁法丸。

又 桂枝 人参 茯苓 半夏 广皮 炙草黄 味过甘腻。中气缓。不主运。延绵百天。聚气结饮。东垣云。病久发不焦。毛不落。不食不饥。乃痰饮为患。饮属阴类。故不渴饮。仲景五饮互异。其要言不繁。当以温药和之。通阳方法。固无容疑惑。大意外饮宜治脾。内饮治肾。是规矩准绳矣。议用苓桂术甘汤。

某 形体似乎壮实。阳气外泄。畏风怯冷。脾阳消乏。不司健运。水谷悍气。蒸变痰饮。隧道日壅。

上实下虚。仲景谓饮邪当以温药和之。苓桂术甘得效。从外饮立方。

人参 淡附子 生于术 枳实 茯苓 泽泻荆沥姜汁法丸。

某 老人久嗽妨食。议以外饮治脾。苓桂术甘汤。

王(三四) 脉沉。背寒。心悸如坠。形盛气衰。渐有痰饮内聚。当温通补阳方复辟。斯饮浊自解。

(脾肾阳虚)人参 淡附子 干姜 茯苓 生于术 生白芍冯 阳虚则形寒汗出。痰饮痞聚。都是阴浊成形。乘阳气衰微。致上干窃踞。古人法则。必通其阳以扫阴氛。但宿病无急攻方。况平素忧郁。气滞血涩。久耗之体。不敢纯刚。防劫液耳。

人参 熟附子 淡干姜 炒川椒 川桂枝 乌梅肉 生白芍 另真武丸(三两)程(四八) 左脉沉静。右脉微弦。四旬清阳日薄。脾脏鼓运渐迟。加以烦心萦思。水谷悍气。蕴蒸痰饮。

仲景谓外饮当治脾阳。况中年常有遗泄之患。按脉非龙相之动搏。议固下益肾。转旋运脾二方。分早晚服。早服从还少聚精七宝。参用丸方。

熟地 苁蓉 枸杞 五味 萸肉 茯神山药 菟丝 覆盆 鱼胶 菖蒲 远志 龙骨 青盐熟蜜同枣肉捣丸。早服五七钱。

茅术 于术 半夏 茯苓 广皮 生益智 白蒺 钩藤姜枣汤泛丸。晚服三钱。开水下。

徐 清阳未展。浊阴欲踞。久延必结痰饮。议用真武丸二钱五分。人参一钱煎汤送。胃阳得震。

浊当退避矣。十服。

某 脉沉弦。饮泛呛咳。乃下虚无以制上。议早服肾气丸。摄纳下焦散失。以治水泛之饮。午服外台茯苓饮。转旋中焦。使食不致酿痰。茯苓饮去术。

某(七一) 高年久嗽。脉象弦大。寤不成寐。乃阳气微漓。浊饮上泛。仲景云。进温药和之。(脾胃阳虚饮逆咳呕)杏仁(三钱) 茯苓(三钱) 川桂枝(一钱) 生姜(一钱) 苡仁(三钱) 炙草(四分) 大枣(二枚)顾(二四) 咳嗽数月。呕出涎沫。建中不应。已非营卫损伤。视其面色鲜明。饮食仍进。仿饮邪主治。

小半夏汤加桂枝杏仁姜汁。

李(三八) 劳伤阳气。内起痰饮。卧着气钝饮阻。其咳为多。痰出稍通势缓。且体常汗泄。非风寒表邪不解。并不热渴。亦非火炎烁金。仲景云。饮家而咳。当治饮。不当治咳。

茯苓 桂枝木 苡仁 炙草 姜汁陈 脉涩小。舌白不渴。身动呕痰。身如在舟车中。此寒热攻胃致伤。逆气痰饮互结。通补阳明为正。白术甘草守中。未能去湿。宜缓商。

人参汁 半夏 枳实汁 茯苓 竹沥 姜汁马(三四) 肌肉丰溢。脉来沉缓。始发右季胁痛。汤饮下咽。汨汨有声。吐痰涎头痛。此皆脾胃阳微。寒湿滞聚。年方壮盛。不必介怀。温中佐其条达。运通为宜。

茅术 浓朴 半夏 茯苓 陈皮 淡姜渣 胡芦巴 炙草 姜汁泛丸马(四十) 甘缓颇安。辛泄不受。此阳分气衰。将来饮邪日聚。然卧着咳多。清气失旋。先用苓桂术甘汤。继进外台茯苓饮。

曹(四七) 中年阳气日薄。痰饮皆属阴浊。上乾清道。为冲逆咳嗽。仲景治法。外饮治脾。内饮治肾。分晰甚明。昔年曾用桂苓泽术得效。是治支饮治法。数年真气更衰。古人谓饮邪当以温药和之。须忌治嗽肺药。

先用小青龙去麻辛 接服外台茯苓饮。

程(五七) 昔肥今瘦为饮。仲景云。脉沉而弦。是为饮家。男子向老。下元先亏。气不收摄。则痰饮上泛。

饮与气涌。斯为咳矣。今医见嗽。辄以清肺降气消痰。久而不效。更与滋阴。不明痰饮皆属浊阴之化。滋则堆砌助浊滞气。试述着枕咳呛一端。知身体卧着。上气不下。必下冲上逆。其痰饮伏于至阴之界。肾脏络病无疑。形寒畏风。阳气微弱。而藩篱疏撤。仲景有要言不烦曰。

饮邪必用温药和之。更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不读圣经。焉知此理。(脾肾阳虚饮逆咳呕)桂苓甘味汤 熟附都气加胡桃。

陈 痛久气乱。阳微。水谷不运。蕴酿聚湿。胃中之阳日薄。痰饮水湿。必倾囊上涌。而新进水谷之气。与宿邪再聚复出。致永无痊期。仲景云。饮邪当以温药和之。又云不渴者。此为饮邪未去故也。则知理阳通阳。诚有合于圣训。断断然矣。真武汤。

张(四一) 痰饮喘咳。肌肉麻痹。痞胀不堪纳谷。冬寒日甚。春暖日减。全是阳气已衰。阴浊逆干犯上。

肺药治嗽。无非辛泄滋润。盖辛散则耗阳。滋清助阴浊。浊阻在阳分。气不肃。为夜不得卧。小青龙意。主乎由上以泄水寒。直从太阳之里以通膀胱。表中里药也。仲景谓饮邪当以温药和之。驱阴邪以复阳。一定成法。

早肾气去萸换白芍。炒楂炭水法丸。晚外台茯苓饮。姜枣汤法丸。

程(六十) 肾虚不纳气。五液变痰上泛。冬藏失职。此病为甚。不可以肺咳消痰。常用八味丸。收纳阴中之阳。临时撤饮。用仲景桂苓味甘汤。

孙 未交冬至。一阳来复。老人下虚。不主固纳。饮从下泛。气阻升降。而为喘嗽。发散寒凉苦泻诸药。焉得中病。仲景云饮家而咳。当治饮。不当治咳。后贤每每以老人喘嗽。从脾肾温养定论。是恪遵圣训也。

桂枝 茯苓 五味子 甘草汤代水。加淡姜枣。

李 肠红久病。不必攻治。今者气冲喘嗽。脘胁痞阻。是饮浊上僭。最宜究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