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农垦博物馆珍藏一段难忘的记忆

程曦

在美丽的国家五A级风景区沙湖旁,新落成了一座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博物馆,这就是宁夏农垦博物馆。将馆址选在此处,是因为这里就是宁夏军垦的发祥地。

走进博物馆,迎面是一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浮雕刻画的人物是当年军垦农垦时期拓荒者在莽莽的戈壁滩上垦荒的场景,由此把人们带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1950年12月1日,宁夏第一个国营农场——灵武机械化国营农场正式成立,标志着宁夏农垦事业的正式创立。1952年2月,毛泽东主席发布命令:“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独立一师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一师,将光荣的祖国经济建设任务赋予你们。”由此,农一师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令,开始全面转入农业生产建设,并于当年进军西大滩。这标志着宁夏军垦事业的开始。

知青用过的生活品

当年军工生活的场景

走进展厅,嘹亮的军号声再次响起。当年军垦战士就是伴着这熟悉的军号声走过了那段难忘的历程。

绵延几十公里的贺兰山山脚下,过去曾是一片荒滩。这里土地贫瘠,气候恶劣,曾被苏联农业专家断言是不可能生长粮食的地方。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经过几十年几代军垦农垦人的奋斗,今天的这里已经成为宁夏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垦人用仅占全区3%的土地,生产出占全区8%的粮食。由此你可以想象得出,当年拓荒者和建设者在这片土地上付出了多么大的艰辛!

在展厅里有许多当年开荒劳动的珍贵照片。20世纪50年代,广大军垦和复转军人来到这片荒滩,他们本着“先治坡,后置窝”的精神,一顶帐篷就是房,两捆稻草就是床,三块土坯支口锅当伙房,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开始创业。严寒酷暑,没有动摇他们的意志;艰苦劳动,没有压垮他们战天斗地的决心。眼前那些当年军垦人用过的石夯、背篼,这些很原始的劳动工具仿佛又把我们带回那个战天斗地的年代。

今年80岁的老军垦郑胜兰向我们讲述了当年开荒的情景:“那时候,我们都很年轻,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在劳动过程中,排与排,连与连,营与营,团与团之间开展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谁也不甘落后。挖土方,手磨破了,缠上点布条继续干,实在不能拿锹了,就去背背篼。沉重的背篼把背磨破了,就找些破鞋底、破衣服垫上继续干。有的战士当年磨破了背化了脓,脊背上至今还留下一块印记。”

在博物馆里还有许多反映当年支边、知青劳动生活的照片和实物。1959~1966年,3万多名浙江支宁青年、京津知青、银川知青响应祖国的号召,来到了宁夏军垦、农垦,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这里。他们来到这里不仅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也给这里带来了急需的科技知识,带来了许多新的思想、新的信息……他们当中,有的后来当上了教师,成为穷乡僻壤中一颗传播文化的种子;有的当上了赤脚医生,为缺医少药的农垦人排忧解难,解除病痛;有的成了农业技术人员,在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应用上作出了贡献;有的被推选为生产连队会计、保管,成了连队的“红管家”;有的被选拔到农垦的各级领导岗位上,成为深受欢迎和爱戴的带头人。可以说,在当年农垦军垦时期的各条战线上,都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尤其值得人们崇敬和怀念的,是那些为抢救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以及在生产劳动中英勇牺牲的知青们,他们将自己的全部青春、热血,都无私地献给了为之奋斗的土地和这里的人民,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的功绩和英名!

在宁夏农垦博物馆里还陈列着许多当时军垦、农垦创业者自制的劳动工具。在那个年代,虽然国家在创建国营农场时模仿苏联模式,大都想采取机械化,但由于当时国家财力有限,机械化程度还很低,因此,那时人们的劳动工具还很原始,有些不得不自己制作。有自己编的背篼,自制的木轮大车、人工木犁、播种机等。最先进的要数暖泉农场70年代自制的上粮机了,它是用胶轮架子车改装的,据说能提高功效几十倍。这些劳动工具大多已经十分破旧,有的磨损得实在不能再使用了,从一个侧面充分体现了当年劳动者的艰辛和创造力。

在博物馆里还有一张当年的《决心书》。这张已经发黄残缺的《决心书》是1963年6月20日巴浪湖农场一分队写给党支部的,充分体现了那时人们忘我的劳动热情。让我们以崇敬的心情阅读一下这份当年的《决心书》,去重温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当年的决心书

作者简介:

程曦,男,满族,1987年出生,北方民族大学新闻专业毕业,2010年参加工作,现为农垦集团公司文化宣传部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