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我心中的最爱

郭劲松 口述 任望云 整理

郭劲松

今年是宁夏农垦创建60周年,也是我到农垦工作45周年。我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毕业生,到如今已两鬓斑白的老人,每当回想起往事,我都感慨不已。

1966年,我于安徽农业大学毕业,由国家分配到宁夏平吉堡奶牛场工作。初到牛场,领导安排我学习手工挤奶。手工挤奶可不是简单的活,对于刚从学校毕业的我来说,见了牛都很害怕。挤奶的师傅就手把手地教我,让我掌握挤奶的要领。几天下来,我的手背肿得老高,连握东西都有些困难。那时候的我真有了打退堂鼓的念头,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彻底地改变了想法。

那是在一个早班上,我刚挤完奶,我们的组长急匆匆地走到我面前说让我带瓶牛奶到五连的吴有良家,他的老婆生了孩子奶水不足,孩子快不行了。看着婴儿躺在妈妈的怀里,用小嘴吮吸着我带去的牛奶,我才真正感到牛奶对于人是多么重要啊!此后,我学习挤奶更加刻苦,不到半个月,我完全掌握了挤奶技术。

郭劲机(右二)和同事在给奶牛进行人工受精

在我学习挤奶的同时,场领导又安排我学习接生小牛的技术。接生小牛看似简单,可操作起来就并非易事了。看着师傅将产科绳游刃有余地套在小牛蹄子上,非常羡慕,可我却怎么也套不上,那小牛蹄就像水蛇一样滑溜。听师傅说,要遇上难产牛,仅一两个人的力气是不够的,得好几人往下拉。可不是,不几天我们就遇上这么一回。

那天有头母牛难产,师傅把手伸进大牛的产道一摸到小牛蹄后,就吩咐我再叫几个人来。那天果真有5个人在拉那小牛,你想想,5个人的力气有多大,大牛撕心裂肺的叫声让在场的每个人都为之心疼。小牛总算拉出来了,可随着小牛的落地,大牛也应声倒下。“是产后瘫痪,快叫兽医去!”师傅说。兽医将一瓶瓶药液注入大牛体内,大牛如磐石般纹丝不动,毫无站起来的迹象。兽医摇着头走开了,大伙也都散去了。只有我没有走,我要留下来照顾我的老朋友,我对奶牛有了别样的感情。

那一夜,我是陪着奶牛一起渡过的。天刚放亮时,我觉得身上重重的,回头一看,原来是我们牛场的老领导将一件黄军大衣披在了我的身上,老领导没有说什么,只是用手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

或许是我的一片诚心感动了上苍,大牛在兽医的治疗和我精心地护理下,终于又站了起来,一如既往地奉献出它那甘甜的乳汁。

一年后,场领导安排我做畜牧技术员。

当了技术员后,有好多繁杂的工作摆在我的面前,经过我的努力,首先扭转了“文革”中造成的牛群混乱、生产育种资料不全的局面。又建立了配种、产犊、牛群周转、产奶头数、产奶量报表和谱系登记等多项制度,为我场奶牛走向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由于牛群的迅速壮大,从1972年起,饲草料不足成了头等大事,为了改善奶牛的饲养条件,在夏、秋季,场里发动职工义务打野草喂奶牛。当时领导带头,亲自领着职工干,我这个当技术员的也不例外,和他们一起挥镰割草,不怕烈日晒,不怕蚊虫叮,经过我们的努力,终于渡过了难关。

为了彻底解决饲草料不足,我场尝试用秸秆喂牛并获得成功。我场又以农业养畜牧的方式,大面积种植青贮,将青贮铡碎后用窖存的方式储存起来,使奶牛一年四季有青草吃。起初,奶牛吃的精细料很单一,因而奶产量低,针对这一问题,我外出学习,引进科学配料,科学养殖,使奶产量有了明显提高。

在我的主持下,从1977年7月开始对犊牛培育上进行早期断奶、减少喂奶量。犊牛从起初的5个月断奶改为4个月断奶,后又由4个月断奶改为100天断奶。全期哺乳量由起初的800公斤减少到530公斤,后又减少到420公斤。经过两期试验,对犊牛的生长发育均没有什么影响,6个月龄体尺、体重都超过了黑白花奶牛育种指标的要求。这样在犊牛的培育上每年节约了大量牛奶,节约了大量的资金,降低了犊牛的培育成本。

郭劲松(左二)受到中国奶牛协会的表彰

为了进一步整顿牛群,提高奶产量,从1976年到1982年,我和有关同志一起三次外出到兄弟省区、重点牛场进行考察,有目的地引进外地优良种公牛的精液,以改进我场牛群产奶量较低和体型上身腰短等主要缺点。先后在辽宁铁岭种畜场、锦州奶牛场、北京种公牛站、上海种公牛站等引进优良种牛和精液,对改良我场牛群、加速奶牛育种进度起了很大作用。所繁育的下一代奶牛体质有了很大进步,奶产量也大幅度提高,进入国家高产奶牛的行列,获国家“高产奶牛”三等奖,获农垦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进入80年代后,我场的奶牛发展驶入快车道,由1个奶牛场发展为2个奶牛场。随着1988年奶牛三分场的建成,挤奶模式从手工挤奶变为机械化挤奶,大大减少了奶场职工的劳动强度,奶产量也在逐年上升。尤其是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奶牛由原来阴暗狭小的牛棚搬进宽敞明亮的牛舍。当走进奶牛分场大门,迎面看到的是一个大花园,花园里栽种着四季常青的松树及其他树种,仿佛走进一处避暑纳凉的森林公园。现在我场共有5个奶牛分场,奶牛共存栏7000多头,日产鲜奶近百吨,都采用现代化自动脱杯式挤奶设备。人工饲喂奶牛也由全自动搅拌车日粮混合饲喂所替代,鲜奶单产进一步提高,全面进入现代化养牛模式。

如今,我赋闲在家。回想起来,我将自己的一生精力都奉献给了我为之奋斗的奶牛事业。奶牛,成为我心中的最爱。

作者简介:

郭劲松,男,汉族,安徽人。中共党员,畜牧师。1966年参加工作,曾任平吉堡奶牛场技术员、经理、党总支书记等职,其科研成果曾荣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