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阳等人的学识才情并不比王阳明差,与他们比赛写诗,他是没有必胜的把握。他是个要面子的人,很担心输了丢面子,于是埋头苦读,提高自己的水平。那段时间,他不仅白天读书,晚上也要挑灯夜读,到很晚才睡觉,这种精神跟当年备考科举时一模一样。过了一段时间,他的写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诗越写越好,再也不担心会输给谁了。
可是,没过多久,新的问题出现了:由于长期熬夜,他的身体出现了毛病,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后来肺病复发了。他的身体一直就不好,不到二十岁时就得了严重的肺病,犯起病来甚至会咳出血。在那个年代,肺病虽然不是能要人命的绝症,但也很难治愈。正因如此,他才热衷于到处寻访道教高人,他的目的大概是想找到一种能治愈肺病的灵丹妙药吧。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还真的找到了,一位半神半仙的江湖郎中给他开了一个药方,药方是民间治疗肺病的偏方之一,本身并无奇妙之处,但它的药引子很奇怪,是足以毒死人的砒霜,不过用量极少,对人体的危害可以忽略不计。他就是服用了这个偏方,才控制住肺病的。
按照医嘱,肺病病人不能过度劳累,王阳明一直都很注意劳逸结合,不敢过度劳累。但是,在与李梦阳等人比诗期间,他连日熬夜苦读,终于劳累过度,很快就病倒了。父亲王华警告他说,如果再这样劳累,可能会丢掉性命,又劝他回余姚老家养病。他不愿意离开北京,又担心病情加重,危及生命,便请假回乡养病。他只是个六品芝麻官,对朝廷而言是个不重要的角色,上司马上就给他批了病假。
回到余姚,远离了令他耗费心力的京城文化圈,他的病慢慢地控制住了,身体逐渐好起来。他担心病情迟早复发,开始自己给自己治病。他用的不是正规医术,而是道家发明的导引术;服用的自然也不是名贵药材,很可能是道家的仙丹。
他离开家人,带着一个随从来到会稽山上,想找到一个风景秀丽又人迹罕至的地方,过一段隐居生活。很快,他就在会稽山向阳的一个山坡上找到一处石洞。他对这个石洞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因为它像极了九华山上的地藏洞。他在这里住了下来,专心练习导引术。
第二天一早,他从睡梦中醒来,站到洞口眺望远山,群山若隐若现,到处都是一片翠绿,令人心旷神怡。他回头望向山洞,清晨的阳光照进洞里,将石洞照得温暖而明亮,就好像仙人洞一般。他很兴奋,沉思片刻,给山洞取了个名字——“阳明洞”。他又仿照古人取号的习惯,给自己取了一个号,叫“阳明子”。从此,他就又多了一个名字:王阳明。“王阳明”比“王守仁”更为世人知晓,所以本书始终以“王阳明”称之。其实,这是他的号。
会稽山原名茅山,是浙江境内最有名的山峰,也是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镇山”之一。从汉代开始,会稽山就成了佛教和道教的胜地,王阳明修炼导引之术的那个山洞,后来成为道教公认的修炼导引术之地,被尊为“第十洞天”。这座山洞是传说中大禹藏书的地方,也是“仙圣人都会之所”,道教全名是“阳明洞天”。导引术其实指的就是气功,当时的人们认为气功神通广大,可以祛病治痛,让人延年益寿,长命百岁,甚至还能成为未卜先知的神仙。
未卜先知的能力,在王阳明身上也有体现。有一天,他在阳明洞中静坐练功,忽然睁开眼睛,叫过随从,命他立即下山,去接应他的朋友,因为马上会有四位朋友来拜访他。随从不相信,他便说出了四位朋友的名字。随从只好将信将疑地下山去了。走到半路上,果然遇到了那四个人,详细再问,他们果然是来拜访王阳明的。当那四个人得知王阳明事先已经知道了他们要来的消息,都觉得不可思议。
王阳明在阳明洞里修炼了一段时间的导引术,身体慢慢地好起来,看来导引术还真是有些作用的。他有理由相信,只要继续坚持下去,他也许会成为一位长生不老的先知,能活好几百年,甚至还能预测未来。但是,他没有坚持到那一天就放弃了。
有一天,他突然自言自语道:“我怎么能在这等小事上耗费我的精力呢?”他觉得自己应该做些别的事情。于是,他放弃了修炼导引术。又过了几天,他觉得想好做什么了,应该追逐自己的梦想,离开尘世生活,让自己成仙。然而,还没等到付诸实施,他又推翻了这个想法,他觉得他还要照顾祖母和父母,还要成为圣贤,还不能离开尘世。他觉得,长生不老只是小时候的梦想,现在看来都是胡思乱想,现在的他已经不在乎能不能长生不老了,即使真的有长生不老之药,他也不稀罕了。总之,他要和过去说再见,开始追逐新的生活。
从此以后,王阳明彻底摒弃了追求长生不老的道家学说,重新拾起了儒家学说,再也没有改变过。
当他完成由道家向儒家的转变以后,他的肺病又开始频繁发作,身体状况又变差了。他去了杭州,住到西湖边养病。在杭州期间,他过着游山玩水、饱览美景的生活,心情大爽,写下很多赞美西湖的诗作:
十年尘海劳魂梦,此日重来眼倍清。
好景恨无苏老笔,乞归徒有贺公情。
白凫飞处青林晚,翠壁明边返照晴。
烂醉湖云宿湖寺,不知山月堕江城。
掩映红妆莫谩猜,隔林知是藕花开。
共君醉卧不须到,自有香风拂面来。
(《西湖醉中漫书二首》)
画舫西湖载酒行,藕花风渡管弦声。
余情未尽归来晚,杨柳池台月又生。
(《西湖诗》)
一天,他信步来到虎跑寺。虎跑寺是位于杭州西南大慈山白鹤峰的大慈定慧禅寺的俗称。据说,唐代的高僧性空曾住在这里,后来因为缺水而准备搬走。在搬走前的那个晚上,性空做了一个梦,神在梦中告诉他,已经派了两只老虎,将南岳衡山的“童子泉”搬来给他。第二天,性空果然看到两只老虎跑到翠岩开掘泉水,很快就有泉水从翠岩中涌出。性空欣喜不已,将泉水命名为“虎跑泉”,将寺院称为“虎跑寺”。
在虎跑寺,王阳明遇到一位古怪的和尚。他听说这个和尚已经在这里闭关修炼三年了,从来没有睁开过眼睛,没有说过一句话。人们都认为这个和尚是佛法极深的高僧,他却不以为然。
只见他走到和尚跟前,看了一眼,然后厉声呵斥道:“你这和尚,一天到晚唠唠叨叨的,说什么呢!整天睁着两只眼睛,看什么呢!”
经他这一猛然暴喝,和尚猛然惊醒,怔怔地看着他,不知发生了什么。他问和尚:“你从哪里来?来到这里几年了?”和尚回答道:“我从河南来,到这里已经十年了。”他继续问道:“你还有亲人吗?”和尚回答道:“我离家时,母亲还在世呢。”他又问道:“那你想她吗?”和尚回答道:“当然想啊!怎么可能不想呢?”他叹了口气,说道:“我以前跟你一样,但后来我想明白了,如果我不顾及亲人的死活,那么即使我真的学会了神仙之术,亲人全都不在人世了,只剩我一人孤苦伶仃,又有什么意思呢?想念亲人是本能,怎么可能断灭呢?你既然还想着老母亲,就是本能尚未断灭。常言道,‘爹娘就是灵山佛,不敬爹娘敬何人’,你不孝敬母亲,却跑到这里修炼,能修来什么?”
和尚听了,当即号啕大哭,立即起身回家去了。一个修炼了三年的出家人,就这样被王阳明一句话给打发回家了。当他得知和尚已经到家与母亲团聚的消息后,感叹道:“我在‘江湖’已经待得太久了,也该回‘庙堂’去了。”
于是,病假结束,他就回到了京城。
六、热衷讲学的兵部主事
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王阳明回到北京,到刑部报到。但他还没来得及到刑部上班,就被临时调到了山东。原来,弘治十七年是乡试年,山东巡按御史陆偁是他的浙江同乡,早就听说了他的才名,见他刚刚回到京城,没有重要公务在身,便向朝廷申请,将他临时借调到山东,担任乡试的主考官。
到山东担任乡试主考官以后,王阳明负责给考生出测试题,他出的题目紧密联系实际,与当时的社会弊端密切相关。由此可见,他已不再是那个痴迷于佛学和道教的年轻书生了,他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已经成了年轻官员、国家栋梁。担任山东主考官的王阳明是成功的,他得到了莫大的成就感。这种感觉他已久违了。
回到京城,朝廷又传下调令,将他调到了兵部,担任武选司的主事。刑部云南司主事和兵部武选司主事一样,都是从六品,这次调动属于平调,表面上看他似乎未获得升迁,实际上地位还是高了一些,因为兵部的地位在刑部之上。朱元璋废除丞相以后,六部尚书分担了丞相的职责,直接向皇帝汇报工作。但是,六部的地位还是有高低区别的,掌管人事的吏部、掌管军务的兵部和掌管财政的户部,被称为“上三部”,地位在掌管刑狱的刑部、掌管祭祀的礼部和掌管工程的工部之上。六部地位有高低,六部官员的地位也有高低。各部尚书的品级都是正二品,但是“上三部”尚书的权限和地位要大于“下三部”的尚书,刑部尚书转任兵部尚书,算是得到了提拔和重用;而兵部尚书转任刑部尚书,就近似于降级了。同样,由刑部主事转任兵部主事,也是得到了重用。此外,刑部有十三个司,便有十三个主事,而兵部只有四个司,只有四个主事,所谓“物以稀为贵”,兵部主事的权力和地位自然要在刑部主事之上。因此,这次调动,王阳明实际上是升官了,最起码也是得到了重用。
过去的王阳明是个尽职尽责的刑部主事,转任兵部以后,又成了一位忠于职守的兵部主事,工作环境变了,业余爱好也变了。以前,他的爱好是写诗作赋,现在他爱好讲学了。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以重法治天下,社会风气压抑中带着简朴。那时,普通百姓穿的是粗布衣服,即使是乡绅贵族也只在重要场合穿金戴银;一般的宴席只有三四道菜肴,重要的宴请也不超过十道菜肴。到了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社会风气的转变愈发地明显:不仅达官贵族们穿金戴银,普通百姓也穿起了绫罗绸缎;吃饭时,动辄十几道菜,重要的宴请甚至几十上百道菜。更为重要的是,攀比之风盛行,如果谁跟不上这种奢华浮夸的风气,就会遭受排挤。移风易俗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移风易俗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靠的是潜移默化的教育。遗憾的是,明朝的教育制度有很大的缺陷。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朝开始科举取士,当时规定了科举的制度和文体,但在文章写法上还没有一定之规,偶句、散句都可以。到了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朱元璋给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下发通知:不许学生写作四六骈文,只准写作对偶句式;至于科考答卷,也只能用八组排比对偶的句式,称“八股文”。到了成化年间(公元1464-1487年),经过谢迁、章懋等人的提倡,八股文有了规范的程式。
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开始,科考要求必须写八股文,严格限定了格式和字数,不得违背经注,自由发挥。
当时,学子们纷纷放弃了其他文体,只写八股文,还出现了专门贩卖八股文的人,后来,一些考生为了博取功名,事先背会几篇八股文,就可能在科考中金榜题名,迈入官场。俗话说“考试是教育的指挥棒”,由于考试只考经义和八股文,全国各类学校便只教经义和八股文。这样一来,教育就出现了毛病:一方面,一些考生平时不学无术,上了考场就默写一篇事先背好的八股文,不仅带坏了教风考风,还败坏了朝纲国法;另一方面,学校只教经义和八股文,严重阻碍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不利于教化民风。
王阳明是个有极强社会责任感的人,他认为读书人应当以天下事为己任,在乱世要驰骋沙场,力挽狂澜;在治世就要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如今,国家太平,百姓富裕,但社会风气出了问题,国家的教育制度存在缺陷,就应该有像他这样的人站出来,发现问题、揭露时弊,拿出解决的办法。他认为,如今社会弊端之所以如此复杂,就是因为教育出了问题,没有优秀的思想和学说在社会上传播,百姓即使想学习也不可得。
既然发现了问题,那么解决之道也随之而来:开堂讲学,传播能改善社会风气的学说。当时各地已经兴起了讲学的风气,例如江西、浙江和广东等地,分别有吴与弼、罗伦、娄谅、章懋和陈献章等人讲学。在北方,讲学的人就少很多了,尤其是天子脚下的北京,虽然有国子监这样的全国最高学府,人才荟萃,却鲜有人讲学。于是,王阳明决定,就在北京公开讲学。
他在北京开堂讲学以后,立即引起轰动,批评他的人说,他为了博取虚名而标新立异,但也有人表示支持,愿意拜他为师。这些支持的声音给了他继续讲学的信心,坚定了他讲学的决心。
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三月,有一位刚刚从殿试的考场出来的学子前来拜访他。这个人来自广东,名叫湛若水,是当世名儒陈献章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