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农场共成长

高炬才

高炬才

我在灵武农场工作生活了55年,由一名普通青年成为主治医师,共产主义战士。回首往事,有拼搏,也有收获……

扎根成长

1953年7月,15岁的我从宁夏卫校毕业。本来要实习3个月后才分配工作,因当时宁夏普遍缺医少药,各县催着要人,宁夏省卫生厅决定提前分配,让毕业生到工作单位边工作边实习。我带着卫生厅的工作介绍信来到灵武农场政治部报到。干事鲁燕接待了我,她说:“你的介绍信是到机校医务室工作,可是机校现在还没有医务室。”我一听如冷水浇头,大吃一惊:难道农场不接纳我?她看我吃惊的样子,接着说:“机校的师生都在农场医务室看病,你就到农场医务室报到上班吧。”终于可以上班啦,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农场医务室是1952年8月设立的,一间小房子在机校的西南角(现农场小学教学楼西边),是临时搭建的,还没开灶的回民灶房。医务室之前共有2个人,医生傅跃辉,护士袁湘玲(机务技师郭醒毅的夫人)。1953年我上班时已经有4个人:医生张明山(河北籍)兼负责人,护士苏守清(甘肃籍)、袁湘玲(湖南籍),司药杨宏宇(宁夏籍)。我(山西籍)上班后,接杨宏宇的司药工作,杨宏宇协助张明山看病,农场医务室也改为医务所。我们5个人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就像一家人,在工作和生活上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最使我难忘的是1955年从畜牧队药房又调到农场医务所当护士的事。老实说,对护士工作我一窍不通,老护士苏守清是转业军人,他对我就像亲兄弟一样,天天手把手地教我,耐心地给我讲怎样消毒,怎样灭菌,如何打针,如何换药,甚至用他自己的身体让我学会了打静脉血管针。这种情谊让我终生难忘。后来,医务所搬到了工会给腾出来的一个一连两间的大房里(现农场小学西北角),看病、打针、取药都在这间大房里。1955年又搬到现在场小学对面原来的过道房里。1958年搬到现在的办公大楼处,将医务所扩建为职工医院。1981年7月,搬到农场渠东,现在两层楼的新职工医院。

农场精神

1956年农场精减非生产人员后,1957年农场医务所仍然是5个人:所长胡希贤,医生岳海黄、陆振华,护士朱素堂,司药是我。我们5个人担负着全场的医疗卫生工作,每天从早到晚紧紧张张,忙忙碌碌。上午在场部坐门诊;下午要做阑尾、疝气、痔疮、包皮等手术;晚上还要分别骑上自行车,背上出诊包,拿上手电筒到一站、三站、四站看病送药,打防疫针,做卫生宣传。那时没有石子路,更没有沥青路,只有凹凸不平的土路,我们经常风里来雨里去,随叫随到,分秒必争,不敢怠慢,工作一天精疲力竭。人员少,任务重,条件简陋,生活艰苦,可是我们工作起来从不畏惧困难,5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认真负责,没有1个人喊苦叫累。这就是不怕苦不怕累,团结一心艰苦创业的农垦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什么事情也难不住我们。

高炬才(右三)和同事合影

青春情趣

由赖声浩、闫志明做我的入团介绍人,1956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二年,我担任了场机关团支部书记,王怀勤、李秀松、郭立等同志是支部委员,陈生林、宋万寿、王寿堂、闫志明、蒋治荣、张合智等和我们在一个团支部过组织生活。当时,团的组织生活丰富多彩,团员各个朝气蓬勃。农忙季节,我们团支部的郭立、李秀松、荆仰东、王录、李天德、蒋治荣、白成绩、左良仁等10多名团员就组成突击组一起干活。收麦子、割稻子时,每人一趟占6行,你追我赶,说说笑笑,唱着革命歌曲,干得热火朝天。中午,在田边地头吃完饭小憩片刻,继续干,虽然很累,但劲头十足,各个争先恐后。20世纪50年代,对干部参加劳动要求很严,每人每年至少要参加两个月以上的劳动。共青团员更是不甘落后,挖东沟、西沟;挖农渠、斗渠;挖排毛、打田埂;割稻子、割麦子、薅稻田草;葵花、玉米、高粱的间苗、定苗、锄草;抓地老虎;砍高粱、掰玉米;往晒场上背稻子、剥玉米皮;平田整地等农活我们都干过。还组织青年团员植树造林,种试验田;夏收、秋收到田间捡拾麦穗、稻穗,拾高粱头、玉米棒子,然后过秤称重,交到二站粮场上,并张榜公布每个人的成绩。有几次我们青年团员到加工厂义务劳动,翻稻子堆,几万斤一堆的稻堆一个连一个,那时没有扬场机,没有电风扇,每人一把锹,几个人分一堆,一锹锹地翻扬,不由自主地就开展了劳动竞赛。人多力量大,最后共同完成了任务。1958年,我们机关团支部还被评为先进模范团支部。

我与病人

我在农场从医40多年,接诊的病人、开出的处方不计其数。在农六队工作时间最长,调进调出,两次共计22年,许多事情仍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一天夜里,天下着大雨,女工韩金莲踏着泥水慌慌张张、跌跌撞撞地闯进我家,脚上的雨鞋两只变成了一只,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叔叔,快去看看俺娃娃!”我立即跑去。原来她两岁左右的女儿李靖高烧惊厥,体温41度,病情严重。我立即给她用酒精擦身,注射柴胡,并给她服用了镇静剂“小儿鲁米那”;做了青霉素皮试后,又注射了青霉素,我才回家。回到家不到两个小时,她又来找我,过去后我发现高烧仍没退,就在十宣、曲池等穴位扎银针,又用酒精擦身,物理降温。当我第3次去看望时,夫妻两人很紧张,提出想到场部住院,但天黑路远下雨路滑,又没有办法去。我又进行听诊确定肺部没有感染,体温也开始下降,就边安慰他们夫妻边治疗病人,用安乃近滴鼻,继续用酒精擦身,并按时注射青霉素。早晨8点多钟,我第4次去看望时,病人体温恢复正常,夫妻俩面带笑容,十分感激。虽然辛苦了一夜,但患儿转危为安,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朱玉英是从长山头迁到农六队的,因患风湿性关节炎,疼痛难忍,又没钱治疗;女职工李瑞芳经常头痛,很是苦恼。我用针灸方法治好了她们的病,她们常说:“高医生是好人,用小针治好了大病。”

1974年来场的职工李占仁患急性肾炎,全身肿得像紫茄子,走路都困难。四处求医,效果甚微,思想压力很大。我用小偏方蟾蜍散给治好了,并再没有复发过。李占仁的二叔、老职工李风贵高兴地逢人就说:“若不是高医生,李占仁恐怕早没命啦。”

张贵宝的大儿子张立祥,三四岁时患急性肺炎。我给他按时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后,夜里还是不放心,就起床到他家窗外听动静,生怕病情恶化。病人家里安静了,我才能睡得踏实。经过几天救治,患者康复了。张立祥的妈妈马淑珍常对人说“:高医生看病,我们放心,我的娃娃多,有病都在六队治疗。”

1998年的一天,一个叫张苗苗的女青年来到我家,将2斤绿豆放在桌上,并说:“谢谢救命恩人高爷爷!”当时我还真有点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随着谈话的深入,我知道了事情的缘由。那是1976年的一天,下午我从分场下班回农六队探家,刚进家门,张绍明的妻子高秀兰抱着3岁的女儿进来了,哭着对我说:“高医生,快救救我娃!”我一量体温40.5度,孩子高烧昏迷。我立即开了处方,扎了银针,嘱咐了注意事项。晚上当我上门看望时,患儿高烧退了,张绍明夫妇感激万分。事过22年,高秀兰从陕北回农六队,特意带回陕北特产绿豆,让当年的患儿苗苗送给我。医生心中有病人,病人(包括亲属)心中没有忘记我们医生。面对2斤绿豆,我感慨万千,不知如何衡量它的分量。

需要就干

我在农场工作40多年,调动频繁,面对每次调动,我都是无条件服从。因为我明白,为人民服务是我的职责,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干。有一首歌唱得好:“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到哪安家……”1953年,在农场医务所药房工作;1954年调到畜牧队药房工作;1955年又调回场医务所当护士;1957年当司药;从1961年起,先后在一站、三站、四站、农六队、农九队、分场当医生、卫生所所长、分场机关党支部副书记,其中两进两出一站和农六队;1965年至1966年被派往平罗县和中宁县搞社教,在中宁长滩乡企事业工作组任组长、党支部书记。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我还帮助生产队出黑板报200多期,写好人好事、写通讯报道,得到场领导的表扬。给退休人员代发工资是件麻烦事,有五六个同志因发错了钱都不愿干,领导让我干。我给每个人做一个钱袋子,每次领回工资先按工资表装好、算好、写好,正确无误后再发给每个人。就这样一直干到退休人员工资由银行代发为止,没出过差错。他们说:“高医生代发工资我们放心!”为了搞好职工的文化生活,队领导让我管理农六队的文化活动室。我天天担水洒地打扫卫生,冬天早早把炉子烧旺,让大家有个好环境,玩得开心愉快。一直到我迁居灵武时才交了手续,书不少一本,器材不缺一件。谁家娶媳妇嫁女儿请我写对联、剪喜字、当司仪,从来都是有求必应,春节写春联也是来者不拒。

农场很重视工会工作。我1953年7月来场,11月就参加了工会组织,1979~1998年先后担任过农场工会委员、分场工会主席,多次被评为工会积极分子。1984年,同金祖谭、王文昌参加农垦局举办的工会干部培训班,结业考试时我在灵武农场名列前茅,考了最高分96分。

欢度晚年

1998年2月9日,院长孟泽生带着吴灵、蒋灵风到农六队接替了我和主管护士孙玉霞(我的老伴)的工作。从此,我们开始了退休生活。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白衣天使”是赋予医生的美誉,这一职业让我们骄傲和自豪。几十年来,伴随着农场的发展,我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得到职工家属的认可、赞许和各级领导的关怀鼓励,我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感到十分欣慰。

我有4个子女,他们生在农场、长在农场,在农场念小学、初中、高中,然后考入高校深造。目前,都在为国效力、为民服务的工作岗位,他们没有忘记父母从严管教的良苦用心,没有忘记农场的老师,更没有忘记农场这片土地。

退休后,我坚持散步、锻炼身体,还给《家庭保健报》《宁夏广播电视报》《农民文摘》《宁夏科技报》写些小验方,发挥余热。一句话,农场好,老伴好,子女好,知足常乐!

作者简介:

高炬才,男,汉族,山西交城县人。1953年7月宁夏卫校毕业后分配到灵武农场参加工作,主治医师,中共党员。曾任灵武农场四站卫生所所长,1998年2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