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秦汉三国卷(8)
- 年轻人要熟知的100位中国帝王
- 志刚
- 4906字
- 2016-03-15 17:23:47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命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精锐骑兵5万人,分作东西两路,远征漠北。为了解决粮草供应问题,汉武帝动用私人马匹,拨出步兵十余万人运输粮草辎重。
汉武帝命霍去病从东方的代郡(今北京市荨县东北)出塞,卫青从定襄(今山西右玉县以北)出塞。卫青依旨行事,命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两军合并,从右翼包抄,他本人率左将军公孙贺、后将军曹襄从正面进攻,直插匈奴单于驻地。
卫青大军北行一千多里,穿越大沙漠,与以逸待劳的匈奴军遭遇。但卫青临危不惧,指挥若定,命令部队用武刚车(相当于今天的铁甲兵车)围成匈奴的圆形营栅,然后派5000骑兵前去冲击匈奴,匈奴派出1万人迎战。
当时已经是黄昏,并且风沙很大。单于只听见杀声四起,在辨不清形势的情况下引精兵数百向西北奔逃。汉兵虽没捉到单于,但俘杀匈奴1万多人。
霍去病率领的东路军北进两千多里后,与匈奴左贤王王延对战。激烈的战斗后,汉军俘获了匈奴三个小王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消灭匈奴7万多人,彻底击溃了左贤王。
漠北之战后,汉军打垮了匈奴的主力,使得匈奴元气大伤。为了避开汉军的锋芒,匈奴逐渐向西北迁徙,产生了“漠南无王廷”的局面,汉朝的北疆威胁基本上解除了。
除了给予匈奴沉重的打击外,汉武帝还不断用武力来扩大西汉的疆土。当时,东南沿海一带有“三越”,西南一带有“西南夷”,东北有许多少数民族。在汉武帝时期,这些边境上的地盘都被划进了西汉王朝的版图。
“三越”包括东瓯(今浙江温州)、闽越(今福建闽侯)和在文帝时期已经归顺了汉朝的南越。其中,东瓯和闽越早在秦末时被合称为东越。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南越遭到闽越的攻打,遂向汉朝求援。汉武帝发兵讨伐闽越,闽越发生内乱,闽越王被杀。汉武帝将引发内乱的闽越王的弟弟余善封为东越王,利用他来控制东越。不料,余善在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不再向汉称臣,开始与汉朝对抗。汉武帝再次发兵讨伐,很快平定了再次发生内乱的闽越。为防再生事端,汉武帝索性将东越人迁徙,彻底废除了东越政权。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南越国丞相吕嘉因不满南越王婴齐的过于亲汉举措,待婴齐死后发动叛乱,并杀死汉朝使臣,公然与汉朝为敌。次年,汉武帝发兵征讨,一举消灭了南越政权,按照汉朝制度在当地设置郡县。
“西南夷”是汉朝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它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四川南部、广西北部、贵州和云南一带。当时,西南夷主要包括两个国家,一个是云南西南部的滇国,另一个是除滇国领地外的夜郎国。夜郎国国王本以为他统治的国土幅员辽阔,繁荣昌盛,不料与汉朝使臣对汉朝的描述比起来竟显得小巫见大巫,“夜郎自大”便来源于此。随后,夜郎国便归顺了汉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滇国迫于汉武帝的武力,也归附了汉朝。
收复了这些地方后,汉武帝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着手东北地区的开发。位于汉朝东北的乌桓、鲜卑、挹娄等少数民族虽然有些繁杂,但在汉初已被燕人卫满统一。卫满与汉朝约定,表示愿意做汉朝的潘属。为了能够进一步控制汉朝东北的这些地区,汉武帝在当地设置了郡县。
功过参半 明昏交杂
评说一位君主的功过是非,需要从多方面来看,不仅要看到国家领土是否保存得完整、国民是否能够安居乐业,而且要看到这位君主的所作所为能够给后世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如果站在这个角度上来分析问题,汉武帝是一个十足的功过参半的帝王。
在经济发展上,汉武帝依然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措施。在汉武帝统治时期,汉朝的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除了减轻赋税等一些政策上的优惠外,汉武帝还非常重视水利工程的兴建。水不仅是生命之源,而且是植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之一。要想保证农作物的健康成长,没有足够的水分供应是不可能的。为此,汉武帝在全国范围内修筑了很多灌溉渠,如漕渠、白渠、洛水渠、六辅渠等等。有了这些灌水渠道,不仅可以及时为干旱地区的农作物进行灌溉,而且可以及时地排除潮湿地区的过多水分。
此外,屯田制度的发明使得汉朝的农业有了更大的发展。汉武帝多次将各地的贫民迁徙到西北方的边郡,将边郡上可以开发的土地都变成田地,大大增加了汉朝的耕种面积,增加了汉朝的农业收入。
在重视农业发展的同时,汉武帝并没有放松对商业的抑制。为了抑制商人个人经济的快速膨胀,汉武帝运用国家这个武器来干预国内的商业。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任用深谙“轻重之术”的“理财三杰”桑弘羊、东郭咸阳和孔仅三人,对国内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自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始,至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加紧对工商业者资产税的征收。由于征收资产税时主要依照个人资产的比例来征收,很多商人、富豪都虚报财产,于是汉武帝采用奖励措施鼓励人们告发。凡被告发属实者,个人财产一律被没收,被告发者本人也将沦为奴婢。汉武帝的这种做法给商人造成了汉朝有史以来最为沉重的打击,严重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汉武帝采用了桑弘羊的计划,将汉朝以往的盐铁买卖由私营转变成官营,大大减少了民间商贾的盈利空间。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汉武帝在地方上设置均输官,同时在京师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的主要责任是处理所在郡国的贡物,除了要将朝廷需要的贡物运往朝廷存储外,还要将朝中暂时不需要的贡物在物价上涨的地区售出,以增加朝廷的收入。平准官则负责观察全国各地的各种物品的价格走向,通过低进高出的方式来实行商业垄断。
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规定各郡国不准私自铸造货币,只有中央拥有铸币权。负责铸币的官员有三类:均输、钟官和辨铜。此三类官员统归上林苑水衡都尉管制,再加上他们铸造的货币有五铢的重量,导致了货币有多种名称,如三官钱、上林钱、五铢钱等。汉武帝时期铸造的这种货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一直被沿用到隋朝。
汉武帝采取的这些发展经济的措施,虽然达到了重农抑商的效果,在增加农民收入和国家收入的同时抑制了商贾的发展,缩小了国内的贫富差距,但是,它同时存在着一些弊端,因为它造成了官僚的腐败和投机商的牟取暴利,为西汉王朝的衰落留下了可乘之机。
一个政策的实施往往具有两面性,正如汉武帝的重农抑商,又如汉武帝的连年征战。由于不断地对外征伐,本可以安居乐业的民众在汉武帝后期不得不面对沉重的赋税徭役。虽然汉朝的疆土在不断扩大,但民众的生活却越来越紧张。
不仅如此,汉武帝的有些做法与秦始皇相似,比如大兴土木、封禅泰山、寻求长生不老药等。这些做法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治国安邦来说简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更为荒唐的是,汉武帝竟迷信“巫蛊”,戾太子冤案便是由此引发。
“巫蛊”是一种纯迷信活动,但在西汉时期却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据说,如果恨一个人,就用桐木刻一个木偶人,然后把木偶人埋进土里,对着它诅咒自己恨的这个人,便可以借助鬼神的力量达到目的。自从有了巫蛊后,朝廷内外人人自危,生怕被有不轨意图的人陷害。
受汉武帝宠爱的卫子夫为汉武帝生下刘据后,汉武帝非常高兴,于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立卫子夫为皇后,立长子刘据为太子。后来,刘据与汉武帝由于在治国方略上不能达成一致,遂产生了矛盾。这种矛盾经过不断的深化后,导致了他们两人之间的相互猜疑。
晚年时候的汉武帝常常感到精神恍惚,不知何故。朝中奸臣江充知道后,遂进谗言说是巫蛊所致。汉武帝对此深信不疑,立即令江充调查此事。一时间,上至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贩夫走卒,受牵连者不计其数,太子刘据同样遭到诬陷。刘据愤怒,砍了江充的脑袋。汉武帝知道此事后,更加怀疑刘据想夺皇权,于是发兵讨伐。刘据败逃后,四处藏匿,不久便死去。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也就是发生巫蛊事件后的第二年,汉武帝知道太子刘据受冤致死后深感愧疚,令人建了思子宫,并追谥刘据为“戾太子”。
此后,汉武帝开始反思这些年他的所作所为给国家带来的灾难,并开始认真治理国家。虽然此时的他已经到了垂暮之年,但他的用人得当为西汉以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比如,丞相田千秋为农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首先,耧车、耧犁等铁制的农用工具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使用,既加快了农业生产的速度,又减少了人力的耗费。除此之外,农具的运用还能够起到播种均匀的效果,能够使农作物的间距适当,保证所有的作物都能够更好地吸收地里的养分和外界的阳光、水分和温湿度。其次,代田法的出现。代田法在当时是一种新型的耕作方式,通过更换垄沟的位置来充分利用土壤肥力,并能够保证土壤肥力的均匀。
另外,汉武帝在安排后事上也显得非常慎重。他将小儿子刘弗陵立为太子后,还做了两件事情:为了杜绝太后专权的再发生,他赐死了刘弗陵生母钩弋夫人;为了能够治理好国家,他让忠臣霍光辅政。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逝。
汉宣帝刘询——中兴汉室的开明天子
流离于民间 偶然成帝王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汉宣帝刘询出生,他的初名叫刘病已。
刘病已出生后不久,朝中便发生了巫蛊事件。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其祖父戾太子、祖母史良娣、父亲史皇孙和母亲王夫人纷纷受到牵连并遇害。就这样,嗷嗷待哺的刘病竟成了一个无人照顾的孤儿。不仅如此,刘病已也受到巫蛊事件的牵连,身陷京城狱中。
当时,身为典狱官的丙吉为人慈善,见到刘病已后顿生恻隐之心。在丙吉的照顾下,小病已一天天长大。
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汉武帝身患重病。本想长生不老的他无法面对这个现实,对方士的话深信不疑,遂下令杀掉京城监狱中的所有犯人,以便冲散那里的“天子气”。在丙吉的保护下,年仅4岁的刘病已又逃过了一劫。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逝,5岁的刘病已被赦免出狱。丙吉将刘病已送回其祖母史良娣的娘家,并把刘病已的情况告诉了张贺。张贺原是刘病已祖父的家吏,此时担任掖庭令。为了报答戾太子昔日对他的恩情,他通过关系将刘病已加进了宗室族谱。从此,身为皇族的刘病已得到了生活保障。张贺不仅帮助刘病已解决了生活问题,还让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元凤六年(公元前75年),在张贺的张罗下,刘病已娶了掖庭典狱长之女许平君为妻。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四月,年轻的汉昭帝无故驾崩。就在这一年,许平君为刘病已生了一个儿子,名为奭。
昭帝死时年仅21岁,还没有子嗣。大司马兼大将军霍光奉皇后之诏命迎立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刘贺为人骄横跋扈,行为不端,不久便被霍光废掉。废掉刘贺后,要想保证不生内乱,另立天子成了当务之急。
在西汉时期,除了巫蛊外,“谶语”也比较流行。“谶语”又称作“谶纬”,起源于秦末。谶语是指一些自然现象给人们带来的神秘启示,多为巫师、方士等人编出的附会之辞。在有些时候,有人会利用它来证明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顺从天意的,从而来蒙蔽众人,达到自己的目的。
早在汉武帝病逝前后,民间就有许多奇怪现象的传说,比如巨石自立的现象。元凤三年(公元前78年),有人发现上林苑中的大柳树死而复活,并且有虫子在上面啃出了“公孙病已立”的字样。
霍光对这些传说也略有所闻,再加上有人提出刘病已仪表堂堂且有才华,于是于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七月迎立了刘病已。刘病已即位后,改名刘询,是为汉宣帝。
铲除霍氏 掌权执政
汉宣帝即位后,不忘糟糠之妻许平君,否决了众臣提出的立霍光小女霍成君为皇后的建议后,遂将其立为皇后。
汉宣帝来自民间,在朝中没有势力。为了能够管理好国事,他把霍光作为靠山,继续让霍光辅政。霍光虽然对汉室忠心耿耿,但他的家人却不安分。
由于霍光位高权重,霍光的家人和亲戚都跟着沾光。再加上霍光的外甥女是昭帝皇后,霍家地位更加显赫,很少有人敢得罪他们,霍光之妻霍显更是蛮横凶狠。霍显听说汉宣帝不愿立她的女儿为皇后以后,顿时怒不可遏,欲找机会除掉许皇后。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霍显乘许皇后产后不适让女医毒死了许皇后。许皇后死后不久,霍成君被立为皇后。
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操劳一生的霍光踏上了黄泉路。然而,霍氏集团仿佛没有意识到形势的变化,根本没有把汉宣帝放在眼里。霍皇后听说汉宣帝要立刘奭为太子后,将此事告诉了母亲霍显。霍显竟再生歹心,把毒药交给霍皇后,要她找机会毒死刘奭。汉宣帝在许皇后死后便开始警觉起来,小心防范着霍氏集团,霍皇后自然难以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