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德谟克里特(1)

德谟克里特的哲学,从希腊哲学史的发展来看,是承先启后的变革的转折点,既代表着早期以研究自然为中心的自然哲学的高峰,又代表着向以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为代表的以研究人和社会为中心的哲学转变的转折点。他的哲学在整个希腊哲学中拥有类似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样的崇高地位。亚里士多德就率先高度评价了他:

在我们的先驱者中,除了德谟克里特是唯一例外,可以说,没有一个人曾经深入事物的表面或透彻地考察过这些问题(指关于事物的生灭和变易等——引者)。只有德谟克里特,看来不仅细致地思考过所有这些问题,而且从开始起就以他的方法表现卓越。[1]

近代著名的哲学史家文德尔班(1848—1915年)则将他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相提并论。声称,在古希腊哲学的启蒙时期,从具体的个别知识“进向形而上学”,形成综合性体系,“这方面的成就应归功于三位追求知识的伟大人物,他们造就了古代思想中最有价值的发展,他们就是德谟克里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说他们在两代人之间,以抽象的思想探讨形而上学的重大问题,“达到了最高点”[2]。马克思和恩格斯则盛赞德谟克里特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3]。

第一节“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德谟克里特(Demokritos,约前460—约前370年)出生于希腊本土东北端的色雷斯的阿布德拉,该地地处希腊本土到小亚细亚中间的要冲,原系希腊伊奥尼亚族人于公元前650年左右建立的殖民城邦。当时即以经济、文化发达著称。

他是苏格拉底和早期智者们的同时代人,漫长的一生横跨公元前5世纪和公元前4世纪两个世纪。其时正是希腊世界的剧烈变革期。经历了奴隶主民主制由盛到衰,而科学精神则一直勃兴的时代。他深受当时以伯里克利为代表的时代精神的感召,是奴隶主民主制的热烈拥护者。

德谟克里特出身于当地富有而又有地位的家庭,得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并到埃及、波斯、印度游学,从而获得了极其丰富的知识。自称:

在我的同辈人中,我漫游了地球的绝大部分,探索了最遥远的东西;我看见了最多的地方和国家,我听见了最多的有学问的人的讲演。[4]

并曾积极开展各种科学活动,考察过天文、气象,编过历法,探溯过尼罗河泛滥的原因,研究过圆锥切割定理、海盐成因、地理与地震、光线辐射、动物生理、胚胎成形、植物生长、医疗摄生以及文学艺术等所有领域,涉及当时人类知识的每一个部门。正如塞拉绪罗(?—约34年)对他的评述:

德谟克里特确实通晓哲学的每一分支,因为他娴熟于物理学和伦理学,还有救学以及教育的正规项目,他还是通晓艺术的行家。[5]

德谟克里特去世前后,他的思想已经广为传播,所以柏拉图在他生前已经知悉他的学说,并且感受到它的威力:“柏拉图几乎提到了所有早期的哲学家。却没有一处提到德谟克里特,甚至在那正应该反对他的地方也不提,显然因为他知道他所遇到的是所有哲学家中最强有力的巨擘。”[6]

德谟克里特生前撰有大量著作,卷帙之多和内容之广,同时代人是无与伦比的。公元1世纪时的占星学家塞拉绪罗曾按照编排柏拉图著作的方式编辑了他的著作,现仅存一个目录。[7]目录分列伦理学、物理学、数学、文学和音乐、技艺五大类。按四部(篇)一组编排共十三组,再加上未列入五大类的两组十八篇,总计十五组七十部(篇)。从题目中可以看出他几乎探索了当时人类知识的一切领域:哲学、物理、数学、天文、逻辑、心理、动植物、医学、摄生、社会伦理、政治、历史、诗歌、音乐、绘画、语言、农业耕作以及军事等。但都已佚失。作为原著残篇留存下来的,只有二百十六条引起争议的道德格言。但有些学者基于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后的七百年中,没有人提到过有关内容,从而对全部道德格言的残篇产生怀疑。这里倾向于认同德国著名学者第尔斯和克兰茨编定的《苏格拉底以前学派残篇》,其中认为是“真作”的二百九十八则残篇,是我们迄今所能看到的辑录得比较完整的版本。[8]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其中辑录了有关美学思想的残篇。

德谟克里特的美学思想,是他的整个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讨论他的美学思想以前。有必要概述其基本的哲学思想。

第一,提出了崭新的自然模型。

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即存在和非存在。存在是充实的、坚固的,非存在则是虚空的,但存在并不比非存在更实在。所有的原子都是同质的,只有形状、大小、排列上的差异,并处在永恒的运动中。由于它们在虚空中的结合和分离,造成具体事物的生成和消灭。从而把在此以前早期希腊哲学中一元论和多元论对立统一了起来,将“一”和“多”、“变”和“不变”、“连续性”和“间断性”、自然的本原和由此派生的现象,在物质性的原子结构说上统一了起来。从而比较严密地建立起一个唯物主义自然哲学体系,形成同柏拉图客观唯心主义理念论鲜明对照的哲学学说。[9]

第二,把这种唯物主义原子论贯彻到灵魂和认识的学说中去,将灵魂和躯体、灵魂和“努斯”统一于原子。

德谟克里特认为,灵魂是一种精致的圆形的最能动的原子,它到处都在,一切事物都分有灵魂原子,但它稀疏地散布全身,成为躯体运动原因的灵魂原子,必须和躯体原子结合才能构成生命。一旦呼吸终止,躯体内的灵魂原子被压出而不能得到补充便是死亡。遍布全身的灵魂原子的非理性部分具有感觉的功能,其理性部分(“努斯”)是思想的器官,后者位于脑。循此,提出朴素的反映论,肯定各种感觉都产生于外部对象同感官的接触。从而发展了恩培多克勒的流射说,提出了影像说,认为视觉是眼睛和外部对象彼此发出的原子射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视觉影像,它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映象。但是,甜、苦、热、冷、颜色等感觉则是约定俗成的,具有相对性,因为它们不是物体中原子和虚空所固有的特性。它们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才表现出来的性质,随主体的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的物体的所谓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问题。它区分了作为理性的“真理认识”和作为感性的“暧昧认识”;感觉给理性提供影像质料,理性则能纠正错误的感觉,透过现象洞悉原子和虚空的内在真理,理性优于感觉,但它又必须以感觉为基础。进而提出三种真理的标准:现象是了解可见事物的标准,概念是研究的标准,情感是取舍事物的标准。

第三,从原子论观点出发,提出了无神论。德谟克里特认为人们之所以会制造和崇拜神,是出于对自然现象的无知和恐惧,从而成为早期希腊哲学家中态度最鲜明的比较彻底的无神论者。

第四,从原子论观点出发,提出了宇宙学说。原子在互相撞击的作用力下,形成一种漩涡运动,运动中遵循物以类聚的具有必然性的物理法则,形成紧密的物质团。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其中有无数个处于永恒生灭中的世界。德谟克里特的宇宙学说,成为以后笛卡儿、拉普拉斯、康德的太阳系起源于以太或物质微粒和漩涡运动说的先驱。

第五,将原子论学说贯彻到社会伦理和文化领域中去。人是由原子构成的小宇宙,反对神创社会或神主宰社会的观点,从而提出了朴素的社会进化思想。德谟克里特认为远古的人类像动物那样过着衣食匮乏的群居生活,是双手和智慧引导他们从蒙昧走向文明,技术和文化是人类经验的结晶,文学艺术是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而发展起来的。肯定语言是约定俗成而不是来自神。在政治上,拥护奴隶主民主制,认为在民主政治下的贫穷,比在专制制度下享受所谓的幸福要好,指出贫富两极分化是造成当时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为了维护民主政治与缓和社会矛盾,主张限制财富的积聚和兼并,主张克服因贫富悬殊而造成的不幸和危险。其伦理道德的中心思想是求得精神上的宁静,循此将人引向正义和善。强调要节制情欲,认为理性高于情欲,在人生态度上推崇理性的作用。

德谟克里特的美学学说,正是上述这些思想在美学领域中的具体体现,他的美学是以人为中心的。

第二节美

从希腊的美学思想的发展来看,德谟克里特可以说最先有意识地探讨美之所以为美的本质,并对这种探讨予以崇高的地位。他在一则残篇中讲道:“永远发明某种美的东西,是一个神圣的心灵的标志。”[10]

一、比例、均等、尺度

希腊罗马的哲学家—美学家较多地将美与比例、匀称、尺度等联系起来。德谟克里特也不例外,但他不像早期毕达哥拉斯学派和赫拉克利特那样,通过谐音的和谐或对立统一导致的和谐,间接地和美联系起来,而是直接将美的本质归诸比例、尺度、匀称或含义相似的概念。

首先,将美和比例间接地联系起来:“恰当的比例是对一切事物都好的,不论豪富或赤贫在我看来都不好。”[11]这里并没有将“恰当的比例”直接归结为美的本质,而是直接与“好”相联系。而“好”在当时来讲与美是有联系的,美的事物无疑是属于好的事物的范围的。

其次,将美和均等直接联系起来。根据斯托拜乌在他的文摘性的编纂性著作中保存下来的德谟克里特的一则残篇,将美的本质归结为“均等”:“在事物中,均等(isos)是美,超过和不及,在我看来都不美。”[12]

希腊语“isos”的含义包括:(1)大小、力量或数目上的相等;(2)表示相等的关系;(3)与人有关的各种权利的相等;(4)相等的划分或分配;(5)建立在相等基础上的各种权利;(6)与人有关的公平;(7)恰当。[13]第尔斯等德译为“das、Gleichmaβ”;卡佩莱则德译为“die、rechte、Mitte”(“适中”);弗里曼英译为“equality”(“均等”),比较接近于“匀称”。但为了与我们译之为“匀称”的概念区别开来,所以译为“均等”。值得注意的是,德谟克里特将作为美的本质的“均等”,实质上是和一定的尺度联系了起来,认为“超过”或“不及”的话也就不美。实际上,德谟克里特也确是将美和尺度联系了起来的。

最后,将审美快感归结为来自尺度。斯托拜乌在其《文摘集》(第三卷第十七章第三十八节)记载道:“要是任何东西越过了尺度,最令人感到快感的东西,也变成最令人感到厌恶的东西。”[14]这里,德谟克里特将美和审美快感与“尺度”或“恰当的尺度”联系起来,将事物的是否美,是否能引起审美快感,归诸事物自身所固有的尺度。

从以上三则残篇可以看到,德谟克里特有关美的本质问题有以下诸点值得注意。第一,作为美的本质的“均等”、“比例”等,都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是来自人的主观意识。第二,作为美的本质的“均等”或“比例”都是与一定的“尺度”有联系的。第三,在肯定美的客观性的前提下,探讨了主观的审美快感,后者是由前者所引起的,审美快感取决于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尺度。由此表明,德谟克里特有关美的本质和审美的学说,是与他的素朴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感性美和理性美

德谟克里特认为人的灵魂具有感觉和理性两种功能,从而既肯定作为感觉的“暧昧认识”,又肯定作为理性的“真理认识”。理性(“努斯”)能认识事物内在的本质,这就是它比感觉优越的地方。他把这种理论贯彻到审美理论中去,从而相应提出有关感性美和理性美的观点。

首先,肯定感性美。

根据公元1世纪、2世纪时折中主义哲学家艾修斯的《名言录》的记载,恩培多克勒认为有四种原色,它们和眼睛的有关孔道是彼此相对应的:

恩培多克勒坚持认为,颜色是对应于眼睛的孔道的东西,有对应于元素数目的四种颜色:白色、黑色、红色和黄色。[15]

德谟克里特则认为视觉并不是直接在瞳孔中产生的,而是在眼睛和对象之间的空气由于眼睛和对象的作用而被压紧了,就在上面印下了一个印子。斯托拜乌的记载里,德谟克里特也讲过原色有四种。[16]他强调朴实无华的感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