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卷五(3)

【原文】三十三年,邹人孟轲见魏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曰:“君何必曰利,仁义而已矣。”初孟子师子思,尝问教民之道何先,子思曰:“先利之。”孟子曰:“君子所以教民,亦仁义而已矣,何必利。”子思曰:“仁义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下乐为诈也。此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者,义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

张居正讲评:周显王三十三年,邹邑中有个贤人,叫作孟轲,他传承孔子的道统,其学问以仁义为根本,在治理国家方面,主张效法尧舜,然而战国诸侯都不重用他,因而孟轲隐居不出。等到魏惠王诚心实意地向各国招纳贤才时,他才离开邹城去魏国见魏惠王。惠王见了孟轲,态度很是尊敬,并称赞他说:“从邹城到魏国,路程长达千里,今天你不远千里来到我国,是打算施展平生的抱负,使我国国富兵强吧?”孟子回答说:“你何必事事都计较利益呢,治国之道当以仁义为本。”今天孟子在这里讲仁义,并不是孟子第一次这样说。

以前,孟子拜孔子的孙子子思为师时,曾问子思:“统治百姓当以什么为首要原则?”子思说:“首先要利于百姓。”孟子又问:“君子以仁义教化百姓,何必说什么利益呢。”子思回答说:“我所讲的利,正是来自于仁义的。比方说,为君、为官的不仁,则必然残害百姓。为君、为官的不义,则必然以智慧、谋略统治百姓,那样百姓必然效仿,而奸诈、虚言横行。国内上至君臣下至百姓都如此的话,国家就危险了,这样的损失就太大了。所以《易经》上说:‘利者,义之和也。’要想真正得到利益,就得讲究仁义、道义。又说:‘利用安身,以崇德也。’用利的目的是为了安身,安身的目的是为了尊崇仁德。这两句都是说仁义之利,是最大的利益,而与富国强兵之类的小利是不一样的。”这才是子思传授给孟子的,也是孟子所讲的仁义,是他学问的精髓。君主任用贤能的人,一定要根据才能使用,发挥人的长处,而不能使其长处无从发挥。

注释:

田,是田猎。

郊,指城外,这里指南城外。

径寸之珠,是直径一寸的夜明珠。

高唐,是城市的名字,即今山东聊城高唐县。

徐州,是城市的名字,在今河北保定境内。

颦,是微笑。

邹,是鲁的城市,即今山东邹城。

叟,是对年高有德行的人的称谓。

赧王

【原文】三年,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昭王。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卑身厚币以招贤士。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古之人君,有以千金使涓人求千里马者,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而返。君大怒。涓人曰:‘死马且买之,况生者乎?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于是士争趋燕。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昭王以乐毅为亚卿,任以国政。

张居正讲评:周赧王三年,因燕王哙被齐国杀死,燕人便拥立太子平为燕王,是为昭王。昭王登基时,正值国家破败,国势衰微,人心惶惶之时。他立志收拾人心、复兴燕国,以向齐国报仇雪恨。于是,老百姓有死亡的,他就去吊唁,并抚恤死者的家属;有鳏寡孤独生活穷苦的,他就去慰问他们。自己的吃穿用度都很节俭,对于救济百姓却很大方,这样就与百姓们同受甘苦。又谦卑地向四方招揽贤人。他曾与大臣郭隗商议说:“齐国趁我国国内发生了‘子之之乱’,政局混乱,而攻破了我们燕国,如此深仇大恨必报之而后快。现在国家刚刚从混乱中恢复过来,国力尚小,不足以报仇。但是,如果我能招揽四方贤能的人来与我共谋国事,就能富国强兵,以洗雪先王的耻辱,实现我的愿望。请先生替我访求有才德可以共谋国事的人,我愿意以师徒的礼节相待。”郭隗回答说:“我曾听说,古时候有个君主命使臣带着一千金去购买千里马。然而,等他到达那个地方时,千里马已经死了,于是这使臣就用五百金买下该千里马的骨头带了回来。国君听说这件事后大怒,说:‘我让你去买千里马,你却买回了千里马的骨头,这骨头有什么用啊?’使臣回答说:‘这正是访求千里马的方法。人们看见,国君你连千里马的骨头都愿意花费重金购买,活马不就更愿意重金购买了吗。这件事传播开来,天下的人知道君上你如此的爱好良马,则拥有良马的人,必将前来将马献给你!’不出一年,君王果然得到了三匹千里马,这都是因为重金买了千里马的骨头的缘故。现在,君上你打算招揽天下的贤才,可以使用这个方法。首先你就把我郭隗当作贤士,尊敬起来,就像那买千里马的骨头一般。天下人知道君上你如此的尊贤重士,不管路途有多遥远,都闻风来归附你的。”昭王便按照他所说的做了,特地为郭隗建造了一所府邸,并以师徒的礼节待他。于是天下的贤能之人,听说昭王如此求贤若渴,都争先来归附他。

比方说,来自魏国的乐毅,来自赵国的剧辛。其中,乐毅尤其贤能,昭王任命他为亚卿,将国政托付给他,后来果然在乐毅的辅佐下,打败齐国,复兴燕国。

这都是昭王尊贤重士的结果啊。燕昭王于国家丧乱之时,登基为王,在一两个谋士的帮助下,复兴国家,使燕国处于全盛时期!这都是用对了人的缘故。

【原文】乐毅围二邑,三年未下。或谗之于燕昭王曰:“乐毅智谋过人,伐齐,呼吸之间,克七十余城。今不下者两城耳,非其力不能拔,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南面而王尔。”昭王于是置酒大会,引言者斩之,遣国相立乐毅为齐王。

毅惶恐不受,拜书以死自誓。由是齐人服其义,诸侯畏其信,莫敢复有谋者。

张居正讲评:乐毅大败齐兵后,乘胜追击,所向披靡,包括齐国首都临淄在内的齐国城市都被攻占了,独有莒与即墨两城仍然坚守,燕兵围困了三年,仍未能使他们屈服。乐毅统领大军在外时日已久,有人便在燕昭王面前进谗言说:“乐毅才智过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讨伐齐国时,号称强大的齐国在短时间内就被攻下七十余城池,现在只剩下莒与即墨两城仍在抵抗了。以他的才智,攻下两城旦夕间的事,然而却围攻了三年也没能攻下,他这是别有用心啊。他的意思是打算自立为齐王,但又怕齐国人不归附自己,因而屯兵在那里,打算依仗兵威,慢慢地收拢齐国的人心,待齐国人都归附他时,自立为齐王,根本不是为燕国打算啊!”昭王平日里对乐毅信任有加,知道乐毅是忠臣,绝无此心。便设酒会大宴群臣,当着众大臣的面,宣布那个进谗言的人的罪行,并处死了他,进而又派宰相到前线去传达燕王的旨意,立乐毅为齐王。乐毅见昭王如此这般的对他推心置腹,不为谗言所动,愈加感激,拒绝了封他为齐王的诏令,并向昭王立誓,誓死追随他。齐国臣民见燕国君不负臣,臣不负君,都信服燕国的仁义;各国诸侯见他臣不疑君,君不疑臣,都畏惧燕国的信义,没有人敢设计离间他们君臣的。如果不是像燕王一样对臣下知之甚深,信任甚笃,恐怕贤能如乐毅这样的人,也不能自保其身家性命。

田单的反间计,当时就会使用而不用等到后来了!燕国之所以能从衰落走向复兴,一方面在于乐毅的贤能与忠诚,更重要的在于昭王的明察秋毫。

【原文】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幕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匈奴皆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单于奔走,十余岁不敢近赵边。

张居正讲评:赵王任命李牧为将军,率兵伐燕,攻占了燕国武遂、方城两座城池。李牧是赵国名将,曾长期率兵镇守北方,防备匈奴。赵王知道他的才能,对他信任有加,将赵国北方边界的安全托付给他,一切军务以及任用兵将、官吏,都方便他行事,从不从中掣肘他。关市上的租税钱粮,就归入他的幕府中,以供军队的花销。李牧就用这些钱粮,每日杀牛买酒,犒赏士兵;又让士兵们天天操练,练习骑马、射箭,同时注意观察是否有敌人前来进犯,一旦发现立即点燃烽火,将消息上报到幕府,又派遣大量的侦察兵、间谍去探听敌情。这些都布置停当后,他对士兵们说:“以后当胡人进犯时,你们就迅速避入堡垒,坚壁清野,使他们在野外没有什么掠夺的,并且不许你们轻易与他们交战。有敢违背我的将令,擅自与胡人交战的,定斩不饶。”于是军士们都遵照李牧的将令行事,一旦匈奴人来进攻就燃起烽火,将消息传递出去,使各个堡垒的人都知道消息,都避入堡垒,不与他们交战。几年之间,虽然没有杀死多少敌人,但自己的人马也没什么损失。这正是李牧的示敌以弱的诱敌之计。匈奴见李牧命令士兵避战,都说他怯弱,渐渐地变得骄横起来。同时,驻防边疆的士兵们,吃好的喝好的,又天天操练,却又不让他们与匈奴交战,自然战斗力日强,并且心中都渴望与匈奴一战,士气高昂。李牧知道军心可用,正是与匈奴作战的最好时机,便出其不意率兵讨伐匈奴,斩首十余万,灭亡了襜褴,攻破东胡,单于惊慌而逃。从此,数十年之间胡人再也不敢窥视赵国边境。李牧不以小败为耻,也不追求小胜,而是养精蓄锐,等待机会,乘敌人懈怠的时候,毕其功于一役,真不愧为名将。李牧的计谋能够得逞,根本还在于赵王对他的信任有加,授予处理边疆事务的全权,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如果一遇上花钱的地方就从中作梗,一不出战就下旨催促,计谋尚未施行就遇上如此多的掣肘,就算是李牧这样的名将,也是难有作为的!所以说,君主能放手让有才能的将领、大臣去做事,必然取得成功,也就是这个道理。

注释:

孤,是诸侯的自称。

武遂、方城,是燕国的两座城市。

代雁门,是代地的雁门县,位于赵国北部,在今山西代县境内。

匈奴,是北方的少数民族。

幕府,将军居住的地方,因以帐篷为官署,故称。

烽火,是狼烟,边塞上用狼烟传递警报。

间谍,是军中刺探情报的人。

襜褴、东胡,都是少数民族部落的名字。

单于,是匈奴君主的称号。

秦纪

秦是国名。初周孝王时,始封非子于秦,为伯爵。平王东迁,秦襄公始尽有岐雍之地,至孝公益大,遂霸诸侯。及始皇遂兼并六国,自立为帝,仍以秦为国号。

始皇帝

【原文】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

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张居正讲评:秦王嬴政攻灭齐、楚、燕、赵、韩、魏之后,天下归于一统,自认为自己的德行可与三皇比肩,功绩远超五帝,是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人,于是根据三皇五帝的称号自称为皇帝。命令群臣的言语,叫作制。号令天下的言语,叫作诏。又以为古人死后有议立谥号的惯例,这样子议父,臣议君,大不敬,便废除了追谥法,只以世代相传的顺利为号,如创业的君主为始皇帝,第二世为二世皇帝,第三世为三世皇帝。从此世代相传,直至万世而传递不息。秦始皇是打算皇位世代传下去的,然而天子之位至关重要,天命无常,有德行的人担任君主则国家兴旺,没有德行的人担任则国家败亡。因而,古代贤圣的君王,像黄帝、尧、舜、禹等,都兢兢业业不敢稍有懈怠;在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禹时,都正告他们说四海困穷,当兢兢业业勤勉不怠地治理国家。秦始皇使用手段统一天下后,滥用民力,天下的人敢怒而不敢言,他还奢称什么自己的德行功绩超过三皇五帝,而打算传国万世,这怎么可能呢?这也是秦国很快就灭亡的原因。

【原文】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始皇下其议,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于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收天下兵聚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宫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