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1)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益激烈,知识的爆炸性增加,人际关系的日趋复杂,“人类已经进入情绪负重的非常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心理健康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据有关学者所进行的多项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发生率一直保持在20%~30%的较高水平。因此,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成为各高校共同关注和亟须解决的问题。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艰苦奋斗的精神、适应环境及自我控制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心理素质,是确保自身成才成功的重要因素。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概念

一、什么是健康

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人是生理、心理与社会层面的统一体。人不仅仅是一个生物体,而且是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完整的人。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WHO又进一步指出健康的新概念:一是有充沛的精力,能轻松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二是积极乐观,心胸开阔,勇于承担责任;三是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四是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五是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六是体重得当,身材匀称;七是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八是头发有光泽,无头屑;九是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由此可以看出,健康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统一,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从WHO对健康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健康包含着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三方面的内涵。那么,如何来看待健康与疾病呢?在生理—心理—社会模式下,疾病与健康其实就是个体的生理、心理与环境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失衡或平衡的状态,对于疾病和健康,生理、心理和社会具有难分轩轾的重要作用。

身体的健康是指人的身体符合正常的生理标准,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没有疾病的发生;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现实保持和谐统一,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并由此不断发展健全的人格,以提高生活质量,并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当个体的生理产生疾病时,其心理也必然受到影响,会变得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容易发怒,从而导致心理不适;同样,那些长期心情抑郁、精神负担重、焦虑的人也易产生身体不适,因此,健全的心理与健康的身体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

心理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更多地反映了健康与疾病过程中的宏观变化过程,如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生活事件、负面情绪等,而生理因素则更多反映了健康与疾病过程中的微观变化过程,如基因突变、组织细胞损伤、生理系统紊乱等。简单来说,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有机联合体,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基础,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有力保障,而社会因素是联系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重要桥梁,三者的和谐统一构成了人类健康的基础。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

1946年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美国心理学家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

美国精神医学者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俱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心理卫生学者阿可夫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是“有价值心质的人”,即:①有幸福感;②和谐(旨在情绪平衡,以及欲望与环境之间协调);③自尊感(包含自我了解、自我认同、自我接纳与自我评价);④个人成长(潜能充分发展);⑤个人成熟(个人发展达到该年龄应有的行为);⑥个人统整性(能有效发挥其理智判断力及意识控制力,积极主动,能应变);⑦保持与环境的良好接触;⑧在环境中保持相对独立(独立自主、自由而自律);⑨有效适应环境。

以上这些心理健康的概念各有特色,都在一定层面上颇具实用参考价值。一般来说,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将心理健康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能做出良好的反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且能发挥其身心潜能。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适应良好的一种状态,是人的基本心理活动协调一致的状态,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和人格完整协调。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

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国内外的许多心理学者都进行了研究。但由于不同研究者心理观的不同以及经验的差异和侧重点的不一致,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国内外部分学者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和密特尔曼(Mittelman)提出过十条心理健康的标准,分别是:①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②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计自己的能力;③生活理想切合实际;④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善于从经验中学习;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能适度地宣泄情感和控制情绪;⑨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个性;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各种需要。

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内涵:①自我意识广延;②良好的人际关系;③情绪上的安全性;④知觉客观;⑤具有各种技能,并专注于工作;⑥现实的自我形象;⑦内在统一的人生观。

中国台湾地区学者王沂钊经过多年的研究,认识到唯有健康的心理,才会有健康的生活习惯与身体的健康,才能在社会上保持较高的效能,从而提出六项衡量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①要有工作而且乐于工作(这是人性最高的心理需求和快乐的来源);②要有朋友而且乐于与他人交往(通过与人分享心情,体会爱的幸福感,能够稳定情绪);③要适当地了解自己并悦纳自己;④能客观地评估他人与认可他人;⑤能与现实环境维持良好的接触;⑥经常保持满意的心情。

马建青提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包括八条:①智力正常;②情绪健康;③意志健全;④人格完整;⑤自我评价正确;⑥人际关系和谐;⑦适应能力强;⑧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王登峰、张伯源在其主编的《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一书中也提出了八条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①了解自我,悦纳自我;②接受他人,善与人相处;③正视现实,接受现实;④热爱生活,乐于工作;⑤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⑥人格完整和谐;⑦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⑧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由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尽管不同的专家学者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以上几位研究者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也具有较大的一致性,尤其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都主要是从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适应能力等方面加以考察的。

案例1

一对男女朋友约会,结果男朋友迟到了。当女朋友问及男朋友迟到的原因时,男朋友回答说他找心理咨询师咨询去了。结果女朋友立即拂袖而去,她认为她的男朋友有毛病;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美国,女朋友听说后则会喜出望外,因为男朋友能够去看心理医生说明他非常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敢于面对和积极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上述结果的迥然不同,体现了我国目前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程度、效果都还存在不足,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存在偏差和误区。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既要符合一般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又要体现出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与特点,符合他们特定的内心要求。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点,根据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特征,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大学生的智力正常且能充分发挥

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判断力等。智力正常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基本心理条件,是大学生胜任学习任务、适应环境变化必要的心理保证。因此,智力正常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的首要标准。一般来说,大学生的智力都是正常的,甚至和同龄人相比,其智力总体水平较高,因而衡量大学生的智力是否符合标准,关键在于他们正常的智力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大学生智力正常且充分发挥的标准是:对事物有浓厚的探索兴趣;对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智力结构中各要素在其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都能积极协调地参与,并能正常地发挥作用;乐于学习。

(二)大学生要情绪稳定且心情愉快

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保证,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情绪异常往往是心理疾病的先兆。大学生的情绪健康包括以下内容:

(1)情绪稳定性好,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既能有效克制,又能适度宣泄,使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需求,也符合自身的需要,能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2)心情愉快多于心情不愉快,这一般表现为:接人待物热情开朗、对事情满怀信心、对生活充满希望等。

(3)情绪反应是由适当的原因引起的,反应的强度和引起这种情绪的情境相符合。

(三)大学生要意志健全,自制力强

意志是人们从一定的动机出发,确定目标,克服困难并采取各种行动,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表现出的行动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强等特点。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在活动中有自觉的目的性,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采取合理的处置方式,在行动中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不顽固执拗、轻率鲁莽,或害怕困难、意志薄弱,甚至一经挫折就更换目标等。

(四)大学生的自我评价要恰当

自我评价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思想、能力、个性特点及与他人和社会关系的判断和评价。大学生正确地评价自我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对自己作出恰当的评价,能体验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能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优缺点进行客观评价,能在现实环境、与他人的相互关系及实践活动中正确认识自己,有“自知之明”。而心理不健康的人则常缺乏自知之明,对自己的优缺点不能正确评价,有的自视过高,自高自大、自我欣赏,还有的自视甚低,自卑畏怯,有时甚至会自暴自弃。

(五)大学生要有健全的人格

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即稳定、独特心理特质的综合。健全统一的人格,是指心理和行为的和谐统一。如果一个乐观、外向的大学生突然变得悲观、沉闷,那就有可能是他的心理不健康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主要标志有:①能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②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结构;③把积极进取作为人格的核心,并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六)大学生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维护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乐于与人交往,能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并采取恰当的形式与他人沟通,在交往中不卑不亢,有良好而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则多表现出人际交往障碍,对人际交往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采取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人际关系会比较紧张。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具体表现为:①乐于与人交往,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②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③能客观评价自己和别人,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④对他人充满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并能分享快乐,分担痛苦;⑤始终以积极的态度与他人进行交往;⑥交往的目的单纯、动机端正。

(七)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良好

社会适应是指对社会环境中的一切变化能作出恰当而正常的反应。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迅速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有较正确的认识,思想和行动都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能进行合理的自我调节,以求自己的愿望与社会要求协调一致;能主动面对各种挑战,妥善处理环境与自身的关系,创造各种条件使自己始终处于有利的环境中。而不是逃避现实,与社会需要背道而驰。如果不能有效处理与周围现实环境的关系,不仅反映了自身社会适应性方面的某些欠缺,有时还会进一步导致心理障碍。